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事物的學習是一個信息保存與遺忘的過程,這是由人的生理與心理的特性決定的.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動作的學習也是一個信息保存與遺忘的過程,但是在心理學中我們將這個稱為記憶與遺忘的過程.學生對體育動作記憶和遺忘的多少直接影響著運動技能掌握的快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的動作記憶方法來克服動作的遺忘,所以,對記憶方法、策略的研究將是提升學生體育動作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
1 記憶的相關概念
記憶是指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講,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動作記憶是指以身體的運動狀態或動作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它包括對身體各部分移動的位置和距離的記憶;對運動形式、方向、速度的記憶;對動作的用力特點和時機的記憶.動作記憶對于建立動作概念、形成穩定的動作系列中的肌肉用力感和成熟的感覺反應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體育教學中,各種記憶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學生腦中既有動作概念的語詞-邏輯記憶,又有教師優美示范動作的形象記憶,還有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動作記憶,并常常伴隨著某種情緒體驗的情緒記憶.這種基于不可分離的形象記憶、語詞-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總稱為運動記憶.運動記憶是一種復雜綜合的記憶,這不僅有感知覺、思維的參與, 還常伴隨有情緒.運動記憶在運動過程中對身體動作的知覺起著特殊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動作技能時,能掌握動作及其概念并把身體運動的完整形象固定下來.
2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理論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Ebbinghaus\\)是對記憶與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始人.他在 1885 年發表的實驗報告中指出,依據保持時間的不同,記憶可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后, 便成為了人的短時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記憶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長時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很長的時間.
那么,對于我們來講,怎樣才叫做遺忘呢.所謂遺忘就是我們對于曾經記憶過的東西不能再認起來,也不能回憶起來,或者是錯誤的再認和錯誤的回憶,這些都是遺忘.如圖 1,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觀察這條遺忘曲線會發現,學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 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記憶同樣遵循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的規律,所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運用各種記憶方法去克服學生的運動記憶遺忘現象.我們一般將體育教學的單元教學過程分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要想很好地解決體育教學中運動記憶的遺忘,必須落腳到這 3 個部分上.本文將從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 3 個方面運用不同的記憶策略來克服記憶遺忘現象進行討論.
\\(圖 2\\)
3 體育教學中的記憶策略
3.1 準備部分
3.1.1 頭、尾記憶法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理論認為,人的遺忘的規律是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則,而從體育教學的開放性特點可以知道,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擾,有外界的干擾,也有運動技能
學習之間的干擾,如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克服遺忘呢?頭尾記憶訓練法是指在記憶過程的開始和結尾受到的干擾最少,開始的時候不會受到前攝抑制,結尾的時候不會受到后攝抑制.既然在動作學習開始后就開始發生遺忘,那么我們在動作學習之前先對學生做一個有針對性的引入,再加上在開始的時候沒有受到前攝抑制,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計劃的導入部分做仔細的準備,而且導入的內容肯定要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重點內容是相關的,讓學生一開始就了解動作.如在實心球的教學中,在課的導入部分就可以用扔沙包來指引這個技術動作的學習.
3.1.2 卡片記憶法 同樣,為了在運動技能學習之前\\(輸入信息之前\\)讓學生對學習重點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采用卡片或相片等輔助形式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卡片法大都運用于英語單詞的記憶,側重于對量的把握,但是運用到體育領域中,可以將某項技術動作的關鍵點做一個固定圖,當然這個固定的動作是前后兩個動作的重要連接點,如原地擲鉛球技術動作中的頂胯動作就可以作為一個卡片,在課前就可以將這個關鍵點呈現給學生看,讓他們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接下來的教學再著重新講解.
3.2 基本部分
3.2.1 多通道協同合作記憶法 課堂的基本部分就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生學的過程就是在對事物注意的過程.為了克服艾賓浩斯遺忘理論中,學習開始階段快速遺忘的規律,我們在基本部分中要使用多種記憶策略.多通道記憶策略是指要記憶外部信息,必先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條,有視覺、聽覺、動覺、觸覺等.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 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 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 65%.有多種感知覺參與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也就是說在具體的技術動作教學中,要學生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當然這也要求教師在講解和示范的時候要有一定邏輯性和順序.例如,在講解蹲踞式起跑時就要先講雙腳的動作,再講膝蓋,然后是臀部,最后是雙肩.
3.2.2 理解記憶法 在學生的注意過程中,如果用純粹的機械記憶,遺忘的速度將非???只是短時記憶,而如果對某個事物先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解,知道這個事物的意義,那么記憶的印象就會比較深刻.理解記憶法是指在積極思考、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材料的方法,理解記憶的基本條件是對材料的理解和進行思維加工.在體育的教學中,對技術動作的理解也是有助于動作快速記憶和推遲遺忘.
在理解運動技能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個動作這樣做的原因,從解剖學的角度是怎么解釋,生理學的角度是怎么解釋,做這個動作的目的是什么.例如,在籃球三步上籃的教學中,貫徹"一大二小三高"的原則時盡量要講清楚,"一大"是為了快速擺脫防守隊員,"二小"是一個緩沖為第三步做準備,"三高"是為了讓球距離籃筐更近,提升命中率.
3.2.3 口訣記憶法 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合成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記憶材料分成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體育運動項目中,很多運動技能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并以口訣的形式讓別人更加容易去記住.如在蛙泳教學中,可以利用"屈膝慢收靠臀邊,兩膝距離寬似肩,邊收邊分慢收腿,兩腳翻轉向兩邊,向后用力蹬夾水,兩腿并攏浮一會"這個口訣進行蛙泳腿技術動作的講解和示范,學生就完全可以根據口訣來進行練習,不僅便于理解更利于記憶.
3.2.4 關鍵詞記憶法 關鍵詞記憶法是通過篩選待記事物中的關鍵詞,著重記憶關鍵詞,并用關鍵詞構建成待記事物框架的方法.根據體育教學的復雜性和學生的差異性,在運動技能的教學中會有很多較繁瑣的步驟,部分理解能力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就很難及時掌握,那么如果將繁瑣的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用幾個關鍵詞來著重,使學生提到關鍵詞就能想到、做到一整套的技術動作,無疑這是非常有助于技能的學習和鞏固的.如武術中的二十四式太極拳教學中,每一式都有一組關鍵詞:起勢、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 、倒卷肱、左攬雀尾、右攬雀尾、單鞭、云手等.
3.2.5 形象記憶法 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方法稱為形象記憶法.它通過人們的回憶, 把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形象重新反映出來.體育教學的參與性就告訴我們,一節體育課中,不僅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示范講解參與更是重要,在記憶形成的注意過程中,客觀形象是形象注意者的一個因素.所以,形象記憶法側重于教師在運動技能的展示.如在自由體操前滾翻的教學中,教師在示范動作時將自己的身體形象化地擬作一個球,這樣前滾的就更快,讓學生在記憶前滾翻動作時就會想起老師當時的講解和示范,這樣也有助于動作的記憶.
3.3 結束部分
采用記憶的重復訓練.艾賓浩斯記憶遺忘理論中提到,在形成短時記憶后,如果不去復習,不去重復,就會產生遺忘,如果進行復習和重復,就會一定程度上減少遺忘.由于體育教學中學生存在主觀性,在課后的復習階段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別,但是通過一定活動還是可以有所改善的.如課的結束部分或是課后,要求學生2 人 1 組,將本節課的重點的技術動作進行講解,一人講一人聽,再互換.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記憶的重復訓練,講的同學重復了技術動作要領,聽的同學重復了具體的技術動作,這樣的二次記憶就能更好地減少遺忘.而且講給別人聽的方法還能增進 2 人之間的感情,在一個和諧的情感下將更利于記憶.
4 結 語
人的記憶和遺忘是有一定規律的,只要把握了其中的規律并運用合適的記憶策略是能夠延長記憶時間的.總之,在體育動作學習過程中,要想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掌握得又快又好,教師不僅要在體育課上運用記憶策略,在課外體育鍛煉中也要熟練運用.
參考文獻:
[1] 張力為 . 運動心理學基礎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張力為,諸躍德,毛志雄 . 運動心理學[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1995.
[ 3 ]Hermann Ebbinghaus.Memory:A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13.
[4] 焦燕 . 從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曲線談大學英語詞匯記憶 [J].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2\\(2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