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陸金山在笛塤演奏中的突出成就分析
【緒論 - 1.1】陸金山作品創作特點
【1.2 1.3】陸金山的竹笛演奏風格特點
【2.1】塤曲創作特點
【2.2 2.3】陸金山的塤演奏特點
【第三章】陸金山笛塤演奏風格成因
【結論/參考文獻】陸金山笛塤演奏藝術特色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縱觀導師的笛曲作品,從由西北音樂元素創作的高原放歌、塞北春歌到由河北戲曲音樂元素創作的歡慶,從由二胡曲離騷改編的笛曲到由管子曲江河水改編的笛曲,都充分體現了他作品創作的多元和豐富;演奏技巧上,融南派的柔美與北派的粗獷為一體,形成了自己高而不"亢",低而不"弱"的獨特技法;甜潤優美的音色通過他得體的舞臺表演得以充分體現。
在塤的創作方面,他突破了前人十孔塤三大弊端,改良研發了新型陶塤,使塤的音域得到了極大的拓寬,用低沉而寬廣的音域恰如其分的體現了歷史的滄桑感,用氣震音等竹笛獨到技法,展現了人物內心世界憂郁情感的厚重性,用流動而純正的音色演繹了他自身內心世界的純潔無暇及樸實無華。
他在笛塤創作和演奏技巧上的新思路對笛、塤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很高的研究價值,還望我們笛、塤演奏者在將來進一步研究探索。最后,希望通過此論文,能為今后的演奏者和專業學習者在演奏和創作中給予啟發和幫助。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 著作:
1. 胡小滿:《中國民間音樂》,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7 月第 1 版
2. 陸金山:《笛子自修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1 年 4 月北京第 3 版
3. 陸金山:《笛·簫·塤·笙·嗩吶吹奏指南》,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第 1 版
4. 王滿、董卿、林劍:《天津音樂學院中國民族器樂論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8 年8 月第 1 版
5. 袁靜芳:《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第 1 版
6. 袁靜芳:《民族器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2 版
7. 張前:《音樂表演藝術論稿》,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第 1 版
8. 于寶臣、逾遜發:《笛壇精英繁星錄》,[M] 中國文藝出版社 2006 年 2006 年 9 月
(二)論文:
1. 韓曉莉:《二人臺樂隊伴奏藝術分析》,《中國音樂》(季刊)2011 年第 4 期
2. 靳學東:《雛鳳清于老鳳聲--陸金山和他的十二孔塤》,《人民音樂》1986 年 9 期
3. 姜曉芳:《二人臺唱腔旋律特點之我見》,《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年 11 月第 36 卷第 6 期
4. 姜玲:《劉寬仁笛塤演奏藝術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2 年中國知網
5. 劉彬:《陸金山笛曲創作與演奏特點研究》,天津音樂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2 年中國知網
6. 李雄飛:《山曲、爬山調、信天游的共性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 卷第 1 期 2004 年 1 月
7. 張平、曲洪啟:《馮子存與陸春齡笛子音樂的異同》,《中國音樂學》2005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