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適應體育教學的發展.為了更好適應教改的需要,加快高校體育教學建設步伐,必須加快高校體育教學實效性機制建設,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實現新跨越.
1 高校體育教學實效性機制建設的必要性
高校體育教學是將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的協調發展作為基本目標,以提升學生的體質作為基點,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學生身體運動與技能掌握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新世紀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不僅是需要專業性知識,還需要健康有活力的體魄.高校開展的體育課并不只是單純上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相關體育知識能全面掌握,獲得健身的方法,形成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升學生主體意識與獨立鍛煉的能力,逐漸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為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還能做到勞逸結合,堅持鍛煉身體,擁有健康的體魄打基礎.而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就是加快高校體育教學實效性機制建設,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整體實力.
2 高校體育教學實效性機制建設措施
2 . 1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體育教學中應樹立教育平等的思想,將學生放在體育教學的主體地位,成為體育學習的主人.根據現代教學論的理念,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調動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還應該提升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學生體育愛好、特長、興趣.在學生進行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實際設計活動的流程,既能讓學生根據實際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也能維持好課堂秩序.另外,教師也應實現角色轉變,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展現體育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正確認識在課堂中的地位與角色,通過引導,讓學生愿意學習、善于學習、學會學習,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進步.
教師結合學生實際,采取有效方式來激發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就是說,在進行體育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展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強化高校體育課程中的人文性滲透,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真正將體育的"育體"與"育人"實現全面結合,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創造力.
教師利用好學生已經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去查閱資料,對體育動作與技巧能從更深層次加以把握,真正去學會自己獲取知識.這需要教師根據現代教育理念,注重將知識的傳授向發展方向轉變,讓學生根據教師已經傳授的知識,再進行深層次思考與探索,實現自主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就從原先注重體育動作的結果,轉向對體育動作過程的轉變,逐漸向深處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容易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體育教學實現從模式化、套路化教學轉向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轉變,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明確達到這一目標的途徑,指導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認識能力,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2 . 2 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統一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倡導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優點,培養學生認識掌握好體育知識的重要性,將教師指導與學生的自覺有機結合,改變教與學之間的矛盾,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新的發現與創新.教師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的基礎上,善于總結,提出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新求知欲,對體育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升自我解決體育問題的能力,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訓練運用知識去解決新問題能力.這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注意提出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還應引導學生如何去科學分析問題,從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檢驗,使問題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幫助學生解決每一個疑點,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調動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養成科學研究的習慣,掌握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講解扣球、擊球時,教師應先設定三個擊球點,分別是最用力的擊球點、最高能過網的擊球點、最能科學合理用力的擊球點.然后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開展體育實踐,在進行擊球實踐中,對教師提出的三個擊球點進行檢驗.這樣能按照教師的示范動作與自我實踐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擊球點的特點.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獨立分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2 . 3 關注體育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處于重要地位.情感屬于非智力因素,能促進人更好開展工作與學習.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感能對教學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注重情感的培養,不僅能完成教學任務,還能提升教學質量.既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還應加強情感方面的教育,通過情感的感染推動學生更好學習,這需要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利用情感功能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不僅要做到愛學生,還應該培養學生愛好體育運動的情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另外,積極打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這也是進一步發揮情感作用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創設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情感.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體育器材、場地等創建教學環境,讓學生每一堂體育課,都能夠有新鮮感,教師也要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以其人格魅力,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情感因素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確保學生身心健康.
2 . 4 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新型的和諧民主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尊重、民主、合作,合作實際上是一種雙向的、協調的、主動的關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教師是以指導者的身份出現,不只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是平等的朋友.新型師生關系是以好的創新環境作為基礎的,有了這一基礎就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創造樂趣.在體育課上開展多種創新性活動,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設身處地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做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另外,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打造寬松與相對自由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打開學生思維,特別是一些動作技術要求相對比較高的項目,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能積極投入運動中,通過邊練習,邊向教師請教,使學生樂于參加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提升動作的熟練度,提高鍛煉效果.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應該和時代發展同步,在體育教學中引入關注個體差異、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注重認知過程和情意過程的和諧統一和以學生為本等現代教學論理念,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調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統一、關注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意因素、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真正將現代的教學理念落實到位,真正做到適應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另外,體育教師作為整個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水平與業務素質,結合學校體育教學實際,推動學校體育教學不斷向前發展,達到提升學生基本素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馮天瑾,吳婷.試論現代教學論思想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09\\(8\\).
[2] 熊廣德,蘇祝捷.現代教學論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遼寧體育科技,2005\\(6\\).
[3] 張倫厚.試論高校體育課程新模式及其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3\\).
[4] 傅小芳.普通高校體育課教學改革的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5] 霍軍.體育教學方法實施及創新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
[6] 林少琴.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目標設置若干現象分析[J].體育學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