1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山西省的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沙灘排球、武術、蹦床等運動隊已經在國內的各項比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作為體育人中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職業學院優勢運動項目運動員,他們在畢業后\\( 或退役后\\) 的再培訓開展得并不理想。以山西體育職業學院為例,學院內優秀運動隊伍為山西省省隊輸送優秀的運動人才,但多數運動員在未入選省隊而又從學校畢業后的職業選擇與發展方向過于單一,因此這就給競技運動員三級培養體質中最低層次的人材來源造成了不良影響。
此外,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要求運動員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做一個長遠的規劃。退役運動員對于自身職業發展思路的不清晰,不僅會對其個人的發展造成影響,而且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于高等職業院校退役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深入研究。同時,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使得不同體育研究領域間的聯系越發緊密,就高職院校優勢運動項目運動員與省內其它職業運動員的體成份進行對比研究,可以從一個方面為高職體育院校優勢運動項目運動員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參考,使其訓練更加的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2 測試對象與方法
2. 1 測試對象基本情況
2009 - 2013 年山西省蹦床、體操、跳水、游泳、自行車、田徑、射擊、射箭等十三個重點項目共 675 名運動員\\( 男子: 432人,女子:243 人\\) 進行了體成份分析,并抽取山西體育職業學院田徑、橄欖球、跆拳道等項目優秀運動員 307 名測試了體成份\\( 其中男子195 名,女子 112 名\\) ,作為對照組。按田麥久項群理論對山西省傳統優勢項目進行項群分類,共確立了 5 個項群。
2. 2 測試儀器與方法
“生物電阻抗法”\\( BIA 法\\) 是作為簡便易用、準確度高的測量方法,已經在近 10 年的科研、運動、臨床等領域的應用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利用多點點接觸電極,多回路方法對人體成分進行綜合分析。身體成分測試采用 InBody 3. 0 多頻分段生物電阻抗身體成分測試儀\\( 韓國 Biospace\\) ,頻率為 5kHz,50kHz,250kHz,500kHz,電流 250μA。受試者飯后 2 小時進行測試,受試者雙手握住手部電極,大拇指輕壓在電極上; 人赤足站在底座足部電極上,即腳后跟踏在底座的圓形電極,腳掌壓在前部橢圓形電極上; 靜立約 40 -60 秒鐘的時間即完成全部測量。測試采取站立位,手腳共 8 個電極分段測量人體阻抗,自動打印身體成分結果報告?!?】
2. 3 統計方法將獲得數據錄入 Excel 電子表格工作軟件,采用 SPSS17. 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數據結果用 x-± s 表示,二者之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方法。
3 職業運動員與學生運動員體成分對比分析
3. 1 不同項群男子運動員與學生運動員之間的身體成分比較
3. 1. 1 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職業運動員與學生運動員體成分對比分析【2】
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男子運動員與對照組體成分統計分析結果見表 2。運動員的脂肪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 P <0. 05\\) ,腰臀比明顯高于對照組\\( P < 0. 05\\) ,BMI 明顯小于對照組 P <0.01\\) 。
3. 1. 2 體能主導類快速力量性項群男子運動員與普通人體成分對比分析【3】
從表3 中可以看出,運動員的肌肉含量、脂肪含量、BMI、去脂體重、腰臀比都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 01\\) ,體脂% 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05\\) 。3. 1. 3 技能主導類表現準確性項群男子運動員與普通人體成分對比分析【4】
體能主導類表現準確性項群男子運動員與對照組體成分統計分析結果見表 4。運動員的腰臀比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 01\\) 。
3. 1. 4 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男子運動員與普通人體成分對比分析【5】
從表5 中可以看出,運動員的脂肪含量、體脂%、BMI 明顯低于對照組\\( P <0.01\\) ,腰臀比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01\\) 。
3. 1. 5 技能主導類格斗對抗性項群男子運動員與普通人體成分對比分析從表6 中可以看出,運動員的肌肉含量、去脂體重、BMI 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01\\) 。
4 結論
男子運動員與對照組體成分相比較的結果為: 難美性項群職業運動員的脂肪含量、體脂%、BMI 明顯低于學生運動員,速度性項群職業運動員的脂肪含量、BMI 明顯低于學生運動員,而格斗性項群、快速力量性項群職業運動員的肌肉含量、去脂體重、BMI 明顯高于學生運動員,快速力量性項群的職業運動員脂肪含量、體脂%要高于學生運動員?!?】
參考文獻:
[1] 劉文. 青年男子柔道運動員身體骨密度調查研究[J]. 四川體育科學,2007,\\( 1\\) .
[2] 王玉春.3463 例定量超聲跟骨骨密度檢測結果分析[J]. 吉林醫學,2010,4\\( 12\\) :1655.
[3] 陳景,龍登飛,張福蘭. 舞蹈鍛煉對青少年女性骨密度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2007,6\\( 17\\) :109 -110.
[4] 占葉?。?上海市中青年人身體成分的研究[J]. 文教論壇,2007,\\( 6\\) :125 -126.
[5] 呂新穎. 不同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調查分析[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5,5\\( 3\\) :335 -336.
[6] 劉欣,金麗萍,董云珊等. 18 - 81 歲上海市民身體成分的研究[J]. 體育科研,2004,1\\( 1\\) :25 -27.
[7] 李斌,呂少軍,楊則宜. 營養干預措施對優秀女子賽艇運動員營養攝入和體成分的影響[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7,7\\( 4\\) : 461- 463.
[8] 楊建雄,王?。? -21 歲學生體成分的性別特點與年齡規律[J].體育科學,2005,8\\( 8\\) :67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