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學生對二胡藝術的興趣
學習任何知識,培養興趣是起點。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音樂興趣都沒有,就難以談其音樂表現力,如少年魯迅在聽“社戲”時猶如忍受坐針氈之苦。興趣屬于音樂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征,其發展有三個水平,初級水平為有趣,中級水平為樂趣,高級水平為志趣。
1.初級水平,有趣: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傾聽周圍環境中二胡的音響與節奏,可以經常為孩子播放一些二胡演奏的兒童歌曲,并設計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讓他伴隨著音樂舞蹈,此外,讓他聽一些用二胡模仿小鳥叫或馬嘶鳴的聲音。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激發孩子對二胡的興趣,但這時的興趣不穩定且易變化。我們要不斷地對孩子進行培養,不能半途而廢。
2.中級水平,樂趣:隨著孩子的成長,興趣就會從有趣上升到樂趣。此時應該讓學習者在充滿音樂的環境里得到熏陶??梢越o他們提供多聽、多看、多練的機會,比如帶他們到音樂廳欣賞二胡音樂會,給他們提供舞臺表演的機會,為他們尋找合適的二胡教師,作為二胡教師不能單純的為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或為考級而教學,應該多注重情感培養。這個階段比較漫長,如果教學恰當,學生能堅持下來,對二胡的興趣就會比較穩定,就會把二胡學習作為一種快樂的事情。
3.高級水平,志趣:此階段的學生對二胡學習有信念、有理想、有恒心。不僅不會將長期練習二胡作為一種枯燥而痛苦的事情,而且還以此為樂,不僅在二胡的演奏技巧上有很好的掌握,而且還會利用演奏二胡來陶冶情操,提高個人修養,開拓自己思維。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二胡學習有明確的目標,有自己的遠大理想,能站在二胡作品創作者的角度及自己獨特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能正確的傳達給聽眾,當遇到困難時,也會樂觀對待,并以不斷克服困難作為樂趣。
總之,一個人首先對二胡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熱衷于二胡演奏,才能進一步的提高其音樂表現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無論是在一度創作、二度創作、還是三度創作過程中,聽覺始終起到關鍵的作用,學習二胡對聽覺要求尤為重要,因為二胡是一種特別的樂器,它的音高靠演奏者自己尋找和把握,手指按弦的位置稍微偏高或偏低就會影響對作品的理解。
但聽覺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先天擁有非常敏銳的音樂聽覺能力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還是要通過長期的訓練、實踐,才能使自己的耳朵變得更加敏銳。在后天的社會學習中,為了進一步的培養學習者的聽覺能力,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間接聽覺和直接聽覺進行培養。
1.間接聽覺:即通過一定的媒介,可以是我們在電視上、錄音機上、光盤上所聽到的音樂。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覺,就不能僅限于聽二胡音樂,還要聽其他樂器演奏或人歌唱的音樂,在聽音樂時可以嘗試著用簡譜唱或用樂器演奏,要聽一些音質感好的作品,可以將音樂放在手機里,戴上耳機隨時隨地的聽和練,非常方便,投資也非常小。
2.直接聽覺:即親自到音樂現場聽音樂,如聽他人在琴房唱歌、演奏樂器,或到音樂廳欣賞大師表演等,這種聽覺能使自己身臨其境,切身感受音樂的魅力。但由于每個人的表演水平參差不齊,參加部分音樂會還需要不小的開支,因此,可以自己在鋼琴上進行聽音訓練,與朋友間互相彈奏并唱之,也可以將自己的表演錄制下來,然后再以三度創作的身份對其進行欣賞,突然就會發現自己在表演過程中沒注意到的問題。
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在聽覺音樂的同時,還要辨別和感知音樂中的音高、音強、音色等音樂要素??傊?學習音樂者要多聽,聽的音樂多了,時間久了,耳朵自然也就靈敏了,耳朵靈敏了,音樂表現力也就更加富有了。
三、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想象力,音樂亦是如此。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
1.認真學習理論知識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二胡表演技能,如果一個人只強調音樂表現力,而缺乏技能,那與大街上的叫唱、拉二胡者沒有什么區別。
其次,豐富自己各方面知識,沒有知識做基礎的想象很容易變成毫無科學依據的空想,對知識不要只局限于音樂的學習,可以在欣賞話劇及中外音樂作品的同時去了解一下歷史和文學。此外,音樂史方面的書籍對學生提高想象力尤為重要,音樂史可以讓我們清楚的認識作品的創作時代及特點,深刻的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如演奏二胡曲《良宵》時,如果學生能對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經歷有所了解,在演奏的時候就會更加聲情并茂,音樂表現力就會更強。因此,只有多學習理論方面的知識,才能在大腦中貯存更多的音樂信息,在表演時才會產生更加豐富的聯想與想象。
2.進行親身實踐體驗
除了學習多方面的書本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廣泛地深入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使學生頭腦中的感性形象日益豐富,同時,會使想象力更加豐富,更加富有科學性和合理性。如在學習二胡曲《二泉映月》時,如果條件允許,表演者可以到阿炳的故鄉江蘇無錫進行考察學習,親身體驗阿炳創作的地方,看一看猶如明鏡般的“天下第二泉”,了解更多關于阿炳的故事,在表演這部作品時,就會產生更加豐富的想象,猶如阿炳出現在眼前聽他演奏一般。但有的生活是很難親身體驗的,如歷史或地域空間跨度大的,那就需要表演者靠間接體驗想象。
舒曼曾說:“音樂家的想象力越豐富、對事物的感受力就越靈敏,他的作品也就越能鼓舞人心?!毕胂罅Σ粌H對一度創作者有重要作用,對二度表演者也有重大影響。因此,表演者要想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就應該讓自己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超光速、超時空地馳騁,自己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演奏音樂作品時就會更加具有表現力。
四、抓住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存在差異,在教授學生二胡時不能用“一刀切”式教學方法,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實施教學,尤其要抓住學生的氣質,讓學生在適合的領域里盡情表現二胡的魅力。這里所提的氣質,是人固有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反映在人的各種不同活動中,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郁質。多血質的人一般為人熱情、靈活度高,朝氣蓬勃、興趣廣泛。
這種類型的學生更適合演奏歡快類、奔放類的作品。膽汁質的人性情直率、精力旺盛,在演奏時其表情和肢體有一種強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現。這種類型的學生更適合演奏激情類、熱烈類的作品。粘液質的人喜歡安靜、對待事情嚴肅認真,外部表現少,多在內心流露,在學習中是一個堅持而穩健的辛勤工作者。這種類型的學生更適合演奏抒情類、悲憤類的作品。抑郁質的人沉靜、較有內涵但性格較孤僻、做事優柔寡斷,外表行為比較遲緩,害怕公眾表演。他們更適合演奏抒情、緩慢類的作品,此外要多給他們提供舞臺表演的機會,多讓他們發言,鍛煉自己的膽量。
總之,一個人的氣質與作品表演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我們能根據學生氣質的不同來為他們安排學習作品,他們就會在演奏自己適合的作品時更具有表現力,更能得到聽眾的認可。
五、結語
本文僅站在音樂心理的角度去培養一個人的音樂表現力,此外,對作品音樂特征的了解、對作品力度和漸感的把握等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音樂表現力。筆者認為,表演者所用的二胡僅是一種工具,演奏技巧僅是一種手段,而音樂表現力才是真正目的。音樂表現力是技師與藝術家之間最深的一條河,如果一個人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船,相信,再深的河也能載你渡過彼岸。
參考文獻:
[1] 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 修金堂.音樂美學引論[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3] 趙送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4] 王次炤.音樂美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