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在西方音樂史上被尊稱為“音樂之父”,他創作的《平均律鋼琴曲集》被譽為鋼琴演奏者的“舊約全書”。如今,巴赫的作品已經成為手風琴演奏者們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從事手風琴教學的教師們需要研究的一大技術課題。在當今的許多國際手風琴比賽和國內外多所高等音樂學府的入學考試中,《平均律鋼琴曲集》都被列為必須演奏的規定曲目,這足以說明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在專業手風琴演奏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們將探索如何用巴揚自由低音手風琴演奏《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賦格。
作為手風琴演奏者,我們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時不僅要牢牢把握其音樂風格特征,同時要將音樂作品與手風琴這件樂器的自身特點相結合,這需要我們在學習演奏賦格曲的過程中研究和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主題的連斷處理
這是演奏者開始學習一首賦格曲時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因為整首賦格中所有主題的連斷奏法必須一致(譜例1)。同時,主題的連斷處理還會影響到樂曲中的對題、答題等音樂元素的連斷奏法。
巴赫的樂譜手稿上幾乎沒有標注任何樂句連線,因此,主題的連斷奏法需要演奏者們自己去研究和判斷。手風琴是一件簧樂器,其發聲原理與鋼琴不同,手風琴演奏者在處理主題的連斷奏法時要從樂器的特性出發,再結合整首樂曲的速度、主題中動機的節奏和音層關系等音樂特征來設計主題的連斷奏法,同時還可以參考席夫、古爾德等鋼琴家演奏的平均律版本,大師們對賦格的主題奏法往往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推敲,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首賦格,不同的演奏家會有不同的奏法,具體傾向于哪個版本就取決于演奏者的觀點和喜好,同時,這些權威的演奏版本畢竟都是用鋼琴演奏的,在鋼琴上的連斷奏法是否適合借鑒在手風琴這件樂器上也需要演奏者們去實驗和研究。
二、中間聲部的左右手分配
由于鋼琴只有一個鍵盤,音色相對統一,在鋼琴上演奏賦格曲,對中間聲部的左右手分配設定一般會采取方便演奏的就近原則。但手風琴是由左手鍵盤與右手鍵盤組成,同時,兩個鍵盤演奏出來的音色有所區別,為了保證賦格曲中聲部旋律音色的統一性,手風琴演奏者們在演奏賦格曲時需要對中間聲部的左右手分配進行設定,在鋼琴譜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改動與處理。由于巴揚手風琴的琴鍵排列密集,可以輕松地演奏跨度較大的音程與和弦,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演奏賦格曲提供了便利。演奏者在設定賦格曲中間聲部的左右手分配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聲部旋律音色的統一性,盡量讓中間聲部在一個樂句或片段中使用同一只手來演奏。譜例2共出現了3個聲部,在鋼琴演奏這個片段時,通常先用左手演奏中聲部,直到第12小節第5拍中聲部開始用右手演奏。我們用巴揚自由低音手風琴演奏這個片段時,由于這件樂器的琴鍵密集、同時考慮到左右手鍵盤的音色差異,我們可以把中聲部全部用右手來演奏。
三、風箱的運用
對強弱力度的控制。由于巴洛克時期的兩種古鋼琴(大鍵琴和翼琴)都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也不能做出幅度很大的強弱對比,因此我們用手風琴演奏巴赫的音樂,風箱一定要保持平穩運行,演奏的強弱力度一般應控制在p-mf之間,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隨著旋律的走向做出相應的漸強與漸弱處理。
注意減少換風箱的痕跡。和小提琴的換弓一樣,手風琴也存在換風箱的問題,換風箱的動作很容易破壞樂句線條。賦格曲通常會有不同的聲部旋律同時運行,如何在音響效果上盡量消除換風箱的痕跡是手風琴演奏者學習演奏賦格曲的一大難題。我們在設計風箱的開關位置時,可以先按賦格曲的曲式結構來將樂曲分段,在此基礎上再從每個樂段中尋找相對隱蔽的、可以換風箱的位置。如果我們選擇的換風箱位置正好有某聲部的長音進行,我們可以在換風箱時先抬指,在換風箱后再次按鍵,這樣雖然會破了壞長音的持續性,但能使音響效果更干凈清晰。譜例3中,筆者在學習演奏這首賦格曲時選擇了再29小節“>”處換風箱,處于對音響效果的考慮,低聲部的兩拍長音(小字組的C音)需要演奏成分開的兩個四分音符。
在設計完風箱的開關位置后,我們要經過反復的演奏嘗試來驗證在這些換風箱的位置會不會破壞各聲部旋律的連貫性,然后把這些換風箱位置像指法一樣固定下來,不能每次演奏都不同樣。
四、觸鍵方式
連音與非連音的奏法。古鋼琴的音色是干凈而清脆的,我們用手風琴演奏巴赫時也應參照古鋼琴的音響效果來處理觸鍵方式。一般來說,用手風琴演奏巴赫主要采用連音、非連音和斷音3種觸鍵方式。由于鋼琴靠音槌敲擊琴弦發聲,它不能發出很連綿的音響,用手風琴演奏巴赫時所使用的連音奏法應該是觸鍵相對干凈清晰的連奏。非連音是鑒于連奏與斷奏之間的一種奏法,在演奏巴赫時運用得比較廣泛,它要求把旋律在連貫演奏的基礎上將每個音符分開彈奏,演奏效果既能聽出連貫的旋律,又能保持音符的顆粒感和清晰度。
通過手指觸鍵力度的差異來突出和強調主題。手風琴與鋼琴不同,用鋼琴演奏賦格曲時可以依靠加強主題旋律的手指力度來加強主題聲部,但手風琴是通過拉動風箱所產生的氣流使簧片震動發聲的樂器,而風箱只有一個,因此在演奏賦格曲的各聲部音量都大體相同,我們不可以依靠風箱去強調某個主題聲部,只能通過手指的觸鍵去突出主題。在手風琴演奏中,手指的觸鍵力度差異在音響效果上體現得不太明顯,但如果我們在平常的練習時就有意識地加強賦格曲主題旋律的手指觸鍵力度,同時用耳朵努力地尋找和傾聽主題,通過有效地運用這些方法,我們也可以達到在不依靠風箱加強力度的情況下突出主題旋律聲部的效果。
五、指法的編排
我們在學習演奏巴赫的賦格曲時通常使用鋼琴譜,樂譜上沒有手風琴的演奏指法,因此,怎樣去編排指法是手風琴演奏者學習賦格曲必須要考慮的。我們在識譜時就要根據各聲部的左右手分配設定來編排指法,然后將編好的指法標注在樂譜上,日后都按樂譜上標注的指法來練習和演奏,這樣不僅能幫助我們盡快熟悉樂曲,還能為我們日后有需要恢復演奏已經學習過的舊曲子提供方便。
指法標注的一般規則。由于巴揚手風琴的結構復雜,其左手和右手部分兩個鍵盤都有基本音與重復音兩種琴鍵,左手鍵盤還有第2排傳統低音琴鍵,較復雜的琴鍵排列要求我們在標注指法的時候一定要標注好是用哪些琴鍵來演奏的。當今國內外的許多出版的巴揚手風琴樂譜通常用數字標注指法,在數字外加圓圈來表示用重復音琴鍵來演奏(如用2指演奏重復音琴鍵就標注),在數字下方加橫線表示用左手鍵盤的低音琴鍵來演奏(如用3指演奏傳統低音琴鍵就標注3),我們自己標注指法時可以遵循這些規則。
我們在編排的指法既要演奏起來舒服、又要將樂曲中蘊含的各種音樂元素考慮進去。一套較舒服的指法能使我們更容易熟悉樂曲,加快熟練樂曲的進度,同時能減少在演奏中出錯的幾率;所以在設定指法時一定要同時考慮樂曲里的各種音樂元素,如突出主題聲部、各聲部旋律的走向與連貫性、各聲部的連音與跳音奏法等等,因為我們編排指法的目的是為了更有利于我們演奏樂曲。
左手部分的指法編排還應將換風箱的動作考慮進去。左手在開風箱演奏與關風箱演奏的觸鍵感覺有所區別,同時開關風箱的動作也會對手指的觸鍵產生一些影響。遇到聲部較多、較復雜的指法編排要多推敲。由于賦格曲在演奏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只手同時演奏2個甚至2個以上聲部的情況,這無論在鋼琴還是手風琴演奏都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在遇到聲部較多、較困難演奏的片段時一定要在指法的編排設計上多下功夫,先根據各聲部的旋律走向和聲部間的音程關系來設定左右手的聲部分配,多嘗試幾種演奏的可能性,然后再把較舒服、較利于保持旋律連貫性的指法確定下來。
編排指法時應考慮演奏者的手型大小與手指情況。雖然巴揚手風琴的琴鍵較小,有利于演奏音程距離較遠的旋律,但我們在演奏中也要根據個人手型的大小來合理安排指法,如遇到單手演奏的2個聲部距離較遠,不適合演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劃分聲部的左右手分配,以達到方便演奏的效果。
以上均為筆者在學習演奏巴赫賦格曲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的演奏方法與若干通用的演奏規則,這些演奏巴赫賦格曲的方法和規則需要演奏者們對其加以理解與融合后,運用到實際的學習與演奏中去,才能對巴赫賦格曲的演奏方法、音樂風格把握與音樂處理方面有所啟發。希望這些巴赫賦格曲的演奏方法與規則能給廣大的手風琴教育者和手風琴演奏者提供一些參考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