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導演的工作主要是在演出前進行的,根據劇本進行構思,同時,把各種藝術成分納入統一的文藝構思中。
他要對參加演出的每個專門家分別提出要求,使他們的創作從不同的角度完成完整、統一的舞臺形象,體現演出的思想意圖及藝術風格。作為集體創作組織者的文藝導演,他的組織工作之一就是協調各種藝術成分,使每個專門家都能各盡其才、各顯其能。文藝導演在完成這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中,藝術民主是很重要的。
一、文藝導演是演員的“鏡子”
文藝導演,既應該善于激發演員的想象力,保護演員的創作熱情,又要善于調動演員創作角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文藝導演自己要保持應有的創作激情,還應該刺激演員也同樣保持應有的創作激情。文藝導演,在必須的時候,應該能夠給演員做示范,引文藝導演員進入角色,還能夠把眾多演員的創作組織成和諧的整體。
文藝導演的舞臺調度是實現舞臺造型美的手段,內在節奏與外在節奏的統一,都是文藝導演構思和文藝導演計劃要明確的問題。
戲劇是以演員表演為中心的藝術。文藝導演的立意和解釋、文藝導演的人物形象構思,主要是通過演員的表演體現出來的。演員在創作角色時,很難在創作的同時不斷地檢驗自己的表演。正是文藝導演,從全劇總的立意出發,依照人物的行為邏輯,在排演的過程中不斷匡正演員的表演,使演員的創作情感沿著人物形象的正確軌道前行。文藝導演這面“鏡子”,不僅僅是平面鏡,還是“放大鏡”“X 光鏡”;不僅要幫助演員糾正表演的一招一式,還要幫助演員建立起完整的形象構思;不僅要幫助演員校正外部表演的偏差,還要校正內心體驗的不足;不僅要幫助演員演好這一角色,還要教會演員掌握正確的創作方法。
因此可以說,文藝導演又是演員的表演教師,即使是那些演員隊伍的專業素質比較好、藝術上比較成熟、表演方法上也比較正確的劇院,文藝導演也應然擔負著不斷提高演員美學格調、形成統一表演風格的重任。
二、文藝導演素養
作為一個成功的文藝導演,素質要求更為全面。但最基本的因素應該包括素質和能力兩個方面。素質是一種靜態的素質觀,能力是動態的修養角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應從人格、智慧、組織、身心四個方面對其進行界定和研究。
一是從人格的角度,文藝導演邀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這是文藝導演的價值觀要求,是其底線和成功的基石。文藝導演的活動,作為戲劇舞臺和指揮部的核心,是藝術生產的總調度,他的職責是二度創作劇本作家,在編排和工作人員參與下使作品變得立體化、形象化、舞臺化。特別是文藝導演的特殊地位,必須對社會有很大的責任,對團隊、國家事業心,也應具有敏銳的洞察趨勢,否則就無法保證戲劇作品的社會價值取向和藝術取向。
第二,是從智力分析的角度,文藝導演應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這是從技術層面對文藝導演的要求。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是文藝導演對劇本和舞臺表演的必要條件。否則,文藝導演就無法理解劇本的意義和目的,更不能成功轉型為演員的語言和動作編排的舞臺設計。作為一個文藝導演必須具有技術能力是:劇本、演員的選擇能力、寫作文藝導演意圖的能力、突破編劇、現場創作的能力等。中國文藝界有一個經驗法則,稱之為叫“戲保人”和“人保戲”,一個劇本寫得好,可以給演員創造足夠的空間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同樣的道理,如果文藝導演好了,演員的技巧,演員豐富而精細的創作,才能發揮出人物栩栩如生的光彩,這樣,一個好的劇本才可以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和演繹。
第三,從組織行為分析的角度,文藝導演要具有良好的服從意識和團隊精神。這是從管理上對文藝導演要求和約束。文藝導演是核心和文藝演出的指揮,但其活動受到劇本的約束,不能信馬由韁自由發揮。受客觀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限制,受觀眾素質的制約,這些都是對文藝導演的服從意識的要求。文藝導演的思想只有通過團隊的表現來觀察員工的表現,所以文藝導演要有凝聚團隊力量的能力,有能力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具備協調和解決團隊的能力。比如說,上萬人的演員隊伍帶著燈光,音響和后期制作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性能團隊總監,沒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是無法完成任務的。
第四,從身體和精神的角度來看,文藝導演有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身心。文藝導演是一項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需要接受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心理環境的考驗和苦難。如果不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就無法承擔這一工作負荷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