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壯族位于我國云南省東部,是我國主要的壯族聚居地之一,那里人文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幽美,民風古樸,原生態的壯族舞蹈是曲靖壯族最大的特色.本文結合了曲靖當地的民俗精神分析了曲靖壯族舞蹈從傳統到當代的審美衍變.
一、曲靖壯族舞蹈所具有的當代精神
壯族舞蹈作為一種當代的民間舞蹈藝術,在帶有一些創意和民族性的基礎上,更需要在傳統民俗的形式上反映時代精神的氣息,從我們跳過的"壯族大歌"的角度來看,很多原始細節已經不復存在,不再需要銅鼓和音樂,沒有壯族舞蹈的傳統蛙型,只留下精藝、濃厚、典型的壯族舞蹈精髓.除了提煉升華壯族舞蹈的元素,還加入了一些舞臺藝術元素,如錯落別致的舞臺設置,還有舒緩有致的節奏搭配.但氣氛中彌漫的味道正是抓住曲靖壯族舞蹈的精神所散發出來的.所以與那些在舞臺表演中的壯族舞蹈藝術相比,以"壯族大歌"最具壯族精神,而那些融入了現代文化和現代流行元素的壯族舞蹈失去了原汁原味,已經脫離了壯族精神的本質.
首先,曲靖壯族舞蹈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巫文化便是它的核心所在.這種文化特征得以保存相對完好,符合當代人們的非物質文化保護意識.當代的文化探索不僅僅對亞馬遜平原的原始森林感興趣,以人為中心的充滿文化內涵的傳統民俗,才是當代社會人文關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點所在.
其次,曲靖壯族舞蹈具有獨立的風格.這需要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風格的積累,雖然我們不能完全理解或了解這些行動的起源,卻隱藏著深深的文化信息,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這意味著信息的文化,不可復制的獨特的舞蹈正好迎合了當代審美的多樣化需求.
再次,曲靖壯族舞蹈的生活感很強.荒蕪之地的生活條件惡劣,曲靖壯族人民克服艱難困苦得以生存,這些意識與精神便體現在了舞蹈當中.
最后,曲靖壯族舞蹈是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表達,這種表達體現在那些巫教信仰中.在傳統的曲靖壯族舞蹈,舞者對宗教具有無比的癡迷.舞蹈變成了情感上的支持,跳舞的人完全沉浸在自我營造的情感享受中.這使得舞蹈保持強烈的情緒傳染效應.
二、如何實現曲靖傳統壯族舞蹈的當代轉換
雖然我們承認曲靖傳統的壯族舞蹈包涵的"當代精神",但其要在當代舞臺藝術中衍生下去,并不是很自然的事.我們還必須找到方法和手段,實現傳統形式到當代審美的轉換.當然,也可以發生在原生態民間舞蹈與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中自發地發生轉變.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少數族民區也逐漸被現代都市文化感染,具有時代的特點.那么舞蹈形式也會發生改變.然而,對于舞蹈舞臺藝術,我們意識到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不僅保留曲靖壯族舞蹈的文化特征,更要使舞蹈取得新的發展,讓它被現代社會認識和接受,以此讓曲靖壯族傳統文化得到弘.
三、傳統民間舞蹈向當代衍變的啟示
有些人往往要費心費力地把傳統民間舞蹈絲毫不差地保留下來,總是試圖用原生態的民間舞蹈來提醒自己不要走得太遠.但我們經常在民間舞蹈的發展中力不從心,為了讓動作變得優美,于是越走越遠.事實上,它是比民間舞蹈文化內涵損失更可怕.因為即使我們模仿的動作毫無差池,一旦失去了文化內涵,再完美的翻版終是沒有多少意義的.這也許就是我們應該從傳統民間舞蹈向當代轉換中應該明白的道理,我們的審美取向應該有了答案:應該得以保留的絕不是舞蹈的形式,而是民族文化的內涵與民族的精神.
通過參加民間舞蹈活動得到審美的愉悅.民間舞蹈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性,無論是參與跳舞或觀看舞蹈隊伍行列,都是一種民間舞蹈所帶來的審美愉悅的普及,一種文化意識所引起了廣泛認可的審美愉悅.這與現代舞蹈只強調個性差異是不同的.從曲靖壯族舞蹈可以發現,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帶給人愉悅,是因為最淳樸的表達方式能夠觸動所有人產生共鳴.民間舞蹈從本質上不是一個合適的"觀望"的舞蹈,而是重在參與的充滿生命力的交流方式.
通過民間舞蹈的文化詮釋提高審美素質.前面已經說了,傳統民族舞蹈的當代審美衍變不是要我們舍棄民俗文化內涵.古老的民俗文化解讀是追求歷史和文化,是以傳統的方式對當代社會的反思,而不是籠統的復制.在這個解釋過程中,我們摒棄那些只追求標新立異的舞蹈形式來提高自我的審美情趣.
如果只保留曲靖傳統壯族舞蹈的動作,我們只需要簡單的復制.但如果要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延續一個民族的精神,這是形式所給不了的.我們所想要的舞臺藝術并不是干枯乏味的動作的集合,而是能感染我們的,能讓我們讀懂并受到鼓舞的特殊的氣息.民間舞蹈之所以一直得到傳承和發展不就是因為如此?
參考文獻:
[1] 張於.淺談壯族舞蹈從文化傳統到當代審美的研究[J].今日南國,2012,8.
[2] 黃小明,陳利敏.壯族民間舞蹈傳承中的"原始遺存"及發展趨向[J].藝術探索,2011,6.
[3] 白云武.云南文山壯族手巾舞的文化內涵分析[J].大眾文藝,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