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租賃在發達國家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各類高端酒會、產品發布會需要藝術品裝點氣氛,政府接待場所、各大型企業總部以及會所也需要藝術品彰顯檔次,而社會中存在的大量藝術愛好者也對欣賞藝術品有著強烈的需求。這種現實條件下,藝術品租賃在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歐洲諸國發展的如火如荼。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經濟飛速發展,處于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人群對藝術品的追求日益強烈,普通民眾審美需求也逐漸提高,加上對外交流的日趨豐富,藝術品租賃業也從國外進入中國并迅速發展,是一個富有朝氣并迅速成長的產業。
一、藝術品租賃對于民眾的意義
\\(一\\)藝術品租賃首先帶來的是最直觀的經濟效益
位于法國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每年游客約1000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約50萬人次。盧浮宮博物館的館藏藝術品約45萬件,而游客能直接欣賞到的藝術品有多少件呢?實際數字非常震撼,只有4萬余件,約占總量的10%。其余近90%的藝術品也并非如通常想象的那樣在倉庫中“難見天日”,而是走向了藝術品租賃的市場。
通常藝術品擁有機構、收藏家會選擇出租的方式,將藝術品租給異地博物館、政府機構、公司以及個人。通過這種途徑獲得租金可以用來改善基礎設施以及購買新的藝術品。并且很多時候租賃藝術品也是一種特殊事態下的應對之策,例如在博物館進行場館修繕的時候,將藝術品租賃出去不僅解決了保存問題還獲得經濟收益,一舉兩得。
除了給擁有藝術品的機構以及收藏家帶來經濟效益外,藝術品租賃還有助于保障藝術家的經濟富足,改善其創作條件。已落戶中國的美國“藝術家共同信托”\\(APT\\)計劃要求藝術家以藝術作品而非現金來進行直接投資以獲得現金利益。加入APT計劃的藝術家在20年中每年以一件藝術作品來投資,每出售一件作品,其利潤的28%作為投資和管理費用的回報,32%納入集體公積金賬戶,40%歸作者個人所有。藝術家保留作品的所有權,只是將經營管理權委托給APT,藝術作品的銷售由專業團隊負責,通常會在10年后或者在其市場價值有明顯增幅的時候才會出售,以保證利潤最大化。在藝術品被出售之前,APT主要是通過租賃的方式來獲得利潤。
\\(二\\)藝術品租賃帶來更為重要的效益就是進行民眾審美教育
首先,通過租賃獲得的租金可以購買新的藝術品,更多藏于私人手中的藝術品也得走上流通平臺。民間散落的藝術品眾多,擁有者也多非收藏家級別,通常擁有一兩件,而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有規模的租賃業務非常困難,藝術品租賃業的發展使得藝術作品有了從零散到集中的可能。
其次,藝術品租賃使得諸多商業氛圍有了更多嚴肅且高雅的審美趣味。例如咖啡館、酒店這類場所通常會用畫和雕塑烘托氛圍,為了節省開支,通常使用的是復制品或者工業流水線方式生產出來的“偽藝術品”,即裝飾品。而藝術品租賃讓商家有了以經濟方式獲得真正藝術品的機會,給消費者以高雅的藝術享受。
最后,藝術品租賃也給了不同區域的民眾近距離接觸藝術品的機會。例如意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于2011年3月12日至6月5日在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舉行,波提切利的《三博士來朝》、提香的《維納斯和丘比特、狗及鵪鶉》、圭爾奇諾的《鄉村音樂會》等傳世之作都在展出之列。諸多收入有限的人都能以花費50元人民幣購買入場券的代價近距離欣賞到這些原作;而經濟富足的人也無需遠渡意大利,在北京就能近距離觀摩大批藝術品。
二、藝術品進入租賃行業的先決條件
并不是所有的藝術品都適合租賃。從美學的角度來思考,首先要考慮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租賃什么、什么樣的藝術品適合租賃?解決這一問題,就解決了藝術品租賃的根本問題,這也是藝術品租賃行為得以進行的基礎。藝術品進入租賃行業的先決條件取決于其價值和形式。
\\(一\\)藝術品的價值
藝術品之所以成為藝術品,是因為它具有價值。
各種不同的藝術品都具備或多或少的價值,但并不是有價值的藝術品都能進入租賃的體系。只有價值極高的藝術品才是藝術品租賃業追逐的目標,才能獲得市場的追捧。特別是一些商業機構,租賃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商業目的,為了吸引眼球形成媒體焦點,而對于普通民眾而言藝術品的價格和價值通常是成正比,媒體也習慣選擇價格高的藝術品作為宣傳的噱頭。因此,市場價格高的藝術品也就成為藝術品租賃行業的搶手貨,如國內朱耷、國外梵高這個級別的大家,其作品在租賃市場非常受歡迎。而近當代不知名的或名聲不顯的藝術家,其作品雖然也有極高的藝術水準,但是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相對于聲名卓著的大家而言微乎其微,在租賃市場也容易受到冷遇。
例如中國明代畫家徐渭的畫,租賃時都是以天為單位、每天價格在萬元人民幣以上,基本上以短租為主。短租一方面是客戶的需求:高昂的租賃價格讓客戶選擇短期擁有和品鑒藝術品;短租也是市場的需求:真正高端稀有的藝術品,人人渴望欣賞,哪怕是一面之緣,因此供不應求,流動性很強、流通速度極快;短租更是藝術品租賃行業特性的需求:因為只有短期租賃才能體現藝術品的稀缺,才能提高檔次和品位以及價位,吸引人氣。
如果藝術品市場價格不高,租賃價格一般只能達到每天數百元或數十元,短租從投入產出上是不合算的。那么長租是否能成為可能呢?事實上,若這么一件藝術品可以以數十元或數百元的價格長租,那只能說明這件藝術品的稀缺性和可期待性極其低微。而對于商業性強的租賃者而言,在喪失稀缺性和珍惜性之后,將這幅畫租借一年與去工業化批量生產“藝術品”的大芬村購買多幅價廉物“美”的畫永久擁有相比,更多的傾向于選擇后者。
\\(二\\)藝術品的形式
價值極高的藝術品也不一定就適合租賃,還取決于其形式。就藝術品租賃行業的視角而言,藝術品可以分成三類:非常適合租賃的藝術品,具有一定租賃風險的藝術品和不適宜于租賃的藝術品。
非常適合租賃的藝術品主要指那些便于展示和運輸、不易損壞的藝術品。主要表現為書畫:西方的油畫,中國書畫類的中堂、條幅、鏡框、小品、卷軸、長卷、斗方等都在此列。對于此類藝術品,便于展示是其首要要求。藝術品租賃到手后主要用于一些小眾展示的場合,藝術品需要同時面對多數的觀眾,真正租賃后由私人獨享的是極少數。書畫天生就是適合展示的藝術品,例如一幅國畫卷軸,只有打開才有意義,所以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國畫都是展開懸掛的,而不是卷起來放在博古架上陳列的。此外,便于運輸和不易損壞也是藝術品進入租賃行業的重要要求。
藝術品是否便于運輸和不易損壞更多的是由其材質決定的。像瓷器天生就屬于易碎品,雖然當今藝術品保險業也逐漸成熟,但是易損壞的藝術品保險條件會更為苛刻,與書畫相比瓷器藝術品租賃雙方都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具有一定租賃風險的藝術品主要是指那些對展示和運輸有一定要求且有一定特色的藝術品。主要有書畫中的冊頁、名家寫生本、小型木雕、漆器、石雕、陶瓷等。冊頁由于尺寸的限制,展示效果不如卷軸和長卷類,而寫生本的欣賞需要翻頁。木雕、漆器和石雕、瓷器這類藝術品在展示的過程中雖然無需觸摸,但是由于其形式和材質的原因,對保險的要求非常高,容易讓租賃者止步。
難于租賃的藝術品主要是那些審美欣賞過程中需要把玩、易于損壞或者體積過大、無法轉移的藝術作品。主要有把件、壁畫等。
距離產生美感,對于一些藝術品而言卻恰恰相反。有些藝術品的價值恰恰在于作為欣賞主體的人與藝術品之間的零距離,如文玩核桃。頂級文玩核桃在市場上重金難求,其價值就在于“玩”,一天不“玩”就無法養護,為保證其品質只適合在藏家手中每日把玩接觸,連短期的博物館展示和陳列都不適合。而大型雕塑也因為體積和重量的原因難于運輸,不適合全球藝術交流。壁畫作為山體或者建筑的附著物,更是需要身臨其境地觀賞。
三、結語
藝術的目的就是追求美。藝術品租賃成就特定群體在特定場合進行感性審美活動,不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利于對民眾進行審美教育。選擇和利用這些審美產品,喚起人們的審美經驗,以培養和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境界。但并不是所有的藝術品都適合進入租賃市場,而能進入租賃市場的藝術品在很多細節方面也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值得強調的是中國對于藝術品和藝術家的保障制度還不規范,需要把藝術品租賃的體系建立并完善起來,進而維護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的利益,為加強民眾審美教育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新浪財經.藝術家共同信托在北京啟動[EB/OL].\\(2006-04-22\\).
[2]張法.20世紀西方美學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4.
[3]楊恩寰.美學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