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電子手風琴演奏分析
【引言 第一章】傳統與電子手風琴之比較
【第二章】演奏電子手風琴應具備的能力
【第三章】電子手風琴的現狀
【第四章】電子手風琴的發展前景和展望
【結論/參考文獻】我國電子手風琴基本問題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二章 演奏電子手風琴應具備的能力
第一節 演奏傳統手風琴的全部技能
電子手風琴雖然是近年來一件新興的電子樂器,是從外觀上來看,它還是一架"手風琴".即便電子手風琴的發音原理有別于傳統手風琴,但是電子手風琴終究是"手風琴",因此要像彈奏傳統手風琴一樣來控制和操作它,那么首先要具備和掌握演奏傳統手風琴的能力,而且是全部傳統手風琴演奏所需的技能。
傳統手風琴具有很多演奏技巧和演奏手法,如,手指部分和風箱部分的操控等。想演奏好傳統手風琴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和過硬的心理素質等,這些方面同樣適用于電子手風琴,而更應該說是演奏好電子手風琴的先決條件。換句話講,即便電子手風琴再高級、再有感染力,那如果把它交給一個不會彈手風琴的人手里,它依舊是一件裝飾品,而非一件電子樂器。因此,學習電子手風琴的前提是先練好傳統手風琴的基本功,那么也不難看出,電子手風琴是傳統手風琴的繼承和發展,那么發展肯定是要將精華保留的,無論電子手風琴外在形式和功能多么炫目,作為一個演奏這件"虛擬手風琴"的演奏者而言,都應先掌握傳統手風琴演奏的全部技巧,只有抓住了演奏手風琴技巧的這個"根",才能在高科技電子的平臺上更好地"發芽".
第二節 電子手風琴演奏需要的意識
電子音樂是一種比較新穎和獨特的音樂藝術,同樣的,電子樂器也是有別于傳統樂器的。在練習和演奏電子手風琴的時候,需要培養和具備屬于電子樂器的觀念和意識。研究電子音樂的音效和音響就像是做一次音樂實驗,把各個不同性質的音色進行碰撞和融合,所產生出來的音效會完全不同,這正是電子音樂有趣之處。如今專業的音樂制作人越來越多,音樂制作人本身要完成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錄音師等多種行業的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因此建立和傳統作曲家所不同的電子音樂制作的概念和意識也是很有必要的。電子手風琴是一件綜合性的樂器,它集作曲、編曲、制作、演奏、編輯、MIDI 于一身,所以作為電子手風琴的演奏者要格外培養以下幾點意識:
一、音色。
電子音樂的音色構成不同于以往的傳統音色概念,因為它是通過電腦技術中電子振蕩器產生的,配合多種多樣的高科技手段合成,比如:電路模擬調頻、采樣、高級波型記憶、仿真聲學技術、物理模型技術、軟波表合成等等。除了已有的音色,制作者還可以運用音序軟件、電子音源來改變電子樂器的效果器、均衡器等得到變化無窮的新音色。正由于電子音樂的音色千變萬化,我們才有必要對其進行分類整理。
總之,電子音色觀念的建立是為了區別傳統的音色觀念,在電子音樂的作品中的音色選材和布局都區別于傳統音色。如今,越來越多的電子音樂作品中含有通過音頻技術手段加工制作后的傳統音色,效果也比傳統的音色更有創意。
二、演奏。
同樣,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演奏,電子手風琴演奏者的頭腦中要有演奏真實樂器般的感覺,進而再來處理和制作音色,這樣就避免出現電子音樂作品生硬、僵化等實際問題。如今的電子音樂已日趨完善,電腦軟件和硬件設備技術的發展也為我們電子手風琴的演奏提供了多種操作的可能。
三、織體。
電子音樂中的織體與傳統配器法中的織體有所不同,傳統樂隊配器講究樂器組之間的平衡和融合,而電子音樂的織體強調個性的音色和鮮明的層次。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個織體的層次:旋律層;背景層;鋪墊層;渲染層;裝飾層;低音層。強調"層次"的觀念是為了使電子音樂的效果更加厚重和集中,以便更能夠打動人、吸引人。當然,也不是越多層越好,要根據音樂的需要而決定織體的薄厚,達到自然得體、恰到好處的制作目的。
四、聲場。
聲場是一種立體化的聲音的空間概念,常常體現在電子音樂制作的后期縮混過程。電子音樂的聲場是在虛擬環境中用高科技電腦手段來調節形成的。聲場包括上下頻帶寬闊性、左右寬廣度、遠近縱深度、立體空間感、多聲道平衡、聲像運動等等??梢酝ㄟ^硬件設備對聲場進行客觀的數據化測量。
五、動態。
電子音樂中的力度變化有時候比較大。同樣的,傳統的交響樂團中的演奏常常也具有很大的力度反差。而電子音樂會受電聲指標和設備的限制,要做到強而不破、輕而不虛很不容易。
聲部音量比例和音區、聲像布置。當音樂全奏達到高電平時候,如果聲音單薄沒有完全振動,很可能是某一個聲部的比例偏大了,或者音區、聲像不合理,過多地占用了空間,導致電平的過載。聲部的比例和音區、聲像關系要平衡,忽略哪一項都會造成效果的衰減。另外,效果器對于軟化高峰值的音色具有很大作用。電子音樂制作中經常會出現總電平已經接近了飽和值,可是總音量卻上不去的情況?;蛘呗暡恐g的層次厚度差太大,造成電平平衡情況下的高低聲部不均衡等。上述情況都是導致音量不平衡的因素,因此在制作電子音樂過程中要隨時關注這些方面的情況和動態,以確保高質量的音響效果。
第三節、演奏電子手風琴所需的能力
筆者作為電子手風琴的演奏者,結合了自身實際演奏和創作的經驗,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和總結。盡管自身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但是隨著研究和演奏電子手風琴的深入,筆者對這一問題也有了越來越明確的認識。
嚴格來講,電子手風琴所需的能力可以說基本是等同于一個音樂制作人所應具備的,那就是作曲、編曲、制作、錄音、剪輯等,必要時還需要演奏和演唱等等??梢哉f,想做一個專業的、出色的電子手風琴演奏者很不容易,電子手風琴需要的是綜合型的音樂人才。當然,如今國內也有了不少電子手風琴的演奏者,但是大都不具備這些全面的音樂素質,這也間接地阻礙了其發展,理由是在對電子手風琴的認識上存有局限,沒有把電子手風琴這樣一個劃時代樂器的全部功能和潛力挖掘透,而只是停留在演奏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手風琴或者流行手風琴的音樂作品。演奏電子手風琴的一個很關鍵環節是"編輯制作",這就要求電子手風琴演奏者首先是一個作曲者,還要具有敏感的音樂感知、出色的音樂感覺、過硬的演奏技能。電子手風琴最不同于傳統手風琴的地方就是除了"彈",還應先"作"--包括對音色的制作、對樂曲的制作等。除此之外,電子手風琴演奏者也要做一個好聽眾,自己作為自己演奏的第一位聽眾,從聽眾的角度來返視自己的作品和演奏。實際演出時候經常會用到擴音器音箱,那么就要從聽眾的聽覺出發,調整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電子手風琴的音樂看起來輕松,實際上,電子手風琴的樂曲涵蓋了太多的制作工序和過程,觀眾看到的只是最終的成果,而作為電子手風琴的演奏者,必須把這一復雜的制作過程當做樂趣,當得到觀眾們的積極反饋時,一切付出的辛苦也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