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影的價值觀傳播狀況
(一) 價值觀混亂期
在2002 年,我國電影的產業化開始走上歷史的舞臺。這一年,張藝謀執導的《英雄》橫空出世,開創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先河,其國內票房銷售額高達2.5 億元人民幣?!队⑿邸烦蔀橹袊娪暗囊粋€奇跡。兩年之后的 《十面埋伏》及 2005 年的 《無極》和 2006 年的 《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多部國產商業大片先后走進人們的視野,問鼎各大影院。這些大片不僅有巨額的資金投入還有豪華的演員陣容給我國大眾帶來了一場場華麗的視覺盛宴,一次又一次熱播潮流,創下中國影視票房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也正是由于這些商業大片的出現和熱播,使得低沉十多年的中國電影行業看到了春天和希望。
我國的電影票房取得了巨額回報,但是這些電影公司都是民營公司,在我們高呼中國電影的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們也要關注那些電影里一片混亂的價值觀,這種不好的狀況。
中國的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不但拍攝場面雄偉壯闊、美麗大氣,而且在上映之初,不但是拍攝效果還是演員演技都受到觀眾一致好評,但影片所表現的價值觀卻有很大的爭議?!队⑿邸穫鬟f出了這樣一種價值觀:只要擁有和平,什么國家主權、民族大義等都可以放下不談。倘若這樣的"英雄"邏輯或價值觀可以成立且被人接受的話,那么古今中外那些反抗強敵侵略,反抗暴政蹂躪的無名烈士就將變得輕如鴻毛,微不足道。那么類似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精神就將從備受推崇到無人問津,這樣的價值取向對于現今整個社會道德是一種徹底的顛覆,這也是這部電影在熱播之后出項巨大爭議的根結所在。
但是,這一時期也不缺乏宣揚,以正能量為主旋律的電影。比如,《我的法蘭西世界》、 《任長霞》、 《驚濤駭浪》、等等;藝術片 《暖》、《世界》、《孔雀》等??蛇@些影片的票房卻并不怎么令人樂觀。并沒有多少人愿意走進電影院觀看這些電影,這些電影承載的價值觀沒有產生應有的影響力。在這種時代的大背景下,大眾迫切需求那些能夠把主流價值和商業市場相融合的電影。
(二) 主流價值觀彰顯期
在2006 年我國具有主流價值觀的電影才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在眾多的電影作品中,《云水謠》從其中脫穎而出,該影片不僅獲得了第26 屆金雞獎"最佳影片"獎項,還獲得了巨額的資金回報,在觀眾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一部影片《云水謠》也很成功,它的成功有兩大原因,一是加入了大量的商業元素,比如感人的愛情故事、偶像明星的出色演技、精美絕倫的畫面等等,二是它所承載的積極健康的價值觀。
國產電影《梅蘭芳》也在08年也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它的成功也有兩大原因,第一,該電影中明星眾多、場面宏大而精致,第二,它具有深度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品位。
2009 年末2010 年初,電影《十月圍城》的熱播,引得觀眾的熱烈討論,在劇中我們看到,劇中人物為了保護隨中山同志的安全,一個接著一個的死去,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我們先輩的偉大和革命艱難,使我生出好好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的想法。這部電影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和經濟回報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所承載的主流價值觀。
2010 年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更加震撼人心,這部電影具有災難片這個吸引眼球的外表,但是該影片講的卻是一個溫情情故事。導演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把電影的主旋律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由韓三平、黃建新共同導演的《建黨大業》,成功承載了我國的核心價值觀念與商業運作的完美結合,令人深思。
二、電影的價值觀傳播的轉變
(一) 從對中國文化價值認知的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
以前,國外觀眾主要是通過武俠文化來了解中國文化。他們對我國文化的認知還停留在我國武俠文化的所表現出來的層次。最近,我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海外大眾已經不滿足只通過武俠電影來認識中國,他們迫切的需要從另外的角度來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文化,更希望能夠從多角度了解我國的每一種文化。正是基于種種需求,海外觀眾對中國文化價值的認知逐漸發展為對中國文化價值多方面,多角度的認識和了解。
(二) 從對中國文化價值認知的淺層次向深層次發展
中國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所以我過的文化不但底蘊深厚,而且博大精深。要學習和理解中國文化,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僅如此,要想了解中國文化的價值也要有一個由淺而深的過程。首先,外國觀眾對我國的武俠文化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知,他們從最初的,善與惡,正義與邪惡的價值判斷支上,又有了新的感悟,那就是了解和認識到了我國的愛國主義的價值觀,這個過程就是由淺而深的理解過程。如對武俠文化所體現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道"以及"情與理"等價值觀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其次,是對當下中國社會文化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海外受眾對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的了解是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來的。大部分的海外觀眾希望通過更多的更多的中國電影來了解更多種類的中國文化,比如,中國的歷史文化,當代中國人的生存情況等。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又有自己獨有的民族文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文化以中華文化為根基,向海外各族人民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并且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也產生了極大影響。隨著中國的日益壯大,海外大眾也越來越關注我國文化,我過的文化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三) 從對中國文化價值認知的歷史向度向現實向度的轉換
中國是全球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有五千年的傳承,在文化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我國的迅速發展,我國文化傳播的也越來越遠,現在,我國的武俠文化和歷史文化已經不能滿足外國觀眾的需求,他們迫切的希望看到更多的國產電影,以此來了解當下我國的文化和價值取向,了解我國國民的生活情況。外國觀眾對我國的文化從傳統的歷史文化,和武俠文化已經轉換到現實中的中國文化,而這種轉變才剛開始而已,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文化能夠穿向全世界,并震撼世界。
參考文獻:
[1] 劉京林。大眾傳播心理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 胡正榮,段鵬,張磊。傳播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 路易斯,賈內梯。認識電影[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
[4] 陸地,高菲。中國商業電影價值取向的缺陷和補救[J].電影新作,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