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放映的發展歷程
電影作為一項傳播工具,在社會中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娛樂大眾,最重要的是,它在社會中扮演著積極活躍的身份,按照國家的意愿來構建社會,從而推進社會的改革,同時它自身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
(1)放映技術的開始。雖然我國關于電影放映技術不斷發展的歷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繁雜的,但總體而言還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相符合的,也就是說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越迅速,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就會提高,那么與此同時,人們關于精神層次方面的需求就會越大,而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關于電影放映技術就會因此而得到發展。自 1951 年始,我國自主研發并使用了新的放映設備即松花江牌兒的電影放映機,這標志著放映技術在我國正式開始起步。隨著我國放映技術起步之后,關于電影的放映技術緊接著便走進了各大高校中,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電影放映的技術人員,為我國電影放映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人力方面的保障。
(2)圖像質量的發展。自 1970 年后,由于城市電影院已經加以改造,規模也已經逐步擴大,電影的放映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以前的超高壓的短弧燈被開關電源所取代,放映碳棒取代了放映放映熒幕,這些變化都使電影的圖像質量得到了質的飛躍。
(3)聲音的改變。聲音的變化可以說是放映技術“更上一層樓”的重要構成部分,主要經歷了這三個模塊的轉變:由一開始的電子管擴音機發展成后來的晶體管擴音機,由以前的光學立體聲轉變為后來的錄音立體聲,最后發展成數字立體聲,這些都讓影院聲音的處理方面的得到不斷發展和改革,從而使電影的聲音質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2 數字立體放映技術
2.1 特點
數字立體放映技術能夠深受廣大民眾關注不僅是它能夠為觀眾帶來更真實的視聽感覺,更是因為它讓我國電影放映技術達到一個新高度。下面是關于數字立體放映技術的主要特點:
視覺感受更真實,為觀眾提供了更為逼真的感官享受。傳統的放映技術要對膠片電影進行復制處理,在這一過程中就會對影片的畫面造成一定的損傷,這就使得影片的質量受到損害,降低影片質量。但現在的數字立體電影放映的技術,它不但放出的影片明亮清晰,而且無抖動,分辨率高,影片播放時能夠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聽覺感受更真實,為觀眾帶來了更為真實的聽覺享受。電影技術不斷創新的同時,聽覺對于觀眾而言往往更為重要。數字立體放映技術它不但能夠做到聲音真實的同時,又使畫面與其相同步,讓觀眾觀看影片時能夠很好的享受每部影片帶來的震撼。
2.2 發展
在 2008 年,數字立體放映技術正式進入我國,與之一起進入的還有很多的國外優秀電影,它們一起涌入中國的市場,這很好的推動了我國數字立體放映技術的發展。但在數字立體電影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同時,我們注意到目前我國關于電影放映技術的探究還不是很多,我們應該加強培養那些專業化的高技術人才,在 2009 年,我們開始建立了跟國外公司合作進行技術研究的方式,最終有了自己研發體系,從而為之后放映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3 電影放映技術與社會變遷
電影放映在建設鄉村社會,推動其改革的過程中,也在受著鄉村社會的反作用,也就是說,電影放映被鄉村社會互構的過程,也就是它與鄉村社會互相整合的一個過程。關于這一點,下面我們主要以 1949 年到 1962 年之間的浙東鄉村進行舉例分析。
3.1 包場制和規定放映
據考察,鎮海電影隊曾突破常規,將其售票方法進行大膽的更改,跟青山社簽訂全年放映的合同,實現了包場放映。關于包場制的出現,其根源就在于在之在之前的村級政權組織中,不像后來的經濟組織,它的手上沒有經濟資源,而后來的經濟組織它在經濟上有一定的負責放映的經濟能力,在政治上也有其相應的責任,因此說,包場制主要歸根于組織的鄉村社會。
用另一句話說,鄉村社會依照其自己的結構建設了鄉村的電影放映,因此,包場制得以產生,而包場制又是規定放映產生的前提。我們所說的規定放映一般來說指的是根據各地方“公社,生產隊”等的實際情況進行統一的統籌規劃,在具體規定放映地點,與公社等簽訂放映合同。這樣一來,就使電影放映和鄉村社會互相構成,也就代表著電影放映和鄉村社會某種程度上來說整合開來了。
3.2 人民公社的電影隊
我們可以發現,真正屬于鄉村自己的電影隊是人民公社所建立的,據調查可發現,浙江省的一些農業社都興辦了電影隊,但是這由于是愛在特殊時期構建的,因此還不是很穩定。之后,人民公司公社又興辦了電影隊,這一舉措的興起說明了人民公社是有建立電影放映的能力的。由此一來,人民公社開始包攬了電影放映的任務,而人民公社的電影隊也因此變成了鄉村主體中的電影放映。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電影放映技術的好壞不止對影片質量的高低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它還對觀眾的消費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是電影院經濟來源的保正。而與此同時,電影放映和鄉村社會之間的關系也并不只是單一方面的,不只是電影放映對鄉村社會產生影響,事實上,電影放映和鄉村社會的發展之間是一種互構的關系,也就是說二者在互相產生著影響,而且也在互為主體的同時互相構建,而二者互構的同時,也是一個互相結合的過程。在21世紀的今天,跟那些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電影放映技術仍然存在著不足和弊端,在面對要求越來越高的觀眾的需求的同時,只有在電影行業的技術上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變,才能夠讓我國電影業的未來能夠良好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
[1] 李樂 . 電影放映與社會變遷的互構--以 1949-1962 年的浙東鄉村為視界 [J]. 新聞界 ,2013(03)。
[2] 劉君 . 誰的話語空間--中國電影與公共領域的建構 [D]. 福州 : 福建師范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