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浪以其“融入自然、挑戰自我”的“天人合一”的特性,在歐美各國十分盛行,尤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盡管沖浪不是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但是沖浪運動悠久的歷史和在當下的盛行,對世界體育以及經濟、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沖浪運動在亞洲也早有開展,近幾年在我國發展得十分迅速。本文從沖浪運動的起源、歷史和發展進程介紹沖浪運動的演變和文化的傳播,為研究沖浪運動文化提供參考。
1沖浪運動的起源
沖浪是一項以海浪為動力,利用沖浪板駕馭海浪的水上運動。沖浪(surfing)是波利尼西亞人(世界九大地理人種之一,分布于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上,包括夏威夷至新西蘭一線以東諸群島的土著居群)的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
波利尼西亞群島擁有 1000 多個星羅棋布的島嶼,給沖浪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沖浪運動從波利尼西亞群島逐步發展流行起來,成為了波利尼西亞人生活的一部分,它影響了波利尼西亞的社會、宗教和文化。在波利尼西亞部落中,酋長是部落中的統治階級,也是沖浪技術最好的駕浪者。酋長們以展現他們在海浪上的特技作為其威信的象征,他們擁有最好的樹木所制造的最好的沖浪板,還擁有最好的海灘。酋長們的沙灘是不準一般階級的民眾進入的,這些特權只能通過掌握優良的沖浪技術進而晉升職位才能得到和擁有。沖浪在夏威夷群島的部落和社會中達到了類似宗教的社會地位。
2沖浪運動的發展進程
沖浪運動從波利尼西亞群島起源,發展到今天成為一項風靡世界的運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程。在這期間,沖浪地點和沖浪人群越來越多,沖浪組織相繼建立,沖浪器材也越來越精致,沖浪運動的發展既反映了各時期的社會文化特征又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1沖浪運動的低潮發展時期
歐洲人目擊沖浪的記載最早出現在 18 世紀英國探險家、航海家和制圖學家庫克的日記中。他1778 年的航海日志不但記錄了大量精確的航海信息,還有兩頁關于沖浪運動的記錄[1]。庫克船隊對夏威夷群島的造訪,打破了這個島嶼與西方世界間的隔離狀態。公元 1820 年 3 月 31 日,從美國來的第一批新教(加爾文教)傳教團來到夏威夷島,此后,從 1823 年到 1832 年,美國又先后向夏威夷派來了四批傳教團[2],之后歐美人的頻繁造訪更是改變了夏威夷社會原本的發展軌跡。
近代歐洲的宗教、政治、經濟、文化和殖民擴張造成了夏威夷部族社會的病態發展,宗教的傳入也導致了沖浪運動和沖浪文化長期的衰退?;浇坦ぷ髡哒J為沖浪是一種使人玩物喪志旳娛樂,因此對其大肆排斥和鎮壓。這段黑暗時期一直延續到 19 世紀末,直到 1898 年 8 月 12 日美國征服夏威夷并行使主權為止[3]。當時美國政府為了大力發展夏威夷旅游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而沖浪這么有特點、有歷史、有文化又刺激的運動,當然成了政府重點推廣的項目之一。
2.2沖浪運動的迅速傳播時期
1908 年沖浪運動傳入歐美一些國家,在獲得1912 年和 1920 年兩屆奧運會游泳冠軍的美國夏威夷人杜克 ? 卡哈那莫庫(Duke Kahanamoku)的大力提倡下,沖浪運動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等地推廣開來,1915 年沖浪運動傳入南美洲大陸,1960 年傳入亞洲[4]。1961 年美國沖浪協會成立,繼續以夏威夷和加州海岸為中心發展沖浪運動。1962 年第 1 屆世界沖浪錦標賽在澳大利亞的曼利舉行,沖浪終于成為了世界性運動。1964年國際沖浪聯合會成立,開始每兩年組織一次沖浪錦標賽,20 世紀 60 年代的沖浪比賽沒有任何贊助,也沒有任何沖浪產業,允許世界任何地區的沖浪愛好者參加比賽。1974 年在國際沖浪聯合會的基礎上成立了國際沖浪運動協會(InternationalSurfing Association,ISA)。國際沖浪協會起初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其在 1995 年 6 月 15 日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現有 50 個會員國,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棕櫚海灘,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世界運動會協會承認的組織。
2.3沖浪運動在我國的開展
沖浪運動在我國開展較晚,但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三亞、秦皇島、珠海、深圳和擁有錢塘江潮水優勢的杭州,都開展了沖浪運動。
2007 年,11 名外國沖浪愛好者挑戰錢塘潮的新聞,是我國大陸地區最早的關于現代沖浪的記載。
2008 年 8 月杭州市政府邀請了國際沖浪高手進行可行性評估,杭州市政府以一種開放和自信的態度,積極對該項目進行研究,并在 9 月的錢塘觀潮期間舉行了沖浪表演,數萬名中國游客觀賞到了世界流行的沖浪運動和極限運動的魅力。2009年國慶節期間,杭州舉辦了“錢塘江國際沖浪挑戰賽”,再次邀請國際頂尖沖浪選手來到杭州為中國觀眾表演沖浪。2011 年由海南省萬寧市承辦的2011 年世界女子長板職業沖浪決賽中國站賽事,首次把職業沖浪大賽帶到中國,同年 10 月首部中文沖浪書籍《熱帶沖浪天堂》在海南發行[5]。至2012 年,海南萬寧沖浪節已經成功舉行了三屆,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沖浪愛好者和旅游觀光的人群,影響力也在迅速擴大。
3沖浪板的演變與沖浪文化的嬗變
古代的夏威夷人為了祈禱大海給他們帶來適宜的海浪,在沖浪前會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他們通過祭司向大海禱告,通過頌唱和舞蹈等儀式贊美大海,這些活動演變成了古老的沖浪文化和夏威夷文化。歷史變遷,現代沖浪運動中除了追求超越自我的精神外,還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礙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更強調自由、娛樂和勇敢精神。然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卻賦予了沖浪運動不同的精神和文化。當然沖浪運動的發展與沖浪板的發展息息相關,歷史上每一次沖浪板的改進和革新都極大地推動了沖浪運動的發展。
3.1沖浪板的演變歷程
沖浪運動以海浪為動力。沖浪者要有很高的技巧和平衡能力,站立在沖浪板上借助沖浪板乘著海浪,在浪壁上做出各種動作,因此,沖浪板的結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沖浪者的動作和運動特點。1959 年美國人戈登 ? 克拉克應用合成泡沫制造的經典的“馬利布”沖浪板,比以前的沖浪板更短更輕,更適合人們玩耍,引起了沖浪者的廣泛興趣,極大地推動了全球沖浪運動的流行和發展。沖浪板的演變歷程詳見表 1[6]。
3.2沖浪運動的文化嬗變
沖浪運動在古代夏威夷時期是一種人與自然靈性和諧的活動,一種簡單、輕松、快樂的生活方式,一種高尚原始的浪漫主義運動,泛神論儀式文化背景下沖浪是社會等級的區分形式和競賽晉升手段,并經歷了近代殖民的洗劫和傳教士的瘋狂鎮壓,直至今日發展成為集競技、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時尚戶外運動,沖浪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在每個時期的發展狀況和特點無不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特征和文化特點,并對當時的社會有著獨特的影響。沖浪文化的演變詳見表 2。
4結語
目前,沖浪運動在全世界擁有 8000 多萬名愛好者,1500 萬沖浪手,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12% -16%的速度增長,世界沖浪用品業年產值約 60 億美元,世界各地有 10 多萬人以制造沖浪運動設備為生,世界上著名的沖浪勝地眾多。
2005 年,由國際沖浪基金會和沖浪雜志組織發起的以回饋海洋、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國際沖浪日(International Surfing Day)定在每年的 6 月 20 日。
至 2012 年已經走過 8 個年頭,有超過 25 個國家200 個活動地點的沖浪愛好者集體響應。熱愛自然、環保、健康的理念賦予沖浪運動更深的思想底蘊和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 Ben Marcus.The History of Surfing fromCaptain Cook to the Present[EB/OL].
[2] 王華.文明入侵與夏威夷宗教生活的變遷[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1\\).
[3] 宋遠利 . 夏威夷 — 沖浪之源 [ J ] . 當代體育 ,1985\\(8\\).
[4] Nat Young.Surfing Fundamentals[M].PalmBeach Press, 2010:97.
[5] 沖浪萬寧官方網站[EB/OL]. [2011-12-13].
[6] Nick Ford,David Brown. Surfing and SocialTheory [M].Routledge, 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