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的身姿給人美感,曼妙的步伐隨靈魂共舞。創新,是靈魂的再現,是舞蹈教育體制的需求。隨著時代的步伐,創新教育問題是熱門話題,因為它關乎著國家的強盛、民族的振興。
因此,舞蹈教學在大形勢的驅動下也在走向創新教育之路,不僅提高了教育者的創新能力,而且為時代的需求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如何將創新教育運用于舞蹈教學之中,探索出符合舞蹈教學的實際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話題。
一、舞蹈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社會經濟結構進行了調整,就業壓力逐步增加,高校不斷擴招,導致學校招收情況不容樂觀,同時學生與以往相比,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限制了舞蹈教學的發展。
舞蹈教學中的共同點是:教學方法是口傳身教,教學內容呆板無趣;注重舞蹈素材教學,運用模仿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實際情況;教學內容多、課時少,技能教學嚴重不足;集體教學多,個別輔導少;教學硬件設施水平差異很大;非舞蹈專業教師進行舞蹈教學現象的存在等,這種現狀抑制著舞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創新舞蹈教育勢在必行,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育之本,是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各類所需舞蹈人才。
二、如何實現舞蹈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舞蹈教學的主要內容是:
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舞蹈技能,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和主動參與性,讓學生全面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掌握舞蹈具有的時間、空間和力度的特征,增強身體的感應力和敏感性,熟悉舞蹈種類間的不同特征。
如何結合舞蹈教學的這些特點進行創新教育呢?
(一)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舞蹈的生命在于其獨創性,因此,舞蹈教學也應具備個性化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是讓學生擁有不沉于既定現實、渴望改變、追求夢想的觀念,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發出對創新舞蹈的呼喚,在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潛能,教學中鼓勵學生挑戰自我、勇于創新,明白自己才是舞蹈的主宰者。
(二)緊抓舞蹈教學特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適的舞蹈創新教育,才能正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1\\)舞蹈創新教育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參與力。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舞蹈幾乎是零基礎,而舞蹈教學擁有其自身的特點,它的要求是:學生在學習舞蹈之前首先得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這樣才能進一步學習和體驗新動作,準確掌握新技能。其次,舞蹈藝術語言具有夸張、虛擬的特點,舞蹈作品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很大的跳躍性,因此,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舞蹈教學應該具備的內容。最后,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到舞蹈教學之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新想法、新動作,滿足學生們對舞蹈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提出新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舞蹈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結合體,因此,教師不斷地提出新目標,鼓勵學生積極挑戰,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舞蹈比賽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努力克服困難,向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前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怎樣去欣賞舞蹈,同樣是發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 \\(3\\)舞蹈,不僅要愛學習,更要會學習。對于零基礎的學生來說,學習舞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開始會擁有足夠的熱情投入于舞蹈學習之中,但是不恰當的學習方法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教師若不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學生受挫后會大大削減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將舞蹈知識的難與易有效的分開,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舞蹈的困難。 \\(4\\)合作中求進步。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學生的自身情況,設置恰當的合作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從而培養學生的積極性、編創與表演能力。為了達到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們的合作能力,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態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索新知。
三、開展舞蹈創新教育的教學策略
(一)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指教師根據創新教育的目標和要求,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挖掘教材和教法中可創新的因素,作為教學活動中優先考慮的目標。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只要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提出的新觀點、新方法、新動作等都是創新,鼓勵學生勇敢嘗試,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定位。
確立目標包括兩類:1.總體目標。即確立不同年級各個學期的總體教學目標,目標中要包含學科目標和創新目標兩大類。 2.分類目標。教學過程中要兼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制定有層次、有類別的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教師與學生應該學會相互尊重,在沒有壓力的氛圍下學習,學生學習會變得積極主動,教師教學會更加輕松、愉悅,教學效果將會更加顯著。
(三)正確指引學生編創舞蹈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激勵學生自己探索舞蹈新知,努力培養學生的編創能力。在探索活動中,好奇心是學生的基本心理特征,教師應給予指導。
具體的編創舞蹈策略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學生要明確編創目的。為了讓學生明確編創方向,首先要縮小編創范圍;其次,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進行合理的教學編創計劃;再次,注意學生的學習動機,適當的開展有挑戰性的編創活動,激發學生的編創性。 2.提供充足的編創舞蹈空間。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充足的空間,讓學生獨立、自由的去思考、編創舞蹈,從而體驗創新過程帶來的快感。
學生忙于創作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旁邊多觀察,及時給予學生肯定或幫助,不僅給編創者帶來了信心,而且給予其他同學暗示和動力,讓學生在濃郁的探索氛圍中學習,將會大大提升舞蹈教學的質量和創新教育的成果。
(四)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教師是創新舞蹈教育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要做到:1.努力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運用現代教育模式進行教學。 3.培養良好的心里素質。綜上可知,創新教育能為舞蹈教育事業開辟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呂璐.大學舞蹈教學中表演意識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06\\).
[2]張娜.如何塑造生動的舞蹈形象[J].大眾文藝,2010,\\(18\\).
[3]高志毅,毛紅慶.淺談如何提高舞蹈表演的能力[J].藝術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