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保定民間舞蹈保護和傳承探究
【1.1 1.2】保定民間舞蹈概述
【1.3 1.4】保定民間舞蹈的特征、形成及發展
【1.5 1.6】保定民間舞蹈的空間分布
【第二章】保定民間舞蹈的自然生態
【第三章】保定市民間舞蹈的社會文化生態
【第四章】保定民間舞蹈的現實關照
【結語/參考文獻】民間舞蹈文化可持續發展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在保定地域文化的眾多組成部分當中, 保定民間舞蹈是最具典型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以生動活潑的藝術形式, 豐富淳樸的表現內容, 始終活躍在人民的生產生活當中。成為反映保定民間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保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保定真實的名片,展現保定的魅力和風采的重要標志。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保定民間舞蹈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即使是一些被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明確需要保護的民間舞蹈也在不斷地消失。在這種背景下,本文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展開對保定民間舞蹈文化生態的研究,考察了保定民間舞蹈生存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探究出了作為傳統文化代表的保定民間舞蹈自身的生長發展規律??疾炝吮6耖g舞蹈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探究出我們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應該如何保護它的生存和發展的相關辦法。
初步通過本論文研究,希望能夠為保定已經展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和研究角度,為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思路。能夠為保定文化特色的發掘、認同意識的凝聚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與思維坐標,也能夠為保定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劉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大眾文藝》 2014-8
[2] 丁永祥《懷梆文化生態研究》,上海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9
[3] 康柳《河北趙縣南寺莊背燈挎鼓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4] 寧偉男《河北民間舞蹈“昌黎地秧歌”的特征與傳承研究》,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 王建軍《繡球龍燈的藝術魅力》,《大眾文藝》 2010-3
[6] 劉春惠《河北易縣忠義村:一個滿族村的民族學調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7] 肖瑞芬《山西晉南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鼓舞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8] 孫燕《京畿地區戲曲劇種的空間分布與傳播》,《保定學院學報》 2014-2
[9] 趙雪娟《淺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意識》,《學園·教育科研》 2012-20
[10] 呂彩云 《淺析區域政治中心地位對城市現代化啟動的影響--以保定為析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6
[12] 周大明:《河北舞蹈史》科學出版社 2009 年
[13] 宋德金《金中都的歷史地位》,《北京建都 850 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 年版
[14] 曹桂生《中國畫創作中的情感作用》《文藝研究》2005-3
[15] 翁世暉《中國古典舞動態語言的“中性化”取向及其意義》,《福建藝術》 2002-5
[16] 陳曉芬 《泊頭小竹馬藝術研究》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3
[17] 陳碧嬌《1980 年代以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品風格初探》,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
[18] 周大明 《河北省民間舞蹈現狀調查報告》(內部資料)
[19] 王 靜《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 光明日報 》 2013-07-2
[20] 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1] 劉建、劉龍奎《宗教與舞蹈》,民族出版社,1998
[22]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國 ISBN 中心出版社,1992
[23]《中華舞蹈史》編輯委員會《中華舞蹈史 河北卷》,學林出版社, 2002
致 謝
工作多年之后,重新坐在學生的座位上上課,傾聽教授們侃侃而談,完成老師們布置的作業,和同學們就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如沐春風,受益匪淺。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的導師張文川教授對文章結構的安排、內容的取舍、材料的使用進行了耐心的指導與修改,使論文能夠順利地完成。感謝張老師!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的家人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和支持,使我能夠在大量的教學工作之余,還能夠暫時擺脫家務的拖累,擠出更多的時間來研究理論、查找資料、專心寫作。特別是我已近八十歲的母親,不但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還經常對論文材料的搜集、寫作時間的安排、答辯過程中的細節處理等具體而繁瑣的問題,給以提醒,細致而周到。面對即將完成的論文,我誠摯地說一聲: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