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體育教學中,學生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互相協調配合.學生在學習動作過程中,必然形成生動形象的運動表象,使動作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規范化.所以,運動技能離不開形象思維.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其主要目的有兩點:一是為了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二是學生通過思維活動理解動作的實質、規則、要領以及完成動作所必須遵循的規律.
1 思維在成功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1.1 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
在練習前,教師要有意識地設下"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練習.如:頭手三角倒立,為什么頭手支持時頭手要成為三角形?滑步推鉛球的遠度為什么比原地推鉛球遠?通過以上提問可以引發學生動腦思考.在學生積極思考的基礎上,教師進而提出怎樣做好三角倒立?怎樣做好推鉛球的滑步?教師的提問構成學生思維的階梯,許多問題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的問題鏈,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啟發學生的思維.
1.2 足球青訓的借鑒作用
足球這項運動能夠開發青少年的情商與智商,不能照搬日本青訓模式是我國國情決定的,但至少可以理清教育概念.足球等體育教育,應該在教育范疇,盡管這也是共識,但在現實中,中小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時間非常少.想讓教育體制完全吸納足球青訓,必然涉及教育體制改革.現在看來,足球青訓可以并且最適合成為一個教育體制改革試驗的突破口,因為它在各方面的助推力度最大,包括政府支持,民眾重視,社會贊助.如果青少年足球在教育體制內成功了,那么最終受益的絕非僅僅足球事業.
1.3 體育課尾的舒緩游戲
在體育課即將結束的部分,由于之前的劇烈運動,學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疲憊不堪.教師要在課堂中引用一些體育游戲來緩解學生疲憊的狀態.這些活動不宜是過激的運動,最好是智力與動作相結合的形式.例如: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舞蹈動作,或者利用體育器材來緩解,擺一些圖形、數字,讓其他同學進行猜字游戲,器材整理,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體育課.
2 開展特色體育教學
2.1 充分調動辦訓單位和帶教人員的積極性
繼續強化專業引領,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練員培訓,幫助教練員不斷改進日常訓練.加強督訓工作,優化過程管理,持續實施專業教練進校園工程,充分發揮優秀教練員的專業優勢,帶動學校體育教師整體水平提高,促進重點運動項目的廣泛普及.全區范圍內構建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競賽體系,以一年一度的綜合性校園運動會為龍頭,以運動項目陽光體育大聯賽為依托,以承辦錦標賽為重點,以各運動聯盟校際比賽為補充,以各學校運動會為基礎,較好地發揮競賽杠桿作用,有效推動學校體育深入發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由此夯實了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苗子的基礎.
2.2 大學體育科研與教學
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形成教學、科研、群體、競技四位一體的格局,是大學體育的發展方向.專業運動員開展科研工作相對來說有一定難度,大學要創新機制,培養引進人才.作為體育教師,要注重慢慢積累,不斷學習,應該重點提高自己的體質測試成績是平時鍛煉成果的體現.組織測試在于督促同學們進行體育鍛煉,測試項目也會進一步調整.在體育教學中,經常讓學生講述自己對動作要領的理解及在動作練習過程中的體會,分析練習過程中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通過語言的表述,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教師要善于讓學生有針對地歸納總結學習動作的關鍵,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自學、自練、自評的習慣.
2.3 積極開展特色教育
打造一校一品,在體育方面涌現出一批骨干力量.體育課程通過加大青年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進一步拓展體育特色課堂項目,不僅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為農村孩子提供更廣闊的展示舞臺.通過教師的人力、通過大課間學校的引領,搞這些活動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讓學生熱愛體育活動,應該是素質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最終為全民素質的提升做好鋪墊.
3 成功體育教學的本質
把體育作為考試科目,并且成績計入總分,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事實上,一些學校并非如此,仍有突擊心理和沖刺做法,并沒有在平時堅持體育鍛煉,更難形成體育運動習慣.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里的孩子出門乘車,上樓乘電梯,很少做家務,課余時間主要在屏幕前度過,單指望幾節體育課讓學生鍛煉好身體,并不現實.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沉重,體育課被擠占現象時常發生.一些學校體育設施有限、體育器材不足,導致體育課不能開足、開好.體育課除了培養學生體育運動技能之外,更要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和鍛煉的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 劉昀.探究式教學在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專選課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2] 羅建章,劉桂華,陽建勝.淺論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0\\):39.
[3] 黃超群.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05\\):69.
[4] 劉帥.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化體育課外輔助教學平臺改革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2\\):65.
[5] 王汝英,朱會生.探究型教學法在大學體育乒乓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