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電禁播部分日漫這一事實,它引起了二次元的普遍不滿, 但中國的廣大家長對這一舉措大多數表示舉雙手贊同,這涉及了不同的社會群體對日本動漫的態度問題。對于日漫,筆者認為應該以客觀求實的態度來看待。 中國人普遍不了解動漫,簡單的把動漫和動畫片等同。 在日本則不然,日漫作為日本的標志性產業,極大的帶動了民族經濟。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 日本很多的漫畫家,每年生產出很多漫畫作品,但是在這些作品中,只有很少的部分才能被動畫化??梢哉f,被動畫化的漫畫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從動畫的制作流程上就可以看出中日動畫的差距。
其次,從受眾群體上能看出中日動漫的服務范圍和傳播范圍。 在中國,動漫多是為兒童,青少年設計的。 日本實行的是全民動漫,一部分動漫為青少年服務,一部分動漫為成年人服務。不能不說,就是這樣的一個事實,把中國很大一部分成年人推向了日漫的世界中,像優酷、土豆等各大視頻網站,日漫的平均點擊率都在百萬以上。
在動漫類型方面,中日的差距更是進一步被拉開,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動漫思想過于保守, 缺乏創造性。 《日本動畫賞析》這一類教科書曾經對日漫的類型進行了概括,到了今日筆者認為對類型的概括已經不完全了。 日漫在最近幾年突飛猛進,蓬勃發展,幾乎涉獵了所有類型。 比如搞笑、治愈、懸疑推理、吐槽、戰斗、耽美、熱血等等,這樣的分類不僅細化了動漫,在此基礎上也通過分類也讓觀眾更加了解的動漫風格及特點。
除此之外,中日動漫思想觀念上是最大的差別,也是導致中日動漫水平地下天上的根本原因。 思想來源于對文化的挖掘。 中國動畫,比如《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幾乎沒有文化內涵可挖掘,進而導致動漫處在無思想狀態,客觀的事實導致了中國動畫專為兒童設計。 日本動漫則不同,以《火影忍者》為例,無論是整體構造還是局部設計,它都廣泛的吸收了本土文化及外來文化以豐富其內涵。
首先它吸收了本土的神話傳說。 《火影忍者》主要講述了生活在火之國木葉村的漩渦鳴人的成長史, 這是動漫的主線,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和羈絆。上件自國之常立神以下,伊邪那美神以前,并稱「神世七代」。所以為七代者,上二柱獨神各云一代,次雙十神各合二神云一代計也。
在日本神話中,從國立常神道伊邪那美神,是日本神話中開天辟地的七代神只的總稱。 “神世七代” 冥冥中也正符合了《火影忍者》所講述的火之國七代火影,分別是:千手柱間、千手扉間、袁飛日斬、波風水門、綱手、旗木卡卡西和漩渦鳴人。
在對宇智波家族的塑造過程中更是大范圍的采用了上古神話神只的名稱為宇智波家族的瞳術命名。 《古事記》中記載了日本諸神由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所生, 二人既是兄妹也是夫妻。伊邪那美命生火之迦具土神時被火灼傷,不久病死。伊邪那岐命尋妻尋到黃泉污穢之地,從黃泉回來后伊邪那岐命認為必須要清潔身體,進行了袯襫之禮。
方伊邪那岐命洗御左目,所生之神,天照大御神;次,潔右御目時,現月讀命;再次,凈其御鼻之時,所成神名,建速須佐之男命。建速須佐之男命在神話中可謂是一個性格復雜的神只,他無時不在懷念他的母親并日夜痛哭, 但他也是一個破壞神,招致災害。 在神話中他亦有很大的貢獻,用草薙劍為民除害,斬殺了八岐大蛇。
岸本在塑造宇智波家族的時候創造性的引用改造了上古神話。宇智波一族每個人都有開啟瞳術的能力。最初,他們的眼睛和普通人沒有分別,當遇到外界強烈刺激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開啟寫輪眼,進而開啟萬花筒寫輪眼,而天照、月讀、須佐能乎就是開啟了萬花筒寫輪眼的宇智波族人可以發動的瞳術,在《火影忍者》中宇智波佐助、宇智波·鼬等人都可以發動。 伊邪那美和伊邪那岐在動漫不是作為開天辟地的神只存在,而是作為宇智波一族的究極瞳術而存在的。
不僅如此,它也廣泛吸收外來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中的地獄文化,比如佩恩的“六道”和“輪回天生”等忍術,更是直接吸收了佛教用語。因為動漫中蘊含了優秀的文化,所以思想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以《喜洋洋灰太狼》和《進擊的巨人》為例。 前者它告訴了兒童這樣一個現象,只要羊回到了村子里,那么狼就吃不到了羊,羊也就擺脫了危險。 后一部動漫中因為吞食人類的巨人存在,所以人們生活在高大的圓形石壁內,因為生存范圍有限,糧食短缺導致了人與人之間互相仇視。 它告訴人類,即使生活在暫時安全的石壁內也是不安全的,必須走出去去了解巨人的基本情況,進而消滅巨人。 《進擊的巨人》在二次元的心目中也形成了一個符號,那就是調查兵團的“自由之翼”,它代表著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對未知世界的渴望。
中日動漫從制作到上映這一過程中, 除了以上的論述外,還有很多差別導致了中日動漫水平被拉開。 中國沒有動漫專屬的聲優,中國動漫的聲優大都被主持人承包了,在日本則不然,聲優成為一種十分火熱的職業,日本的動漫仿佛是和聲優一塊發展起來的,二者形影不離。 除此,還有音樂方面,中國動漫的音樂一以貫之,很少改變;日本動漫片頭曲片尾曲會應時應景或者按季變化,動漫中間穿插的背景音樂更是能夠讓人對其中的情節產生記憶深刻的效果。
總之,對于日本動漫來說,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學習的態度來對待它, 而不應該因為其中有血腥暴力因素而加以排斥。 當然,對于進口的動漫來說,也必須嚴格把關,為中國兒童乃至中國的成年人提供一部部具有良好品質的動漫。
參考文獻:
[1]安萬侶。古事記[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2.
[2]汪公紀。日本史話[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