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舞臺藝術繁榮發展的內在源泉。近年來,陜西舞臺精品生產,以創新推動發展,以政策扶持推出作品,以資金傾斜推出精品,以關注生活,關注現實,惠及百姓推動發展,精品生產亮點紛呈,呈現出了以下幾大傾向。
一、涌現出一批精品,在國內外活動中大放異彩
新時期,陜西省以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為龍頭,以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第六屆陜西省藝術節、易俗社百年慶典、東西部手拉手陜西·上海文化周等活動為契機,全面動員,精心組織,努力抓創作促繁榮,推出了一批思想深刻、受眾面廣、雅俗共賞、具有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精品力作。
同時,對第六屆陜西省藝術節以來涌現出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鮮明時代特征的優秀劇目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反復修改,不斷提升,傾力打造,使其在國內外藝術活動中大放異彩。大型舞臺木偶皮影劇《來自中國的三個傳說》參加了第 21 屆國際木偶聯會大會暨國際木偶藝術節,榮獲本屆藝術節最高獎項———“最佳劇目獎”。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榮登 2011-2012 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肚厍弧啡脒x 2011-2012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洞筇瀑x》獲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匯演創作金獎。兒童木偶劇《太陽神鳥》榮獲第七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優秀演出獎?!蛾P中往事》獲得第六屆秦腔藝術節優秀劇目獎。西安市豫劇團的豫劇《女貞花》參加中國第二屆豫劇節,獲得優秀劇目獎、演員表演獎。
二、劇本創作數量相對穩定,創作題材體裁不斷拓展
2013 年,為了進一步摸清全省舞臺藝術生產狀況,我們采取了實地調查、開座談會,下發統計表等形式,對全省各市(區)及省直院團舞臺精品生產情況,開展了全面調研,除楊凌區和省京劇院未報送材料外,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結合報送的調查表統計分析,2011 年 -2013 年全省新創劇目共 524 個,2011 年新創劇目 181 個,2012 年新創劇目 188 個,2013 年新創劇目 168 個。其中大戲,2011 年全省新創劇目 38 個,2012 年全省新創劇目 39 個,2013 年新創劇目達到 40 個。新創劇目每年穩定在 170 個左右,大戲穩定在每年 40 部左右。
總體來看,數量不少,體裁不斷拓展,涉及劇種廣泛,囊括了秦腔、京劇、晉劇、話劇、舞劇、歌劇、長安道情、木偶、雜技、曲藝、交響樂、民族器樂等藝術品種。新的藝術品種不斷涌現,如信天游歌舞劇、陜北秧歌劇、雜技主題晚會、實景舞劇、歌舞音畫等,極大地豐富了舞臺藝術形式。如:第六屆陜西省藝術節上,參演劇目達50 臺,涉及藝術品種及劇種達到 14 個之多。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秦腔》《家園》等在題材、體裁上都有所創新。呈現出多角度描繪陜西人勤勞質樸、寬厚包容、尚德重禮、務實進取、睿智聰慧的典型形象;彰顯出陜西以人為本、崇尚品行氣節、關注社會民生、豪邁進取的時代特質。
三、現代戲創作題材不斷拓寬,關注民生成為新亮點
2010 年以來,我省現代戲創作成績顯著,推出了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秦腔》《關中往事》《家園》、話劇《兩萬五》、眉戶現代戲《山溝溝里的年輕人》、商洛花鼓現代戲《月亮河》等一批有影響的劇目。這些劇目關注普通百姓、反映現實生活、表現普通勞動者的痛苦與歡樂、挫折與成功、夢想與追求,體現了我省劇作家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大型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秦腔》《家園》?!段骶┕适隆返谝淮螌⒂|角深入到了小人物農民工的生活。揭示了農民工這個特殊群體在城市的真實生活,反映了他們在城市機會多,困難也多的尷尬境遇,以及在時代浪潮中的生存狀態和人生夢想,從而演繹了世間百態、各色人等鮮活的個性,表現了普通人勤勞質樸、寬厚包容、勇敢堅忍的精神信念、折射出小人物身上具有的真、善、美的人性價值與精神氣質。改編自賈平凹同名小說的秦腔現代戲《秦腔》,以農村改革為背景,以陜南一個村鎮為焦點,講述了中國鄉村改革開放過程中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傳統格局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表現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秦人與秦腔的關系,抒發了作者對農民失去土地、農村傳統文化失落所寄予的深層憂慮與深切同情。這兩部現代劇目,拓寬了我省現代戲創作的題材領域,將我省現代戲創作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家園》第一次將舞臺藝術的視角伸向自然災害給群眾帶來的財產損失、心靈傷害方面來。以陜南泥石流給小山村造成的災難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無法抗拒的生活困難、財產損失與精神折磨,藝術地再現了市長張永安在指揮救災中所見、所聞后的自我反思,決心為群眾徹底解決問題的心理歷程。塑造了小梅、梅奶奶等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
四、歌舞劇、音樂劇創作新意頻傳,亮點紛呈
近年來,陜西的歌舞、音樂舞蹈劇創作新意頻傳,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先后涌現出了大型樂舞詩《大唐賦》、大型交響套曲《長安》、歌舞音畫《金格燦燦彩》、大型情景樂舞《耀瓷豐韻》、大型陜北信天游歌舞劇《蘭花花》、陜南情景歌舞《秦巴山水間》、陜北風情歌舞《這一方水土這一方人》、大型演唱、演奏音樂會《音畫三秦》、大型木偶勵志兒童劇《太陽神鳥》、音樂舞蹈詩《統萬風》、西部風情歌舞兒童劇《陜北娃娃》等。這些作品或偏重于展示大唐文化青春靚麗、豪邁進取、雍容大度、寬厚包容的胸懷;或通過交響樂的藝術形式,用音樂描繪古長安最具經典和代表意義的形象,展示出長安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歷史風貌;或以新的視角與表現手法,通過對鄉情、戀情、風情的深度挖掘,勾勒出改革開放后日新月異的新陜北,反映了新時代陜北人厚德載物、青春靚麗的生活內質;立體地展示了陜西豐厚歷史文化底蘊,動態地再現了耀州陶瓷千年不熄的精魂;全方位地展示了陜南獨特的民風民情,人民的勤勞善良與風趣??傊?,這些歌舞、音樂劇以新的藝術手法,從各個角度抒寫了陜西人和諧奮進、開拓創新、海納百川的青春活力,刻畫了陜西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文明智慧、時尚靚麗、青春陽光的性格特質。
五、小戲小品創作活躍,閃耀著地方風情
近年來,陜西的小戲小品創作異?;钴S,以其短小幽默,接地氣,貼近生活受到群眾的喜愛。從我們調研統計情況看,2011 年 -2013 年全省小戲小品創作230 多個,占到戲劇創作總量的 50%以上。尤其是寶雞、安康、商洛、榆林等地的小戲小品創作異?;钴S,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近三年,商洛征集、創作小戲小品100 多個、安康 71 個、寶雞 50 多個、榆林近 30 個。
2011 年,寶雞的小品《神圣的草地》獲全國第四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優秀劇目獎;洛南縣劇團靜板書管委會的《四大京》獲“中華頌·天鵝湖杯”第四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賽三等獎。2012 年全省第四屆小戲小品大賽中,參演劇目達到 100 余個,涉及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歌頌航天人精神、描寫干群關系,移民拆遷、環境保護,校園生活,鄰里關系等,諸多接地氣,貼近百姓、生活氣息濃郁的作品;參演劇種有秦腔、眉戶、道情、漢調二黃、漢調桄桄等;表演形式有小戲、話劇小品、音樂小品、喜劇小品等。漢調二黃小品《三怕妻》別出心裁,迎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小品《福滿人》講述的是發生在養老院的故事,感動了觀眾。此外,還推出了陜北小品《住店》《莎莎、莎莎我愛你》《可愛的局長》等精彩節目。小戲類中《生死狀》《宋江與李逵》《擊掌斷親》3 個劇本榮獲優秀劇本獎,《沉醉的夢》等 25 個劇本榮獲劇本獎。小品類中《留守女人》《有事兒找村長》《工地上的婚禮》《三人行》4 個劇本榮獲優秀劇本獎。大賽演出受到觀眾們的熱捧,劇場場場爆滿,場外一票難求。
六、作品取材本地化,表現手法多樣化
第六屆陜西省藝術節舉辦以來,各地藝術創作均注重與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歷史與地域文化色彩。很多作品都取材于當地非遺保護項目,或特色鮮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民間文化。如:榆林的陜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吳起的陜北民間歌舞劇《山丹丹》、安康的紫陽民歌劇《漢水姐兒歌》、漢中的民間歌舞劇《漢上華章·風雅頌》—《漢雅》、銅川的《耀瓷豐韻》、延安市的大型情景音畫《延安頌》、陜北民歌音樂劇《延河謠》、陜北民間歌舞劇《風雪直羅》、現代豫劇情景劇《夢回延安》等。如:
《米脂婆姨綏德漢》反映陜北女子的美麗動人和對愛情的忠貞,陜北小伙的誠實勇敢,寬廣胸懷。用“娶親“”雕石“”劃拳“”秧歌”“腰鼓“”三十里鋪”“走西口”……“黃土高原”“窯洞”“老樹”……全方位地展示了陜北豐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和特有的地域特色,尤其是該劇音樂,在保持了陜北民歌地域色彩的同時,又增加了時尚元素,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兑韶S韻》以耀瓷文化為主線,用耀瓷魂、天人歌、漆水情三個篇章,陳爐窯火、青花牡丹、耀州老碗;藥王養生、柳書墨韻、妙善觀音、磐若玄奘;玉華飛紅、雪打燈籠、盛世瓷光八個小節,立體地展示了銅川源遠流長的豐厚歷史文化底蘊,動態地再現了耀州陶瓷千年不熄的精神之魂,巧妙地書寫了銅川鐘靈毓秀的人文風貌,人杰地靈的神奇歷史華章。
縱觀近年來陜西舞臺精品生產,雖然有諸多亮點,呈現出了量的增加、質的提高繁榮的景象;但仍然存在前期調研籌劃不足,數量多,但高質量劇目少,作品題材、體裁局限性大,扶持力度不夠,資金配套缺乏,傳統劇目的挖掘不夠,改編劇種傳統繼承弱化,藝術理論研究滯后,戲劇批評缺失等一系列問題。希望引起每個戲劇人的思考,各級領導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