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藝術論文 > > 契訶夫戲劇中的意象象征與情節象征
契訶夫戲劇中的意象象征與情節象征
>2023-12-25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契訶夫戲劇中的象征手法探析
【引言】象征藝術在契訶夫戲劇中的應用研究引言
【1.1 1.2】契訶夫戲劇中的意象象征與情節象征
【1.3】契訶夫戲劇中的人物象征
【第二章】契訶夫戲劇作品中象征的特色
【第三章】契訶夫象征手法對后世的影響
【結語/參考文獻】契訶夫戲劇文學中象征性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1 契訶夫戲劇中象征的運用

"象征"本源于古希臘,是兩個人各拿木板的一半,相遇時可以拿來相對的信物,有比較、拼湊的意思,之后逐漸引申為一種能夠表達一些觀念和某些事物的符號。

象征,就是用此物暗指彼物,用某種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近的抽象的精神品質或現實關系,表達與之相似的思想感倩的一種含蓄的藝術手法。

我們可以把象征大概分為兩大類,即廣義和狹義。廣義象征的基本含義是:"某一事物代表、表示別的事物。"可用符號(Symbol)或記號(Sign)來替代;狹義的象征主要是指宗教學尤其是詩學等領域的象征,可以解釋為:從象征的存在形式言,一個具有暗示性、引發性或多重意指性的具象物或抽象形式,就是象征;象征暗示、引發或意指的可能是另一事物或意蘊,也可能是人的主觀的情緒、觀念。

我們所研究的象征,主要是指狹義的象征,即藝術層面的象征。

在西方,"象征"的涵義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有學者研究,象征開始進入宗教理論和藝術范疇而不再只是單純的符號標志,即"象征物變成了心靈的看不見的內在趨勢所運用的可見的符號和標記"是在中世紀時期。這個時候,象征是"信條"的意思,后由這一意義引申出寓意、隱喻的意思。法國評論家托多洛夫從美學和詩學的范疇也對"象征"意義的發展進行過具體論述。

他認為浪漫主義時期,即18世紀末期,象征從一般意義上的符號逐漸成為文藝理論上的"象征".

之后,"藝術作品的所有特征都集中到了一個單一的命題上來,即浪漫派后來所謂的'象征'";在浪漫主義的字典里,"Symbol"這個詞的意思轉而變為了"隱喻""象征"等意義。

當西方象征主義剛進入到我國學界的時候,國內的一些造詣頗深的作家、學者就發現西方的"象征"竟與我國古代詩歌中的"興"驚人的相似。著名作家周作人曾評論,"象征是詩的最新的寫法,但也是最舊的,在中國也'古已有之'.".聞一多也有類似觀點:"易中的象與詩中的興,……本是一回事, 所以后世批評家也稱詩中的興為興象。西洋人所謂意象、象征,都是同類的東西,而用中國術語說來,實在都是隱。"在我們現在看來,象征主義詩派的"象征"與我國的"興"雖有一些共通和相似之處,但細細考量就能發現兩者還是存在差別的。西方作家在運用"象征"時,選擇的象征形象一般比較奇特,表達的意義都是詩人內心最隱秘的感受和一些獨特的見解,初讀時讓人難以理解,無法把意象和意義順暢的聯系起來;我國的"興"一般都會取一些容易理解和聯系的意象,通常是用來表達詩人或是人們普遍的情感。

作家運用象征即是通過描寫象征意象,促使讀者聯想其內在涵義,進而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被隱藏的思想和感情。黑格爾對于象征的表述是:"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現于感性觀照的一種現成的外在事物, 對這種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來看, 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種較廣泛、較普遍的意義來看。"而說到運用象征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在作品中主要運用這一手法的象征主義,并對二者加以區別?,F代主義文學中非常具影響力,也是出現最早的就是象征主義。它的出現也標志著西方文學進入了現代。象征主義文學有以下特點:用藝術尋找理想世界、善于運用通感、作品具有音樂性。

象征主義作家都感到現實世界是庸俗、虛幻的,于是他們試圖用藝術來找到世界的本質,甚至是重建世界本質。波德萊爾說:"我認為再現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沒有好處的,討人厭的,因為沒有一個存在的東西能使我滿意。"象征主義作家最擅于運用象征、隱喻等手法,透露日常生活經驗深處的心靈隱秘和意念,追求他們理想中的超驗世界或觀念世界。

我們所研究的契訶夫的象征藝術不是象征主義的象征,它不會讓人產生怪誕、虛妄的感覺,也不想在強烈的刺激下讓讀者進行深入的思索。這些作品的象征性是溫和的、現實的,在現實主義基礎上實現一個象征體系,并把某些人類共有的困惑與煩悶表現出來。

1.1意象象征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

契訶夫的戲劇是經歷得起時間的考驗的,雖然在最初搬上舞臺時遭遇了失敗,讀者在初讀時會覺得劇作乏味、平淡,但是越是經歷時間的錘煉,越能讓人品味出其中的內涵,契訶夫的戲劇才越是能體現出它的獨特魅力,逐漸被人們接受,還為20世紀的現代戲劇奠定了基礎。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說的那樣,第一次讀契訶夫的劇本,會讓讀者感到失望。但是,"多讀一遍,你就會發現許多新的東西。你把戲中同一角色演到五百次以上,你會在每次表演中都發現一點新的東西。"契訶夫戲劇如此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賦予一些意象象征意味,才能使其戲劇永遠都有挖掘不完的意義,永遠都能散發出不同的韻味。

1.1.1戲劇題目的象征。

我們可以看到,契訶夫的戲劇從題目開始就存在著無限的象征意義,在我們進一步對作品進行欣賞研讀時,還可以從幾乎不被人注意的環境細節,如背景、音響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其中包含的意義。

說起契訶夫戲劇的題目具有象征意義的,我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想到兩部非常有名的劇作:

《海鷗》和《櫻桃園》?!逗zt》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把現實與象征進行完全融合,其象征性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出。劇本主要圍繞藝術形式的追求展開情節,其中的"海鷗"富有多重象征意義。

題目中的"海鷗"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海鷗,它更有其深刻含義:"海鷗"的飛翔是一股奔向我們這個時代的強烈熱望。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比當時能夠深刻而充分的理解契訶夫,也就無怪乎當時的人們理解不了他的戲劇進而導致演出的失?。寒敃r的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對社會失望而感到無助,所以把契訶夫的"海鷗"也就看成是折斷翅膀的海鷗。

"海鷗"也象征著女主人公妮娜,劇中的妮娜象征著奮斗和勝利,說明人"應當有追求幸福,追求光明,向一切障礙、一切黑暗、骯臟、丑惡作斗爭的意志。這個劇本充滿了契訶夫式的嚴峻而艱苦的樂觀主義精神。"我們可以在妮娜身上看到一個充滿希望,對自己充滿信心的"海鷗",雖然在她的身上有諸多不幸,但仍然有勇氣奔向未來,翱翔在藝術的天地,最終將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透過女主人公戰勝生活的黑暗和重壓的過程,我們可以辨析出"海鷗"的主調是高飛的主題、勝利的主題。有人認為,妮娜是一只被毀掉的海鷗,就像特里果林寫的那一小段情節一樣,而且妮娜以前也自己署名為"海鷗",但是在劇本的結尾,妮娜同特里波列夫的談話當中,她堅決否認了這種說法。她一再地說:"我是海鷗。不,不對……您記得您打死過一只海鷗嗎?一個人偶然來到,看見一只海鷗,因為閑得沒事做而把它弄死了。這是一個不長的短篇小說的題材。

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我是海鷗",妮娜一遍又一遍重復著這句話,仿佛在檢查自己和自己走過的道路。接著,自己又回答說:"不是的。我是演員。嗯,是的!"是的,這不是毀滅,是創造意志的勝利--這才是這個劇本的詩意的主題。

同時,"海鷗"還象征著特里波列夫,只不過他是那只"被射殺的海鷗"的象征,我們從特里勃列夫明白了妮娜正在遠離他并投向特利哥林時發生的那一場戲中就可以看出:

妮娜 這是什么意思?

特里勃列夫 我真卑鄙,今天打死了這只海鷗。我把它放在您的腳邊。

妮娜 您怎么啦?(拾起海鷗,看它。)特里勃列夫 (沉吟片刻)不久我也會像這樣打死我自己的。

看來這只"被射殺的海鷗"形象并不是象征那個柔弱的少女,反而是看起來比較堅強、要對藝術進行革新的這個青年。原本康斯坦丁·特里勃列夫與妮娜·查列奇娜亞一樣,都是充滿熱情、聰穎并有一定才能的年輕人,但在他們的藝術之路和人生之路上兩人都受到了挫折:特里勃列夫的劇本總是失敗,甚至"滾回到老套子里去了",而妮娜在舞臺演出上也不成功,她"戲演的壞透了";特里勃列夫和妮娜也都遭遇了愛情帶給他們的傷痛。這可以看出他們在最初時的命運是極其相似的,但是到最后,相似的方面越來越弱,他們的不同就顯得愈加突出。在特里勃列夫的藝術當中,像他母親說的那樣,總是帶有頹廢派的味道,而妮娜是在現實的舞臺上不斷磨礪。特里波列夫寫作的劇本是脫離現實生活的,充滿了神秘主義,只注重戲劇的形式而不看重內容,作為一名作家,特里勃列夫卻遠離了創作的源泉,必然寫不出受人們喜愛的戲劇劇本。所以,特里勃列夫的形象是與契訶夫的所有創作的主題之一相聯系的:那就是幻想與幻想者之間的矛盾,幻想是雄偉的、有氣魄的,而幻想者卻是軟弱的、不能為實現自己的幻想而斗爭的。

劇中的特里果林和阿爾卡基娜,可以說"被射傷而飛不起來的海鷗"就是他們的象征。他們是庸俗的習慣勢力的代表,特里果林和阿爾卡基娜都是有才華的,在藝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有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但又墨守成規、不愿意也沒有能力接受新鮮的藝術形式,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壓藝術的革新者。這在特里果林的形象中體現的更為明顯:他的個性有一定的魅力,但它受到了摧殘;他有藝術創作的天賦,但是藝術又吞噬了、耗盡了他的精力;他能夠突然閃現出熱情的火花,但在私生活上又是頹唐的、優柔寡斷的。同時,從特里勃列夫打死那只海鷗,說會像打死海鷗一樣打死自己和把海鷗扔在妮娜腳邊,連同特里果林跟妮娜說起的他構思以妮娜為原型的情節,這些象征著以特里勃列夫和妮娜為代表的年輕的、革新的藝術家必然會受到以特里果林和阿爾卡基娜為代表的墨守成規者的打壓,以及他們之間關系的不可調和。

"海鷗"這一象征意象的意義就在于:"交叉貫穿在兩位主人公中的藝術和愛情這兩個主題,在海鷗這個象征性形象中聯系在一起了,這個象征性形象成了劇本的名稱,它還以特殊的折射方式反映出劇本的重要內容。"《櫻桃園》的題目主旨同樣會引起人們的多種闡釋,從劇中人物的表現就能所見一般。首先,朗涅夫斯卡亞一回到櫻桃園就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憶:"啊,我的童年,我的純潔的童年!我在這個兒童室里睡過覺,從這兒瞧著花園,每天早晨,幸??偸歉乙粔K兒醒來;那時候這個花園跟現在一模一樣,一點兒變動也沒有。"由此可以看出,櫻桃園是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象征: 一草一木記錄童年,春夏秋冬歷歷在目。每次一提到櫻桃園,她的幸福與快樂就溢于言表。其次,特羅菲莫夫眼中的櫻桃園卻象征著封建農奴舊社會,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勞苦大眾的鮮血和汗水,櫻桃園的沒落正是封建貴族走向衰落的象征。最后,在特羅菲莫夫對安妮雅進行啟蒙后,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新的櫻桃園出現,象征了他們理想中的未來俄羅斯。這里"被砍伐的櫻桃園"的象征意義還被看成是俄國的經典。這部劇是在契訶夫晚年完成的,其中包含了他對世界的觀察和對人類命運的感知,也是他集大成的戲劇作品。在這個劇本里,他通過寫櫻桃園的變化揭示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時刻: 在舊的生活即將結束、人們還看不到未來生活的樣子時所有的人都在掙扎、彷徨、猜測、焦慮。

劇中的"櫻桃園"這一意象,對整個劇本是十分重要的,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而在不同時期,人們對其解讀也不盡相同。對契訶夫的戲劇頗有研究的前蘇聯的葉爾米洛夫認為"櫻桃園"實際是描寫了祖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櫻桃園就是俄國的象征,并且認為在這個劇本里從頭到尾都滲透著契訶夫對祖國的強烈的溫存和熱愛。而這一對"櫻桃園"的解讀明顯是帶有當時社會背景的烙印的,同時這也說明"櫻桃園"這一主題的內涵之豐富,可以讓不同階級、不同層次、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產生共鳴。上世紀50年代末,契訶夫的夫人就對契訶夫的《櫻桃園》有過評價,她說這部劇寫的是"人在世紀之交的困惑".俄國學者格羅莫夫曾說過: "櫻桃園幾乎是俄國文學象征中最復雜的象征,這象征轉化為我們的心靈記憶……樹象征著過去,因此,它也就象征著生活本身?!瓩烟覉@是大地上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在大地上每一個新到來的日子永遠都是從過去的一天中分出來的,就像幼芽是從老的樹干和樹根上發出來的一樣。'櫻桃園'被一種特別的感情所溫暖、所籠罩--這就是過去的感情。"《櫻桃園》這部戲劇給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無奈的信息:象征著美妙過去的櫻桃園,即舊的社會生活即將衰落,但是人們還看不到新生活的方向,也不知道誰才能建設一個新的家園。像拉涅夫斯卡婭和加耶夫一類,他們只能欣賞、回憶舊有的生活,他們是隨著櫻桃園一起被淘汰的貴族,當然無法勝任;洛巴興有新興資產階級的頭腦,卻是只講實際不懂得欣賞美好的庸人,自然也沒有資格建設新的生活;而特羅菲莫夫這些看似擁有一些新思想,但卻根本沒有實際有效的行動,也終究沒辦法去建設新的社會。這是一個讓人多么困惑和迷茫的時代,舊的花園已經沒落,但是新的建設者卻還遲遲找不到,根本不知道誰才能把毀壞的家園建設起來,俄羅斯這個大花園未來會怎樣?人類又會走向什么樣的道路?這是多么悲涼而又引人深思的主題!同時,這也是契訶夫本人的困惑,這部劇表現出他對社會發展進程的思索。

當社會處在轉變時期,即將進行大的變革之時,當舊有的封建貴族遇到新興資產階級的時刻,金錢與理智、物質與精神在這一刻進行的抗爭,讓人們感到了生存的困惑與無奈。最終在這場角逐中,象征著精神家園的櫻桃園終于還是敵不過帶來經濟效益、有金錢利益的別墅樓,契訶夫讓當時的人們知道,追求實用經濟的代價必然是精神世界的沒落,現代的大眾工業文化正在慢慢侵蝕著我們的世界和內心靈魂。由此看來,契訶夫的"櫻桃園"似乎適用于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階段,他正以獨到睿智的眼光和永遠對未來充滿熱忱的內心關注著人類和我們的未來。

1.1.2戲劇環境的象征在契訶夫的戲劇中不僅是題目有象征性,就連那些靜態的物品、聲音也同樣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可謂是無時無刻不象征。這也是契訶夫戲劇一直以來都吸引著我們不停的去欣賞、去探索的原因。

充滿象征意義的《海鷗》這部戲劇無論從題目、主題還是人物、語言都有令我們探索不盡的內涵,當然其中的背景道具也不只是幫助情節發展、豐富舞臺的作用。就比如說無論在契訶夫的戲劇中還是在特里勃列夫的戲劇里都作為必不可少的背景的湖吧。第一幕里契訶夫筆下的湖是美麗的,它吸引著女主人公妮娜,她還把自己比作了這個湖上的海鷗:"我呢,向往著這兒的湖,就像海鷗一樣。"而這一幕在結束時多爾恩還在感嘆這片湖水的魅力。第二幕的湖水也同樣迷人,在阿爾卡基娜要離開這里回城時,被催著收拾行李的特里果林戀戀不舍地說:"可是我不想走。(回頭看湖)瞧,這兒多么美!"但在第四幕,美麗的湖水不見了,契訶夫把它描寫的漆黑恐怖,這就預示著男主人公特里勃列夫最終悲劇的命運。作者擔心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還故意安排瑪莎驚呼湖里漲了大浪頭。契訶夫就是善于運用大自然的"語言"來讓觀眾體會出人物的心理變化甚至是命運的預言。契訶夫戲劇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隨意安排的,他把"湖水"不只是作為一個舞臺背景的設計,而且還把湖水作為一個象征形象,要讓它在劇中"說話",湖水的環境和變化都能夠映襯出劇中的情節、人物的動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非常了解契訶夫戲劇的獨特性,所以他在排演《海鷗》的時候提出要特別注意環境和音響在舞臺上的效果,要求做到情景交融,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契訶夫戲劇的意境,讓觀眾隨時感受到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

又如這部劇的第四幕一開始就描寫的特里勃列夫當年用過的那個還沒來得及拆除的舞臺,孤零零的立在那,也是一個絕妙的象征。梅德維兼科看到它就跟瑪霞說:"花園里多么黑呀!我們應該告訴他們,把花園里的那個戲臺給拆掉??湛斩炊?,怪難看,像個死人的骨頭架子似的,布幕又在風里噼噼啪啪地響著。"這看似是一段對舞臺現狀的描述,但我們知道,戲臺對特里波列夫具有特殊的意義。這個戲臺曾經一度與他如此多幸福的希望聯系在一起,但他卻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愛情、對自己的前程失去了希望,也白白耗費掉了自己的青春。為什么應該拆掉戲臺?

因為它變成了嚇人之物,誰也不需要它了,"空空洞洞""像個死人的骨頭架子似的",這實實在在是對特里勃列夫命運的悲劇性表現,也無情地把他的藝術命運判了"死刑"--就像多恩醫生評價的那樣,他的作品"沒有明確的目的",像現在的舞臺一樣只有空洞的外殼是注定要走向毀滅的。

《萬尼亞舅舅》中,如果不仔細研讀都不會被人注意的掛在墻上的簡單背景--"非洲地圖"卻在劇中出現了兩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第一次出現是在第四幕的開場的場景介紹中,是這樣描寫的:"墻上釘著一張非洲地圖,顯然這兒沒有人要看這張地圖。"為什么在俄羅斯村莊的莊園中會出現一幅地圖,并且還是非洲的地圖呢?契訶夫的用意就在于要在這個乏味的莊園中掛一張"沒有人要看"的地圖,正是非洲地圖的這一特點在戲劇意義的表現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劇中的沃依尼茨基一心為他的偶像謝烈勃利亞科夫服務,放棄自己的資產、青春和未來,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這個教授身上,自以為自己的犧牲是高尚的并以此為樂??墒?,殘酷的現實卻是萬尼亞舅舅的生命白白浪費在一個庸人身上,與他想象的相差甚遠。同樣,醫生阿斯特羅夫心中也對未來的世界充滿憧憬,希望一兩百年后的人類能夠幸福,與夢想相悖的是他的生活的乏味、千篇一律、沒完沒了的病人和他身邊同樣無聊、愚蠢的人們,但他實際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對工作沒有熱情并且酗酒成性。似乎只有在醉酒的時候才能讓他感受到自己夢想的生活和快樂。

他們所追求的東西就像那張釘在不恰當的位置的非洲地圖一樣,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離他們遙遠而又虛幻。生活,依舊是那么平庸而瑣屑?!度f尼亞舅舅》里的兩個男主人公伏依尼茨基和醫生阿斯特羅夫雖然都在生活中各有各的不如意,但他們卻不可能改變現狀。他們永遠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的努力得不到回報,又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困惑、讓他們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這同樣也是作者契訶夫正在尋找的答案。于是作者只有在這樣一個普通的場景中放置一個醒目的非洲地圖,才能象征如此豐富的含義以及人物內心的掙扎。一部戲劇的深層涵義就這樣被凝縮在一個醒目的象征事物里。

第二次出現是在阿斯特羅夫要離開時他走到非洲地圖跟前,瞧著它說:"大概在這個非洲,現在熱得要命!"之前伏依尼茨基還在朝教授放槍,阿斯特羅夫還在和他吵得很厲害,要他歸還從他的旅行藥箱里拿的嗎啡,也就是說伏依尼茨基剛才還有自殺的念頭。但只一會兒,仿佛什么也沒發生一樣,大家都回到了刻板的農村莊園生活。阿斯特羅夫已經一心準備離開,他談到非洲的這一句話,使得不久以前還在喧囂著的莊園、發生的一切混亂完全地退避到了某一個遙遠的地方。非洲,這仿佛是一個無法衡量的距離,一個無盡的空間,隔開了劇中的人物和他們剛剛還深陷其中的雜亂氛圍。仿佛就在阿斯特羅夫說完這句關于非洲的臺詞后,就象征著莊園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像非洲一樣離他們那么遙遠了。再看萬尼亞舅舅是怎樣回答阿斯特羅夫這句"閑話"的:"對,大概是吧。"就可以感受到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是多么遙遠的"往事"了,這也象征性地烘托出劇中的人們已經進入像以前一樣貧乏、枯燥的生活,甚至還不如以前的生活,現在的他們心中的偶像已經完全崩塌,要知道之前的他們都是有心中的"偶像"支撐著他們的生活、努力賺錢。

劇本的第二幕是在暴風雨的夜晚這一背景下展開的,而這雷雨也籠罩在每一個人物的語言和內心,象征著每一個人內心的煩悶與激動。從第二幕一開始,就處處顯露出暴風雨將要來臨的難耐、煩悶氣息。最先出現的就是"陰郁、沉悶"的代表--謝列布利雅可夫,他用腿痛折磨著葉蓮娜·安德列耶夫娜,仿佛要用每一次呻吟、每一句話、每一個要求來增強這種使人難耐的郁悶空氣,也許正因為這個緣故,瑪麗娜才說謝列布利雅可夫的"腿在叫喚".這就像是(劇本中也是這樣設定的)暴風雨前的悶熱、使人煩躁的氣氛。在瑪麗雅把他扶下去,真正的如閃電、雷雨般激烈的事件才正式拉開了帷幕:在這雷雨交加的背景下變得愈加強烈的萬尼亞舅舅對葉蓮娜愛情的大膽表白、伏依尼茨基對自己毀掉的一生悲劇性的談話、還有他對于過去自己受騙的日子的獨白;這里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反叛的阿斯特羅夫,在大家都休息的時間命令鐵里金彈六弦琴,并且忘情地唱:"滾開吧茅屋,滾開吧壁爐……";這里也有萬尼亞舅舅聽到蘇尼亞責備他不應當和大夫一塊兒喝酒后,回想起他那去世的姐妹,從而想起過去的純潔和希望涌出了眼淚;這里還有蘇尼亞向阿斯特羅夫試探性地表達愛情,以及葉蓮娜與蘇尼亞的談心,了解她的愛情后對自己命運的不幸而悲傷……而這一幕的雷雨,連同這幕開始時葉蓮娜說的:"馬上就要下雨了。"還有伏依尼茨基說:"外面要起暴風雨了。"筆者看來,不只是在說當時的天氣,也不只是代表這一幕事件的整體氛圍,也許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在預示著第三幕出現的伏依尼茨基和謝列勃利亞科夫之間激烈的矛盾,因為他們的矛盾才是整部劇的高潮和重點要表現的主題,靠普通人養活的"精神領袖"和普通民眾之間的矛盾才是真正的"暴風雨".

雖然劇中人們的生活看似只是畫了一個圓--在伏依尼茨基反抗謝列勃利亞科夫教授放了兩槍之后,人們的生活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一切又都恢復了平靜。但在"每一把槍都會發射"的契訶夫的戲劇中,即使萬尼亞舅舅開了兩槍都沒有任何人受傷、什么后果也沒有,但這幾聲槍響畢竟是有力的,是震動人心的!這槍響就是反抗的聲音,是反抗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的聲音,是"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了!"的呼喊,這也是全劇的主題意義。即使生活還是照原樣繼續下去,但這幾聲槍響至少能夠喚醒一直被教授的地位、名聲所欺騙的人們,至少能夠在心里保持理智和清醒。

而《伊凡諾夫》作為契訶夫一部不甚成熟的劇作,其中的背景及其音響的配合已經讓人感到了契訶夫精深的設計和用意。第二幕在開始介紹列別杰夫家時有一句話是這樣描述的:"枝形吊燈架,枝形燭臺,畫,這些東西都蒙著罩子。"伊凡諾夫的家里是讓人感覺沉悶的,他為了逃避這種令人窒息的氛圍才每天傍晚跑到列別杰夫家,而這里,就像作者描寫的一樣,連在薩霞的生日宴會上"東西都蒙著罩子",僅這一句話就仿佛把整個環境都蒙上了一層讓人透不過氣、又無法逃避的"罩子",從這一幕中各個人物口中的"煩悶""透不過氣來"就能明顯的感到沉悶是無處不在的,甚至讓人都無法改變。而且在描述中蒙著罩子的都是給人帶來光明的"吊燈架""燭臺"和給人以美的享受的"畫",所有這些美好的東西都被蒙上了罩子,難怪人們會無時無刻都感到"氣悶".這一切都在暗示,整個社會的環境都是這樣的沉悶,這會扼殺一切美好、光明和理想,所以,即使伊凡諾夫從自己的家里逃到列別杰夫的家,就如他自己對妻子安娜所說:"在這兒我苦惱,可是到了別列杰夫家就更糟;回到家里呢,還是苦惱,整個晚上就是這個樣子……"這就可以理解,伊凡諾夫為什么會變成一個在外人看來是可惡、沒有同情心的人了,是整個"氣悶"的社會和大環境把曾經有熱情、有理想抱負的伊凡諾夫扼殺了,這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

1.2情節象征

亞里士多德早在《詩學》中就將悲劇細分為情節、性格、言詞、思想、形象與歌曲六個部分,并認為情節是排在第一位的,莎士比亞以及在他之前的古代劇作家們,大都重視外部情節的故事性,并以此作為引人入勝的最有力的藝術手段。而在契訶夫的戲劇里我們卻很難找到完整、連貫的情節,更不用希冀情節的跌宕起伏。他的創新之處更在于,契訶夫已經不限于外部情節的故事性,轉而更加注重戲劇情節內在的象征意義,雖然情節不夠完整,但我們依舊能從一些片段中品味出弦外之音。

《海鷗》剛開始特里勃列夫的戲劇就上演了,但他的劇本初看時讓人不知所語,就像阿爾卡基娜評價的那樣是"頹廢派",有點象征主義的意味。但仔細品讀,就可以挖掘出契訶夫的現實主義象征內涵。特里勃列夫創作的戲劇正是反映了他本人的內心:

"我孤零零。每一百年我才張口說一次話,我的聲音在這種空虛中顯得冷清,沒有誰來聽……""我好比一個俘虜,被拋棄在一口空蕩蕩的深井當中,我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什么變化在等著我。"特里波列夫拒絕與外界溝通、交流,卻奢求被別人理解,他總是把自己對社會的怨氣表露在外,像一個憤世嫉俗的詩人,故而他是孤獨的、不被人們理解的,他沒有方向,更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在他看來自己就像每一個有自己獨特見解的藝術家那樣為人們不解。在特里勃列夫的戲劇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契訶夫也借助這出"戲中戲"表達著自己對于藝術的見解。

如"亞歷山大、凱撒、莎士比亞、拿破侖……的靈魂,全部溶化在我一身……我記得一切、一切、一切,我在我自己的身上重新體驗著每一個生命……"難道在妮娜所說的這一段臺詞里,我們聽不出一些關于藝術、關于藝術家的靈魂里生活著許多人的靈魂的思索嗎?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藝術家把先前偉大人物的成就吸收融匯在自己的靈魂里才會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而且,根據特里勃列夫的劇本,"世界的靈魂"在達到"美妙的和諧"以前,命中注定要通過黑暗和苦難,這似乎也暗示了特里勃列夫和寧娜這樣的年輕人,甚至可以廣泛地理解為所有的藝術家都要在藝術的道路上戰勝寒冷和黑暗、進行艱難的摸索、不斷努力開拓才能取得成功。

又如《三姐妹》第二幕一開場娜達麗雅·伊凡諾夫娜就穿著睡衣、端著蠟燭走了出來,她巡視著各個房間,看看有沒有什么地方點著燈火。本已沒有燈光的家里她還要一遍遍地巡視,她不允許有一點燭光亮著。娜達莎窒息了所有的亮光,自從她以家庭主婦的新姿態出現的那一刻起,她就立刻帶來了黑暗、枯燥的生活,帶來了沉悶乏味、一無樂趣的暮色,帶來了某種黯淡無光的、愚蠢的、死寂的氣息。她不只是不允許有亮光,而且還窒息了生活的歡樂和節日的火光:就連在第二幕中還算是女主人的三姐妹要在家開的化妝舞會她也要禁止。

正像《萬尼亞舅舅》的第二幕里迫切需要音樂,但謝列布利雅可夫禁止了音樂、扼殺了歡樂一樣,這里的所有人也迫切地需要這場舞會、這個節日。人人都準備好了通宵狂歡:土旬巴赫準備通宵彈琴,庫雷金渴望休息,羅代甚至中午特意睡了一覺,打算跳一通宵,而被電報局的工作苦惱著的伊麗娜也需要這個節日,甚至安德烈的心頭也曾經一度蕩漾起青春和往日的回聲,他本來打算溜出去盡情地歌舞一場……可是,娜達莎禁止了節日!而她是以她的"小寶貝"害病為理由,吩咐不準接待化妝跳舞的客人。

因為她忍受不了別人在她的身旁歡樂,因為她生性低賤、靈魂卑微而黑暗,她本質上是一個窒息一切"光亮"的人。再說,她是這里的主婦,而這個節日的狂歡卻與她無關。這是三姊妹的節日、韋希寧的節日、土旬巴赫的節日,是所有這些與她格格不入的人的節日。更何況,她的"安得留山契克"恐怕也會暫時脫出她的掌握,沉迷在他自己以前的、不屬于娜達莎的世界里,而這是絕對不行的,哪怕是一小時也不行,所以她絕對不允許人們歡樂,這個家絕不能脫離她的掌控。她禁止別人過節,但她自己卻可以過節,她把"小寶貝"生病的事忘在腦后,和普羅托波波夫坐馬車兜風去了。

這是多么惡毒的偽善,多么可鄙的心理!《三姊妹》的第二幕里還有一個極易被人忽視的情節,就是娜達莎在檢查有沒有燃著的燈火時,落下一支蠟燭,安德烈就著燭光在看一本大學講義。安德烈在昏暗的環境下,看的不是什么吸引人的小說、劇本,卻是一本已經沒用了的大學講義。這其中也是很有深意的,這象征著安德烈在娜達莎的黑暗王國的統治下,只剩下偶爾的一點微弱的光明,就是在自己的角落懷念大學時期充滿對理想的追求及對青春的緬懷。安德烈曾經也是一個充滿才氣的人,姐妹們對他的未來寄予厚望,希望他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學者??墒?,他卻愛上了一個庸俗的市井女子--娜達莎,并與她結婚。自此,高尚美好的生活與他沒有任何關系。姐妹們漸漸遠離了安德烈,娜達莎與情夫絲毫不避諱他的存在,甚至他還滿足于成為普洛托波波夫的秘書。娜達莎落下的蠟燭就象征著安德烈生命中這一點點沒有被娜達莎的"黑暗"吞沒的亮光。

《三姊妹》第三幕開始的一段戲中也存在著深刻的內在意義?;馂牡囊雇泶蠹叶茧y過、惶恐不安,而喝得醉熏熏的齊布德金取下磁掛鐘仔細端詳著。正當繼續夢想著莫斯科的伊麗娜說道"我們也走!"的時候,齊布德金突然把鐘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打得粉碎了!"齊布德金說。

拾著碎片的庫雷金責備齊布德金不該把這樣貴重的東西打碎,因為這是三姐妹母親的遺物,而她們的母親是齊布德金一生的愛,所以這是埋葬齊布德金自己的喪鐘。他吧嗒一聲摔碎了自己的整個生命,打碎了他心中神圣的、珍貴的東西,也打碎了他的過去--就是在普羅佐羅夫的家,對三姊妹母親的愛。但這一切都在這大火的一夜粉碎了,難怪齊布德金之后總是神經質地說"我本身就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只是我們覺得存在罷了"一類的話。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齊布德金打碎磁鐘的時候正伴隨著伊麗娜說要去莫斯科的夢想,這當然不是偶然。磁掛鐘打碎的聲音也正是三姊妹對莫斯科夢想破碎的聲音,這再一次暗示著三姊妹夢想的無法實現,尤其是在這個大火之夜過后,這個希望更是摔得粉碎,沒有一絲的可能性。讓我們再返回頭去看看磁掛鐘碎后收拾著碎片的庫雷金,這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情節。這個有些喜劇因素的悲劇人物,這個失去了妻子之愛的丈夫,在瑪莎和韋希寧的一場戀愛后,庫雷金和瑪莎的婚姻難道不是一堆"碎片"了嗎?庫雷金去收拾打碎了的磁鐘也無法挽回任何損失,而在和瑪莎的婚姻感情中庫雷金的"收拾碎片"不同樣也是徒勞之舉嗎?

《櫻桃園》是契訶夫晚年的成熟戲劇,也是一部典型的富含象征意義的戲劇,當然其中的部分情節也有其特殊的涵義。我們知道劇中的夏洛達是一個頗具喜劇性的人物,她善于玩各種小把戲、小魔術,在契訶夫的戲劇里就像馬戲團的小丑一樣增添喜劇氣氛。然而契訶夫居然巧妙地在夏洛達表演的滑稽節目中既有喜劇因素又賦予其象征意義,而這個節目夏洛達幾乎是到了第四幕的結尾、大家再向櫻桃園告別的環境下才表演的:夏洛達 (抱起一個包裹,像是在抱襁褓中的嬰兒)我的娃娃,睡吧,睡吧……[傳來嬰兒的哭聲:"哇,哇!……"別哭了,我的好孩子,我親愛的男孩。

["哇!……哇!……"我真舍不得你?。ò涯莻€包裹丟在原處)勞駕,您給我找個工作吧。我不能這樣過下去呀。

這一幕如果我們稍作體會就會覺得好像似曾相識,加耶夫和朗涅夫斯卡婭也一直對櫻桃園、對自己的家說:"我真心疼你!你真好!你是我的童年!"但一直到櫻桃園被拍賣他們都沒有做過一點努力,只是嘴上說著難過、掉下幾滴眼淚,最后就那么隨便地拋下了櫻桃園,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一樣,跟夏洛達的節目里一樣去找尋另一個地方了--巴黎或是銀行……朗涅夫斯卡婭和加耶夫這兩個主人對櫻桃園的態度曾經發生過幾次變化:他們開始時充滿溫情地回憶過他們兒時的樂園--櫻桃園,仿佛櫻桃園承載著他們的幸福;剛得到櫻桃園將被拍賣的消息時,他們悲傷而憤慨,要盡一切努力挽回櫻桃園;到后來他們在舞會的音樂聲中得知櫻桃園被洛巴興買了,也只是表面上的難過,但終于一切都過去了,最后竟隨便地離開了曾經那么看重的櫻桃園。這整個變化的過程都象征性地濃縮在了夏洛達的這一個像玩笑一樣的滑稽節目里,作者通過她的這一個節目,為前面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做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丑角式的結論。

同時,從夏洛達的節目中還能反映出朗涅夫斯卡婭和加耶夫這些貴族心緒不定、容易變化、缺乏深刻意志的毛病,他們能夠從一種情緒突然轉變到另外一種情緒,讓人捉摸不透。比如,朗涅夫斯卡婭能夠剛哭完就馬上笑,剛剛還在為自己死去的男孩傷心,緊接著就開始嘲笑"禿頭老爺";加耶夫往往在說完一篇感傷的獨白后就會立刻加上個玩笑式的口頭禪。夏洛達的滑稽表演就是表現了這種喜怒無常、從不會真正地關心什么在意什么、不負責任的態度。他們的這種毛病也表現在了對待老仆人菲爾斯的態度上:把老仆人當小孩一樣糊弄,在要離開時看似很關心菲爾斯,到最后卻像夏洛達扔下包裹一樣拋棄了老人。

契訶夫的戲劇中每一個人物的出場、行動都不是隨便安排的,其中往往帶有一定深意。這部劇當中有關洛巴興和瓦麗雅之間關系的情節,也有其獨特的內在含義。我們就來看看在第一幕里初次談到洛巴興和瓦麗雅的關系時,洛巴興是怎樣出場的吧。他是在安尼雅和瓦麗雅談到八月里櫻桃園即將拍賣時出現的,并且一露面就是似乎帶有玩笑氣氛:既招人樂又招人氣的牛叫聲:"哞-哞……"叫完這幾聲他就不見了!結合全劇看,我們就能發現這一情節的"不簡單".洛巴興恰恰就是在安尼雅和瓦麗雅談到櫻桃園要拍賣時出場,這似乎暗示了他跟這件事有扯不斷的關系,因為將在八月買櫻桃園的就是他--洛巴興。而他又是以牛叫出場,也著實跟他后面的行徑一樣讓人感到可氣可厭。

這幾聲牛叫似乎還蘊含著對安尼雅和瓦麗雅的嘲笑,不僅是因為將來買櫻桃園的是他,還因為她們對他和瓦麗雅的婚姻有所指望,難怪他剛叫完安尼雅就說到了他們的婚事。在瓦麗雅之后生氣、含淚的臺詞"我得這樣收拾他(搖拳頭)"里面可以看出她對洛巴興的憤怒,而這憤怒里也應該是有雙重涵義的:一是責怪他總不求婚,二是因為他是買下櫻桃園的人?;橐龊蜋烟覉@是瓦麗雅最看重的,尤其是櫻桃園--瓦麗雅是櫻桃園一直的管理者和忠誠的捍衛者,她對櫻桃園有極其特殊的感情,但就是她愛的人不僅不能給她愛情,而且把她最重要的櫻桃園也"搶"走了,這也難怪瓦麗雅會含著淚想要揍洛巴興了。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