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阿倫特“思考”的道德意蘊探析
【第一章】 《心靈生活·思考》中的思考與道德研究導言
【第二章】艾希曼審判:“無思”的哲學蘊含
【第三章】海德格爾事件:思者為何誤入歧途?
【第四章】 “思考”的哲學蘊含
【5.1】 “思考”和良心的關系探析
【5.2.1】 “思考”對判斷的“釋放作用”
【5.2.2】 “思考活動中對人的心智擴展
【第六章】對阿倫特“思考”的道德關切的反思
【參考文獻】阿倫特思考的道德副作用研究參考文獻
摘要
漢娜·阿倫特是二十世紀西方一位著名的政治哲學家。她在晚期重新回顧了她自己參與艾希曼審判的經歷,艾希曼的“無思”特性和滔天罪行令她震驚,她開始質疑人類明辨是非、識別美丑的判斷能力是否依賴于“思考”能力,質疑“思考”能否限制人的惡行。懷著對“思考”的道德關切,阿倫特在《心靈生活?思考》一書中詳細地探討了“思考”及其道德意蘊。
本文以阿倫特的《心靈生活?思考》為依據,首先循著阿倫特這本著作的初衷--從心靈生活的領域中尋找平庸的艾希曼犯下彌天大罪的原因,通過再現艾希曼審判的情形,探討“無思”的哲學蘊含。其次,本文反觀了阿倫特的老師海德格爾,他作為一個思想大家在納粹統治時期誤入歧途,同樣罪不可恕,這使得我們必須劃分海德格爾的“思”和阿倫特的“思考”.接下來,本文回到《心靈生活?思考》中阿倫特對“思考”進行的生動描述:“思考”猶如珀涅羅珀的織物,它無休止地追尋意義,卻并不能賦予我們直接的行動力量。阿倫特將蘇格拉底視為“思考”的典范,蘇格拉底的三個比喻--牛虻、助產士、電鰩--揭示出“思考”能夠產生道德副作用。
在本文的核心部分,我們集中探討“思考”的道德意義,即“思考”活動如何避免人為惡。在阿倫特看來,“思考”通過兩種途徑產生道德效用。第一,“思考”作為我和我自己的內在對話,使我生活在我自己的在場之中,由此引起了一個自覺的意識--良心。第二,“思考”能夠批判普遍性原則,釋放我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與此同時,“思考”訓練了想象力,我借此能夠設想他人的立場和觀點,消除自己的偏見,作出更合理的判斷。
最后,通過反思阿倫特對普遍性道德原則的批判,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阿倫特“思考”的道德關切的基本前提,揭示出她的這一思想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阿倫特 思考 道德 判斷 想象力
目錄
摘要
Abstract
1導言
1.1選題來源及意義
1.2國內外研究概況
1.3研究思路
2艾希曼審判:“無思”的哲學蘊含
2.1“無思”的素描
2.2“無思”的惡果:“平庸之惡”
3海德格爾事件:思者為何誤入歧途
3.1海德格爾事件簡介與述評
3.2阿倫特的回應
4“思考”的哲學蘊含
4.1“思考”的素描
4.2以蘇格拉底為例
5“思考”的道德意義:思考活動避免人為惡
5.1“思考”和良心
5.1.1“思考”的屬性:“合二為一”的對話式結構
5.1.2蘇格拉底的兩個道德命題
5.2“思考”和判斷
5.2.1釋放判斷力
5.2.2擴展的心智
6對阿倫特“思考”的道德關切的反思
6.1對阿倫特批判普遍性道德原則的再思考
6.2阿倫特“思考”的道德關切的啟示
6.2.1理論意義
6.2.2現實啟示
致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