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舞蹈藝術,作為我國文化領域里一種全新的藝術類型,從它發源產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取長補短的不斷完善中向前發展.
舞蹈教育,同樣也跟隨著這個腳步.那么,在舞蹈教育過程中,究竟怎么做才會保證我國舞蹈藝術永葆活力和生機,不斷向前進步與發展呢? 本文從"我國舞蹈教育發展現狀、舞蹈教育三大要素及其作用、完善舞蹈教育事業的措施"三方面入手,具體的討論和研究了該如何進行舞蹈教育,促進舞蹈藝術健康發展.
1 我國舞蹈教育發展現狀
\\( 1\\) 成就與地位.我國的舞蹈藝術成就,在整個世界的藝術文化事業發展長廊中,都占有著不可輕視的地位.長時間以來,它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為自己贏得了無數追隨者和擁護者; 同時也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與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不同的舞臺上,我國的舞蹈藝術,都以獨特全新的表演形式、高難度的表演動作技巧、嫻熟的手勢表現方法、真摯誠意的眼神交流等方式和方法,受到了眾多欣賞者、鑒賞者以及廣大觀眾的歡迎與贊譽.
\\( 2\\) 存在的問題.我國的舞蹈藝術與舞蹈教育,在進步與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現如今在中國,大部分領域的舞蹈教育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舞蹈教育過程中過于刻板和過于注重技術技巧訓練,反而輕視了舞蹈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培育.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意義上,在某些方面對舞蹈藝術和舞蹈教育事業的完善與進步都帶來了很大的阻力,不利于我國舞蹈藝術和舞蹈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其作用也與越來越重要.所以無論是在當今時代,還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解決這些問題,使舞蹈藝術保持健康發展.
2 舞蹈教育三大要素及其作用
\\( 1\\) 舞者的技術技巧.在舞蹈教育的具體過程中,一個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要素,就是舞蹈表演者需要具有扎實的舞蹈技術與技巧基礎.這是舞蹈教育萬萬不可缺少的.因為在表演舞蹈節目的具體過程中,需要舞蹈者加入眾多高難度的表現形式和表演方法,如舞蹈中要時刻保持那種飄逸流動的美妙舞姿,還要在表演過程中把握住手指、衣袖等諸多元素的靈巧完美運用,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與背景音樂中悠遠綿長的音樂相搭配配合,以及……這一系列的技術與技巧因素,都促進了舞蹈表演的完美進步與成功.一個舞蹈者沒有扎實而厚重的基本功和技術技巧,是無法正常甚至超常完成這種舞蹈任務的.
\\( 2\\) 舞蹈創編能力.舞蹈教育者有著具有極高的對舞蹈的編排與創編能力,也是促進舞蹈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從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在進行舞蹈教育的時候,不可能也不能始終都以一種舞蹈動作和類型為原型,必須要在不斷地變化和創新發展中走向不同、走向大領域和大范圍.要教育學生在創作和展現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始終圍繞著不同作品的中心情感和感情,展開具體的不同的舞蹈編排與展現.促進不同風格特點的舞蹈類型的產生和發展.
\\( 3\\) 舞蹈感覺.任何一部藝術作品或者文學作品,甚至是任何一部各個領域的作品,都講究一個"感覺",這種"感覺"對于藝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少了它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藝術作品產生.同樣,這種"感覺"在舞蹈藝術中更為重要.所謂的舞蹈感覺,就是要對舞蹈作品中想要表達的中心情感有一個觸碰點.也就是在舞蹈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創作者在創作構思時候思考的問題: 自己創作這部作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自己要在這部作品中表達什么樣的中心情感和感情? 如何具體的將這種中心情感和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沒有這種對于舞蹈藝術的特殊思考和感覺,是無法真正更好的從事舞蹈教育工作的.
3 完善舞蹈教育事業的措施
\\( 1\\) 加大對舞者的基本技術培訓.為表現出不同的藝術作品,不同領域的表演者和表現者都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但是,扎實的基本技術和技巧培訓每個領域必不可少的.舞蹈教育的過程中也必不可少.舞蹈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要加大對演員基本功的訓練,如舞蹈中時刻保持的那種飄逸流動的美妙舞姿,表演過程中手指、衣袖等諸多元素的靈巧完美運用、注意與背景音樂中悠遠綿長的音樂相搭配配合等等方面,這一系列的技術與技巧因素,都是促進舞蹈表演的完美成功的基礎.沒有這些扎實而厚重的基本功,是萬萬不可的.
\\( 2\\) 重視舞者的舞蹈編排能力.重視對舞者的舞蹈編排能力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為不同的舞蹈類型,其所要表達的意蘊和風格特點也存在不同的地方.舞蹈教育者,要根據創作者和表演者以及欣賞者三個群體進行定位; 要在具體的編排舞蹈的過程中做到: 以創作者的基礎點出發,通過一個途徑將這種不同的風格和意蘊淋漓盡致地表達給觀眾; 同樣的,要以欣賞者和觀眾的出發點出發,通過一個媒介來理解和感受不同風格特點的敦煌舞蹈帶來的不同心理體驗; 還要從具體從事表演和表現的表演者及表現者的考慮點出發,使其在表演不同風格類型的敦煌舞蹈的過程中,利用大部分的手勢、動作、手腳等表達元素的作用促進創作者、表演者、欣賞者鑒賞者以及廣大觀眾等三大藝術主體之間的完美交流和溝通.
\\( 3\\) 加強對舞者的舞蹈感覺培養.舞蹈這種藝術是一種美的藝術,是一種善于抒發和表達情感的藝術,所以在創造這種美的藝術、抒發和表達情感的藝術的時候,更需要加入一些能夠代替語言表達的東西,來將敦煌舞蹈這種無言的、沒有聲音的藝術轉化為有聲有形的真正藝術.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這種轉化工作呢,那就必須要依靠舞蹈感覺了.只有對舞蹈真正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和感覺,對于舞蹈有著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做到成竹在胸.才能在編排的過程中始終依靠這種感覺,從而保證舞蹈的原創性,真正編排出有深度有含義的作品.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舞蹈教育者要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不斷滲透,積少成多,逐步為整部作品的成功和深入人心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顧明遠. 論蘇聯教育理論對中國教育的影響[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4\\( 01\\) .
[2]菁鳶,文聿. 舞蹈教育: 創造力不能被"下載"的領域---北京國際舞蹈教育發展論壇紀要[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 04\\) .
[3]明文軍. 呼喚多元化 培育舞蹈文化人---21 世紀職業舞蹈教育的斷想[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 04\\) .
[4]王建疆.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藝術再生問題研究[J]. 西北師范大學學\\( 社會科學版\\) ,2007.
[5]塞繆爾·亨廷頓\\( SamuelP. Huntington\\) \\( 美\\) . 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等,譯. 新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