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曲簡介
《七月的草原》作曲者尚德義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長期從事作曲以及作曲技術理論教學。其作品有《祖國永在我心中》、《火把節的歡樂》、《走一走大西北》、《送別之歌》、《后會有期》、《盛世百花開》、《黃河小村莊》等等。其中《七月的草原》是他眾多少數民族風格題材中的一首抒情性歌曲,這首歌曲極具新疆少數地區的民族風格,其曲調吸取了哈薩克民族民間音樂素材,歌曲節奏十分歡快,充滿激情,描繪了草原牧民美好而又恬靜的生活場景。尚德義先生也通過大膽的嘗試與探索,將西方作曲方法引進。二者相結合,既具有現代感,也充分呈現出極具民族性的元素,再加上宋賦廷先生編寫的輕靈活潑的歌詞,更將其民族內容和民族風尚展現得淋漓盡致。
2.《七月的草原》的曲式結構分析
“藝術歌曲是由詩歌與音樂結合而共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音樂體裁……它結合了優美旋律和人聲兩個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樂因素,使藝術歌曲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欣賞性”。由藝術歌曲的定義可看出,要想唱好《七月的草原》,不能脫離其本身的音樂要素,而曲式作為音樂要素之一,不可忽視。何振京老先生曾經說過“曲式,是音樂作品的完成式”,脫離曲式結構奢談歌曲演唱,只能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之論而已。因此,在討論本曲演唱之前,先將其本體結構進行剖析,“有計劃、有步驟地將音樂由始至終”地進行分析,必將有助于對歌曲的理解,從而更好地詮釋之。經過筆者的分析,本歌曲為帶前奏的二段曲式,其曲式結構圖示如下:
本曲前奏部分采用 B 段的材料寫成,通過小跳級進的使用進入旋律的最高部分,然后通過模仿式級進下行如瀑布一般傾瀉而下進入到歌曲的主題。A 段由 a、b 兩個樂句組成。a 句由三個 4 小節的方整樂節組成,均采用新疆民歌當中常用的“麥西熱普節奏型”為基礎,跳躍而又富有活力。b 句第一樂節 8 小節,由長音 f2引入,持續 3 拍半后通過級進音,進入到一連串的小跳加下行級進模仿進行,使此前的積累的情緒得到宣泄。后節由 6 小節組成,由兩個節奏基本相仿的樂匯構成。間奏在 f 小調的屬分解和弦上不斷向下。
B 段從 38 小節到 66 小節,前兩個樂句所使用的材料相似,均以 3-4個小節的上行樂匯接兩個 1 小節的樂匯,通過后面 2 個大跳級進混雜的樂匯使情緒不斷積累,再接 2 個小節的下行旋律使樂曲進入到主音,但樂曲并未就此結束,而是在下屬和弦上繼續釋放此前 13個小節積累下來的激情,最后通過三個小節的長音完滿地結束整個樂曲?!罢麄€樂曲吸取了哈薩克民族的民間音樂素材,表現出輕快、活潑、跳躍的旋律特征,同時,尚德義先生也通過嘗試和探索,大膽將西方作曲技法引進?!?/p>
3.歌曲的演唱方式
“歌曲的演唱一方面擔負著創造性地再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從而促進和推動音樂創作的繁榮和發展;另一方面又通過自己的表演為聽眾提供審美享受,從而影響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義務?!弊髌?1 至 8 小節是前奏,在鋼琴前奏響起時,要調整好自己的呼吸,穩定好歌唱的狀態。
“小蜜蜂采花嗡嗡的哩”,因前一小節是弱起,所以要輕聲唱,但氣息要深一些,“啊啊啊嗡嗡的哩”中“啊”字帶有花腔,尤其是第一個“啊”字過度到第二個“啊”字時要帶甩音,這樣聲音才會顯的亮麗,“花蝴蝶起舞翩翩的哩”后面的“啊”可以再甩的夸張一點,與前面的第一句的“啊”形成對比,接下來長音的“啊”要提前做好準備,口腔打開,笑肌抬起來,下巴放松,整個聲音集中在一個點從眉心拋出去,形成一條完美的拋物線。
在第二拍的后起半拍時氣息不能斷,嘴巴稍稍張大就能帶到高半音的 7 上了,輕松又自然?!懊匀说漠嬀磉B天山”這句的字容易“吃進去”,主要是因為下頜的肌肉牽動著唇、齒、舌,如果下頜緊張勢必影響唇、齒、舌的靈活性,最終影響字的清晰度,要做到字正腔圓,首先要我們要了解這句歌詞中每個字的字頭、字腹、字尾,然后對癥下藥,每個字都根據音區的不同,調整口型,變換字腹的共鳴強度。如這句“迷人的畫卷連天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咬清楚每一個字,尤其是“卷”要落到韻母上,這樣聽起來,聲音才會自然圓潤。
八度下行跳音既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亮點,一拍中的“啊”字有 3 個音,從第一個到第三個變化起伏大,要把握住其中的演唱特點需要多多的練習,如第一個到第二個要先延長前一個音再快速甩到第二音,第二到第三個音中間是一個空拍,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這樣一路下來,才能體現出花腔的輕巧、靈活。
當旋律中出現最高音 high C 開始的下行音節時用跳音演唱,要保持氣息平穩、抬起上顎、積極咬字,避免將“a”唱成“e”,避免因下行至中聲區而送掉了歌唱的管道和咬字的支點。力求做到咬字清晰,行腔自如,真假換聲區依然能夠上下貫通,音色統一。此處旋律中的倚音加強了音樂的律動感,演唱時要注意民族風格的把握。
歌曲結尾處“七月的草原啊,真美麗啊,真美麗”要將其華彩性的效果表現出來,聲音堅定,氣勢磅礴。其中速度要明顯放慢,以便更好地把歌曲推向更高峰,以達到強收的效果。這句中的第一個“啊”,有 4 拍長,如果氣息夠足有必要再延長些,在這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氣息的穩定,始終抬笑肌,但是不能因長時間的太笑肌而使得臉色的肌肉僵硬,盡量放松。第二個“啊”可穩穩地吸一口氣,最后的“真美麗”嘴角一定要用力,使音色集中到一個點然后完全的暴發出來,達到全曲的高潮。
綜上,正確地分析歌曲結構,細致地處理各樂句的情緒,歌曲作者的原意將會得到完滿而又獨到的詮釋。
參考文獻:
[1]“藝術歌曲”[OL].
[2]何振京.旋律與語言的關系[M].第二版.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10.
[3]田卓玉.歌曲《七月的草原》的音樂特征及鋼琴伴奏賞析[J].《藝術廣角》,2013.(3):166.
[4]靳曉莉.《聲樂藝術概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