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是弓弦樂器,亦稱擦弦樂器。演奏者的運弓使弓毛與琴弦摩擦-激發琴弦振動---促使琴碼與琴皮共振--終由琴筒完成發音。
動聽的二胡音色依賴于琴弦的充分振動,二琴弦的充分振動則必須來源于弓毛與琴弦的合理摩擦。合理的摩擦是構建二胡右手技法的重要基礎、首要條件。摩擦在二胡演奏中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
一、摩擦的條件
1.弓速與弓壓。弓毛與琴弦緊密貼合并呈現拉弓或推弓的運動狀態叫做摩擦。摩擦離不開弓毛給予琴弦的壓力,摩擦也離不開琴弦獲得壓力后琴弓的移動。弓毛給予琴弦的壓力叫做弓壓,琴弓在琴弦摩擦面上移動叫做弓速。弓速與弓壓同時作用于琴弦才會產生摩擦。兩者缺一不可,因此,摩擦的關鍵是把握好運弓中的弓壓與弓速。
2.摩擦的意識。意識是思考和覺識,把直覺本身當成我,思考中的主動性。演奏者在拉奏時,右手運弓中的弓毛與琴弦震動通過弓毛傳導在演奏者手上,演奏者感覺到振動,在心理活動中,它會調節、控制、指導自己的運弓掌握摩擦度,掌握住摩擦度就會有好的音色。
3.摩擦的方法。正確的摩擦要有一個正確運弓和相對松弛自然握弓的狀態是產生好摩擦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在二胡演奏中,琴弓不斷的拉推沿著琴筒有規律地運動,左右拉推時,琴弓要平直,像一條軌道一樣一條線的運行,并且要明確弓毛的擦弦方向,動作要穩,特別注意內外弦拉奏時的著力感和方向,隨時調整,使琴弦與琴弓得到充分摩擦振動。另外,摩擦的調控也是運弓中要注意的一個事項。演奏中千變萬化的音色都是靠力度的轉換而得來的,摩擦的變化決定著二胡音色的一切語言表達,從而發出美好、充實、圓潤的聲音來。
二、摩擦的分類
1.線狀摩擦也可以叫持續摩擦。例如拉相對長音、連弓和保持音時,弓速與弓壓的比例要協調,弓速快弓壓要大,弓速小弓壓要小,摩擦也是隨變化而變化。
2.點狀摩擦又叫短摩擦。正常弓法的短摩擦例如快弓和顫弓,是弓毛快速往返擦弦演奏的一種弓法,在演奏時以極小的運弓范圍,演奏中需要很快的弓速配合強有力的弓壓,摩擦強而要有持續感。技巧性弓法的短摩擦例如頓弓、連頓弓、跳弓、擊弓和撞弓,在演奏時弓毛和琴弦需要瞬即貼合摩擦后迅速離弦,快速的弓速和爆發式的弓壓感,演奏出的音色結實而富有彈性。
3.強摩擦。在演奏中強奏記號(f)、中強記號(mf)特強記號(sf)重音記號(>)的記號標注下,弓速要快并加大弓壓,摩擦才能強上去,但不能燥,在演奏中要注意弓速與弓壓的協調,弓速慢了弓壓過大就容易出現噪音,要做到強而不燥。
4.弱摩擦。在演奏中,弱奏記號(p)中弱記號(mp)的記號標注下,要適當放慢弓速并減輕運弓的力度,摩擦隨即變弱,但不能虛,弓速快弓壓小就會出現音色虛浮,正確演奏弱摩擦要弱而不虛。
5.變化性摩擦
a:突強后馬上弱奏(sfp)弓速突然變快弓壓也隨即變大摩擦變強隨后立即將弓速變慢、弓壓變小、摩擦隨即變弱,在轉換中還要有連貫性,不能有斷開感。
b:漸強(<):弓速由慢漸漸變快,弓壓也是由小隨弓速變快而變大,摩擦也跟著強上去。
c:漸弱 (>):弓速由快漸漸變慢,弓壓也是由大隨弓速變慢而變小,摩擦也隨即慢慢變小。
d:強后即弱(fp):弓速快弓壓大摩擦強時迅速弱下來弓速慢弓壓小摩擦弱。
e:根據里外弦粗細:二胡的二根弦上所需要的摩擦也是不同的。琴弦越粗,需要的摩擦就越大;琴弦越細,所需的摩擦就越小。
f:根據二胡把位高低:二胡倒把中,把位越高,需要的摩擦就越小,把位越低,所需的摩擦就越大。
由于弦的粗細和把位的高低所需的力度不同,因此在弓子運行的速度、弓子壓力就必須作相應的調整,使摩擦達到最佳的振動效果奏出優美的音質。
三、非常規性摩擦
1.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演奏時音色是清晰透明、晶瑩悅耳的。右手控制弓毛擦弦時琴弦要充分振動摩擦,使發音充分純美,弓毛與琴弦的摩擦不能太小,否則達不到充分振動摩擦,聲音會漂浮,所以摩擦振動越大,越充分,泛音越容易演奏。
2.雙弓演奏。弓毛摩擦內弦同時,弓桿向上抬一些摩擦外弦。在拉奏時,弓毛對琴弦(內)弓桿對琴弦(外)的弓速要快,弓壓大,摩擦強,同時發音有點噪,因此常用在樂曲渲染氣氛或一些特殊效果的段落中。
四、摩擦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筆者發現絕大多數不正常的音色都是來自于過失摩擦,過失摩擦最主要是演奏者意念沒到。
1.在換弓時,摩擦是否連接緊密持久,不出現斷開感,特別是在拉奏線條性音樂時要注意連貫性,當然根據曲子要求,有的在換弓時需要音頭,這就需要快速的弓速和爆發式弓壓,摩擦才會強。
2.在換弦時,弓毛在內外兩根弦頻繁交替,摩擦連接性不好,音色就會不清晰,所以拉奏時,右手的動作要根據旋律規律要求隨時轉換右邊的發力點,使摩擦得到充分振動銜接。
3.音色飄沒有沉下來也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摩擦,沒有尋找到好的摩擦點。很多演奏者運弓時,壓弓子使弓毛與弦接觸面不平整出現多余的摩擦這樣會使音色有噪音,音色也很硬。抬起弓子會使弓子失去重力感,摩擦就會分散,飄的不能和弦很好的摩擦聲音會很小,音色會很虛。
4.在拉慢板不同風格的曲子時,不同情感的慢板處理弓速、弓壓和摩擦是不同的。憂苦的慢板,采用較大的弓壓與緩慢的弓速相配合,聲音渾厚、濃郁。清新的慢板,以較小的弓壓與較為流暢的弓速相配合,音色輕盈、明亮。抑郁、惆悵的慢板,采用很小的弓壓與很快的弓速相配合,發音格外清柔、纖細,同時換弓要無痕跡。
5.在演奏快板不同風格樂曲時,弓速要快,弓壓要大,摩擦要強這是普通快板的演奏。在演奏濃郁北方風格的快板時,音頭、重音的強調需要弓速、弓壓和摩擦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蒙風》開頭就強調重音,在拉奏時需在重音部分加快弓速加大弓壓強調強摩擦之后迅速恢復正常適中的弓速、弓壓和摩擦。
總之,在弓毛與琴弦的摩擦力的增強或減弱的變化過程中要獲得完美的演奏效果,則必須要協調弓壓、弓速與摩擦之間的緊密配合,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變化也是沒有窮盡的,但只要懂得二胡的發音原理,用正確的方法堅持訓練就能逐步做到上述要求,使音樂作品通過完美的發音,將其深邃的內涵充分地揭示和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