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民間舞蹈藝術已經發展了上千年,是我國的重要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具有無窮的魅力,進而吸引了眾多的舞蹈愛好者對其進行探索,進而也推動了民間舞蹈的發展。而在民間舞蹈的教學實際中,需要充分的把握音樂節奏,音樂節奏是民間舞蹈的靈魂,是民間舞蹈的韻律,只有科學的把握節奏,才能夠提高民間舞蹈的表演效果[1].因此,在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音樂節奏的訓練和教學,以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
1. 音樂節奏在民間舞蹈中的作用
民間舞蹈中包涵很多的元素,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音樂節奏。實際上,音樂節奏賦予了民間舞蹈多種多樣的特色和風格。由于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有很多風格迥異的民間舞蹈,而區分民間舞蹈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音樂節奏。例如,秧歌舞、朝鮮舞蹈、傣族舞等,其具有不同的節奏,當人們聽到音樂節奏的過程中,就會想到相應的民族舞蹈。此外,音樂節奏是表達民間舞情感的一種方式,民間舞蹈藝術是一種情感藝術,其在民間舞蹈中的音樂節奏表達的不同的情感,或歡快或喜悅。并且音樂節奏在舞蹈創作中起到了烘托氣氛以及渲染情感的作用,將其進行有效的表達,能夠實現較好的民間舞蹈表演效果,進而能促進民間舞蹈的快速發展[2].
2. 民間舞教學中音樂節奏的訓練
鑒于音樂節奏在民間舞中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高效教師應該做好音樂節奏的訓練工作,通過采取多種有效的訓練方式,能夠顯著的提高民間舞蹈的教學質量,促進民間舞蹈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下面針對于民間舞教學中的音樂節奏訓練策略進行詳細的分析。
( 1) 音樂節奏訓練要做到眼到、身到和心到
在民間舞教學中進行音樂節奏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做到眼到、身到和心到。具體如下。①眼到。眼到主要就是指,在實際的音樂節奏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善于觀察,觀察不同的民間舞蹈的音樂節奏,并且增強學生的音樂節奏識別能力。在觀察的過程中,主要觀察民間舞蹈中的各個節拍的處理特點,例如,不同民間舞蹈的 4/4 拍表現是不同的,維族舞是切分的,朝鮮族舞是帶附點的,秧歌是平均的。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能夠了解到不同民間舞蹈的音樂節奏,進而其音樂節奏的辨識能力也在隨之提高。②身到。所謂的身到主要就是指,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其主要模仿的內容是音樂節奏的技法,音樂節奏的情感內涵等等,學生通過觀看多種類型的民間舞蹈,將其中的音樂節奏的異同進行有效的總結,能夠實現對音樂節奏的模仿,進而學生的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會不斷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民間舞蹈學習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的完成[3].③心到。所謂的心到主要就是指,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領悟。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涉及到很多的音樂節奏,而要想將音樂節奏有效的融入到民間舞蹈中,需要學生進行充分的領悟和發揮,這樣才能夠保證音樂節奏與民間舞蹈的有效融合。通過增強節奏感,求的是形似升華到神似。在進行音樂節奏領悟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要領悟音樂節奏傳達的情感特征,還要領悟音樂節奏的內在神韻,通過充分的領悟和學習,學生才能夠將音樂節奏準確的應用于民間舞蹈表演中,確保民間舞蹈水平的提高,實現民間舞蹈的良好發展[4].此外,在加強音樂節奏的領悟方面,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加強文化和藝術素養,并且增強社會閱歷,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領悟能力。
( 2) 準確運用民間舞的 “節奏型”
所謂的 “節奏型”主要就是指在民間舞中的一些反復出現的節奏。在實際的民間舞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準確運用民間舞的“節奏型”,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運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長遠學習非常有利。在民間舞蹈中,學生通過應用一些較為熟悉的 “節奏型”,能夠增強感受,并且容易記憶,進而能實現舞蹈結構的統一,促進民間舞蹈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 “節奏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古格里節奏是朝鮮族舞蹈最基礎的節奏型,一般用于訓練開始動作: 氣息的提、沉、圍手、扛手等等,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民間舞蹈對相應的 “節奏型”進行指導,這是學生快速將音樂節奏與民間舞蹈融合的有效途徑,能夠快速的增強學生的節奏感,進而能夠為舞蹈創編奠定夯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5].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于音樂節奏與民間舞教學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探討,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了解到,在民間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音樂節奏在民間舞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將做好音樂節奏的訓練工作,通過將音樂節奏與民間舞蹈進行有機的融合,能夠實現良好的舞蹈教學效果,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果。 音樂節奏的功能性作用及訓練研究 [D]. 西安音樂學院,2012.
[2] 黃平。 節奏與民間舞教學 [J]. 云夢學刊。 2007,12( 05) : 142 -143.
[3] 李萬斌,董立,孫亮亮。 民間舞龍文化特色與價值研究[J]. 中華文化論壇,2011,01 ( 03) : 12 -13.
[4] 周思思。 中國民族民間舞課堂教法的研究 [J]. 劍南文學( 經典教苑) ,2011,03 ( 01) : 183 -184.
[5] 張靚靚。 風格性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魅力 [J].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1,14 ( 03) :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