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是臺灣著名導演楊德昌 2000 年推出的一部影片,代表了他電影創作的最高成就,獲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故事講述了一家三代從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老年五個年齡段不同的苦惱和困境.本文主要針對家庭中女兒婷婷的形象進行分析婷婷在影片開頭舅舅的婚禮上就出場了,嬌小柔弱、文靜憂郁的樣子和她那一身繡花的紅色喜慶衣服顯得不太搭配. 婚禮的熱鬧氛圍也沒能感染她,她大多數時間是陪伴著婆婆.婚禮上云云阿姨的出現使婷婷疑惑,也讓上了年紀的婆婆受到刺激,想提前回家.
于是懂事的婷婷就照顧婆婆回家休息,在電梯門口碰到了剛搬進這棟大廈的蔣莉莉.莉莉和婷婷的年紀相仿,看上去活潑開朗、熱情有禮貌,在性格上和文靜的婷婷形成對照. 婷婷回到家收拾垃圾,在樓下的停車場附近見到莉莉和她的男朋友,又在家中陽臺上看到不遠處莉莉和男朋友的親密畫面,有一種心向往之的神情姿態. 就在這時,爸爸 NJ 叫她,她答應著就匆忙趕過去, 連剛收拾好的一大袋垃圾也忘在了陽臺上.
這是在影片開始 9 分鐘內有關婷婷的一些交代,看似簡短、漫不經心,實際上已經把這個 16 歲少女的形象和性格刻畫出來了,也把和婷婷有關的人和事都展現給觀眾了.她善良、溫柔,單純、乖巧懂事.她和婆婆一樣無法理解她的舅舅對待感情的喜新厭舊、 三心二意,她心中有著一種浪漫的理想主義情懷,對人生、生活的現實性和復雜性缺乏認識.
一、婷婷與家人
由于婷婷的無意疏忽,忘了把陽臺上的一袋垃圾倒掉,婆婆為了倒垃圾暈倒在路邊,突發腦溢血被送進了醫院,一直昏迷不醒. 婷婷躺在床上聽到爸媽的對話,心里知道是自己的疏忽,很是愧疚,但是她沒有對任何人說,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自尊而又敏感的個性使得婷婷很少和家人講自己的心事,而青春期花季少女的感情問題又是最突出的,這為以后婷婷出現感情危機卻無處可訴作了鋪墊.婷婷身上具有一些明顯的傳統古典少女氣質,美麗文靜、善良溫順、含蓄內斂而又敏感壓抑.正如那些傳統少女一樣,"從心理學上講,與她們所處的年齡階段也不無關系.《紅樓夢》一書中,這些少女多為十三四歲到十七八歲,正處于生命的'徘徊'期".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婷婷與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很少的,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里,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這對于青春期的少女來說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處于青春期的婷婷無法得到家人及時正確的引導,也許是因為她的家人都遇到了問題和困境,無暇顧及她. 反而是她要替自己的家人擔心,特別是后來婷婷的媽媽離開家去山上修行,母女倆根本就見不到面, 更不用說對她進行照顧和引導了. 又因為性格比較內向,所以婷婷必然會遭受現實和感情的挫折和打擊.或許只有昏迷的婆婆與婷婷之間有著某種心理和情感溝通, 所以當后來婷婷失戀后,家人都在忙著,沒人注意到她的狀況,婷婷只能半夜時分在婆婆床前哽咽地傾訴自己的心事:"我沒有做什么壞事情,為什么這么不公平? 難道你到現在都還不原諒我?"但是卻沒人能夠回答和幫助她,她只能自己學會長大.
婷婷與爸爸 NJ 之間是有溝通和交流的可能和機會的,只是在婷婷經歷自己最重要的初戀時,爸爸 NJ卻宿命般地和自己的初戀情人在日本重溫舊夢,父女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情感經歷的相互穿插和相互印證. 在影片 143-145 分鐘,NJ 從日本回家,身心俱疲地倒在地上, 這時反而是婷婷要照顧和安慰他,這時的婷婷又顯出了堅強獨立的一面.或許花季少女的性格就是復雜而矛盾的,"在少女身上, 獨立與依賴、自傲與自卑、放縱與內省、開放與封閉等一對對矛盾并存著,而且經常處于激烈的抗爭之中".
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子女的身心成長非常重要,相對于影片中另外一個少女莉莉的家庭來說,婷婷的家庭已經算是比較融洽的了,但是由于家庭中的每個人都遭遇了各自的人生困境,使得婷婷和家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顯得不太容易,這對一個青春期的少女性格形成來說是不利的. 幸運的是在影片結尾,伴隨著洋洋在婆婆葬禮上的長篇獨白,婷婷與媽媽和爸爸都受到觸動和感動,爸爸 NJ 緊緊地握住了婷婷的手,一家人終于心靈相通、相互安慰.
二、婷婷與朋友
在影片開頭部分,婷婷遇到了剛搬到隔壁的少女莉莉,兩人年紀相仿,但性格卻大相徑庭.但兩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也有了以后婷婷與莉莉以及莉莉的男朋友胖子之間復雜也簡單的朋友關系.青春期的少女是渴望友誼的,所以孤單的婷婷很自然地就把莉莉當做自己的知心朋友了. 莉莉的母親帶了男人回家,敏感的莉莉雖然很知趣地說要和婷婷去看電影,但是內心卻很不高興,婷婷就體諒地在一邊陪著她,后來莉莉帶著婷婷去找胖子, 在等胖子的時候婷婷問莉莉:
"他那么瘦,為什么大家都叫他胖子?……你是不是想一個人等他,我可以先回去."這些話都表現出婷婷對莉莉的關心體貼,也隱隱約約地感受到婷婷對異性的好奇和興趣. 婷婷對莉莉的友情是真誠的,但是她也處在一個少女特殊的成長過程中,對異性、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所以對出現在自己身邊的異性和愛情事件會很敏感."少女隨著性成熟,開始傾慕異性.她們對周圍的這類事情很敏感, 很容易猜測和嫉妒.
可是在表面上往往又加以掩飾. "[3]婷婷對感情是抱有浪漫的幻想,但她對待莉莉和胖子都是真誠和善良的.
影片 74-76 分鐘時,婷婷放學回來看到正在等她的胖子,胖子讓她把一封信交給莉莉. 而莉莉這時已經另有新歡,根本不把胖子的信當一回事. 婷婷顯得有點擔心,不知道是為莉莉還是為胖子,于是在影片86-88 分鐘 ,下著很大的雨 ,胖子失落地在雨中等婷婷, 還想讓她給莉莉送信. 婷婷很大聲地對胖子說:
"……一定是你對人家不好,人家當然會離開你,莉莉這么可愛,人又這么好,你還這樣? "接著婷婷還試圖安慰不知所措的胖子.這些話是婷婷從自己的主觀角度對莉莉和胖子之間關系的描述和評價,很明顯地感受到一個高中女生對待男女感情單純、善良的想法和期待,以及浪漫卻不符合實際的一廂情愿. 婷婷并不是不明白莉莉的為人和她家發生的事情,但她不愿意承認現實的殘酷和齷齪, 在心理上一直力圖維持純真、浪漫的幻想.之后的某一天,婷婷放學回來看到又在等她的胖子,以為又讓自己給莉莉送信,有些氣憤地說:"你自己想辦法可不可以?干嘛還要我幫你?"而出乎意料的是,胖子拿著信說:"婷婷,這是給你的. "此情此景很符合婷婷對浪漫感情的期待和想象.影片第 108 分鐘, 婷婷在鏡子前面打量自己該穿什么衣服,因為她要和胖子約會. 很明顯婷婷是愉快和雀躍的,她換上了藍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裙子,很是干凈、清純. 她和胖子去看了電影,然后是牽手、吃飯、聊天.
"她們對異性產生了強烈的好奇與興趣, 心中有著無數瑰麗的夢,渴望浪漫,追求愛情,盼望公主與王子的童話降臨自己身上."[4]
他們把年輕人初戀約會該做的事情都做了,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和夢幻. 于是接下來在影片 117 分鐘時,婷婷在自己房間的鏡子前換上了白色的洋裝準備和胖子再次約會,但這時莉莉卻來找她:"你跟胖子怎么一回事? " 婷婷低著頭小聲說:
"沒有啊,普通朋友而已. "婷婷善良的本能使她撒了謊,也斷送了她和莉莉的友情. 接下來婷婷和胖子一起去聽音樂演奏會,婷婷心不在焉,胖子卻全神貫注.
聽完音樂會后,婷婷悶悶不樂,她擔心胖子還想著莉莉,胖子為了證明對婷婷的感情,親吻了婷婷并帶她去開房間,但是最后胖子還是落跑了. 這可能證實了婷婷的懷疑,胖子并不愛他.婷婷自己一個人走回家,傷心難過地趴在還處于昏迷中的婆婆床頭, 她失戀了,但她不明白是為什么.
某一天婷婷放學回家遇到興高采烈的莉莉,然后看到胖子騎自行車來接莉莉,就像婷婷第一次和胖子約會的情況. 但很快在影片 147 分鐘婷婷打著傘回來,又碰到了在門口等莉莉的胖子,胖子尷尬地躲避著婷婷. 婷婷想跟胖子說她并不介意,他們還可以做朋友的. 然而沒等婷婷把話說完,胖子就搶話道:"你還是怎樣? 你還是很樂觀,對不對? 你少跟我廢話了!
你哪里懂? 還在那邊亂做夢! 你走啊! 你走啊! 你不要管我! 你永遠不要管我! 你永遠不要來找我! "胖子由吼叫到咆哮逐漸變得有點歇斯底里,他在莉莉那里陷得太深,無法回頭了.婷婷也不再理他,徑直走回了家,趴在房間的書桌上傷心地哭泣著. 婷婷確實是一個善良的好女孩,但這種善良中卻有著某種程度的幼稚性和盲目性,這可能也是青春期少女成長的必經過程和必須付出的代價.相對寬裕的家庭環境和封閉的學校教育使得婷婷過于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對現實和周圍的世界缺乏足夠的認知,特別是對愛情抱有理想化和浪漫化的主觀想象.或許胖子的話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跟你想的那樣,你哪會需要那些愛情浪漫故事來騙你自己? "而最終為了莉莉胖子殺了人,婷婷被帶到警局詢問有關莉莉的去向. 她心情沉重地從警局回到家,卻意外地發現昏迷的婆婆終于醒來了.婷婷趴在婆婆的腿上, 在婆婆輕柔的愛撫之下, 婷婷輕聲地說著:
"……婆婆,為什么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呢?
你現在醒過來,又看到它,還會有這樣的感覺嗎?我現在閉上眼睛,看到的世界好美好美!"然后婷婷就睡過去了. 等她醒來時,婆婆卻去世了. 婷婷不敢相信,一切都好像是在做夢,她看著自己手中的紙蝴蝶,難過極了. 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后,影片結尾時婷婷一家人都成熟了很多,相互理解、心靈相通,實現了人生不同階段的生命升華.
參考文獻
[1] 劉瑋.從《紅樓》少女形象看作品對儒家倫理觀的承傳[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2] 解析少女時期的心理特點[J].高中生,2002\\(10\\).
[3] 于麗琴.少女心理特點與教育[J].青少年研究,2000\\(4\\).
[4] 簡超.關愛少女 構建和諧社會---從少女的情感問題看家庭、學校和社會責任[J].青年探索,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