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藝術論文 > > 人類學的視角解讀苗族地區村落中的祭祀音樂
人類學的視角解讀苗族地區村落中的祭祀音樂
>2022-11-13 09:00:00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屬于社會意識形態。人們相信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其他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在我國西南地區的苗族,同樣受這種思想文化的影響,信奉萬物有靈論。人們通過對神、鬼、獸等萬物的頂禮膜拜來祈求上蒼滿足自己某種意愿,以求得心理的慰藉。本文通過對三穗縣 L 村求雨祭祀活動的描述,用人類學的視角來解讀中國苗族地區村落中的祭祀音樂,通過對祭祀儀式的記錄向社會展示該地區的民間祭祀文化。

一、人類學與祭祀音樂

美國學者霍爾姆斯\\( W. H. Holmes\\) 提出文化人類學術語,強調人類學中研究人類文化的部分,指代研究與人的生物性相區別的人類社會及其文化的一門學科。音樂人類學\\( Ethnomusi-cology\\) 作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主要采用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音樂,注重音樂與文化的結合,并主張把音樂放在特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中進行研究。

祭祀活動是一種民間文化現象,在人類學興起之后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不少學者把祭祀當作社會結構的象征性表現形式。從呈現視角看,祭祀活動是一種民間行為,祭品是物質的呈現,音樂是語言化的呈現。但在祭祀活動中,這些祭品和音樂便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通過人們對祭品的供奉,音樂的吟唱、誦讀能夠向眾人傳遞本民族文化和祖先神靈的信仰崇拜,從而達到祈福庇佑的目的。

音樂人類學把祭祀音樂置放于本土村落文化中,通過對村落社會秩序、民間信仰、政治經濟、社會網絡等多元空間文化的背景分析,來解讀村落中的祭祀音樂,分析探討祭祀音樂與村落的文化關系。音樂在儀式的進行中,隨著道場環境、道人心理、科儀程序等的不同轉換和變化,在道人的理念中會區別出不同的層次,起到不同的功能作用,達到不同的行法目的和要求。因此,祭祀中音樂的唱調、唱詞并非一成不變,它在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時間內不斷變化和創新。曹本冶提出“儀式音樂”\\( ritual music\\) 的概念,把民族音樂學的主要觀念之一“把音樂放到所處的文化背景中”\\( mu-sic in culture\\) 具體到中國社會的特定環境中。這一視角和議題的重要性在于,它開始嘗試采用中國人自己的詞匯、概念和議論范疇去解析中國社會生活中的音樂事項,而且一開始就把基本詞匯連同這一詞匯指涉的范疇,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之上。因此,把祭祀音樂放在本土村落特有的文化中分析,是對村落文化的全新解讀,以下筆者將通過對 L 村一次求雨祭祀儀式探討祭祀音樂的內涵及其現實意義。

二、L 村求雨祭祀儀式背景及過程

L 村是三穗縣臺烈鎮的一個苗族自然村寨,位于貴州省的東部,群山環抱,風景秀麗,人口眾多。在過去由于交通不便,村民與外界阻隔,在長期封閉的社區空間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底蘊。苗族源于黃帝時代的“九黎”集團,經長期發展延續為今天的苗族,當地苗族崇拜自然物,認為奇山、異石、古樹等都是神靈,都能給人賜予福祿壽喜或降災落難。苗族認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樹有樹神,田有田神等,萬物都有神,因而,神靈崇拜在苗族精神生活中占有相當的比重。筆者在對 L村求雨祭祀儀式的調查中發現,村民從求雨祭祀的準備工作開始到求雨祭祀的結束無形中向社會傳達了該區當地苗族對神靈萬物的崇拜。

\\( 一\\) 求雨祭祀的村落背景
2011 年夏天,L 村遭遇了特大旱災。氣候干旱、天氣燥熱、自來水緊缺,甚至出現供應中斷的情況,村民吃水困難,不得不拎著水桶到較遠的村頭、田間的水井挑水,干旱的氣候給村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八月份時值田間稻谷即將成熟,但田縫崩裂、禾苗干枯,干旱的天氣嚴重影響了稻谷的產量。雖然已有多戶村民引附近的河水澆灌田地,但河床日益下降,水源的緊缺給村民帶來了極大的苦惱,在這種村落文化的背景下,根據實際情況,應廣大村民的呼吁,L 村的求雨祭祀儀式應運而生。

\\( 二\\) 求雨祭祀的資金募集及準備階段
2011 年 8 月份,L 村的求雨祭祀儀式由當地一個女村民發起,她歷來對神靈極為崇拜,宗教信仰明顯,該村民也曾在村里組織過一些其他民間祭祀活動。這次求雨祭祀倡導村民自愿參加,每戶出資 5 元錢作為活動經費,并提前把錢交給活動的發起者。參加求雨祭祀的村民分為兩種: 一種只捐錢不上山的精神求雨,一種既捐錢又上山的行動求雨。

L 村百分之六十的村戶都十分樂意捐錢,大家把集資所得來的錢用來購買祭品和香紙,主要祭品為三頭小豬和一頭大豬,小豬每只重約三十斤,大豬為二百斤,這些豬在祭祀前必須是活的,第二天由年輕力壯的男人把這些豬捆綁起來抬上山,并放置于求雨涯旁邊即可。除了豬外還有其他祭品,例如鴨子一只,豬肉數十斤,餅干、糖果、酒、糯米粑粑等。該村村民講不僅要向神靈供奉祭品,還要給神靈香火錢,香火錢就包括人們在祭祀儀式中常用的香和紙,不同顏色的小彩旗\\( 紅、黃、綠、黑等多種顏色\\) 也是祭祀神靈的香火錢。

因為求雨涯離村莊較遠,從村莊到求雨涯有兩個多小時的山路,道路崎嶇,天氣炎熱,發起人提醒有意上山求雨的村民要在前一天準備好食物和碗筷。一般多帶米飯,也有人沒空做米飯就帶些糕點、餅干、方便面之類的食物。

\\( 三\\) 求雨祭祀儀式的過程
第二天求雨的村民起得很早,特別是負責這次求雨祭祀儀式的主要人員,大家集中在村頭的公路旁邊,在六點半左右開始上山。由于山路難走,并且到處是長藤枝蔓,就由兩個男人拿著鐮刀在前面為眾人開路。在上山時,祭祀所供奉的祭品生豬、豬肉、鴨子等由十幾個男人輪流挑換。三個男人用背簍背著祭祀所用的大小炊具\\( 大鐵鍋、案板、刀、碗等\\) 。五個婦女帶著祭祀活動所需的香紙。其余村民都挎著籃子或背著背簍帶著自己的午飯和個人祭祀所需香紙。在去求雨涯的山路上,村民不斷把一些香紙掛在樹枝上、丟在路邊、放在石頭上等地方,丟的時候會唱: “萬物的山靈們,對不起你們,我們驚擾你們了,請你們不要怪罪,要諒解,保佑我們這次祈雨順利! ”之類的唱詞。他們認為求雨對村落來講是大型的祭祀活動,與整個村落的利益息息相關。他們的這次祭祀活動在上山時,會驚擾山上的各方神靈,給神靈送一些香紙錢祈求它們對這次行動的諒解,同時也希望它們保佑這次求雨祭祀儀式的成功,給村民送來及時雨。村民在上山的時候,無論天氣多么炎熱,都不允許帶傘和斗笠,也不準包頭巾,反之則視為求雨心不誠,對神靈藐視和不尊敬,進而會因為阻礙求雨祭祀儀式的順利進行而受到眾人的批判。當地的一個村民告訴筆者,在以前的一次求雨中,一個村民忘記把斗笠放在家里,走到半路才被其他村民發現,其他村民就用山上的石頭把該村民的斗笠砸爛。由此可見當地村民對求雨祭祀儀式的重視程度。

求雨涯在大山深處,地方比較偏僻,一條寬約三米高十七米的水流從求雨涯的山頂流入下方的水塘。據當地村民講這個水塘特別有靈氣,水塘里面生長著一些小魚和螃蟹,祭祀之前是看不到的,等祭祀后這些生物就會浮出水面。該村民講喝這個水塘里面的水能給大家帶來福氣,所以在這次祭祀儀式中籌備午餐所用的水都來自這個水塘。村民把祭祀所用的物品放在一個較平坦的地方,便按照不同分工開始忙碌。男人負責殺豬、切肉、尋柴、煮肉等工作,女人負責擺放其他祭品\\( 糖果、酒、餅干、粑粑等\\) 、整理香紙\\( 把香紙分成若干份\\) 、編制彩旗、焚香燒紙、插旗等工作。其余村民也相繼拿出自帶的祭品和香紙焚燒,也有的坐在空地和別人邊聊天邊觀看祭祀活動的進行。婦女把香紙整理好后,要繞著求雨涯周邊轉一圈,求雨涯的上下左右都插滿了香火和小彩旗,并在燒香插旗時伴有吟唱,唱詞大意為祈求神靈降大雨于此地,并把一些酒、糖果等祭品放在求雨涯的中間地方。男人在殺豬前要拖著活豬在求雨涯與水塘的交接地帶轉一圈,然后才能進行宰殺,先祭生再祭熟。宰殺的豬頭必須放在求雨涯的中間位置,把煮好的豬和鴨的內臟分別放在幾個盤子里作為貢品。

一切物品準備齊全后,由 L 村的一個女巫師作法,要求大家面向求雨涯跪拜。女巫師坐在一塊石頭上,緊閉雙眼,不停抖動雙腿,口中還念念有詞,不斷唱誦。巫師的唱詞根據祭祀儀式的實際情況進行臨場發揮,面面俱到,既包括人們求雨時的準備工作,也包括祭品的供奉及村民最終意愿的表達。在巫師唱誦的時候兩位婦女還不停地在巫師旁邊燒紙焚香,以此來延續神靈與村民的對話,可見神靈在村民精神領域的存在。巫師在唱的時候還打卦,第一次不滿意,打了三次卦才算滿意,并告訴大家,神靈已經顯靈了,當天必降大雨,大家按照巫師的旨意面對求雨涯拜三拜,起身后才敢歡呼雀躍。事實上,L 村的確在求雨的當天晚上迎來了一陣雨\\( 據說天氣預報在求雨前也有預測\\) ,事實與祭祀儀式的吻合更加強化了當地村民的神靈崇拜。

\\( 四\\) 求雨祭祀儀式結束
飯后大家休息片刻便下山,這也意味著求雨祭祀儀式的結束。據當地人講下山的時候村民不能向后看,更不能往回走,意思是不走回頭路。因為回頭看會冒犯神靈,惹神靈生氣,導致這次求雨祭祀儀式不靈驗。如果在回村的路上就遇到下雨,無論下多大的雨,村民是不能戴雨傘和斗笠的,不然會觸犯神靈。

三、祭祀音樂中儀式的空間文化

L 村的祭祀音樂發生在一次祭祀求雨儀式中,該祭祀儀式依附于地域空間文化之上,是在村落的公共空間中發生的民間活動,“公共空間”是一個在地理學、建筑設計學、社會學、政治學、傳播學、公共管理學等學科領域廣泛運用的概念,在社會學意義上,主要指“社會內部業已存在著的一些具有某種公共性且特定空間相對固定下來的社會關聯關系和人際交往結構方式”。祭祀所參與的成員是長期交往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村民,大家對求雨祭祀儀式達成共同的意識,共同參與、共同祈福,在“公共空間”里傳達他們的民間信仰和村落文化。

這次求雨祭祀儀式中祭品的選用、男女分工的不同、祭祀儀式的有序進行,都與村落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供奉的祭品反映了當地經濟狀況和民間祭祀文化,待神靈享用祭品后世人才可以受用,說明當地村民對神靈的頂禮膜拜,把神與人劃分為兩個不同階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社會等級觀念對村民思想的影響。男女分工的不同受社會文化的影響,例如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特點①。祭祀儀式能夠井然有序地開展與村民對神靈的信仰有關,尤其是在祭祀中女巫代表村民向神靈唱誦對話的過程,在做法時村民們對她畢恭畢敬,并按她指引的方式一一照做②。村民在“熟人社會”③中,通過日常相互交往,逐漸形成了特定于該村落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并且這些價值觀和規范影響和約束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求雨祭祀中,村民無形中受村落文化的影響,共同參與使得這次祭祀儀式順利完成。

四、從文化人類學解析 L 村的求雨祭祀音樂

馬克思指出: “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生產如此,精神生產也是如此?!鼻笥昙漓雰x式是一種精神寄托,是村民向神靈表達自身意愿的方式之一。

祭祀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它不能離開人,離開人類社會,不可能不受生活本身的影響而獨立存在,音樂的三個特性\\( 聲音的語言、交流的手段和藝術的表現\\) 是文化的產物。祭祀音樂接近生活,帶有濃重的本土文化色彩。在一定意義上,音樂人類學研究的歷史是在確信各種文化擁有自己的音樂,它區別于其他所有的文化,源于自己的歷史,價值結構與社會相關的類型。因此,把祭祀音樂放在特定的環境和歷史當中及其重要,分析祭祀音樂中的文化也是人類學關注的議題。

在這次求雨祭祀中,巫師在求雨涯所唱誦的內容從祭祀儀式的緣由、準備、祭品供奉、意愿表達等無形中向社會傳達了當地村落的政治、經濟、信仰等多元文化。例如唱詞中的內容: “有的人外出打工不在家,所以我們才籌到一點點錢,只能拿這點錢來孝敬您?!边@個唱詞涉及 L 村的經濟活動,說明本村受社會經濟的影響,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即外出打工的收入是當地經濟來源的一部分。在祭拜中巫師唱道: “現在年老的叫著年輕的,大家都一起來祭拜你們,希望你們能夠到人間來拯救凡間,你們這些天上的神仙們,既然現在我們都拿豬來祭拜你們,你們就仁慈一點給人間下雨,這樣農民才能有水干活?!背~中的內容反映了村落文化中的“交換互惠”原則和對神靈崇拜的宗教信仰,村民用豬肉來祭拜天上的神仙們,同時也希望諸神能夠幫助村民下一場大雨以解燃眉之急。在婦女點香插旗的時候,巫師唱道: “這些燈全部給您點著了,全部都很明亮,就請各方神靈放寬心懷,讓祖先把通往高門坎\\( 只是命好的人才能通過\\) 的大門打開,這樣才便于與神界通話。

等你們把大門打開了,您就召集一大堆的小雨神聚集在一起形成雨點來拯救人間,求你們把大門開一下,來拯救一下凡間?!雹俪~中的“高門檻”、“人間與神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地村民所受宗教文化的影響,等級有序、權位高低等有所涉及。由以上唱詞內容可看出,祭祀中的音樂受當時特定環境的影響,內容不斷更變,并且所含內容與村民經濟活動、文化信仰等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功能是整體內部的部分活動對整體活動所做的貢獻,一切文化現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無論是整個社會還是社會中的某個社區,都是一個功能統一體。構成這個整體的各部分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研究時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義。祭祀音樂作為祭祀活動的一部分,對于祭祀活動同樣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和社會文化意義。祭祀音樂有反映社會現實、傳達社會文化的功能,通過對祭祀音樂的解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狀況、社會信仰和村落文化及社會價值觀。

五、結語

張振濤在《風起田野》中認為,參與觀察、記錄這種音樂及其相關的音樂語境的所有信息,在它生發的自然環境中尋覓此方水土與此方人文的文化互動關系,這一系列的現代表述方式成為 20 世紀民族音樂學和音樂文化人類學“田野民俗志”的基本內容。在 L 村的本次祭祀音樂中,有多段以豬肉祭拜神靈的唱誦,這些內容都需要把祭祀音樂放置于當地的村落文化背景中分析?!抖Y運》說: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潘黍裨豚,污尊而杯飲,贅俘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於鬼神?!庇蛇@種原始的祭祀方法表現了“禮之初,始諸飲食”的性質,可見其中的人神關系,實際上是人與人在生活、勞動中相互索求酬報關系的擴大。

在對苗族祭祀音樂與村落文化的研究中,把音樂與文化結合在一起,是音樂人類學的主要視角,通過分析祭祀音樂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段、不同群體的唱誦來反映當地的村落文化,有助于理解本土文化與音樂的關系,有助于理解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儀式中的權力及其運作模式,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多民族和諧共處提供文化與藝術的視角。

參考文獻:

[1]莊孔韶. 人類學概論[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曹本冶,劉紅. 龍虎山天師道音樂研究[M].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3]張振濤,國家禮樂制度與民間儀式音樂[J]. 中國音樂學,2002\\( 3\\) : 87
[4]三穗縣志編纂委員會,三穗縣志[M]. 貴陽: 民族出版社,1994: 168.
[5]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間: 透視鄉村社會秩序生成與重構的一個分析視角[J]. 天府新論,2005\\( 4\\) .
[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7]楊明高,白族本主祭祀活動中的音樂文化[J]. 藝術探索,1997\\( S1\\) : 112.
[8]管建華,音樂人類學的視野[M].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9]楊振濤. 風起田野 - - 楊蔭瀏與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民間音樂考察[J].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 4\\) : 28.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