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人為本”、以“健康”為核心的現代社會發展理念,成了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推動力,一個國家國民體質的狀況和健康水平,是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扒嗌倌晗癜司劈c初升的太陽”這是偉大的革命領袖毛澤東同志為鼓勵青少年建設美好祖國所說的。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青少年的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的命運,身體素質又是健康的基本身體反映。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礎。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帶動了文化、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然而,文化課學習的壓力,飲食的不規律,家長對青少年體育的不重視,導致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以迎接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義。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根據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學體育成績測試數據,歷次調查的測試點、指標測定及操作細則均符合《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實施方案》和《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檢測細則》的要求,測試時間均為每年 11 月份。從初三年級學生中隨機選取100 名同齡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女生各 50 名均為健康無疾病的健康同齡學生,均未參加專業訓練。測試項目均為 50米跑,800 米(女)、1000 米(男),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正面雙手拋實心球。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系統查閱 1990 年以來的全國體育期刊、報紙、網絡、專著中相關中學生體質方面的文獻資料,并認真研讀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方面的書籍和文件,為本研究提供大量的理論及方法依據。
2.2.2 抽樣調查法
從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學體育成績測試數據庫中,選取符合測試目的的 100 名初三學生以及每年的測試結果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2.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 Spss 17.0 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研究結果
由表 1 可見,在初中階段青少年學生的運動素質從項目上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可以看出坐位體前屈(柔韌性)有明顯下降;從學年上看,2011-2012 學年各項成績增長大部分高于2012-2013 學年,只有女生的跳遠成績漲幅第二學年大于第一學年,坐位體前屈成績的下降幅度第一學年則低于第二學年;從性別上看,女生 50 米跑成績的增長明顯高于男生,而男生的跳遠成績的增幅則高于女生,坐位體前屈的下降幅度女生明顯小于男生,其他各項增長幅度沒有太大區別?!颈?】
由表 2 可見,呼和浩特市青少年初中階段運動素質指標及格率和優秀率從項目上看總體呈上升趨勢,尤其及格率上升趨勢明顯,坐位體前屈則及格率和優秀率均有較大下降;從學年上看 11-12 學年的及格率和優秀率增長總體高于 12-13 學年,而坐位體前屈則的下降幅度 12-13 學年高于 11-12 學年;從性別上看,無論是及格率還是優秀率男生的增長幅度都小于女生,而坐位體前屈女生的下降幅度則低于男生?!颈?】
3.2 分析
本調查顯示,呼和浩特市青少年初中階段的各項運動素質指標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其柔韌性(坐位體前屈)則有較顯著的下降。各項素質的增長中耐力素質的增幅最大且遠遠高于其他各項;其次是上肢力量素質;而體現下肢力量的立定跳遠,雖然在最初測量階段體現出較好的基礎,但其增長的幅度卻是最??;也可以看出唯一速度素質的增幅女生高于男生;而各項運動素質指標增幅明顯第一學年大于第二學年,柔韌性的下降第一學年則低于第二學年。學校體育是青少年運動素質及體質健康的重要基礎來源,青少年還處于發育階段,身體的構造及身體素質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如何根據青少年體質的成長特點制定科學的體育教學,是青少年體育的重中之重。男女生各項運動素質增幅的不同,更提示體育教育要區別對待,針對不同性別,不同項目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之所以調查結果顯示初中階段青少年運動素質的增幅在第二學年有明顯的下降,這與學生初二學年學習壓力增大,各種文化課補習占據大部分自由時間分不開。青少年的身體正是茁壯成長的好時期,身體各項機能趨于成長階段,增長趨勢是整個成長中最重要時期,學校教育應首先重視青少年的身體發展,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不能只專注于卷面上的數字和升學指標。國家更應針對青少年的特點實施學校素質教育,嚴厲批判不重視青少年體育,一味最求文化課成績的學校;青少年柔韌性的嚴重下降提醒我們學校體育在發展青少年各項運動素質的同時更應注意柔韌性是人體各項素質中退化最快最明顯的,柔韌性的最佳增長敏感期是在 5-10 歲,而青少年時期柔韌性素質如果不經常鍛煉將逐年退化,因此,柔韌性練習要做到系統化經?;?。
通過 Spss 對數據的分析顯示兩學年組對比中的各項運動素質指標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青少年的各項運動素質均有較強的可塑性。然而柔韌性的顯著性下降也告訴我們青少年的各項素質存在劇烈的倒退可能。而各項運動素質合格率的總體偏低,優秀率更是跌至谷底,應引起學校體育的廣泛重視。
對于本次調查結果,筆者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滿足,學生的營養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是飲食的不規律、垃圾食品的層出不窮、高脂肪的不斷攝入,導致學生的“營養過?!?;(2)文化課學習壓力的劇增,導致大部分青少年失去了自由的空間,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減少;家長對體育運動的偏見,認為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不重要,扼殺了青少年的體育夢想;(3)科技的進步導致手機、電腦的普及,各種游戲應運而生,占據了青少年僅有的自由空間,降低了青少年的體育活動意識,青少年失去了體育活動的興趣,使青少年拒絕走上運動場;(4)學校對體育的不重視,一味追求升學率、文化課成績;(5)學校運動場地器材的匱乏,對體育安全的過分極端,去除了大部分的運動項目。隨著高校體育和教材改革,強調趣味性和學生愛好,注意與社會體育接軌,熱新項目進入體育課堂,盡管受到學生歡迎,但忽視了傳統體育項目,忽視了基礎素質訓練和綜合訓練。學校體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促使其成為具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保衛者。
綜上所述建議改變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青少年運動素質提高的重點應放在學校體育中,針對青少年各階段的生理特征制定體育課程,課程的制定要科學化、有效化、全面化,并有針對性。體育教師要多學習青少年不同時期身體素質發展生理解剖方面的知識。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同時積極轉化青少年家長對體育的不重視,向青少年宣傳垃圾食品的危害及營養均衡的重要性;(2)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最重要環境,家長要重視學習青少年時期身體、心理發育的提點,重視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全面發展,拒絕營養過剩,從自身做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帶動青少年走出屋子,走向運動場,提高青少年體育運動的興趣。(3)國家應把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作為升學的前提條件,體育達標更應嚴格控制與期末總成績掛鉤。只有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了基本保障才能建設成為國家未來的有用之才,才能更好的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4)青少年自身更應充分了解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培養運動興趣,積極參加室外活動,充滿活力地面對各種挑戰。
參考文獻:
[1] 彭 莉.重慶市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及其社會環境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2] 葉恭紹,王英杰,徐蘇恩等.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 張少生.從體質調研結果看高校體育改革[J].體育學刊,2001(1):23-26.
[4] 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