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文學理論教學目的反思與改革探索
文學理論教學目的反思與改革探索
>2023-12-10 09:00:00


文學理論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高校文學理論教學似乎面臨諸多困境,教師滿腔熱情地講授換來的是學生不冷不熱的應付,理論失去了原本應有活力,成為了神秘莫測、高不可攀之圣物,令學生望而生畏,敬而遠之,自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直面文學理論教學現狀,反思教學目的設置,對于合理設置教學目的,綻放理論魅力,改變文論教學現狀或許能有幫助。

一、高校文學理論教學現狀

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課的文學理論教學面臨諸多困境,作為從事文學理論教學的教師有責任進行一番考察與探究。筆者曾對所任教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與曾進修學習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兩所高校學生普遍認為學習文學理論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課程內容枯燥乏味,過多的專業術語難以理解,純理論性的知識太多,文學文本的缺失使得理論過于抽象,較難理解。文學理論教學由此陷入欲罷不能的尷尬境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課程內容的廣博繁雜令學生目不暇接、暈頭轉向。從事文學理論教學的老師可能都知道,文學理論課程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一門理論基礎課,雖說是一門課,但課程內容涉獵范圍十分廣泛,與諸多學科門類相關。它不但會涉及古今中外眾多作家、作品、文學思潮、文學流派,而且還會涉及哲學、美學、語言學、心理學、文化學、信息學、社會學、人類學、生態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產生了諸如文學哲學、文學心理學、文學人類學等多種形態??梢哉f,每一種形態都是一門專門的學問,都可以寫出專門的著作。如此龐雜與繁復的一門課程必然會讓那些剛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們目不暇接、暈頭轉向。

加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中,文學理論課程大多開設在大學一年級,面對內容如此廣博繁雜的課程,不僅缺少相關學科的知識積累,而且缺少學習理論應有的文學文本積淀,未觀千劍何以識器,未操千曲何以曉聲。自然感覺理論高深莫測,學習吃力,疲于應付。

第二,文學理論課堂教學重知識傳授,輕心靈啟迪。高校教學中雖然沒有了所謂的升學壓力,但學生依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試,諸如考研、考公務員等,各種各樣的考試使得學生依然把學習課程知識點作為唯一學習目的,老師們也墨守成規,習慣于把知識傳授作為主要教學目的。文學理論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要任務。課堂教學中理論知識的傳授遮蔽了學生對文學文本及真實生活的認識、體驗,對人文精神的感悟。教學中在學生與理論知識的關系上表現為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壓制,缺少了理論應有的反思與批判。這種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教學,很難給人以心靈啟迪。正如吳春平所言: “當前文學理論教學之所以不景氣”,很大程度是因為文論教學“仍然是一種較為封閉的束縛人的心靈自由的知識傳授和思想規訓,而非一種詩性智慧的啟迪?!盵1]

第三,理論的重負與文學的缺失。文論是關于文學的理論,其關注的對象是文學,因此,文論教學自然也不能缺少了文學文本。然而,目前,文論類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西方文論的機械搬運,使得文論課堂成為了販賣西方文藝理論的鋪子。教材中到處充斥的是西方文藝理論的概念、術語,什么悖論、反諷、延異、陌生化……,各種主義泛濫成災,什么形式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女權主義、新歷史主義、后殖民主義……,這些立足于西方現實土壤之上的理論與中國當下的文學現狀多少顯得有些不搭調。

而文學理論教學則停留在對西方文藝理論概念、范疇的闡釋以及對各種主義的介紹上。過度的理論闡釋使得那些原本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并不復雜的文藝理論變得完全脫離現實、玄而又玄,難以領悟。最終,鮮活的理論話語成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瘋子式的自言自語,抑或成為空泛的議論,不僅喪失了趣味性,甚至連對文學文本起碼的理解與感悟也缺失了。造成了一邊是空洞無物的空頭理論,一邊是對經典文本的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的尷尬教學現狀。

第四,教材內容的滯后及其與文學實踐的脫節,使得教學主體之間缺少了必要的交往與對話基礎。

從某種意義上說,文論教材實質上就是文論教學的綱領,教材中的某些問題自然也會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當代,隨著電子傳媒的普及與讀圖時代的到來,文學與文論逐漸被邊緣化,文學的地盤受到了影視藝術、網絡等電子媒介的嚴重擠壓,電子媒介下文學情狀的復雜多變,遠遠超出現有文學理論的解釋范圍。但文學理論教材似乎依然我行我素,一副以不變應萬變的姿態。盡管文藝理論研究領域關于網絡文學、手機短信文學、微博寫作現象等新生物的研究成果頗為豐碩,但時至今日,似乎還沒有一本文學理論教材將當下繁盛的網絡文學、手機短信文學、微博寫作、微信寫作等電子媒介下的文學新生物納入其中。而當代大學生又都是在全新電子媒介時代成長起來的頗為感性的一代,對網絡文學、微博寫作等新生事物耳熟能詳。文學理論教材內容的嚴重滯后及其對當下文學現象的漠視,使得文學理論教學內容明顯與當下文學現象、文學實踐脫節,缺少了與學生的必要的對話基礎,難以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使教學陷入一種僵化狀態。

二、文學理論教學目的反思

面對文學理論教學中的諸多尷尬境遇,人們不禁會問,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文學理論》課到底有啥作用? 文學理論課的教學目的到底是什么?

文學理論教學中這樣的目的到底實現了沒有?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大概先得看看《文學理論》教材編寫者們是怎么說的。關于文學理論課程設置的目的,或者說文學理論的作用不同的教材編寫者有不同的表述。

陳文忠主編的《文學理論》指出,“文學理論是一種‘有用之學'.它具有雙重意義和三種功能”.即“理論認識論的意義”與“實踐方法的意義”及“由此,生發出文學理論指導實踐的三個方面的作用,即引導創作、指導欣賞、規范批評?!盵2]

劉安海、孫文憲的《文學理論》則認為,“學習文學理論的目的在于: ( 1) 準確而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有關文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命題、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逐步形成和樹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切合文學實際的科學的正確的文學理論觀點。

( 2) 為學習文學史、文學批評以及其他文學課程打下理論基礎。( 3) 為文學接受以及將來可能要從事的文學創作作好初步的準備?!盵3]

歐陽友權主編的《文學理論》明確指出: “文學理論就是一種理論思維的成果,學習它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首先,文學理論能指導人們系統地掌握文學的基本命題和原理,形成健康的進步的文學觀,提高文學欣賞水平。其次,文學理論對文學創作有指導作用。再次,文學理論對文學批評有觀念支撐作用。此外,文學理論還給文學史研究提供思想基礎,指導文學史更透徹地描繪一定時代文學的實際狀況,揭示文學繼承發展的歷史動因和基本規律,正確地評價歷代作家和作品的風格特征等?!盵4]

魯樞元等人主編的《文學理論》認為,“一部文學理論的教科書,大致就是一幅文學領域的導游圖。

無論你將要涉及的是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的作品與作家分析或是文學演變史的研究,還是中外比較文學的研究、文學批評實踐的開展,甚或文學創作的嘗試,從整體上對文學的基本知識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理性的把握都是必要的?!盵5]

王一川的《文學理論》指出“文學理論,對大學中文系學生來說,可謂進入文學批評和文學史殿堂的必經之路。如果不了解文學理論基礎知識,是無法進而了解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知識的,更難以從事實際的文學批評與文學史研究?!盵6]

有的文論教材雖然沒有指出專門的教學目的,但在教材編著后記中或隱或顯有所流露。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在初版后記中寫道,文學概論這門課程的教學“不但要使學生掌握文學的一般原理和相關的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更具體、更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的樣式、類型、形態、結構、層次、敘事和抒情的技巧和風格特征等,并進而具有較強的分析作品的能力?!盵7]

南帆等人的《文學理論》后記中指出“文學理論可以初步理解為關于文學的種種知識,例如文學的種種特征、構造、功能、文化位置,如此等等?!盵8]

成遠鏡,佘向軍主編的《文學理論》后記中認為文學理論是“擔負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學觀念,培養理論思維能力和分析評價文學作品能力的重要任務,對于培養學生’成人‘和’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盵9]

由此可見,幾乎每一種文學理論教材編寫者都將掌握文學原理和相關知識,培養并提高學生分析、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指導文學創作等作為文學理論的教學目的。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是自然而然,天經地義。但恰恰是注重文學知識傳授的教學目的使得原本鮮活的文學理論變成了生冷僵硬的文學知識。事實上,文學理論并不僅僅是關于文學知識的堆砌,它不僅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學現象、文學事實與文學經驗,而且還具有濃厚的理論思辨色彩。當我們把包含著大量的文學事實、文學現象、文學經驗,極具思辨色彩的理論肢解為堆砌的文學知識時,理論鮮活的生命消失了,成為了僵死的知識,教學中,知識傳授的目的實現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沒有了,當然也談不上心靈的啟迪了。

那么,文論教材中關于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文學創作、批評的目的是否實現了呢?

事實表明,文學理論的教學對于學生文學欣賞、文學創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眾所周知,在中外文學史上,沒有哪一位詩人是通過學習文學理論培養出來的,沒有一位文學家是通過學習文學創造基本規律而獲得創作靈感的。文學創作其實是一種極富個性色彩的個體創造性活動,很難說有固定的規律可循??梢哉f,文學作品的創作完全是文學家獨特的藝術才能與想象、幻想能力所致,某種意義上講,天賦占據很大成分。一個作家的成就高低與是否學習過文學理論似乎毫無關系。恰恰相反,反倒是文學史上的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獨到的創作理論,而文學理論家們似乎很少有文學作品的創作。

同樣,文學欣賞能力的提升也并不見得就是在學習文學理論中得到提升,一個人很可能不懂什么文學理論,但因為他有大量的文學作品閱讀經驗,因此,可能會有很高的文學鑒賞水平,正所謂“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是也。

可見,文論教材中關于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文學創作、批評的教學目的似乎也只是文學理論教材編寫者的一廂情愿而已。那么,文論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們以為,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與反思探究能力,培養理論思維,使文論教學成為一種詩性智慧的啟迪。這恐怕是越來越多的學者所認識到的,以至于王一川教授在其后來編寫的文學理論教材中明確指出: “文學理論的目的是要讓文學閱讀體驗上升到理性自覺高度,服務于特定的文化價值的傳承。相應地,文學理論的功能也就體現出來,它誠然可以引導作家去創作、批評家去評論、教育家去育人、社會工作者去感化人等,但畢竟主要在于幫助讀者理性地升華自身的文學閱讀體驗,使之凝聚成為自身的國民文化素體驗基礎上,通過文學理論思考,把文學閱讀體驗升華為自身的國民文化素養,從而促進國民人格的濡染或涵養?!盵10]

應該說王一川教授前后編寫的兩本文學理論教材教學目的的變化折射出的是多年來有識之士關于文學理論教學目的的反思。的確,文學作品的閱讀,雖然可以讓人從作家獨特的文學語言中領略到豐富多彩的生命體驗,但它僅僅是感性體驗而已,只有當我們通過文學作品的個別性進而去思考其普遍性時,我們從文學作品中領略到的生命體驗才可能成為一種理性自覺。因此,文論教學要擺脫困境,煥發活力,必須對教學目的有清晰透徹的認識,否則,我們的文論教學大概只能教會學生抽象的名詞、概念術語,而無法讓其獲得理性領悟文學藝術的魅力。

三、文學理論教學改革與實踐

如前所述,文學理論因其自身內容的繁雜廣博,理論自身的抽象晦澀,讓教師絞盡腦汁,讓學生望而卻步。盡管如此,作為高校文論教師似乎應該以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去面對當前的文論教學,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為改變當前高校的文論教學現狀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嘗試。通過在學生中的調研結合自己教學中的經驗,我們以為,走出當前文學理論教學困境,探究有效教學方法,以下幾方面似乎是要考慮的。

第一,走出知識傳授誤區,注重心靈啟迪。文學理論原本就是啟人心智、發人深思的。當我們面對紛繁復雜文學現象,層出不窮的文學作品,重要的不是把握這些文學現象、文學作品的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對于不同文學作品的理性體驗,培養一種人文關懷的心靈,一種不斷思索、探究的意識。因此,教學中不妨改變以往傳統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嘗試一下研究性學習模式,通過課堂有效互動、小組討論等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筆者在教學中曾經嘗試研究性學習模式,效果很好,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認可。譬如對于任何一種文學理論所無法回避的問題---什么是文學進行教學時,筆者完全揚棄了傳統機械的知識傳授模式,而是通過文學文本實例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究,以魯迅先生的散文《秋夜》那個著名的開頭“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苯厦窀琛督峡刹缮彙返纫幌盗形膶W文本片段為例,讓學生自己品讀,咀嚼文學的味道,與只陳述事實的“我的后園墻外有兩株棗樹”、“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边@種陳述事實的話語進行比照,經過一番比照玩味,學生恍然大悟,指出,兩者在傳遞信息方面沒有差異,差異在于語言表達的不同,前者字里行間的滿是情感,而后者似乎只有事實信息,缺少了情感。通過一系列文本實例的引導及學生的主動探究,得出了文學的特性: 語言更具表現力,字里行間蘊涵著無限豐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尋味; 呈現審美形象世界,給人一種審美愉悅; 蘊含著心靈情感、情緒,生命體驗,是一種虛構的描述。這種通過學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結論,其領悟自然深刻,如此教學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收到了較好教學效果。因此,文論教學不能一味注重傳授知識,而應注重學生理論思維與問題意識的錘煉,引導學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養成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行為習慣。

第二,引入文學文本,擺脫教學困境。歌德曾說,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如何讓理論不再灰色,讓理論之樹也變得長青,引入文學文本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措施。因為理論的真諦往往是要通過文本的細讀才能獲取。其實,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藝理論家劉勰就已經明確指出“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這就是說,文學理論原本應是自我在大量文學文本閱讀的基礎上獲得的,不應該是由教師歸納提煉出來而后告知學生。譬如,關于什么是詩,我們似乎只需要拿一首詩讓學生去讀,并告訴他,這就是詩,換一首,再告訴他,這也是詩。

學生讀詩多了,不僅自然會知道什么是詩,而且能夠憑自己的直覺判斷出什么是好詩,什么是歪詩。倘若我們不讓學生接觸詩歌,而是按照文學理論教材中關于詩的界說告訴學生: “詩是一種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富有節奏和韻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情感的文學體裁?!盵11]恐怕學生一時半會兒是難以明白詩到底是什么。因此,在文學理論教學中引入大量的文學文本不僅切實可行,而且十分必要??梢哉f,文學理論課,既是一門理論課,又是一門文學課,既要保持理論的邏輯性、概括性、思辨性,又應當保留文學的感性的魅力??梢哉f,理論是骨骼,文學是血肉,只有二者緊密結合,融為一體,文學理論才會是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

第三,密切關注當下文學現象,使文學理論教學能接地氣。文學理論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品格。因為,文學理論來自對各種文學現象、文學作品的理性體驗,其研究對象為現實中充滿生命體驗的活生生的文學文本,其作用在于使讀者的感性生命體驗上升為理性思辨。因此,不能因為文學理論教材落后于現實,教師就束手束腳,照本宣科。畢竟,教材僅僅是個綱,對教材內容的取舍還主要取決于從事文論教學的老師。倘若把教材比作一幅文學領域的地圖,那么,它大概只是會標記地方的名稱與方位,而這些地方具體的山形地貌、風土人情、氣候條件、景點名勝當然還得老師在課堂中渲染描述,像一位煽情的導游一樣領著學生暢游文學的王國,每介紹一種文學現象、闡明一個文學論題,就能引領學生步入一個全新的心靈境界,領略其中獨特的人文景觀。因此,對于文學理論教材中尚未涉及到的網絡文學、手機短信文學、微博創作、微信創作等當下電子媒介時代的新生事物,教師不妨大膽引入課堂,讓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文學現象指點江山,他們自然會產生興趣,自然也會思考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學現象,進而去主動探究,形成自己的思考。當然,老師對于學生的見解,哪怕是淺薄偏激的見解不妨多些包容。

因為任何一種關于文學現象、文學作品的闡釋,并不就是關于文學藝術的絕對真理。文學理論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很難說是精確的科學,原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我們沒有理由去追求文學理論的科學化。

總之,文學理論教學活動是一項系統、綜合的多邊活動。它不僅與理論教材內容的編寫有關,與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及其對教材的取舍、把握有關,更與教師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關。

事實上,文論類課堂教學單純依靠理論知識的傳授與教材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加大經典閱讀引導、課堂小組討論、文本賞析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開展理論課堂教學主體間的交往與對話,以實踐性教學環節為突破點,從而建構由文學文本而理論的實踐性探究教學模式,使文論類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啟迪心靈智慧、體驗人文精神、建構精神家園的樂土。

參考文獻:

[1]吳春平。 文學理論教學與文藝學學科建設[J]. 文學評論,2006( 7) :93 -97.
[2]陳文忠。 文學理論[M]. 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14 -15.
[3]劉安海,孫文憲。 文學理論[M]. 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2 -13.
[4]歐陽友權。 文學理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5.
[5]魯樞元,劉鋒杰,姚鶴鳴。 文學理論[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
[6]王一川。 文學理論[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0.
[7]童慶炳。 文學理論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73.
[8]南帆,劉小新,練暑生。 文學理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37.
[9]成遠鏡,佘向軍。 文學理論[M].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497.
[10]王一川。 文學理論( 修訂版) [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2.
[11]童慶炳。 文學理論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