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翟俊杰導演作品的藝術特點探究
【引言 第一章】翟俊杰導演個人創作歷程
【第二章】主題風格---思想維度的準確把握
【第三章】創作風格---閱盡滄桑方顯柔情
【第四章】影像風格---于溫馨雋永中回味無窮
【第五章】敘事風格---自然與精巧的統一
【結語/參考文獻】翟俊杰影視作品的藝術魅力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翟俊杰作為第四代導演"末班車"中的一員,他的作品就像時代的一座標尺,時刻衡量著主旋律影視作品的發展標準,他的作品也譜寫著一代人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他用十分敏銳的目光和深刻的鏡頭語言表現出對電影的熱愛。別斯林說:"在真正的藝術作品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鮮的,具有獨創性的,其中沒有哪一個形象重復另一個形象,每一個形象都憑它所特有的生命而活著。"在翟俊杰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他對影視人物個性化的塑造,一改我對重大革命題材說教性質的認識,翟俊杰更多的是從另一個新鮮的角度來講述重大題材的故事。翟俊杰就像一個不停轉動的齒輪,從來沒有停止過創作的步伐,他的作品是那個時代專屬的印記,他的作品繼承著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精髓,通過獨特的藝術表達手段表現出對歷史和社會的深刻思考。不管時間怎樣磨碎世界的記憶,翟俊杰在電影創作中所創造的輝煌成績依然鮮活。
文獻:
[1]黃會林。電影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30.
[2]烏蘭。世界著名電影導演研究[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116-130.
[3]孟犁野,張思濤,李晉生。再現革命歷史的藝術[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57-68.
[4]陳默。浪漫與憂患:中國電影導演[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32.
[5]孟犁野,張思濤,李晉生。再現革命歷史的藝術[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
[6][蘇]格·巴·查希里揚,伍菡卿 ,俞虹譯。銀幕的造型世界[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
[7][匈]巴拉茲·貝拉,何力譯。電影美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
[8]·(加)安德烈 戈德羅,·弗朗索瓦 若斯特。什么是電影敘事學[M].劉云舟,譯。北京:商務印書局 2005 .
[9]李稚田。影視語言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0] [美]·羅伯特 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M].周鐵東譯,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11]鄭洞天,謝小晶。構筑現代影像世界:電影導演藝術創作理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
[12]李顯杰。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13]李勝利。電視劇敘事情節[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14][法]馬賽爾·馬爾丹,何振淦譯。電影語言[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15]白睿文。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M].2007.
[16]王云階。論電影音樂[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
[17]馬克。費羅,彭妹諱譯。電影和歷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8]鞏如梅。鏡頭后面的世界-中國電影攝影師研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19]朱瑪,朱丹。世界著名導演的鏡頭語言[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胡智鋒?!段覀兊姆ㄌm西歲月》:激昂慷慨的愛國主義頌歌[J].光明日報,2001.
[20]張東鋼。第四代電影導演-電影表演美學觀念特征淺析[J].當代電影,1999,(1)。
[21]翟俊杰。"第三極文化"與中國電影[J].中國電影報,2010 ,(6)。
[22]孟中。電影劇作中的情感控制[J].當代電影,2007,(03)。
[23]許栩?!峨娪皵⑹乱暯翘骄俊穂J].云南藝術學院。 2000,(09)。
[24]翟俊杰?!洞鬀Q戰》"國民黨統帥部"導演回顧[J],文藝研究,1992,(2)。
[25]鐘榮龍。敢于嚼鋼的人-訪著名電影導演[J].電影評介,2010,(12)。
[26]丁亞平。逝去的時光─湯曉丹的曲折的電影道路[J].當代電影,1999,(4)。
[27]藍為潔。從金牌導演到銀幕將軍──湯曉丹訪談[J].當代電影,2003,(4)。
[28]陳默。激情的宣言_翟俊杰影視創作閱讀筆記[J].當代電影,2001,(11)。
[29]翟俊杰。雪域高原四重奏<西藏風云>導演總結[J].中國電視,1999.
[30]李寶江。以英雄精神譜寫英雄史詩-記<驚濤駭浪>導演翟俊杰[J].電影評介,2003.
[31]歐陽琴書。我的長征情結---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翟俊杰專訪[J].電影,2006,(11)。
[32]孫獻韜,李多鈺。中國電影百年 1977-2005[J].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33]秦其明,方軍著?!秮碜蚤L征路上的報告》[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4]紀元,《"在路上":李玉電影作品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35]盧崢?!短剿鳌ぐl現》的敘事學特色[D].鄭州大學,2007.
[36]劉浩。論中國第五代導演電影中的文化追求與文化傳播[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09,(09)。
[37]戈雙峰。論中國新時期以來紀實風格電影的發展流變[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38]喻群芳。陳凱歌導演藝術論[D].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生學位論文,1997.
[39]張明芳,張藝謀電影論[D].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學位論文,2002.
[40]王學良。翟俊杰:"主旋律電影"創作也應該"走轉改"[N].新華每日電訊,2012,(2)。翟俊杰。電影需要真誠的評論[N].人民日報,2010 ,(24)。
[41]李麗芳。影像敘事對文學敘事的承接與超越[N].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2)。
[42]李啟軍。英雄崇拜與電影敘事中的英雄情結[N].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
[43] 崔軍。 回歸中國紀錄片的人文傳統[N].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2-10-17 (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