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語是一種以較含蓄的語言表達某種強烈的或者難以說出來的話語,意為令人愉快的或者聽起來不刺耳的語句.在英漢語系中都存在大量的委婉語,從表達形式以及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上來看存在很多的不同之處,也有很多的共同點[1].在漢語體系中委婉語常采用的相關修辭方法包括隱喻、借代、雙關、反語以及析字等,英語委婉語的構成方法包括和此法、反成法、首字母組合法、逆拼法、標點符號法以及借詞法等,下文從不同方面對比分析英漢語中委婉語.
一、英漢委婉語的交際功能文化對比
委婉語是社會語言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廣泛存在與大量的語言體系中,從交際功能上來看英漢語委婉語的交際功能存在很強的相似性.
第一,委婉語作為避諱禁忌語之用.所謂禁忌語是指人們認為危險的或者不堪入耳的言語等,僅僅與現在某些場合下使用.比如說在疾病的稱呼中,日常生活中,中外語言在疾病的話題中都盡可能的回避,通常是采取一些比較溫和的或者委婉地詞語來減輕對他人的刺激,如西方人在提及"精神病\\(paychosis\\)"時通常是使用"大腦缺陷\\(mental deficiency\\)"進行代替,又如使用"心臟情況異\\(heart condition\\)"常來代替"心臟病\\(heart attack\\)"等[2].在我國的語言體系中這種表現更加明顯,如采用"半身不遂"來代替"偏癱",把"面帶病容"稱為"氣色不好"等,減少疾病的刺激性.
第二,采用委婉語來美化詞語.在任何一個國家內由于社會地位、工作性質以及文化等,都會存在一些不雅名稱的職業,如剃頭匠以及殯葬工等,而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可以說對于人們的稱謂非常敏感,在英漢語中,通常使用一些委婉語來表現.如在英語"殯葬工\\(undertaker\\)"使用"悲痛治療專家\\(griefthe rapist\\)"代替,"擦鞋匠\\(bootablack\\)"使用"鞋靴保研工程師\\(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代替.在漢語中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的多,如采用"美容美發師"代替"剃頭匠",使用"美食烹飪師"代替"廚師"等[3].
第三,用委婉語來充當禮貌用語.在社會交往中,語言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委婉語的使用避免了很多令人反感的語言.在這點英漢語委婉語表現非常相似,如在英語中形容長相難看的人通常并不是采用ugly 進行形容,而是采用 plain 進行代替,形容腿殘廢\\(the crippled\\)使用"行動不便\\(physically inconvenicenced\\)"代替.同樣在漢語體系中常采用"殘疾"來代替"殘廢","低能"采用"智障"進行表示.這種委婉語的使用主要遵循禮貌原則,盡量減輕對當事人的刺激,也可表示自謙等.
第四,英漢語委婉語有時還具有一定的修辭功能.使用一定的模糊性言語來代替原有含義,甚至還會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如在美國官方文件中通常是采用"低收入階層"來代替窮人、貧民窟等,其主要是起到美化的作用,同樣窮人在形容自身時通常是采取"out of pocket"或者"in diffculties"形容,采用"sub-standard housing"來形容貧民窟等[4].
二、英漢語委婉語應用范疇的對比研究
英漢語委婉語在應用范疇上存在很多的相似之處,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同點.
第一,在疾病的委婉語中,這一方面在前文已經講到,在英語中凡是疾病都可采用"trouble"進行形容,性病在英語中通常采用"social disease"或者"communicable disease"進行形容,在漢語中則是采用"富貴病""那種病"等進行代替,在漢語中把"生病"通常采取"身體不好"或者"身體欠安"等進行代替,在身體殘疾方面英語中通常使用"殘疾\\(srippled\\)"代替"身體缺陷疾病\\(physically handicapped\\)",在漢語中則是采用"手腳不便"或者"走路不便"代替"四肢殘廢".
第二,英漢語委婉語在關于性的表達中比較相似.各國對于性愛以及相關的說法都是比較謹慎的態度,雖然進行年來逐漸開放,但是大體上來說仍然采取回避、模糊等的說法,如在英語的表達中性行為采取"make Love""to go to bed with etc"等進行描述,我國對于性則是一直比較模糊,表達性愛常采用"夫妻生活""房事"等進行代替.對于妓女這種令人鄙夷的角色,英語采用很多雅號如"street Walker""a women of thetown"代替.在形容懷孕時,英語一般采用"be in the familyway""in a delicate condition"說明,漢語則是采用"身懷六甲""有喜了"形容[5].
第三,英漢語委婉語在關于死亡的表達的對比.死亡對于中外國家來說都是一件令人敬畏的事件,人們的語言交際中通常是回避死亡二字,在英漢的委婉語有很多的關于死亡的委婉語,但是中英在表達上卻存在很大的不同之處,如中國長期處在封建社會,因此封建主度影響了語言體系幾千年,天子的死亡成為"駕崩",大夫死亡稱為"卒".而英語表達與我國存在很大差別,這是因為西方國家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認為人人平等,委婉語對于死亡的稱呼差別主要來源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如英語中很多委婉語來源于《圣經》,采用 die 表示死亡,在漢語中我國也會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同,如道家稱為"羽化""遁化",佛家則是稱為"舍生""圓寂".在漢語的表達中死亡的委婉語還具有褒貶之意,如"犧牲""為國捐軀"等,在英語中同樣也存在這種表達方式,如"bite the dust""kissthe dust lay down one's life"等.
第四,關于年齡的委婉語對比.在英語的構造體系中,關于年齡的委婉語有很多,如"senior sitizen""the mature"等,老年被稱為"黃金年華"等,養老院稱為"休養所"等.漢語的表達恰好相反,"老"代表尊重,有時人們還會以老自稱,如老夫等,關于年老的委婉語使用"古稀之年""夕陽紅"進行代替,采用"老"子放在姓后,代表尊重,如"王老"等.
三、構造手法對比和差異原因
英漢語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體系,兩種語言在文化語言以及思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異.從構詞手法上來說,英語體系屬于一種拼音文字,因此在表達委婉語時同時是采用語音、語法或者拼寫形式等來達到委婉的目的,而漢語的委婉語則是更加傾向于詞匯手段,如在英語委婉語的表達中,采用的構成方式包括縮略法、尾脫法、逆生以及混合詞等,縮略法如"ladies"代替"ladies/room",尾脫法表現如采用"lav"代替"lavatory".漢語體系的委婉語的構成法通常是采取拆字法、歇后語法、換字法來代替,如對于北方人口中的"扯蛋",在語言書寫上采取"扯淡"代替等.英漢語委婉語的差異主要是因為文化根源的差異引起的.
如在文化傳統以及倫理方面的,前文講到的"老"的委婉語中,中國對老人是尊重的、謙讓的,老代表者智慧和深厚的學識修養,因此"老"字在漢語體系中本身就是委婉語的一種.而英國國家家庭觀念比較疏松,老人往往代表著生活孤單,工作以及生活等不變,意味著不中用,因此在英語的表達中老的表達是一個禁忌,稱呼人往往是直接稱呼名字.從宗教信仰方面來說,大多數的西方國家信仰基督教,因此很多的委婉語來源于《圣經》.而在中國,人們并沒有什么統一的宗教信仰,不僅僅存在一些本同宗教如道教等,還存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佛教,因此委婉語雖然也有不少來源于宗教,但是相對來說非常少,通常使用在宗教團體之內,很少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從社會價值觀方面來說,漢文化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在人們的心理廣泛存在的思想是重義輕利,在一些場合不直接談論錢物.雖然隨著改革的不斷進展,人們對于金錢的觀念有很大的改變,但是在涉及一些金錢的地方,通常還是采用其他詞語來描述,如"現金"等.而西方國家則是長期以來崇尚金錢物質,因此在金錢的言語中并不會采取委婉語[6].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不同方面對比研究英漢語中委婉語的使用和修辭等,人類社會進入到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相互交流,各個國家之間委婉語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委婉語在社會語言交際中得到了充分運用,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對于調節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以及沖突等具有重大作用.英漢語中的委婉語差別主要表現在文化層次上,只有掌握委婉語的具體使用規則,才能在現實使用中更好地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淑梅,虎喜茜.英漢委婉語比較及使用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12\\(2\\):130-131.
[2] 劉慶霞.英漢委婉語語用功能與跨文化交際[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10\\):153-155.
[3] 謝遐均.英漢委婉語的語用功能比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25\\(6\\):387-390.
[4] 姚吉剛.順應論視角下的英漢委婉語對比研究[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5\\):79-85.
[5] 孫媛.認知視角下英漢委婉語的審美共性與差異性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2\\(3\\):170-172.
[6] 高嵩.跨文化視角下的英漢委婉語比較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