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西方生態倫理流派的形成發展探析
【第一章】西方生態倫理思想演變研究緒論
【第二章】過程的內涵及生態倫理流派
【第三章】生態倫理流派的古代西方思想淵源
【第四章】近代西方生態倫理流派
【第五章】現代西方生態倫理主要思想
【結語/參考文獻】西方生態哲學體系形成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6 章 結束語
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在關于主體、客體、關系、價值等維度方面各自持有各自的觀點。人類中心主義強調人類的技術,而非人類中心主義批判人類中心主義的這種觀點,雙方一直處在激烈地爭論中。在地球環境危機很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到底應該走向何處,托馬斯·柏勵提出生態紀思想,柏勵承認人與自然是一個共同體,人類的技術應該是生態的技術,人與自然要攜手共進--走向生態紀元。
生態紀思想承認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認為;生態紀思想強調地球共同體觀念。不僅人是共同體,自然是共同體,人與自然共同構成整個共同體;生態紀思想客觀地看待工業體系所產生的弊端。一方面,托馬斯·柏勵敢于面對人類所犯的錯誤,承認現在地球正在遭受危機。另一方面,他也承認人的創造性,能夠正視人類的文明,肯定了人在地球上的貢獻。
人與自然要共同攜手走向生態紀元的生態倫理。柏勵強調人類的技術應該是生態的技術,人類在產生以來做了很多偉大的工作,第一次是原始人類的出現,第二次是古典文明的出現,第三次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出現,今天人類還面臨著重要的偉大工作,那就是走向生態紀元。地球正處在發展的過程中,人類與地球是休戚與共的關系,地球的未來走向決定著人類的未來走向,人類社會和自然界要作為一個完整的共同體走向未來,無論怎樣,也只有一個共同體,一個美麗的世界。
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1] 奧爾多·利奧波德著,侯文蕙譯。沙鄉年鑒[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 ??怂?,王瑞香譯。深層素食主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3] 傅華。生態倫理學研究[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4] 霍伊卡,錢福庭等譯。宗教與現代科學的興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 柯彪。亞里士多德與政治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 雷毅。生態倫理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7] 李世雁。走向生態紀元[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4.
[8] 盧風。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質的哲學反思[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
[9] 羅爾斯頓,楊通進譯。環境倫理學:大自然的價值以及人對大自然的義務[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
[10] 納什,楊通進譯。大自然的權利-環境倫理學史[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
[11] 唐納德·沃斯特,侯文蔥譯。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M].北京:商務印書,1999.
[12] 葉秀山。蘇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 優士丁尼,徐國棟譯。法學階梯[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
[14] 張左系。古代羅馬的奴隸制度[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15]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6] Fraenkel C. Design and function at the threshold of life:the Viruses[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2.
[17] Mill J S. Utilitarianism[M].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18] Peter F. 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 Whitehead A N. The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Natural Knowledge[M].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9.
二、期刊類
[20] 包慶德,王志宏。走出與走進之間:人類中心主義研究述評[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3(2):12-14.
[21] 韓躍紅,張云蓮??沙掷m發展倫理能夠取代生態倫理學嗎[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16(10):58-62.
[22] 何又春,李世雁?!吧鷳B紀”倫理論略[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6,1(30):10-13.
[23] 姜世華。非人類中心主義之我見[J].文學理論,2008(18):62-63.
[24] 科布,王盈,曲躍厚譯。懷特海思想與當代中國的相關性[J].世界哲學,2003(1):26-30.
[25] 劉福森,曲紅梅?!碍h境哲學”的五個問題[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19(11):6-10.
[26] 李忠雙,孫中華。應用倫理學與學校德育的聯系及其意義[J].延邊大學學報,2009(1):4-5.
[27] 令狐若明。古埃及宗教的發展歷程[J].世界宗教文化,2006(2):25-26.
[28] 墨迪,章建剛譯。一種現代的人類中心主義[J].哲學譯叢,1999(2) :26-27.
[29] 孫道進。哲學座駕下的“人類中心主義”梳理[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4):13-20.
[30] 托馬斯·柏勵,李世雁譯。生態紀元[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19(11):11-16.
[31] 托馬斯·柏勵。再創人類[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4(4):3-4.
[32] 萬希平。非人類中心主義能否替代人類中心主義-論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對抗的層次[J].理論與現代化,1999(10):16-20.
[33] 肖中舟?!叭祟愔行闹髁x”辯義[J].人文雜志,1997(3):5-7.
[34] 楊通進。大地倫理學及其哲學基礎[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3(3):26-30.
[35] 葉平。關于萊奧波爾德及其“大地倫理”研究[J].道德與文明,1996(6):31-33.
[36] 余謀昌。環境倫理學從分立走向整合[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2):5-9.
[37] 余謀昌?!叭伺c自然”重新成為研究的熱點[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5,11(11):15-18.
[38] 余謀昌。環境倫理與生態文明[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6-9.
[39] 余謀昌。創造生態文明的新的制度模式[J].林業經濟,2014(6):3-5.
[40] Donald A. Perspectives on cognitive science[J].Able publishing con, 1981:7-9.
[41] Garett H. Living on a lifeboat[J]. Bio Science, 1974(24):10-11.
[42] Lynn W.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J]. Science, 1967:37-67.
[43] Robert C. Call for ecozoic society[J]. CES: Found mental essays, 2003:31-33.
[44] Rolston H. On Behalf Bio exuberance [J]. Garden, 1987(4):13-16.
[45] Moore E.Twelve understandings concering the ecozoic[J]. The Ecozoic Reader, volume 3, number 1,winter 2003:14-15.
三、學位論文類
[46] 鄧玉蘭。論人類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D].重慶:西南大學,2010.
[47] 范洪。論無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生態理念[D].重慶:重慶大學,2012.
[48] 黃芳。論動物權利思想的演進[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49] 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態倫理思想探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2.
[50] 張冬爍。奧爾多·利奧波德的生態整體主義思想評述[D].湘潭:湘潭大學,2008.
致謝
即將結束兩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思忖良久,感慨頗多,這期間的點點滴滴將成為我永恒的記憶。能夠進入研究生的學習殿堂,所有的曾經都會變成我的收獲,此時最想表達的是內心的感激,感謝所有給予我關心和幫助的老師、同學還有我的家人朋友們。
首先,要特別感謝我尊敬的導師李世雁教授,感謝這兩年半來在學習上的諄諄教導。雖然李老師的工作非常忙,但她總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指導我論文的寫作,給我答疑解惑。從題目的選擇、大綱的出臺、修改、定稿,李老師不辭辛勞地給予了耐心的指導和不懈的支持,使此文得以定稿并完成。李世雁教授淵博的學識不僅開闊了我的學術視野,豐富了我的知識結構,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人生的終極關懷更是使我受益終生,是我終身學習的楷模。在此,謹向李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還要感謝兩年半來悉心指導、關心我成長的各位尊師:吳虹老師、李媛老師、楊乃坤老師、郭麗麗老師等。正是以上諸位老師在學業上的指導、在思想和生活上的關心與幫助,才有了我今天的收獲。
最后,感謝與我朝夕相處的同窗學友們,謝謝你們在學習生活中所給予的幫助和支持;感謝我的父母和家人,是你們無私的關愛與鼓勵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之中,感謝你們的悉心關懷和無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