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詞、曲調創作到演唱,從無聲的書面聲樂作品到有聲的口頭聲樂歌唱表演, 是使聲樂表演藝術得到完整體現的過程, 可見聲樂表演的再創造是使聲樂表演藝術得以體現的主導因素。 聲樂表演, 應當是演唱者在當眾的情形下與自己內心進行自我交流, 并自如靈活地創造出符合角色規定情境的人物生活,使觀眾明白和感受到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受到藝術的感染。
一、聲樂形體表演的重要性
聲樂表演是將“唱”和“演”兩者緊密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 隨著傳媒技術多角度、多元化、多樣式的發展,觀眾對聲樂演唱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觀眾希望感受到“聽”與“視”等多處感官的同步欣賞,因此“視聽同享”則成為聲樂表演的重要發展形式。 聲樂表演中的形體表演為聲樂作品注入活力和創造行為, 表演者通過肢體、表情等行為表述作品感情,詮釋作品的思想內涵, 形體表演是對歌唱起到協同統一作用, 同時也是展示音樂作品魅力和提升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聲樂表演形體中動作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逐漸熟練掌握直到熟能生巧的過程, 其中每一個形體動作都需要在上臺前消耗大量時間進行設計、編排、訓練等排練,需要演唱者對歌詞、節奏和旋律進行細節處理,經過仔細推敲和設計,編排形體動作, 再經過反復練習和運用達到理想的表達效果。
二、聲樂表演形體訓練
聲樂形體訓練可以培養演唱者獨具魅力的臺風和舞臺形象, 優秀的聲樂表演者需要具備自身的優雅臺風, 聲樂不僅是一種歌唱的藝術形式, 更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 是表達演唱者豐富情感和過程,歌唱中要配合肢體動作。但是聲樂形體動作時緊密聯系作品特征而設計的,都具有一定的表達效果和藝術體現,以下主要從幾方面進行介紹:
(一)身體姿態
聲樂表演者的天職是對“美”的詮釋和創造, 身體姿態的美不僅僅表現在外表,而是行為美的表現,演唱者挺拔、自信、飽滿、松弛的身體狀態是舞臺美的表現關鍵。 身體姿態的美是根據作品內容和風格的不同而表現的, 不同的音樂作品應該利用不同的身體姿態,例如瀟灑、豪放、甜美等不同的姿態美來體現。同時針對不同的唱法對身體姿態也有不同的要求, 在美聲唱法中就要求演唱者身體姿態莊重、穩定;而民族唱法中則要求融入民族特色的表演身段; 通俗唱法則一般是邊歌邊舞。 但是無論歌唱作品表達的是悲傷或是痛苦, 演唱者都應保持優雅大方的身體姿態, 切不可出現動作隨意、身體松懈等過于生活化的身體姿態。
(二)臉部表情
人類的情感可以通過非語言的面部表情來表達, 人的諸多情緒都可以通過面部的變化來傳遞, 并且比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和形象。 聲樂發聲方法應該講究“眼眉舒展”、“抬笑肌”、“松牙關” 等,這些臉部表情會幫助演唱者達到賞心悅目的演唱狀態。 尤其是演唱者的“微笑”表情,有利于抬起臉部笑肌,打開上口蓋,從而利于鼻、口腔等部位的正確發音。臉部表情中重要的是眼神的交流,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觀眾可透過眼神體驗到演唱者的感情, 因此提高眼神的表達能力是聲樂形體表演訓練中的關鍵內容之一。這眼神訓練的目的,是喚起表演者對歌詞內在內容的體驗, 使與其相關的內涵更生動地出現, 更有利于整體把握聲樂作品的基調和豐富作品的內容,積累演唱者的經驗。 所謂內心視像,是演員在表演時能夠在自己的內心視覺和想象中,形象地“看”到自己表現的一切。并通過眼神表達出來。演唱者可以根據歌曲的情景融入感情,并在眼神中與觀眾交流“有所見”“有所言”的感悟,觀眾則通過察言觀色,分享到演唱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思想。臉部表情和眼神可以給觀眾傳遞對作品的直觀感受, 豐富生動的臉部表情可以充分地展示作品, 而且給觀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欣賞印象。
(三)手勢動作
手勢動作起落是聲樂表演者中又一關鍵的“亮點”,在演唱中要適當配合手勢動作,其效果并不亞于指揮。首先演唱者要將手勢融入到歌唱呼吸中, 隨著音樂的節奏成為流動的一體, 而不是用手勢打拍唱歌, 這樣會影響到唱歌氣息的連貫性和穩定性, 進而產生聲音不夠統一等問題。 在演唱過程中手勢可以代表個人的演唱想法,隨著聲音的強弱變化、擴展收縮,舒緩有力等變化,可以通過手勢的變化來協助完成。 其中手勢動作分類較多,包含指示型、情緒象形型等,手勢的利用可以更加細膩地傳遞音樂旋律, 因此要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加以設計、編排和練習。
(四)臺位變化
聲樂表演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形體訓練就是臺位變化, 是指演唱者的步伐移動, 歌唱者大部分演唱時間都是站立原地,但是在前奏、間奏、伴舞配合、觀眾交流、 舞臺調度等實踐段內都需要演唱者適當地變化位置, 來滿足演唱的整體效果要求。 臺位的變化需要演唱者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確定何時轉身和換位,需要幾步;而后注意移動步伐的節奏,步伐的幅度和優美性;腳下站立、換位時注意腳步重心的穩定和協調性;無論是在起步、轉身、 交流等各個環節都應該配合音樂的韻律;最后,注意男女生之間的站姿、步伐區別,做到大方得體與優雅。
三、形體表演總體要求
(一)形體表演要表達真實的情感,歌唱不僅僅是歌唱技巧的體現,更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一場令人折服的演唱需要演唱者首先感動自己,進而打動觀眾。
(二)形體表演中的動作都要具有目的性、延續性和協調性,從頭到尾地將演唱與動作連貫統一,切忌心猿意馬。
(三)形體表演中動作的體現要依托于歌詞內容、音樂風格和思想感情,演唱者只有事先充分掌握歌曲的內涵才能對音樂作品進行良好地傳遞和表達。
(四)形體表演要對演唱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錦華。聲 樂表演教程[M].福 州 :海峽文藝出版社,1998.
[2]謝倫燦。歌唱表演名師指點[M].長沙 :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2001.
[3]林曉波。聲 “形 ”并茂相得益彰[J].藝 苑縱橫,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