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櫥;配角;兒童心理;折射。
1 引言。
克萊夫·斯特普爾斯·劉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是英國當代著名的兒童文學家,他的七部“納尼亞王國”系列童話是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而《獅子、女巫和魔衣櫥》是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故事的背景是二戰期間,為了躲避混亂的戰爭,四位主人公乘坐火車來到了倫敦鄉下一位老教授的古宅里,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魔衣櫥并進入到了納尼亞王國,從而展開了一場人生大冒險。
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體現了個人的內心沖突,并將兒童內心的活動外化出來。本文主要是通過分析《獅子、女巫和魔衣櫥》中的女巫、獅子、半人羊、狼犬、小精靈等配角來揭示它們折射出的兒童心理,從這些配角的角度多方面還原兒童焦慮、恐懼、依賴他人的內心世界,從而闡釋二戰背景下英國兒童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為兒童的生存困惑尋找恰當的解決方案。
2 戰勝恐懼的心理--“女巫”.
“從四歲到青春期這個年齡,兒童最需要為他提供一些象征性的意象,使他確信其戀母情結問題能夠得到圓滿解決--雖然他可能心存疑慮難以相信,但只要他自己從中滿滿解脫出來,就可能做到?!保ㄊ鎮サ茸g,2015:55)四位主人公(彼得、蘇珊、愛德蒙與露西)離開父母后,這就表明了嬰孩期的結束,他們必須告別最初的口腔發展階段,否則,就會陷入危險之中。
愛德蒙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他不僅要面對哥哥姐姐對他的規訓,同時他還要忍受妹妹的孩子氣,因而離開母親后的他無法找到生活中所處的位置。因此,他迷失于納尼亞王國之中。與女巫的初次相遇,愛德蒙充滿了喜悅,因為女巫就像媽媽一樣滿足他內心的渴望,而土耳其糖果代表了愛德蒙內心的欲望。女巫擁有讓一切事物變成石頭的魔力,這顯示了兒童對權力的渴望,為了得到她的權力與能繼續吃到糖果,依然處于口腔期的愛德蒙不惜出賣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從而深陷于危機之中。
女巫是慈愛母親和邪惡母親的化身,當孩子聽命于她的時候,她便滿足孩子們的各種愿望,而當孩子違抗她的命令時,她便帶給孩子們煩惱,讓兒童被恐懼所包圍。因此,女巫折射出了兒童獨立面對生活的恐懼以及對空腔期的眷戀與停滯不前。而要戰勝女巫,兒童就必須要戰勝恐懼的心理,必須擺脫戀母情結,消解口腔期的各種誘惑,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與獨立,從而向更高階段的道路前進。
3 尋求缺失的安全感--“獅子”.
二戰期間,父親們都走向了戰場??墒菍τ诩彝碚f,父親是家中的守護神。所以,父親的缺席,會讓兒童毫無安全感,而離開了家庭、獨自闖入新天地的兒童更易產生孤獨無助的絕望情感。此刻,獅子阿斯蘭的出現就像是一盞指明燈,給了四位主人公勇氣和方向。
獅子在《獅子、女巫和魔衣櫥》中就像是一位父親,它不僅擁有王者一般的威嚴,同時也是生活中的智者。當納尼亞王國出現危機時,它并沒有獨當一面,而是將這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四個小孩。這個任務,對孩子來說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伊斯蘭對此卻十分有把握。因為它的支持,四位主人公有了獨立面對生活困境的勇氣,告訴了兒童,在危難之中,退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要勇往直前、直面內心對女巫的恐懼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同時,它教會了兒童邪惡是永遠無法戰勝正義的。當女巫用愛德蒙來威脅阿斯蘭時,阿斯蘭毫不猶豫的承擔一切,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納尼亞王國的和諧。最終,邪不勝正,而阿斯蘭的復活更是讓孩子們相信善良之人是不會被打敗的。
獅子折射出兒童內心對安全感的渴望,尤其是處于戰爭期間的兒童,他們的心里是十分無助的,因為父親的缺席會讓他們覺得恐慌,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面對生活的勇氣。而在童話故事中,這些像父親一般的智者角色讓兒童們不畏懼成長。
4 揭露善良的本性--“半人羊”.
兒童是天真無邪的代名詞,他們誠實、善良、愛結交朋友。當半人羊出現在露西面前時,他們兩個便成為了好朋友。露西被邀請到半人羊家里去玩,她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行是否有危險,而只是擔心天快變黑了。當半人羊向露西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時,她意識到半人羊和自己一樣,父親是缺失的,過著孤立無援的生活,此刻的她向半人羊伸出了友誼之手。這一情景折射出兒童的英雄情結,激發了他們的正義感與同情心,而這樣情感正是兒童善良的本性。露西的這份善良洗滌了半人羊內心中的污穢--將所有捕捉到的人類送給白女巫,而半人羊內心由惡到善的轉向也揭示了兒童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特別是在孤獨的籠罩下易扭曲自己的本性。
半人羊是兒童的縮影,它是孤單的,它渴望一份友誼與一絲溫情,它屈服于白女巫的控制之下,但是在邪惡力量的壓制下,它依舊能保持著那份善良的本性而沒有被女巫同化。最終,它成為了白女巫魔法棒下的另一座石頭雕像,這表明了半人羊從喪失內心中的那份善良與溫暖。
5 擺脫焦慮的心理--“狼犬”.
狼犬是兒童內心中“壞”的方面的投射與外化,從而折射出兒童害怕“被追逐”的焦慮心理。在現實生活中,狼犬是巡查與搜救的好幫手,它們嗅覺靈敏,有著超強的洞察力。而正是因為它們的這些特點,讓兒童感覺到一種無處可躲的憂慮。
兒童容易做錯事,甚至會在同一個地方出錯很多次。這些錯誤可能小到忽略不計,但是有時候在父母的眼里,這些錯誤卻是令人無法忍受的,他們總是逼迫兒童能夠馬上意識到并且改正掉錯誤。父母似乎總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忖度兒童的內心世界,而且總是認為自己是在幫助孩子們,讓他們能夠逐漸地提高自己。殊不知,一味地逼迫兒童超越現出的成長階段只會讓他們對成長產生困惑與不解。當白女巫釋放狼犬去追逐彼得、蘇珊與露西時,他們不停地奔跑,唯恐成為狼犬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