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胡塞爾的學術生涯正處在所謂的歐陸哲學和英美哲學開始相互區分的年代。作為現象學運動的奠基人,胡塞爾身處歐陸哲學的陣營當中,但這不意味著其理論傾向就完全迥異于早期的英美分析哲學和現代邏輯的興起。相反,胡塞爾早年的思考都集中在數學、邏輯和語言方面。在胡塞爾生前出版的著作當中,《邏輯研究》(1900)和《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1929)較為完整地勾勒出了胡塞爾的邏輯學觀念。在《邏輯研究》第一卷中,胡塞爾提出了邏輯學作為一門科學論的構想,它確立了科學理論的規范。在《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中,胡塞爾一方面完成了對形式邏輯的元邏輯層面思考,指出形式邏輯的最高形態應當是一門普遍的復多體理論,它將所有可能的科學理論形式演繹地推演出來。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用現象學的先驗邏輯為形式邏輯進行奠基的構想。在后來出版的《經驗與判斷》中,胡塞爾又系統地闡明了先驗邏輯的理論,與《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
相互呼應,為我們的概念--邏輯知識的經驗起源進行了譜系學澄清。
然而最終不論是胡塞爾對形式邏輯最高形態的構想,還是先驗邏輯對形式邏輯奠基的設想,都未能成功或完全實現。但胡塞爾在邏輯學方面的思考卻揭示了邏輯學的這樣一種可能性:作為理念科學的邏輯學。從這樣一門邏輯學出發,世界與邏輯的關系將顛倒過來,是世界合乎邏輯而非邏輯遷就于世界,邏輯的范圍是思想的范圍。
關鍵詞: 胡塞爾,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形式本體論,發生現象學
目錄
摘要
第 1 章 引言
第 2 章 胡塞爾的形式邏輯學觀念
2.1 現象學視域下的邏輯學劃分
2.2 形式邏輯的三個層次
2.2.1 判斷的純形式理論
2.2.2 后承邏輯
2.2.3 真理邏輯
2.3 形式邏輯的兩面性
2.3.1 作為質料本體論的區域本體論與形式本體論
2.3.2 形式命題學與形式本體論
2.3.3 演繹系統理論與確定的復多體
2.4 總結
第 3 章 被動性中的先驗邏輯
3.1 先驗邏輯作為對形式邏輯的補充
3.2 時間意識
3.2.1 "活的當下"的基本結構--滯留與前攝的第一重含義
3.2.2 絕對之流的自身構成--滯留與前攝的第二重含義
3.2.3 幾點補充
3.3 聯想
3.4 觸動
3.5 視域
3.5.1 內視域
3.5.2 外視域
3.5.3 世界視域與實踐視域
3.6 總結
第 4 章 結論:未完成的任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