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董永遇仙傳說文學層面及董永戲的研究
董永遇仙傳說文學層面及董永戲的研究
>2023-10-14 09:00:00


漢代千乘(今博興縣)人董永遇仙的傳說由來已久,董永形象最早出現在山東嘉祥縣東漢武梁祠畫像中,此后歷代文學作品對董永孝感遇仙故事屢有傳述。三國魏曹植《靈芝篇》詩、晉干寶《搜神記》、南朝宋鄭緝之《孝子傳》均曾記述董永遇仙故事(《法苑珠林》卷六二曰:“鄭緝之《孝子感通傳》曰永是千乘人”);敦煌文獻中又有唐末寫本《董永變文》、題句道興撰《搜神記》、《故圓鑒大師二十四孝押座文》記載董永故事;唐五代之際,杜光庭《錄異記》曾提及董永之子董仲事跡;北宋《太平御覽》征引過托名西漢劉向的《孝子圖》所記董永故事,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對董永傳說也有記載。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所收入的宋話本《董永遇仙傳》以董永遇仙傳說為題材,在整理改編之后,創作成為內容稍豐富,情節較曲折的短篇小說。到宋話本《董永遇仙傳》為止,董永傳說題材在中國古典小說的創作中基本定型,一直到清末都沒有再出現篇幅更大的作品。董永傳說在元代又被演繹進入到戲曲當中,并依賴戲曲形式在民間廣泛傳唱,明清兩代的雜劇、傳奇和近世戲曲創作中出現了相當多的作品。中國傳統戲曲中,董永遇仙的故事情節進一步豐富發展,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活潑,最終在當代形成了經典戲劇文本黃梅戲電影《天仙配》?,F在廣大人民群眾所熟悉的董永和七仙女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元代以來的戲曲作品,基本上都是戲曲人物形象。

雖然在建國以前就有學者關注過董永遇仙傳說,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后,新時期之前,董永傳說研究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改革開放以后,董永傳說與孝文化成為各地發展本地文化產業的平臺,伴隨發展地方經濟文化的需要,近年來,董永孝感遇仙傳說越來越被研究者所重視,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同時也涌現出了相當數量的論文和專著。經過初步地檢索和統計,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大陸地區陸續發表有關董永傳說的代表性研究論文六十余篇,出版研究著作十余種。通過對已有成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發現,二十世紀以來的董永傳說研究大致主要集中在考證董永生平和故里等方面,而對董永戲的研究還有所不足。

一、對作為歷史人物董永的生平和故里進行考證

董永故里之爭,早在明清以來各地所編的地方志中就開始了。后來,關注這一問題的研究論文和論著特別多,相關論文有彭友《孝感縣志與董永的傳說》,吳崇恕、李守義《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與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證》;馬光儉《董永的傳說與博興》,馬光儉、李兆興、邢長忠《董永故里在博興》;何昌林《兩千年來的董永故事》,聞毅先《“董永遇仙”傳說與金壇》,孟繁仁《“董永故里”新探源》,施澤銀、崔益云《西溪與董永、七仙女有關的地名傳說》;扆曉紅《萬榮董永傳說的實地考察》,董俊業《董永故里在萬榮》(2012 年 10 月 16 日《黃河晨報》);車錫倫《東臺地區董永傳說考》,趙志毅《董永傳說起源東臺說質疑》;朱瑤《董永故事文物文獻考述》,宋煥文《董永故事發生在西漢晚期》,高中堯《〈董永故事發生在西漢晚期〉質疑》,王玉德《董永事跡獻疑》,周濯街《試論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在黃梅縣的流傳特征》等。相關論著主要有山東省博興縣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董永論證會資料匯集》,董大中《董永新論》,薛德華《董永故里 東臺市卷》,李建業、董金艷《董永與孝文化》,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研究》等。

二、董永孝文化及其產業研究

常紅生《董永資源旅游開發芻議》,奚向紅、張旭偉《發掘董永七仙女傳說,創立中日“七夕”節慶活動》等論文對董永孝文化產業建設問題進行了探索和討論。論述董永孝文化的專著主要有李建業、董金艷編《董永與孝文化》。董大中《董永新論》,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研究》二書對此問題也列有專章。

三、董永遇仙傳說文學層面的研究

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中,現代學者對董永遇仙傳說進行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一)對民間口頭傳播的董永傳說進行采錄和改編

解放以前就有學者進行過這方面的工作,并有文章發表,如白荻的《天女酬孝記》和《仙山尋母記》(1946 年《茶話》第 4 期)。新時期以來有不少專書也收錄或者改編董永傳說,如李建業、董金艷《董永與孝文化》,宋煥文《董永故事探源》,胡紹云《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許可順、舒立臣《董永的故事》,孝感市董永傳說研究會編寫的《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曉黎、巫玉《董永與七仙女》,周濯街《七仙女正傳》,立波《天仙配》等。杜穎陶編《董永沉香合集》對民國以前以董永傳說為題材的大量寶卷、彈詞、鼓書等民間說唱作品進行了匯集。

(二)對董永傳說文獻的搜集整理和輯佚辨偽

主要論文有王重民《敦煌本董永變文跋》、何國棟《也談敦煌寫本〈董永〉(擬名)》、班友書《董永戲文佚曲,真耶?偽耶?》、《談談董永戲文佚曲的真偽》,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戲曲作品考述》(此文后收入《董永遇仙傳說研究》)。相關著作有杜穎陶編《董永沉香合集》,李建業、董金艷《董永與孝文化》。

(三)對董永傳說的源流演變進行考證

涉及此問題的研究論文有趙景深《董永故事的演變》,孝慈《“董永賣身”故事的演變》,王建偉《漢畫“董永故事”源流考》,班友書《董永傳說演變史考》,王兆乾《董永遇仙故事的演變——黃梅戲〈天仙配〉探析之一》,董森《試論董永故事的形成和演變》,王金霞《董永故事:從孝親典范到愛情傳奇》,王雪珂《〈天仙配〉的起源及流傳》,唐芳明《〈天仙配〉原型與改編本比較》等。相關論著主要有宋煥文《董永故事探源》,郎凈《董永傳說》、《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結構》,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研究》。董大中《董永新論》,借鑒和吸取了傳播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有《傳播小史》專章論述董永故事的流傳和影響,該書還尤其注意到以往研究中所忽視的董永傳說在寶卷、彈詞、鼓書等講唱作品中的傳播。

也有學者把董永傳說與其他民間傳說加以比較,進而分析不同的民間傳說在通過各種媒介或文學形式傳播過程中的匯合交融情況。馮和一、胡杰《牛郎織女神話與孝子董永的整合文化意義》,程薔《從董永故事看民間敘事的“復合”性》,劉瑞明《論〈董永變文〉和田昆侖故事的傳承關系:中印文學交融說議誤》,《韋民〈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與〈九羽衫〉的關系初探》,李立《從牛女神話、董女傳說到天女故事──試論漢代牛神話的變異式發展》,余歡《董郎何故變牛郎:從董永故事和牛女傳說在戲曲中的流變看二者的關系》,劉獻忠《牛郎織女與董永七仙女故事的流變分合探析》,黃震云《漢樂府和漢畫像石中牛郎織女及董永神話傳說通考》,施愛東《“織女”的故事》等論文,將董永傳說與牛女傳說等其他民間傳說進行了比較研究。

(四)對董永傳說相關文學作品藝術價值方面的研究

二十世紀以來的董永傳說文學研究大多是對文學文獻的整理分析,作品中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演變研究也主要是從歷史文化和社會民俗角度來展開的。建國后,除了曾經圍繞新改編創作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進行過評論和探討以外,真正在文學創作和理論批評方面進行的董永傳說研究,相對還比較少。新時期以后,較早明確地將對董永傳說的研究視點轉移到其文學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來的,是楊友彭、趙際玲、楊炬、楊薇合著的《董永傳說初探》一書,此書第三編題為《董永傳說的文學價值》,分析了董永與七仙女的藝術形象,有關董永傳說作品的文學成就和黃梅戲《天仙配》的悲劇美。郎凈《董永傳說》和《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結構》兩種專著對董永傳說相關文學作品中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演變做了歷時性的貫通研究。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研究》雖然是一部綜合性的研究專著,但是其第三章《董永遇仙傳說的完成》不僅對董永遇仙傳說戲劇作品進行了考述,而且對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藝術價值和影響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專著外,對董永傳說文學作品藝術價值進行過專門探討的論文偏少,曹明霞《〈天仙配〉誰的家園,誰的解放》從性別研究的角度對陸洪非改編黃梅戲《天仙配》中的董永形象進行了分析;邵敏《經典神話的影視改編:以董永遇仙故事為例》一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以董永遇仙傳說為題材的當代影視作品進行了點評和解讀。

二十世紀以來,特別是建國以后,董永孝感遇仙傳說研究雖然已取得較大成就,但是某些方面的研究相對還很薄弱,比如以董永傳說為題材的中國傳統戲曲研究就很不成熟,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

四、董永戲是董永遇仙傳說研究中的薄弱環節

牛郎織女傳說流傳雖廣,但由于其故事未被改編并通行于元雜劇和明清傳奇,所以“天仙配”就成了古典戲曲中表現凡間男人與天界仙女婚戀的最為經典的題材,董永和七仙女形象至今仍活躍在當代流行影視劇中。然而,現階段以董永傳說為題材的中國傳統戲曲作品的整理工作和基礎研究還很不到位,存在著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

(一)董永遇仙傳說,其故事演變主要有小說雜記、講唱文學和傳統戲曲這三個系統。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王重民《敦煌變文集》、黃征《敦煌變文校注》、譚正璧《清平山堂話本校注》等著作的出版,董永傳說的變文、話本作品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整理,而董永傳說戲曲作品的整理工作則相對滯后。雖然杜穎陶《董永沉香合集》,李建業、董金艷《董永與孝文化·藝文篇》已經收錄了相當多的董永遇仙傳說劇本,但是這兩種書對相關戲曲作品只是簡單收錄和注明版本,并沒有做進一步的整理工作。到現在為止,國內還沒有出現一種有關董永傳說戲曲作品的比較好的校注本。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戲曲作品考述》雖然對董永遇仙傳說戲曲作品進行了著錄和考證,對版本情況也有研究,但對清代以來很多地方戲中董永劇目的著錄仍略有疏漏,如清代四費軒主人著有《董孝》(一名《董永葬父》)雜??;臺灣歌仔的傳統曲目有四大套八小折,其中就有《董永賣身》;白族劇種鶴慶吹吹腔 83種傳統劇目錄中亦有《天仙配》(董永賣身);廣東木魚書《董孝子賣身》、廣西桂劇《董永重配七仙姑》等劇目或劇本,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戲曲作品考述》都未提到。董永傳說相關戲曲文獻的整理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董永傳說相關戲曲作家及其創作研究不很深入。元代董永雜劇和傳奇的作者,幾乎沒有學者做過細致考證。明代以來,很多董永戲是由文人改編創作的,如心一子《遇仙記》、顧覺宇《織錦記》、四費軒主人《董孝》等,對于這些劇作家的生平和創作問題,大部分論文和論著僅僅是在論述其他問題涉及這些劇作家時,才對其做簡單考證或猜測,很少單獨作為一個問題來深入研究考證。

(三)在董永故事源流演變中,東漢孝子董黯事跡對董永傳說的滲透,尚未引起學界充分重視。實際上,浙江董黯遺聞和董永傳說的相互影響在戲劇作品故事情節中是有所體現的,對此研究者應該有所關注。元代以來,董永戲與其他孝親題材劇作也相互發生過影響,其他孝親題材的戲曲創作往往對董永戲有所借鑒,清代李式玉《女董永》傳奇就是典型?!赌窟B救母》等宗教性勸善題材的戲曲,稱述古人孝行,頗喜標舉董永;各種版本的目連戲中通常都有孝子賣身的情節,很有可能就是受了董永傳說的影響,同時董永戲也有可能吸收了目連戲等孝親戲中的一些故事情節。在元雜劇和散曲中,明清戲曲中,還有很多提到過董永傳說的唱詞,也是研究董永傳說很好的資料。

參考文獻:
[1] 李建業,董金艷. 董永與孝文化[M]. 濟南:齊魯書社,2003.
[2] 郎凈. 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結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 郎凈. 董永傳說[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4] 紀永貴. 董永遇仙傳說研究[M].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
[5] 黃霜. 董永傳說研究述評[J]. 文學教育,2013,(7).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