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的競爭主要是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人才,首先應有大批高素質的教師,因為教師素質的高低不僅決定著學生素質的高低,而且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體育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的素質對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高校青年體育教師應具備的政冶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進行了探討。
1 政冶素質
教書育人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規律,教師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來塑造學生的心靈,使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體魄健康的一代新人。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具有: ( 1) 熱愛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地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民族形象,有遠大理想和抱負,對祖國前途充滿信心,艱苦創業,立志振興中華。( 2)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大公無私,既要有發展祖國科學、繁榮祖國文化、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貢獻畢生精力的決心,又要有實現這些目標的本領。( 3) 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熟練掌握基本原理并運用于工作實踐,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和各項政治活動。( 4) 遵守社會公德,為人誠實,作風正派,嚴于律已,寬厚待人。
2 職業道德素質
2. 1 熱愛體育工作,有崇高的敬業精神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要熱愛體育工作,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學校體育在人才的培養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毛澤東同志曾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寫到: “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斌w育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能,只有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提高人口質量。體育教師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國民體質的強弱,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興衰。體育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與價值,才能深深地愛上自己的職業,盡職盡責的努力搞好體育工作。
2. 2 嚴于律己,為人師表
在學校,體育教師最引人注目,與學生的接觸均多于其他學科的教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目光的注視之下,尤以其儀表、言行、作風、品德熏陶學生的心靈,其職業行為,道德風貌往往是學生追求的目標和效仿的榜樣。體育教師應該重視這種特殊的師表作用,如果體育教師不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就很難做到為人師表。師表作用主要表現在言傳和身教兩個方面,而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
2. 3 刻苦訓練、勤奮學習,進行科學研究
體育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體育理論知識、良好的運動技能和教學能力,才能順利地完成學校體育教學任務。在我們體育教師隊伍中,有些人有了一點體育運動技術,就自以為了不起,甚至目空一切,故步自封起來。其實僅有一點體育運動技術還不足以為師。因為體育教師不僅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能,而且要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社會、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效益,使之成為一個身心健康、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否則,只知道傳授運動技術,不懂得教書育人,就與教師的身份不太相稱了。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大量的新技術、新理論不斷地滲透到體育領域中來,經驗的地位在逐漸下降,體育教師要勝任本職工作,就必須認真學習體育科學理論,不斷更新體育知識,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科學研究,勇于創新,以適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此外,體育教師必須經常堅持刻苦鍛煉,以克服自身運動技能和體能的自然消退,保證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的順利進行。
2. 4 講究體育道德
體育道德是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們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它是體育活動中調整和制約人們關系的一種準則。體育運動象征著和平、進步、健康、美麗、正義、勇氣與榮譽。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熱愛體育運動,勤學苦練,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自覺地維護和執行體育規則,服從裁判,遵守紀律,光明正大,公正無私,團結友愛,講文明,有禮貌,遵守體育道德,宣傳體育道德,并做出榜樣。
2. 5 熱愛學生,嚴格要求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熱愛學生是體育教師搞好體育教學和體育工作的基礎。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體育教師應根據不同對象,科學地進行體育教學與訓練,以求得最佳的體育教學與訓練效果。當然,熱愛學生必須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寓愛于嚴,使愛與嚴相統一。
2. 6 相互支持,積極配合
體育教師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積極配合。應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3 業務素質
高校是培養高質量、“高智能型”技術人才的場所,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全面教育能力,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因此,高校體育教師的業務素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 1 專業知識
一個合格的高校青年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扎實的理論功底,還應掌握教育科學知識、生物科學知識、方法論知識、美學知識等,同時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3. 2 其它方面的知識
現代大學生,由于接觸面廣,思想活躍,他們借助于電視廣播、電影、報刊、雜志、圖書、網絡等獲得了大量非教材知識,而且善于觀察,注意聽聞,勇于實踐,獲得了不少社會知識和實踐知識,所有這些,幾乎都有求教于教師的可能。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知識,還要具有哲學、數學、語言文學、音樂、藝術等方面的知識,要有天文、地理、歷史及至軍事等知識,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
3. 3 教學訓練能力
這是體育教師首要的,最基本的能力,也稱教學藝術,主要包括: 語言表達、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運用新教學手段、探索創新、思想教育和技術訓練能力等。
3. 4 科學研究能力
教師進行體育科學研究,不僅可以把自己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給他人以借鑒,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也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從長遠來看,沒有科學研究工作,就不可能提高學校體育的質量,也不可能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力。
4 身體素質
體育教師職業的特點,對其在體魄上提出了特殊要求。健美的體魄包括健壯的體格和優美的姿勢,這是體育教師順利進行職業活動的重要條件。
沒有健壯的體格,就難以勝任體育繁重的工作。健壯的體格,優美的姿勢,本身就是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一種有形的感召力量。
5 心理素質
由于體育教師職業勞動的對象、任務、手段等十分復雜,以及新時期賦予其特殊的歷史使命和重任,必然對教師心理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的整體素質難以發展到高水平,所以,當代高校青年體育教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高尚的情感、豐富的創造力、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力、健全的人格等心理素質。
6 小結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當代青年體育教師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注意加強自我修養,提高綜合素質,塑造健全而良好的人格,為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 . 體育之研究[J]. 新青年,1917,3( 2) .
[2] 楊占明,李潤梅 . 淺論新時期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J]. 體育科學研究,2000,( 9) : 20.
[3] 陳立農 . 論知識經濟時代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職業道德修養[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 5) : 112.
[4] 王維群·未來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J]·體育學刊,2002,( 3) .
[5] 謝翔 . 創新型體育教師的人才培養[J]·體育學刊,2002,( 3) .
[6] 胡琦 . 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社會機制探析[J].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