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體育論文 > > 蒙古族射箭活動的發展歷程及當前現狀
蒙古族射箭活動的發展歷程及當前現狀
>2023-02-03 09:00:00



1 前言

射箭,在中國的蒙古族有著修久的歷史,蒙古式射箭,是古代東方國家,包括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國一直研習采用的射箭方法。蒙古式一般采取大拉據的方法,弓開的十分滿,這樣有助于弓箭的威力提高。與蒙古式相對應的是地中海式射箭方法。

目前日本、韓國和中國國內很多的傳統射箭愛好者仍然保留著蒙古式射箭的技藝,在不斷堅持把這種古老的射藝傳承和繼承下來。13 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落后,射箭活動得到迅速發展,騎射技藝聞名于世。成吉思汗的軍師木華黎就是一個著名的射箭能手。據《元史列傳》記載:木華黎“猿臂善射,挽弓二百強?!惫糯?,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射程只有一二十米遠。箭靶是用 5 種不同顏色涂成的“氈片靶”,靶中心是活的,箭射到中心就會掉下來,還有一種比賽是不設箭靶,從幾十米遠處射擊地面上的目標,目標是堆砌起來的實物,呈塔形,射中目標為勝。比賽分靜射和騎射兩種。蒙古族射箭比賽時射手身穿彩袍,腳蹬馬靴。靜射比賽,裁判員下令后眾射手盤弓搭箭,一齊射向靶心,凡是射中的,靶心自行脫落,觀者一片喝彩。相比而言,騎射更受蒙古族人民所喜愛,騎射在遼、金、元統治時期就十分盛行。每逢重大節日便舉行各種騎射活動。據史料記載,遼有“射兔”活動,金有“射柳”活動;到了元代,則以騎射立國,將弓矢作為戰爭的主要武器。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蒙古族射箭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即通過查閱各種體育學報、中國期刊網、維普中文期刊數據庫、CNKI數據庫以及各相關網站,查閱和本研究相關的著作、報刊,力爭在充分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蒙古族射箭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為中華武術散打運動做出貢獻。

2.2.2 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和總結,運動邏輯關系及思維推理將蒙古族射箭的歷史、蒙古族射箭的發展現狀、蒙古族射箭的傳承情況等方面資料進行總結和歸納,使論文有清晰的邏輯思維和嚴謹的語言。

2.2.3 實地訪談法

對練習射箭的運動員、教練員和蒙古族學生進行調查訪問。

2.2.4 專家訪談法

本研究還選取了本校資深的教育教學專家和老師等進行深入訪談。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對蒙古族射箭的歷史分析

蒙古式射箭,是古代東方國家,包括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國一直研習采用的射箭方法。蒙古式射箭法的特點在于,拉弓弦的手用大拇指扣弦,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蒙古式一般采取大拉據的方法,弓開的十分滿,這樣有助于弓箭的威力提高。與蒙古式相對應的是地中海式射箭方法。目前國際上主流射箭比賽,如奧運會,都是采用的地中海式射箭。然而,目前日本,韓國,和中國國內很多的傳統射箭愛好者仍然保留著蒙古式射箭的技藝,在不斷堅持把這種古老的射藝傳承和繼承下來。

3.1.1 蒙古族射箭歷史

射箭產生于何時不可考證,但是蒙古史詩產生的遙遠年代就有關于對射箭的精彩描繪,《蒙古秘史》為我們提供了十三世紀有關射箭比賽的內容。

騎射是蒙古族狩獵和作戰之必需?!睹晒琶厥贰分械摹凹病弊鳌盎韮骸?,佩帶箭筒的人叫“豁兒赤”?!对贰纷觥盎饍撼唷?,那時從事戰爭的人必先訓練使用弓箭武器,載上箭簡,是武士的榮耀。在《秘史》第 187 節成吉思汗叫巴歹、乞失里黑二人做宿衛,并戴上箭簡。從歷史上追溯,古代突厥人把弓矢看做權威的標志,弓曾為其右翼指揮官之標志,矢則為其左翼指揮之標志。因此,古代戰土視箭筒為生命?!睹晒琶厥贰返?90節記載別勒古臺說:

“還活著的時候,就讓人家把自己的箭筒奪去,活著還有什么用?

生為男子,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頭躺在一起?!辈ㄋ谷艘栽姷恼Z言對蒙古族男子發出了由衷的贊嘆“:他們都是神射手,發矢能擊中太空之鷹,黑夜拋矛能拋出海底之魚,他們視戰斗之日為新婚之夜,把槍尖看成美女的親吻?!?/p>

成吉思汗之大將木華黎就是優秀的射手,據《元史·列傳》載,他“猿臂善射,挽弓三石強?!痹谠嬗鲭y時,他曾“引弓射之,發中三人?!蹦菚r,按照蒙古族習俗,弓箭成為男子必帶之物,也是珍貴的饋贈物。

從歷史上看,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到忽必烈建立元朝,都是借助于弓馬騎射之長?!对贰け尽吩疲骸霸鹚贩?,俗善騎射,因以弓馬之利取天下?!泵髑逡詠?,騎射在其狩獵和護射防敵中仍起重要的作用。明《夷俗記》中關于騎射的記載:“上馬則追狐逐兔,下馬則控拳臀張?!本褪钱敃r騎射生活的真實寫照。

3.1.2 蒙古族射箭弓箭

弓箭之式樣、重量、長度、拉力均無統一規格。傳統的弓一般為木質,兩端嵌牛角;弓背為半圓形,中間漸內收成圓握柄,繃以牛筋弓弦。箭長約 100 厘米左右;箭鐮形狀多樣,多為鐵質,亦有骨質;箭桿尾飾三排鷹羽。

3.1.3 蒙古族射箭弓具“牛角弓”

牛角弓是選取水牛角或巖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貼合成,是蒙古民族在古代戰爭、狩獵和那達慕上所使用的弓箭,曾是蒙古族男子必備的一門技藝,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使用牛角弓進行射箭比賽是蒙古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蒙古族十分喜愛并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體育活動。但是自 1959 年以后,由于國內開始推廣國際弓,傳統牛角弓開始不受重視,后來又由于各種原因,牛角弓在內蒙古地區逐漸消亡。近年來,經過內蒙古體育局、射箭協會的不懈努力,2005 年,我區重新制作起蒙古族傳統牛角弓,現在已經建立了內蒙古傳統牛角弓制作基地,完全沿用蒙古族傳統牛角弓制作工藝,并且申請到國家專利,列入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牛角弓用一根細的有韌性的柳條作為弓骨,在弓骨的背面貼上牛角片。每個牛角片大約兩到三寸長,用一種特殊的膠一片摞一片的粘在弓背面。粘弓用的膠很特別,是用馬或其它動物的皮熬制出來的,黏性很高,而且不容易開裂。在粘好的牛角外面,還要粘牛筋。牛筋經過軟化,拉成很細的絲,每條也只有兩三寸長。這樣的細絲粘在牛角的外面起固定的作用,牛筋絲接縫的地方還要用牛筋捆扎,捆扎用的牛筋也要用膠粘住,這樣整個弓就成了一個整體。弓的兩頭磨上兩個槽口,用來勒弓弦,也可以在兩頭另外插兩個牛角插,上面加上槽口勒弓弦,這種制作方法工藝要求很高,如果牛角插粘得不結實,拉弓時崩裂可能會傷人。

牛角弓的外層最后裹上蛇皮作為裝飾。阿拉坦巴根不但是一位喜歡傳統的牛角弓的牧民射箭手,他還查閱了很多資料,正在學習牛角弓的制作工藝,他要自己制作和經營牛角弓,拉·巴拉吉尼瑪是位執著的射箭手,他使用蒙古族傳統牛角弓進行射箭運動已有50余年,現年74歲的他培養了幾代射箭手,老箭手希望通過心手相傳,把蒙古族傳統牛角弓射箭運動傳承下去。也許正是融匯了古老的傳統、鮮明的特色、深刻的哲理和現代體育精神,牛角弓使搏克更具魅力,更具生命力。

3.1.4 蒙古族傳統的“男兒三技”———射箭射箭,是蒙古族傳統的

“男兒三技”的又一項目,也是那達慕大會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 800 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沒有牲畜的貧苦牧民則仍依賴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活。

由于在歷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人們也就非常尊重那些優秀的射手,而射手也樂于當眾表演或比賽自己的技藝,因而射箭便成了那達慕的重要比賽項目。

蒙古族射箭比賽分立射、騎射、遠射三種,有 25 步、50 步、100 步之分。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弓箭的樣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長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即每人每輪只許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射箭的場面非常壯觀。射手在顛簸的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發箭,一馬三箭要在規定的跑道上射完,如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

近代,其射箭比賽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鐵箭頭,箭把為五種顏色的氈牌靶,靶的中心可以活動,射中中心,就會掉下來,內蒙古博物館存有這樣的弓箭和箭靶。

3.2 對蒙古族射箭的發展現狀分析

射箭在古代的生產生活中是極為重要的生存手段,故平時必須操練演習,娛樂盛會也少不了這一活動。隨著晚近時期槍炮的出現,作為必備武器的弓箭便失去了原有價值,不那么令人關注了。比如反映狩獵生活的祭詞《昂根倉》。在懇請蒼天賜福時,就有請賜予《閃亮火槍》的祝禱,證明這首古老的祭詞到了晚近,要求恩賜弓箭就不是獵人所向往,只有火槍才是得心應手的武器了,所以在狩獵、防衛中,火槍逐步代替了弓箭的作用,使弓箭失去了原有的效用,盡管如此,由于弓箭,的長期流傳和作用,在蒙古人的娛樂和婚姻習俗中,弓箭仍然代表著男子漢的氣魄、蒙古勇士的象征,并體現出一種國威和民族精神的大無畏氣概。弓箭本來起源于遙遠的古代,可迄今在娛樂盛會和體育活動中長盛不衰,以至于科學昌盛的今天,奧運會尚設此項目,可見人類的歷史發展與祖傳根脈總是有著天然的聯系。蒙古族的尚武精神與傳統游藝相結合,決定了射箭競技之發達興旺,水葆壯美的英雄色彩,它與當今的射箭運動相比,表現出既紅火而又富有草原氣息的濃郁特點。

3.2.1 蒙古族的射箭習俗

騎射如何運作,民俗學著作未詳述此點,但從阿拉善之烏日森耐亦兒 " 的騎射比賽一節中,可大致了解其實施準備過程。在會場選一平坦寬闊之處,挖一條長百米,寬約二米、深一米的長溝,準備一條騎射線。從線的開端和第一標靶留 40 米間隔,往外第二標靶和第三標靶均間隔 30 米,將三個標靶吊在栽好的木樁上,故稱“吊靶”。其中第一、第二標靶吊在線左的木樁上,第三個標靶吊在線右方之木樁上。第一靶的間隔之所以多出十米,是因為需給騎射手留下從背上取弓箭的的間距離。從這種設置可以看出,騎射沒有星象圖,只有騎射線和吊靶的實施。

按一定距離設置標靶演習是蒙古人流傳廣而又習以為常的操練活動,其標靶有月靶、皮圈靶、球靶、假設敵和動物野牲等豐富獨特的形式,立射、騎射均可用之。

立射有星象圖的設置,在發射地畫一八封圖形,蒙語謂之即星象、封象,這是射手瞄準發射時站立的線圈,猶如現今擲鉛球、鐵餅所設置的投擲圈。射手在瞄準射箭時不能踩上星象圖的邊線,否則就是越軌犯規,這是專為立射設置的一種標準線圈。

3.2.2 蒙古族射箭比賽規程

據民俗學披露的資料來看,根據立射、騎射和標靶的不同,射箭的距離和射箭支數有所區別。但一般來說,射距至多是 45弓或75米。成績的計算有個人單項和總成績計算兩種。所以有個人對壘和團體賽兩種名稱的計算辦法。婦女、兒童根據性別和年齡的不同,計算成績的辦法也不一樣。阿拉善“烏日森耐亦兒”的騎射是每人向騎射線馳射三次,以總共九靶射中多寡選拔出一、二、三名。賽時設總管、司鼓、統計、記錄 各一人。射中一靶,司鼓擊鼓助威,為射手鼓勁,并記錄在冊,最后進行統計。賽時,如多次呼喚騎射手不到者、沖向射擊線駿馬不奔者、撞倒標靶者,均視為違反規章,按無效對待。如騎手沖過射擊線或其他原因來不及放箭者,可允許重新比射。

3.2.3 蒙古族射箭已演變為射箭文化

在公元 800 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沒有牲畜的貧苦牧民則仍依賴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活。

由于在歷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人們也就非常尊重那些優秀的射手,而射手也樂于當眾表演或比賽自己的技藝,因而射箭便成了那達慕的重要比賽項目。蒙古族射箭比賽分立射、騎射、遠射三種,有 25 步、50 步、100 步之分。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弓箭的樣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長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即每人每輪只許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射箭的場面非常壯觀。射手在顛簸的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發箭,一馬三箭要在規定的跑道上射完,如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近代,其射箭比賽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鐵箭頭,箭把為五種顏色的氈牌靶,靶的中心可以活動,射中中心,就會掉下來,內蒙古博物館存有這樣的弓箭和箭靶。

射箭產生于何時不可考證,但是蒙古史詩產生的遙遠年代就有關于對射箭的精彩描繪,《蒙古秘史》為我們提供了十三世紀有關射箭比賽的內容。騎射是蒙古族狩獵和作戰之必需?!睹晒琶厥贰分械摹凹病弊鳌盎韮骸?,佩帶箭筒的人叫“豁兒赤”?!对贰纷觥盎饍撼唷?,那時從事戰爭的人必先訓練使用弓箭武器,載上箭簡,是武士的榮耀。在《秘史》第 187 節成吉思汗叫巴歹、乞失里黑二人做宿衛,并戴上箭簡。從歷史上追溯,古代突厥人把弓矢看做權威的標志,弓曾為其右翼指揮官之標志,矢則為其左翼指揮之標志。因此,古代戰土視箭筒為生命?!睹晒琶厥贰返?90 節記載別勒古臺說:“還活著的時候,就讓人家把自己的箭筒奪去,活著還有什么用?生為男子,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頭躺在一起?!辈ㄋ谷艘栽姷恼Z言對蒙古族男子發出了由衷的贊嘆“:他們都是神射手,發矢能擊中太空之鷹,黑夜拋矛能拋出海底之魚,他們視戰斗之日為新婚之夜,把槍尖看成美女的親吻?!背杉己怪髮⒛救A黎就是優秀的射手,據《元史·列傳》載,他“猿臂善射,挽弓三石強?!痹谠嬗鲭y時,他曾“引弓射之,發中三人?!蹦菚r,按照蒙古族習俗,弓箭成為男子必帶之物,也是珍貴的饋贈物。

3.3對蒙古族射箭的傳承情況分析

3.3.1蒙古族“射禮”傳承

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使用著弓箭,山西朔縣峙峪遺址發現的石箭鏈,令全世界都為之矚目,為之神往。同樣,早在西周,中國人就把射箭技術看成是一門“藝”,不只是狩獵攻敵的武藝,而且是用以培養和考察品德修養的重要項目。于是,在努力張揚百發百中的高超技藝之同時,又提出了“射不主皮”和“射以觀德”的理念。這實際是給射箭賦予了教育功能,賦予了人文教化的內涵。

眾所周知,西周曾經創造出內容豐富而形式多樣的“射”的活動,構建起一整套的“射禮”。古代學者早就指出,從西周丙子所舉行的“大繭禮”,到各諸侯國基層的“鄉射禮”,都具有寓兵于射和寓教于射的雙重性質,它并非單一的軍事活動,其所具備的體育性質彰明昭著,勿庸置疑。

一當代史家楊寬先生早就指出,舉辦頻率很高的鄉射禮,“實際就是國人在所居的‘鄉’中舉行的一種以‘射’為內容的運動會?!睆谋举|上講,這是中國人最古老的體育意識和實踐,是競技與教育相結合的樹育運動會。叫國自古就是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不斷地經歷著民族的變遷和交融??梢哉f,在中國所有的古代文化遺產中,沒有那種文化形式像射箭一樣充滿了多民族文化沖突、交流與融合的特征。一部中國射史,自始至終都深深地打著多民族共生文化的印記。自孔子發出“華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到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從黨項人李定向北宋獻出“射三百步,能洞窮重札”的“神臂弓”,到大清王朝制定武舉考試以步射、騎射為主項的制度,無不顯現出我國各兄弟民族對“射”的鐘愛和貢獻。正因為經歷了多元文化的不斷融合與匯積,又經歷了幾千年的演進與變化,才終于形成一門具有明顯中華文化特色的“中國式射箭”體系。毫無疑問,這是司門由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具有綜合價譚的學問,古人將它稱之為“射學”,可謂寓意深刻,再恰當不過的了。射之成為“學”,不僅因為它的功能早就突破了軍事與狩獵的領域,具有了顯而易見的體育文化性質,而且還因為古人以“射”為基點,又衍生出諸如彈弓、投壺、射柳、射網等一系列競技與游藝的分支項目,還不斷地豐富它的文化蘊涵量,延伸出來一系列的文化內容,諸如制作、裝飾、佩服、禮儀、饋贈、比較、考試以及詩文、圖畫、歌舞等,最終融匯成為一個領域寬廣而繽紛多彩的文化現象,可以稱之為“弓箭來化現象”。正因為如此,在古代,射不僅是備受國家重視的軍戎與教化大事,也是中.華民族體育活動的主干項目。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弓與劍,曾經共同擔當著中國“武文化”的標志,并成為中華“武學”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射之成為“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擁有許多著述,擁有一個理論與技術并重的獨立的射文獻系統。在中國傳統樹育項目中,包括被許多人動不動就譽之為“博大精深”的武術在內,沒有哪個項目韶像射箭一樣擁有如此眾多的典籍,其中肖些圖書,理法俱全,圖文并茂,堪稱民族體育文化遺產的珍品,中國射書還傳播到了周邊國家,19 世紀以后也傳到歐洲,引起外國學者的注意。我們在日本、韓國和越南都發現了中國射書的原本和翻刻本,這些國家的射箭活動和理論,有其本國的特點,但無不深深受到中國射學的影響。

圍繞著蒙古族射箭,古代產生了“禮射”“、兵射”和“博射”等不同屬性的射箭活動,還從中衍生出了諸如“投壺”、“彈弓”以及后來的“射柳”“、射網”等各種形式的競技游藝活動,從而形成了以一個以“射”為中心的古代弓箭文化系列??梢哉f,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和地區像中國一樣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射”文化遺產,正因為如此,中國人很早就視射箭為一門重要的學間,稱之為“射藝”或“射學”。幾千年來,在中國的“武文化”體系里,或者說是中國古代的武藝體系里,蒙古射學從來都占在第一位,它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領頭項目。

3.3.2 蒙古族射箭的繼承與發展

射箭文化是蒙古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特色文化項目,構成了蒙古民族戰勝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支柱,對于民族歷史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直至今日挖掘和弘揚這一文化對于蒙古民族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全國很多省、市、自治區也先后開展了射箭運動,成立了專業射箭隊。從1959年為慶祝建國十周年在北京舉辦“全國第一屆全運會”中國完全按國際射箭規則進行了射箭比賽。從此以后內蒙古射箭專業隊徹底告別了角弓和木制箭,但內蒙古民間那達幕對角弓和鳴箭情有獨鐘。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內蒙古自治區各地開展那達幕大會更多了起來,但使用傳統“角弓”開展射箭比賽也只有巴林右旗和翁牛特旗。

因為只有這些地區才有十分稀少的傳統“角弓”。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每年一度的傳統草原節日“那達慕”大會上,仍然可以看到蒙古族運動員進行的射箭比賽(包括立射和騎射)。在我國著名旅游勝地新疆喀納斯蒙古族的后裔圖瓦人中,也保留有傳統的射箭運動,他們所使用的弓箭完全是手工制造的單體木制弓。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舉行的少數民族運動會上,射箭項目也要求使用傳統的弓箭進行比賽。近年來我國政府有意識加大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特別是對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復興蒙古族的傳統射箭活動時機較好。實際上內蒙古的草原上的牧民更喜歡使用傳統角弓進行娛樂比賽。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 射箭文化是蒙古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特色文化項目,構成了蒙古民族戰勝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支柱,對于民族歷史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射箭項目逐漸被人們淡忘,蒙古族一項很重要的傳統文化在國內已經敲起了消失的警鐘,這應當引起中國全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3)直至今日挖掘和弘揚這一文化對于蒙古民族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4.2 建議

(1)我國政府有意識加大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特別是對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復興蒙古族的傳統射箭活動時機較好。

(2)全國很多省、市、自治區先后開展了射箭運動,加大射箭運動的傳承和發展力度,成立專業射箭隊。

(3) 各級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每年定期開展各類公益性射箭表演和比賽,把射箭普及同全民健身運動聯系起來,加強對射箭的宣傳,以擴大影響,并進行射箭比賽活動,形成射箭競賽形式制度,使蒙古族射箭在大眾中廣泛開展與普及。

參考文獻:

[l]巴永善.關于拉弓臂合理用力問題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9):64.

[2]編委會.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5.

[3] 蔡小晶. 射箭運動員的賽前心理準備與比賽中的心理調節[J].山西體育科技,2007(4):40.

[4]陳春慧.論射禮興衰與文化擅變[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21.

[5]戴國斌.武術的文化生產[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2008.

[6]維蒙古族民俗百科全書編委會.蒙古族民俗百科全書[M].呼和浩特: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7]司馬遷.史記[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5.

[8]張碧波,等.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1.

[9]中國體育史學會.中國古代體育史[M].臺北:五洲出版社,1996.

[10]羅布桑卻丹.蒙古風俗鑒[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