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對象與方法
\\( 1\\) 研究對象.東三省15 所高校學生及30 名健美操、街舞教師.
\\( 2\\) 研究方法.1\\) 文獻資料法.根據本文需要,通過從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查閱相關文獻,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支撐.2\\) 問卷調查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東三省內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5 所在校學生發放問卷900 份,回收 876份,回收率97.3%; 其中有效問卷 831 份,有效率為 92. 3%.15所東三省高校的街舞、健美操教師發放問卷 30 份,回收 30 份,回收率為100%; 其中有效問卷 30 份,有效率為 100%.3\\) 數理統計法.對所獲取的數據采用數理統計法,運用 Sps15. 0 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為本論文撰寫提供數據支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 1 東三省高校街舞運動開展的現狀分析
\\( 1\\) 東三省高校街舞運動開展情狀、形式分析.在調查的東三省15 所高校中,14 所院校均以社團、俱樂部、選修課的形式開展了街舞運動,其中只有黑龍江大學沒有開展街舞運動,東北大學開設了街舞的選修課程,其余院校均以社團或俱樂部的形式進行開展,只有4 所院校在進行街舞活動時有教師進行指導,其余均由學生自主練習.針對高校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點,街舞選修課是最直接有效的街舞運動開展形式.但從目前情況看,街舞選修課在東三省開展并不好,只有一所高校開設,尚未普及.可能與師資力量、學校重視程度有關.
\\( 2\\) 東三省高校街舞運動練習時間、頻率情況調查研究.沈陽建筑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8 所院校街舞活動組織每周3 ~4 次,吉林大學、延邊大學等 4 所院校街舞組織活動每周 1 次和每周活動2 ~3 次,黑龍江大學沒有街舞組織.東三省高校街舞組織單次活動時間在1 ~2 小時之間,有5 個街舞組織每次活動1 小時,有 2 個街舞組織每次活動 1 ~ 2 小時,有 4 個街舞組織每次活動時間不固定,約在 1 ~2 小時之間,有 5 個街舞組織每次活動2 小時.據了解發現,多數街舞組織每周只有 1-2 次安排教師指導,其余活動時間由學生代為指導或集體練習,不利于學生街舞技能的學習,通過調查,多數學生對教師指導表示不滿意,68%的學生認為教師指導的時間較少,只有32%的學生表示教師指導的時間足夠.
\\( 3\\) 東三省省高校街舞課及街舞社團開展內容的調查研究.街舞運動內容主要包括 Dance 和 Breaking,Dance 中又有Hip-Hop,Locking,Popping,House 和 Jazz 等 舞 種. Dance 和Breaking 風格有巨大差異,Breaking 要求身體的力量性,要做出很多高難度的動作,而 Dancer 要求肢體舒展、隨意.所以一個好的舞者,常常不能兼具高水平 Dancer 和 Breaking 的能力.經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東三省高校的街舞社團或街舞俱樂部,Dance 和 Breaking 往往是分開練習的.跳 Dance 的舞者,都要以學習 Hip-Hop 律動為基礎,整個身體動作的感覺是"Up anddown"的律動和彈性,身體其他部位的彈性也要靠相關肌肉的控制及交替收縮來實現,使動作律動感很強且張弛自然,對身體關節起保護作用,避免運動損傷.
東三省高校街舞社團和街舞俱樂部開展的內容集中于 Hip-Hop、Locking,Popping,House,Jazz,Breaking 這幾大類. 所有街舞社團都開展了 Hip-Hop 和 Breaking 的學習,有 60% 的社團選擇了 Jazz 學,26.7%的社團選擇 Locking 和 Popping 的教學,選擇的教學舞種與教師的性別、喜好有關.但所有街舞社團開展的思路都很清晰,均有 Hip-Hop 基礎教學,為其他舞種的開展提供了基礎.
2. 2 東三省高校學生參與街舞運動情況分析
\\( 1\\) 學生對于街舞選修課、社團、俱樂部的認可程度分析.16% 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非常合理,可以滿足自身學習需要,19. 7% 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比較合理,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對于街舞學習的要求,33.9%的學生認為街舞教學內容一般,有一定的改進空間.27.7%的學生認為街舞教學內容不合理,2. 7% 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很不合理,無法滿足自身學習需要.街舞選修課教學內容比較固定,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案、教學進度,受學校制度制約,在教學內容方面比較好把握.但是對于街舞社團和街舞俱樂部來說,教學內容比較難把握,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認知具有非常強的主觀性.街舞社團和街舞俱樂部學員街舞水平相差非常多,高低水平學員混雜在一起,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59. 1% 的學生認為教師教學能力一般,占比例最大.33. 3% 的學生認為教師教學能力很好,7.6%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較差.街舞運動有其獨特的項目特點,包羅萬象,種類繁多.每位教師可能擅長1 ~2 個舞種,能將所有舞種都詮釋完美的教師非常少見.
\\( 2\\) 學生參與街舞運動的動機分析.參與街舞運動是為滿足興趣愛好的學生最多,占總數的 30%,其次為強身健體,占總數的23.7%,為改善形體形象和結交朋友而參與街舞運動的分別占總數的18.1%和17.2%,為結提高自我表現力和提高自身審美能力的占總數的 6. 49% 和 4. 5%.由此可見,廣大大學生對于街舞運動的作用認識多元化,但興趣不足,參與街舞運動多具有積極目的.
2. 3 東三省高校教師情況分析
\\( 1\\) 東三省高校教師對街舞運動價值認知情況統計.據調查有86.7%的教師能夠認可街舞活躍校園氛圍,給校園帶來健美、藝術、時尚潮流的作用.有53.3%的教師認為街舞在校園的推廣有一定的娛樂作用.認可街舞有文化交流作用的教師較少,只占總數的26.7%,這是由于現階段校園街舞的推廣以街舞的 Hip-Hop 律動為主,對于舞蹈動作的追求也只停留在初級階段,以接受外來文化為主.
\\( 2\\) 東三省教師從事街舞教學現狀分析.在調查的30 名體育教師中只有7 人曾經參與過街舞教學及訓練任務,其他教師均沒有接觸過街舞運動,多數對學生的指導也只停留在表現力及動作隊形的分析,對技術動作的指導感到吃力,說明在東三省大部分教師還沒有掌握街舞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如想對學生進行街舞方面的指導還需要再進修.
3 結論與建議
3. 1 結論
\\( 1\\) 東三省高校街舞運動以街舞社團、俱樂部為主要開展形式,多數街舞組織每周開展街舞運動 3 ~4 次,單次活動時間在1 ~2 小時之間.\\( 2\\) 東三省各高校街舞活動內容多樣化,Dancer 和 Breaking 協調發展,但內容較淺顯; 沒有足夠的教師進行街舞內容的教學及指導.
3. 2 建議
\\( 1\\) 規范街舞運動教學方法,推動街舞選修課在東三省各高校的普及,規范街舞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深度,固定活動時間,增加教師輔導學時.\\( 2\\) 培養并引進專業街舞教師,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加強原有街舞教師的崗位培訓意識,提高街舞教師的專業度,提高街舞輔導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曉輝. 健美操教程[M]. 遼寧大學出版社,2012.
[2]大牡丹令. 街舞傳說[M]. 敦煌藝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