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它是培養我國未來一線體育教師、國家各級體育部門工作人員和社會體育工作者的搖籃。體育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通過體育教學訓練,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各項體育技能,進行科學的體育訓練,全面鍛煉學生的體魄,掌握各項體運動的專業技術,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康發展,增強體質,保證能夠勝任未來的體育教學工作。拓展運動引入體育專業教育,利用我們的優勢,力爭在原有的專業設置上有所突破,首先對磨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增強合作的團隊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此基礎之上,通過開設拓展運動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對拓展運動的專業知識有所掌握,對將來的就業有很大幫助。本文就體育院校引進拓展運動的可行性談一些粗淺的想法,以期拋磚引上。
1.拓展運動的內涵
拓展訓練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手段,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生存訓練,它指預先制造一定的困難、壓力情景,使受訓人員在訓練中激發潛力、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拓展訓練以培養合作意識與進取精神為宗旨,通過精心設計的各種體驗式活動,使參與者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過程中達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目的。拓展訓練以其在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和培養團隊精神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優勢,擴展到管理訓練、心理訓練和團隊訓練等方面,成為培養現代工作人員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拓展訓練在我國開展的時間還很短,是一項十分年輕的運動。它的內容與形式十分廣泛,既有室內、場地的練習,又有別具一格的野外練習;既可以借助各類專門的器材來進行練習,又可以因地制宜在任何一個環境下開展;既有針對個人的專門性練習,又有熔煉團隊的集體練習內容。根據練習場地,拓展訓練大概可以分為室內拓展運動、戶外拓展運動以及專業場地拓展類三大塊。
1.1 室內拓展運動,主要包括破冰流程、團隊建設、信任背摔、牽手解扣、盲人方陣等。它可以在教室、會議室、體育館等環境中進行。具體室內場地的選擇取決于開展拓展運動的目的和人數。
1.2 戶外拓展運動,主要包括漂流、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叢林穿越、攀巖等。戶外運動它的靈活性非常大,受任何場地器材或是道具的限制,能非常直觀地、直接地融入到大自然當中。
1.3 專業場地拓展,主要包括空中單杠、斷橋、人梯等項目,具有激發潛力的功能。它能夠有序地、有步驟地進行熔煉團隊的體育拓展訓練,相對來說容易達到所要鍛煉的目的。
2.拓展運動的現狀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拓展運動傳入香港,被譯為“外展”。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才被引進到中國大陸,最初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拓展訓練機構——“北京人眾人拓展學?!?并以“拓展”作為其注冊商標。但現在“拓展”已變成了一個行業名稱,成為一種現代人和現代組織全新的學習方法和培訓方式。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引進拓展運動以來,其發展歷程也是經過了多次的蛻變,時至今日,人們對拓展運動已經不再陌生,由開始的只是局限在少數幾個大城市,發展到現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已隨處可見拓展運動的蹤跡,北京的拓展培訓機構多達 500 多家,廣州也是近 300 家,其他城市也在不斷興起,各種社會團體、組織也是掀起了參加拓展訓練的高潮,相比學校拓展運動的開展有些滯后,只是近幾年某些高校開設了拓展訓練課,但是發展勢頭迅猛,在 2007 年的招聘體育教師信息中,出現了體育拓展專業教師的需求?!笆袌觥钡难杆贁U大必然引起相應人才的短缺,同時也顯現了一些弊端,對于從事拓展培訓教練員的上崗資質,沒有相應的法規制度和明確標準,導致現在很多從事拓展培訓的教練員文化水平差、專業知識匱乏、濫竽充數的不良現象很多,這嚴重地影響了整個拓展運動的發展。當然,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難免經歷一番殘酷演變,由盲目自發的混亂狀態,再經過不斷的淘汰、更新,逐漸向有序的軌道靠攏,這些不僅需要政府法令、法規的嚴格規范,而且還需要高校相應人才培養的補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良性的發展。
3.體育院校開展拓展運動的可行性
我們體育專業教育是特殊的高等教育門類,無論是在課程設置、學生入學條件、培養目的上,和其他的高校都是有著很大區別的。我們體育院校的專業教育,在改革開放的帶動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的高級體育人才,在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及其重要作用。但是,時代在不斷進步、事物在不斷變化,我們要居安思危,要認真檢驗我們與時代的發展是否步伐一致、是否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不難發現,長年來我們保持著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專業設置也是墨守成規,沒有多大更新。
直接導致畢業生就業出路狹窄、適應社會能力差,不能適應社會進步的需要,尤其是現在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也是日新月異,這些現狀已經突出了我們體育專業教育和需求之間的矛盾!所以,在體育院校中開展拓展運動課程是很有必要的,原有的教育為這項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并且我們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校的資源優勢明顯。
3.1 體育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外在形象、性格特點、戶外運動知識、運動損傷防治、運動心理學知識等等,都是從事這項運動的良好前提。
3.2 經調查,現在有一些體育院校的在校學生,利用業余時間,自發的到社會上從事這項工作,同時很多畢業生也紛紛到各個拓展機構工作,其中不乏行業的佼佼者,而且從業的成材率明顯高于其他專業的學生,行業內部對我們體育專業的學生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3.3 大多數拓展運動項目的操作,都需要比較專業的場地設施,我們的體育場館為這個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優良的“先天土壤”??上驳氖?這一系列現象已經得到了部分體育院校的關注,北京體育大學已經率先在本科教學中開設了拓展訓練課,沈陽體育學院更是開設了拓展訓練教研室,這些雖然不足以形成大范圍的影響,但這已經預示著拓展運動已經向著更專業、更規范的發展態勢邁進!
4.結語
本文通過對拓展運動與體育院校結合的研究,分析拓展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調查體育院校開展拓展運動的現狀、對體院學生的知識結構形成的影響,以及對學生就業途徑的拓寬等多個角度做出了全面分析,期望能夠在體育院校引入拓展運動的可行性方面,提出粗淺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鐘興龍,倪峰. 對警體教育引入拓展訓練可行性思考[J]. 公安學刊,2007,\\(2\\).
[2] 李國巖. 從拓展運動的特點和功能談其普及和發展前景[J]. 山東體育利技,2005,\\(4\\).
[3] 郭建平. 體育拓展運動的內容和分類[J]. 湘南學院學報,2005,\\(5\\).
[4] 陳建翔. 談談拓展訓練及其對我國基礎教育的啟示[J]. 教育研究,1997,\\(5\\).
[5] 于振峰,王晨宇. 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
[6] 徐艷. 拓展訓練[J]. 中國培訓,2002,\\(2\\).
[7] 程毅. 略論大學生運動休閑及其拓展[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1\\).
[8] 周立華,李俊杰. 略論普通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