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藝術論文 > > 希區柯克電影中懸念的設置(本科)
希區柯克電影中懸念的設置(本科)
>2024-06-04 09:00:00

題目:希區柯克電影中懸念的設置

目錄

摘要(詳見正文)

第一章 希區柯克懸念觀的形成
1.1 懸念觀的形成之童年經歷
1.2懸念觀的形成之戲劇滋養
1.3懸念觀的形成之商業動機

第二章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機制
2.1跌宕起伏:懸念的情節設置
2.2壓縮與延伸:懸念時間的設置
2.3不可或缺:懸念中的視覺語言

第三章 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的影響思考

參考文獻:

以下是論文正文

摘要: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電影懸念設置方面對世界影壇有著突出的貢獻,作為懸念片的鼻祖,其得到了各國電影節的普遍認可,在世界影史中占有著重要的一席。本文旨在通過對電影大師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觀及懸念機制做較為全面的理論分析,希望對以后關于學習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理論學科和學習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運用技巧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希區柯克 懸念觀 懸念機制

前言

觀眾為什么如此喜愛希區柯克的電影,到底他以何取勝?其影片中的懸念又是如何產生的?有多少是我們還不知道,或者說是知之甚少的東西呢?本文將通過對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設置的分析,來最終揭示希區柯克電影的取勝之道。希望盡自己的努力能夠為希區柯克的學術研究添上稚嫩的一筆。

第一章 希區柯克懸念觀的形成

希區柯克導演的影片的成功秘訣,就在于他能嫻熟地駕馭和把握懸念這一構成情節的重要元素,而且運用得非常技巧,不落俗套。同時,他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悟出了一些有關運用懸念的規律和經驗,從而形成了他自己的懸念觀。 希區柯克的懸念觀說來并不玄秘,用他自己的話解釋就是:“懸念在于給觀眾提供一些居中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劇中人對許多事情不知道,觀眾卻知道,因此每當觀眾猜測結局如何時,戲劇效果的張力便產生了”① 。很多懸念片的導演熱衷于給觀眾意想不到的結局,讓觀眾產生“原來如此” 之感。但希區柯克卻著力于把故事的線索提前告訴觀眾,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心情甚至比當事人還要緊張和急躁不安。觀眾融人了情節并參與了劇情,這樣的懸念效果帶動了觀眾的激情,使觀眾能夠保持長時間的期待和緊張。希區柯克的這種懸念觀的形成,有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文筆者將著重探討其中的三個因素:即希區柯克的童年經歷、戲劇滋養和商業動機。

1.1 懸念觀的形成之童年經歷

尼采曾經說過:“藝術家本來就已經是一種停滯的生靈,因為他停留在少年及兒童時代的游戲之中”①?!?一方面,童年經驗對于一個人的一生的成長都是不可缺少的起點”② ,藝術家終其一生都會從中獲得創作的靈感;另一方面,“葆有一顆童心,保持對社會人生的童真體驗,乃是進入藝術創造的一個絕佳的途徑” ③ 。因而從某種意義而言,童年經驗甚至可以說是藝術家創作活力的一個不竭源 泉。

希區柯克小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未能及格,他非常害怕爸爸打他。結果父親沒有打他,只是寫了張字條讓他送給爺爺。這張字條搞得他一路上惴惴不安,心神不定,直到他把字條交給爺爺,才知道爸爸是叫爺爺打他??赡苁沁@件事的懸念效應太強烈了,以至使他終生不忘,并啟發他在影片中設置懸念時應如何運用這一機制。比如他在拍攝影片《迷魂記》時,希區柯克就做出了與原著不同的改變,當劇中與已經自殺的瑪德琳很像的朱迪出現之后,他立即讓觀眾知道,朱迪不只是一個很像瑪德琳的女人,而正是瑪德琳本人,只有劇中男主角斯科特還被蒙在鼓里,不得而知。希區柯克在影片中的這種改變,其產生的效應和原著相比是大不一樣的。原著小說在最后才給讀者和男主角一起知道事情的真相,帶給讀者的是驚奇,而影片給予觀眾的則是懸念。驚奇只能維持短暫的興奮作用,使人感到震驚!“怎么朱迪和瑪德琳竟會是一個人?”而懸念則能保持長時間的期待與擔心?!盀槭裁此箍铺剡€不知道?他知道后會怎么辦?”二者帶給受眾的心理影響區別之大是顯而易見的。而其另一部影片《妙齡少女》,我們依舊可以看到 運用以上原理展開的懸念設置。在影片結尾處,女主角要在參加舞會的眾多人群中找到一個患有眼病的真正兇手出來,這對于當事人和觀眾來說都有一種大海撈針的感覺。但導演希區柯克在此把攝影機移到了大廳的最高點,靠近天花板,放 在升降機上,攝影機搖過整個舞廳,從一對對跳舞的人中間穿過去,推至樂座,那上面有幾名黑人樂師在演奏,然后鏡頭對準其中一名樂手,他站在打擊樂器后面,鏡頭推至這名鼓手的特寫,直至推到他兩只眼睛占滿整個畫面為止,正在此刻,這兩只眼睛的眼皮都抽動了一下:這是典型的眼神經抽搐癥狀。導演希區柯克用一個長鏡頭將上述一切一氣呵成,借助一個全知的鏡頭,明確把兇手就在此處的信息傳達給了觀眾,因而引發了觀眾的期待感,期望當事人能迅速發現和捉住兇手,大大增強了影片的懸念效應。

1.2懸念觀的形成之戲劇滋養

早在電影藝術誕生之前,戲劇藝術就已經發展得幾近完善,在吸引觀眾的懸念技巧方面更是高明。西方戲劇理論家一致認為;“懸念是戲劇中抓住觀眾的最大的魔力”①。狄德羅在《論戲劇藝術》中也明確指出:“對觀眾來說,一切應當明白。讓他們作劇中人的心腹,讓他們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正在發生什么事情,在更多的時候,最好把將要發生的事情也向他們明白交代”② 。希區柯克正是這樣做的,他本人也曾說過“懸念源于預告”,而這種方法恰恰正是希區柯克最為擅長并始終堅持的懸念觀。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希氏電影”懸念觀的形成得益于他對戲劇懸念理論日積月累的研究和借鑒。

所以,我們說希區柯克在電影藝術上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戲劇對他的滋養。希區柯克是個地地道道的戲迷,他不僅對電影懷有濃厚的興趣,對戲劇亦十分喜愛。在接受特呂弗訪問時他曾說:“我對電影和戲劇懷有極大的興趣。晚上我一個人常常出去觀看新片首映或新戲首演”① 。不可否認,希區柯克在戲劇方面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養分,成為其后來懸念創作道路上的奠基石。因為,他的懸念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戲劇改編而成,尤其是他早期的電影,可以明顯地看出戲劇對他的深遠影響,即在希區柯克做助理導演時的五部作品:《女人對女人》、《白色的影子》、《熱情的冒險》、《惡棍》、《普魯特的墮落》都是由戲劇改編而成的。而其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希氏電影”——《房客》也仍然是根據戲劇《他是誰?》改編而成的,甚至該片男主角的扮演者艾弗諾·維洛也是當時英國戲劇壇上的名角,享有盛譽。而也正是由于這一部開創了驚險拍攝模式的影片——《房客》,讓希區柯克引起了世界電影界的廣泛關注。

1.3懸念觀的形成之商業動機

福特曾經說過,“對導演來說,那些商業準則是必須遵守的。在我們這個行業中,一次藝術上的失敗微不足道,而一次商業上的失敗就是一個死刑判決。訣竅在于制作既能取悅于大眾,又能展現導演自身個性的電影”②。 談及希區柯克電影的商業動機,自然要提到一個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有著“夢工廠”之稱的好萊塢,1939年,40歲的希區柯克在著名制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的邀請下,舉家遷往美國,開始了在好萊塢的電影生涯。眾所周知,好萊塢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以商業和票房為目的的大眾文化產業,而要想獲得經濟效益,就必須最大限度地迎合觀眾,取悅觀眾。用希區柯克自己的話來說:“拍一部影片不再是兩者\\(導演+他的影片\\)玩的游戲,而是三者\\(導演+他的影片+觀眾\\)玩的游戲”①。希區柯克電影的偉大之處,正在于他重視觀眾,了解觀眾心理,能夠有效地邀請觀眾參與到電影文本的再創作當中,并最終完成它。因此好萊塢時期的希區柯克自覺地堅持“懸念源于預告”的懸念觀創作,這樣的懸念效果在觀眾的心理上產生了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作用。突破了觀眾的思維定勢,能夠超越觀眾的想象力,令人拍案叫絕,讓人耳目一新,帶動了觀眾的激情,吸引了觀眾長時間的期待和關注,為希區柯克贏得了世界上眾多觀眾的青睞:以他的影片為例,1944年拍攝的《愛德華大夫》成本為150萬美元,竟贏得了7倍之多的利潤;1945年拍攝的《美人計》,成本為200萬美元,而凈利潤超過其8倍;1960年拍攝的《精神病患者》投資僅為80萬美元,卻凈賺1300萬美元,超過成本16倍之多。 希區柯克從來不諱言自己的真實意圖,宣稱:“他對懸念類型的開掘是商業動機使然”②,賺錢絕對是其樂此不疲于懸念類型的原因之一。故而,不難看出,商業動機是其長久堅持其懸念觀的原因之一。

第二章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機制

懸念作為構成劇作的元素來說,是一個統一體,但其內部機制又是多樣的。懸念大師希區柯克最擅長運用各種懸念機制讓觀眾知道劇中主要角色不知道的事情,以及他將要遇到的麻煩和危險,從而產生懸念效應,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

2.1跌宕起伏:懸念的情節設置

以情節元素作為懸念機制在懸念類型的影片中運用,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而且久用不衰,永不過時。只是希區柯克把它上升為一種藝術原理,歸納為一種規律,并形成了他的一種觀念。希區柯克在運用此種懸念機制時,更加巧妙而富于變化,能夠營造出非同尋常的更具其特性的復雜情境,所以懸念效應更為強烈。

例如希區柯克導演的《電話謀殺案》中,男主角湯姆萌生了殺妻謀財的念頭。經過周密的策劃,他雇用殺手執行他的殺妻計劃,并將執行過程中的細節對殺手作了詳細交代。這一切觀眾都一清二楚,而妻子卻沒有絲毫察覺,更無戒備。這時,觀眾必然要為妻子的安全擔心,希望他能避開這場災禍,能夠擺脫死神的襲擊。

陰謀按照事先的策劃照常進行,已到了約定時間,但桌上的電話任然不響,時間已過,兇手開始著急。殺手疑惑不解,觀眾卻因殺手即將離去暫時松了口氣。但當殺手剛剛走到門前握住把手正欲開門時,桌上的電話鈴突然響了起來。鏡頭至此切斷,殺手是否走掉,還是返身回來,則不得而知,這里有意疊加一個小懸念,令觀眾產生懸疑感。這時,妻子起身從里間走到外屋來接電話,像她平時接電話的習慣一樣,背對窗戶拿起話筒,此時殺手從窗簾后潛出,用絲巾勒注妻子的脖子,這一切都和事先設計的程序一樣,毫無差錯;氣氛開始變得異常緊張,觀眾看到此處幾乎透不過氣來,眼看陰謀就要得逞之時,突然出現了意外情況,妻子在垂死掙扎中,忽然從桌上摸到了一把剪刀,她使勁向兇手扎去,這是事先未曾預料到的,兇手猝不及防,反而送掉了性命。情勢逆轉,局面大變,殺人者反而被殺,被殺者變成了殺人者,不僅出乎觀眾的意料之外,同時也出乎陰謀策劃者——丈夫的意料之外。

至此,懸念頓時消解,觀眾對妻子的擔心盡釋,同時轉化為對丈夫的期待,看他如何應付突然事變,收拾殘局。一個懸念剛被解除,又一個懸念立即產生,仿佛計算機的與編程序出了問題,導致后面接二連三地出現程序錯亂??梢哉f懸念迭起,情節越來越吸引觀眾,導演把氣氛收緊、放松、再收緊,使戲越來越精彩。當然這種以情節元素作為懸念機制的運用不僅僅只體現在《電話謀殺案》中,在希區柯克的許多影片中都有所表現,比如影片《愛德華大夫》中觀眾已知派克飾演的愛德華還有精神病,在愛德華和彼得森在艾力克家的那個晚上,愛德華拿著剃須刀陰森森的一步步走下樓梯,恍惚中殺機暗藏,而此刻艾力克還毫無防范地遞給愛德華一杯牛奶,透過牛奶愛德華看到混濁中艾力克的血,觀眾的心一定被提了起來:難道艾力克被愛德華殺掉了;接著就是第二天早上,彼得森發現愛德華不在床上,艾力克歪倒在沙發上,此時觀眾的心更是緊張到了極點,夜晚的恐懼在這時乍現:難道艾力克真的死了;不過還好最后證明觀眾只是虛驚一場,那天夜晚的愛德華只是被夢魘所擒獲而以,從緊張再到緊張,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這又是一種情節的跌宕。由此可以看出希區柯克運用這類懸念機制,以及把握懸念的火候和分寸,已經嫻熟之至,揮灑自如。

2.2壓縮與延伸:懸念時間的設置

在驚險樣式的懸念類型片中,常常會運用到時間元素作為懸念機制,因為懸念片必須以引起觀眾的懸疑、猜測、期待為起點,而以破解為終點。對于導演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縮短或拖延從懸疑到破解之間的時間。因為在此期間觀眾的期待心情最為緊張,他們急欲知道期待的結果,這結果是否符合他們的猜測和期望,所以壓縮和延伸懸疑時間就成為懸念機制的有效手段,而希區柯克正是一位善于運用時間元素,并認識到時間對構建和展示懸念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導演。

又如,在他拍攝的《電話謀殺案》中,希區柯克在構置懸念時,也運用了拖延時間這一原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影片中丈夫安排謀殺妻子的計劃,可以說設計得非常周密,幾乎是天衣無縫。丈夫與殺手約定晚上11點往家里打電話,殺手即可趁此時機將妻子勒死。為了強調這一特定的約定時間,兇手曾經看過兩次手表:一次是在他進入屋門前看過一次手表,時針指向10點53分,距約定時間尚有7分鐘;第二次是在他潛入室內,躲到窗簾背后,又看了一次手表,時針指著10點58分,距約定時間越來越近,尚有2分鐘。此時觀眾的情緒則隨著時間的臨近越來越緊張,對人物命運的擔心與期待感也越來越強烈,心跳加快,興奮點驟增。

然而,身在俱樂部正和朋友們聚會的丈夫,也看了兩次表:一次手表上顯示為10點40分,距約定時間尚有20分鐘,故神情顯得非常從容,和友人談笑自若;當他第二次再看表時,表面指針仍然顯示為10點40分,他立即感到表停了,時間出了差錯。他必須趕緊往家里打電話。這時,他周密的謀殺計劃出現了第一個誤差。懸念的氣氛開始緊張。而當他到達電話間前時,偏偏又遇到里面有人在打電話。時間在拖延,使他焦急萬分,心急如火,動作受到阻礙,這時觀眾的心情也為之著急。這正是因為時間的延宕,加劇了懸念的效應。 再比如在影片《群鳥》中,以女主角米蘭妮去學校把鳥襲擊人的事告訴女老師這場戲為例,整個段落用了19個鏡頭,其中鳥的鏡頭共8個,而且是以鳥的數量遞增出現的。由此表現了時間的延伸,使米蘭妮的等待時間拖長了,又由于鳥的數量不斷增加,對米蘭妮的安全愈來愈構成威脅。起初米蘭妮并不知道背后鐵架上已落滿了鳥群,而觀眾已經看到,所以觀眾對女主人公的安全受到威脅愈來愈擔心,期待她盡快發現,離開危險境地。由此產生了懸念效應,而由于此處運用的拖延時間的手法,使得懸念效果更為緊張和強烈。

還有在影片《精神病患者》中的那個諾曼為了消臟滅尸的沉車段落,當汽車沉到僅露出汽車頂蓋時,突然停住不再下沉了,這意外情況使諾曼和觀眾都驚呆了,緊張氣氛立即提升。如果按照一般處理手法,在汽車下滑到河中,逐漸下沉時,即可將鏡頭在此處切斷轉場,然而希區柯克卻利用汽車下沉的時間,插入了一個停頓,這個停頓看上去仿佛有些意外,卻又不失情理,最為重要的是導演利用這個停頓,拖延了時間,制造了懸念效應。 由以上例證可以看出,拖延時間,為人物的行為設置障礙,制造困難,打亂他的預謀計劃,對于增大懸念的張力,強化氣氛的緊張度,促進規定情況的尖銳性,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3不可或缺:懸念中的視覺語言

電影需要運用視覺語言,借助影像造型,以及聲音效果,來構建和表現懸念。而在懸念片中,兇殺和作案場面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對這些場面的處理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對懸念構建的成敗。希區柯克可謂是一位運用視覺語言懸念機制的天才,他既不模仿別人,又不重復自己,把兇殺的暴力場面顯示出的丑行,通過視覺語言轉化為具有審美魅力的高超技藝。

我們可以通過希區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來了解他是如何通過視覺語言來表現兇殺場面的。在這場戲中,刀子實際上并沒有接觸到人體,但是經由各個角度拍攝后,通過蒙太奇剪接技巧的快速剪接,給人一種亂刀斃命的效果,營造出一種觸目驚心的緊張氣氛。然而,這場戲的意義還遠不止是希區柯克對剪輯巧妙的把握。為了達到特定的藝術目的,導演特意強化了某些物象的含義,這些物象被置于一個統一的脈絡之中,它們共同作用,形成了強大的視覺沖力和影像的內在張力。比如,瑪里恩的入浴,就被希區柯克以高調攝影賦予了滌罪的意義. 淋浴暗示了重生;把瑪里恩與外界隔開的浴簾,在這里帶來的只不過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刀子揮動的弧線,呼應了整部電影由高潮往下墜的劇情發展方向還呼應著瑪里恩身體的倒落等等??而且,在這場淋浴戲中,女主角身上的禁區,觀眾一點也看不到,希區柯克作為一位嚴肅的藝術家,有意避開了利用色相刺激觀眾感官的做法。只是讓觀眾看到這個場面后感到恐怖、可怕,為主人公的命運擔心,從而達到懸念片的審美效應。

劇中女主角瑪里恩在浴室被殺的這場戲可謂是全片最攝人心魄的暴力場面,希區柯克為了拍攝這場戲,不同尋常的花了7天的時間,把攝影機的方位變換了60次,剪輯出了44個鏡頭,得到了45秒長的膠片。這場戲的時間之短、鏡頭之多、拍攝期之長、構思之精密、藝術感覺之準確,都是非同尋常的。而從鏡頭比例上來看,女主角瑪里恩的鏡頭最多,從景別大小來看,完全由近景和特寫組成。因此可以說鏡頭長度非常短,多數不超過1秒。所以速度快、節奏高、沖擊力大,造成了兇殺場面的恐怖感和刺激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戲里沒有對話,只靠動作,運用電影語言在熒幕上表述出來。它所以令人驚駭、恐懼、刺激,完全是由畫面形象的張力和信息傳遞給觀眾的。

在《狂兇記》中也是一樣,影片中的一次兇殺場面,從兇手解下領帶勒在女人脖子上,直至女人被勒死,全長14分鐘,希區柯克將兇殺過程以及罪犯的猙獰面目和殘忍手段,透過視覺形象充分展示在觀眾面前。在這場戲中,導演運用了一系列短鏡頭,以快節奏造成緊張恐怖的氣氛和視覺沖擊力。而當罪犯離開作案現場,女秘書從一側走來,進入大門后,希區柯克卻依舊將攝影機保持不動,等了一會,又從攝影機前過了兩行人,我們才聽到一聲本該早就發出的女秘書的尖叫聲。此處,我們明顯感覺到希區柯克在有意誘導觀眾,看看觀眾能承受多大的耐心。這里的鏡頭固定不動,畫面并無多大變化,也沒有語言,依靠場面調度讓觀眾的視覺感受越來越緊張,期待感也越來越強烈,仿佛空氣已經窒息和凝固那樣讓觀眾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壓力,感到忐忑不安。而引起的這些觀賞效果完全是通過視覺語言引發出來的。

第三章 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的影響思考

希區柯克的懸念片曾對世界電影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在美國,他那些招牌式的懸念拍攝手法和令人回味無窮的戲劇張力被許多后輩導演爭相模仿,一時間我們在無數電影當中都能發現他那熟悉的電影懸念元素;在歐洲,他的作品處于一種被研究的地位,因為其作品雖然是商業化的產物卻從來不失藝術上的價值,這與許多作者論電影完全是背道而馳的。而且,其在電影懸念技巧設置、電影懸念審美效應等方面都做出過很大程度的革新;在更多的國家,希區柯克的電影作品則是引發了大批驚悚懸疑片的創作,并啟迪了許多優秀的驚悚懸疑片的產生,比如著名波蘭裔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九重門》和大衛.林奇的《藍絲絨》等等。

而今天“希區柯克”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名字,他已成為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已成為懸念驚悚的代名詞。因為希區柯克創造出了他那個時代最具特色和最易識別的電影類型——懸念片。這位懸念大師,留給觀眾的是部部充滿懸念的電影作品。這些影片不僅獲得廣大影迷的喜愛,而且受到電影評論界的高度評價。希區柯克電影的真正意義,在于它通過懸念設置表現影片中人物的犯罪心理、精神變態等多方面的內容,深刻地揭示出人類心靈深處最陰暗、最險惡的一面。觀眾們從精彩曲折的懸念設置中獲得欣賞的愉悅,評論家們則從其深刻的內涵和寓意中獲得啟迪。因而,每當我們提起希區柯克,必然會想到他制作的影片中那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魅力無窮、讓人驚嘆不已的懸念設置;而每當我們研究和探討電影中的重要構成元素——懸念設置時,也不能不想到希區柯克,想到他對懸念設置的巧妙構思和運用,想到他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和貢獻。 總而言之,希區柯克這位在國際影叱咤風云五十年的電影大師為世界電影史書寫下了完美的一頁。

參考文獻:
1.斯拉沃熱·齊澤克主編 穆青譯,《不敢問希區柯克的,就問拉康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王心語主編,《希區柯克與懸念》,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9年
3.【法】弗朗索瓦·特呂弗主編 鄭克魯譯,《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英】J.E.斯隆主編 顧峨 戴瑩瑩譯,《希區柯克研究導讀》,世界電影,2000年
5.【英】約翰·泰勒主編,《希區柯克生平和創作》,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年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