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論王家衛創造的電影符號
目錄
摘要(詳見正文)
前言
1. 主題--漂泊與追尋、拒絕與回避
2. 時空--零碎化、數字化、窄閉化
3. 獨白和臺詞--詩意化、內心化
4. 影像與鏡頭--主觀化
5. 音樂--精致而擅變
參考文獻
以下是論文正文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王家衛八部影片《旺角卡門》、《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墮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的共同特征,反映了王家衛作為一個“電影作者”,創造出的一系列電影符號,包括漂泊與追尋、拒絕與回避的主題;零碎卻連貫的獨特的時空觀;像詩一般復活在電影里的獨白和臺詞;光影流離的影象和奇異夸張的鏡頭;極具格調的精品音樂等等,并逐一分析了這些符號在各部電影中的表現和所起的作用。
關鍵詞:王家衛;電影符號;主題;影象;臺詞。
在華語影壇,能讓人們津津樂道、能因喜歡他們的作品而形成固定群體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周星馳,一是王家衛。 兩人都是后現代的高手,周星馳用搞笑顛覆傳統,而王家衛則以唯美的宿命感創造了充滿技巧與優雅的另類世界。
作為香港的先銳導演,王家衛的電影自有其獨到的風格。王家衛在剪輯《重慶森林》的時候說:“我不是在build,而是在破壞”。這個破壞,恐怕不只是對傳統電影拍攝技法的破壞,對四平八穩的電影構圖的破壞,我們看電影時心靈的穩定平衡態,也被他破壞了。正如王家衛總愛用一副墨鏡來掩飾他內心的情緒一樣,王家衛的電影愛用支離破碎的畫面與情節來掩飾他電影中所要表現的內在涵義,所以看王家衛的電影,不單是觀賞他獨特的畫面處理方式,還得透過支離破碎的畫面與情節去把握其中深蘊的主題。 除了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1988)外,王家衛的幾乎所有電影都不存在明顯的戲劇性的故事情節。鏡頭是拼接在一起的,光線大都恍惚昏暗,情節的時間和空間順序完全是被打亂后又另外粘在一起的。影片的走向是以人物的情緒和心理活動來把握的,彷佛就是靠著這些具有力量的情緒片段,王家衛拼貼了一部又一部的電影。
但是,如果你看過王家衛的8部電影,你就會發現王家衛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外表支離破碎、內在卻統一連貫的電影,更多的是通過他的電影,你可以捕捉到王家衛所創造的一系列電影符號:村上春樹味十足的臺詞、MTV似的恍惚鏡頭、古龍似的醒世格言、濃濃的懷舊情調而這些也成為王家衛被定位于一個“電影作者”,與“電影導演”區別開來的原因。對于一部電影來說,導演是一個場面的調度者和現場執行者,而作者卻是電影風格和個性的完整體現者。而王家衛不僅僅是他自己所導作品的編劇,也不僅僅在于他的電影的風格化掩蓋了其內在的實質,更在于他擁有一套獨特的電影符號體系。
1. 主題——漂泊與追尋、拒絕與回避
在王家衛的感性世界中,雖然劇情全無起承轉合,畫面支離破碎,但我們還是能從主人公相對比較自足的精神世界中發掘出王家衛電影的主題。正如他自己所 說:“我所有的作品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奔雌磁c尋找、拒絕與回避。
王家衛的男性角色大體是三種職業類型:阿飛、警察、殺手。而且主人公大多無名無姓,有的只是綽號編號等等。在王家衛看來,他的主人公有名沒有名都無所謂,他們只是對這個世界來說可有可無的漂泊者。無論是終日放蕩、自我放逐的阿飛(《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旺角卡門》中的張學友,《春光乍泄》中的張國榮、梁朝偉),或是在社會體制中,責任與等待心境下的巡警(《阿飛正傳》中的劉德華、《重慶森林》中的金城武、梁朝偉),還是用生命賭一把的殺手(《墮落天使》中的黎明、《東邪西毒》中的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張學友),他們都具有無根的感覺和四海漂泊的心態,一邊過著自由、隨意、任性而與眾不同的生活,一邊又常常夢想著要去一個遙遠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在本質上是叛逆者和異鄉人,渴望著過一種與主流文化所認可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生活,但 這種新的生活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或許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漂泊只是他們的生活方式,追尋才是目的。為了追尋他們才不得不漂泊,追尋愛情、親情、友情是他們此時的真正意義。而在女性角色方面,其職業身份常常是舞女、女店員、女殺手或空中小姐,她們大部分是屬于社會底層和邊緣的沒有歸屬感的女性身份。其中空姐是王家衛特別鐘愛的角色,空姐腳下的土地是流動、變換、無目的、不穩定的,正是王家衛電影主題中所要映射出的其主人公身上浸透著現代社會個體的無根感與尋求感。 連續8部影片,王家衛所說的無非就是情感的拒絕、逃避、錯失與錯愛,各種各樣的感情幾乎都是單向流動的,兩個人中總是有一個人背對著另一個人,萬一另一個人轉過身來面對對方時,對方總會選擇逃避。為什么會逃避?“因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對你承諾什么”,《旺角卡門》中的劉德華這樣回答?!吨貞c森林》是兩個故事交替而各自獨立,但沒有幸福和快樂的歸宿,只有彌漫在都市社會中單身男女之間既渴求情感的交匯又害怕傷害彼此的哀傷情緒。而最能涵蓋這一主題并達到極致的,還當數《東邪西毒》,“不想被人拒絕,就得先拒絕別人”,歷經滄桑的西毒心中淌著血如是說。這些也都進一步透露出了影片中現代人在蒼涼而華麗、空洞而喧嘩的都市環境下,內心的孤獨與無助,處在希望收獲其他人的感情,自己卻不愿也害怕付出感情的矛盾境地。
于是,王家衛電影中的人物都以一種拒絕群體性,又拒絕個體孤獨性的方式活著。每個人都渴求情感,但又害怕被拒絕而難堪。無論是殺手、阿飛、空姐、或是警察、毒梟、舞女、店員,活著都是一樣漂泊,徘徊在繁鬧虛浮的都市中,疏離又封閉。漂泊與追尋、拒絕與回避這兩個主題被設置在每個人物身上,每個人都在追尋:《阿飛正傳》里旭仔追尋生母;麗珍追尋旭仔和婚姻;《重慶森林》中223追尋阿美、663追尋空姐和阿菲、《東邪西毒》中慕容燕追殺東邪;甚至到《春光乍泄》中何寶榮、黎耀輝之間的你追我逐。每一段追尋故事,結局都是失敗的,人物的追尋都是被拒絕的。
有人認為,疏離、拒避、對話、熱情、自由、尋找、錯失、絕望、迷亂、虛浮,是王家衛電影的“十個關鍵詞”所以,在王家衛的電影中,不論是60年代的香港,90年代的香港,還是古代武俠世界中的荒蕪沙漠。人都是孤立地活著,相知相愛顯得十分渺茫而且遙不可及,即使人們“最接近的時候,只有0.01公 分”(《重慶森林》),但在這個現代文明的都市里,人物情感的疏離、關系的隔膜、內心的無法溝通,促使了現代都市人情感普遍的失落。
2. 時空——零碎化、數字化、窄閉化
王家衛影片中的時空觀具有一種獨特的現代性。在展示他影片的主題時,王家衛習慣把故事的時間、空間切割成零碎片斷,打破了傳統影片中時空的線性敘述,表現了人物經常不知自己身在何時何處的虛浮與不安全感。王家衛習慣于把時間轉化為物態,并迷戀于運用獨白對時間進行精確的數字記憶。在《重慶森林》中,警察金城武4月1日愚人節與女友分手,5月1日正是其生日,也是他的愛情截止何阻斷的時間;在《阿飛正傳》中,阿飛張國榮的獨白:“1963年4月16日下午3點前的一分鐘,這是你無法否認的事實,因為已經過去了,過去的事你是無法否認的?!卑w張國榮就是用這一分鐘的執著與無奈進入女店員張曼玉的情感中的;在《春光乍泄》中,張國榮與梁朝偉個人情感的迷失對個人內心的沖擊在與重大政治事件(鄧小平逝世)強烈的反差中凸現出來。在王家衛的影片中,他把巨大的、無法描述的時間用數字加以平面化和期限化了,與其說他是用一種現代社會的經驗改變了人物的時間觀,不如說是他以一種近乎殘酷和絕對的時間觀來重新定義現代情感。在他的電影里,時間可以非常精確:“1960年4月16日下午3點之前的一分鐘,你跟我在一起”(《阿飛正傳》),就連愛情,都可以有一個時間去開始和結束。有一句話,能夠反映出王家衛對時間的厭惡:“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過期的?”所以,當王家衛故意把時間弄得很模糊時,他是想說:沒有時間,就永遠不會過期。
除了用數字的記憶方式來固定時間,王家衛還迷戀于用數字進行表述:要不要做一分鐘朋友?能不能愛你一萬年?角色往往只有編號和呼叫器號碼:《旺角卡門》里劉德華call機號碼是88;《重慶森林》里警察金城武的編號是223,call機號碼368,1994年4月1號和女友分手,5月1號過25歲生日,吃了30個過期的鳳梨罐頭,然后一個晚上看了兩部粵語片,吃了4份廚師沙拉;《墮落天時》中,李嘉欣的call機號碼是3662,黎明是9090,金城武的編號仍是223,不過這回他不是警察,223是他坐牢時的編號. 伴隨一連串數字出現的,是一連串物件:手表、呼叫器、時鐘、點唱機、錄音機、鳳梨罐頭、廚師沙拉、炸魚薯條黎明在《墮落天使》中,留下一個五元硬幣給李嘉欣,要酒保轉告說他的幸運號是1818,而其實1818是點唱機里的一首歌——《忘記他》;《東邪西毒》里的歐陽峰當然不會有call機,他有鳥籠、破傘、“醉生夢死”酒、不時掛在嘴邊的黃歷,而且他的命書中寫著:“尤忌七數,是以命終?!贝嬖~匯表達心境的數字,有時更具殺傷力。同樣是60年代,《花樣年華》比《阿飛正傳》更多了幾分深沉和壓抑,少掉的是一些獨白和諸如“一分鐘朋友”之類由數字造成的感知。
只是,當鏡頭跳到周慕云和蘇麗珍相會的旅館房間門上,房間號碼赫然是“2046”,讓人不禁惋然:王家衛畢竟沒有放棄他的數字癖,竟然用這種方式把《花樣年華》和當時還未完成的《2046》連成一氣! 而在空間的塑造上,王家衛更是以一種現代香港都市環境的精神滲入到影片中各個角色的生活場所中。封閉的、狹小的、流動性的、公眾化的、陰暗而缺少陽光的、無法久留的居處,就是王家衛角色中阿飛、警察和殺手的居處。電話亭、酒吧、雨夜的街道、電梯、車站、車廂、狹窄的通道、沒有座位的快餐店,構成了王家衛的典型空間?!栋w正傳》中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巡警劉德華夜夜徘徊在路燈下的街頭;《旺角卡門》中張曼玉與劉德華終于熱吻的那間電話亭;《重慶森林》中金城武邂逅神秘金發女郎的哪個陰晦的酒吧;《墮落天使》中金城武每夜過老板癮潛入的打烊的雜貨鋪,殺手黎明那個只能容納一張床的巢穴般的小房間電話亭、摩托車、波音747飛機,這一切現代交通空間以它不穩定性的特質伴隨在主人公的生活里。幽閉即自我保護、狹窄即拒絕、流動的交通即無根感無安全感、陰暗缺光即自我隱藏這一組組的空間與情感對應的關系組成了王家衛喻言式的空間特征和風格。
電影是一門時空藝術,所以在創作領域中,創作者每每需要進行對時間和空間的藝術探索。同樣,時間和空間也成為王家衛電影劇作中的重要元素。在王家衛的作品中,似碎片般零碎的時間和窄閉化的空間凸現出了在都市社會中,個人無力逃避卻又不得不面對時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的孤寂情緒。
3. 獨白和臺詞——詩意化、內心化
也許是因為王家衛是編劇出身的緣故,獨白和臺詞在他的電影中被運用得爐火純青。
首先,因為王家衛的電影主要表現的是一種情緒和情感,情節的敘述方式又是斷裂性的,劇情的發展在內是用人物的心理活動來推動,在外則是運用語言來交代劇情。沒有了獨白和臺詞,王家衛的電影就真的沒法看懂了。比如,《阿飛正傳》里那句經典的臺詞:“我聽別人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地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里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薄耙郧拔乙詾橛幸环N鳥一開始飛就會到死的那一天才落地。其實它什么地方也沒去過,那鳥一開始就已經死了。我曾經就說過不到最后一刻我也不知道最喜歡的女人是誰,不知道她現在在干什么呢?天亮了,今天的天氣看上去不錯,不知道今天的日落會是怎樣的呢?”這樣一來便以第一人稱的敘說來敘述故事,展開情節。
其次,獨白的大量運用直接展示了人物的心靈感受,傳達了人物的精神信息。王家衛電影中的人物,一般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拒絕去了解別人,亦拒絕被他人所了解。他們中有些不知道怎樣去用說話表達思想;有些覺得說話無法表達其內心;有些害怕承擔說話后的責任;有些想說卻沒有說的對象?!栋w正傳》中的旭仔(張國榮)在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沒有太多話的人,等到真正訴說內心情感的對象,卻是一個陌生人阿超(劉德華)。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對陌生人吐露心跡并不用怕會承擔責任。麗珍(張曼玉)讓阿超陪自己談了一個晚上,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重慶森林》里,223(金城武)深夜打電話給朋友希望與人交談,卻一一失敗,于是他在喋喋不休的獨白中抒發出他的感受:“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每個東西上都有一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過期 的”、失戀的時候去跑步,把身體里的水分蒸發掉,就不會流淚”、“每天你都會有機會與每個人擦肩而過,你也許對他們一無所知,但他們將來都可能成為你的知己或朋友”。而另一位警察663(梁朝偉),他一開始就選擇不與人交流,而選擇家中的用品。
他對著用過的肥皂說:“不要那么沒有骨氣嘛,她才走幾天你就瘦成這樣?!边@些家庭用品成了他的發泄對象;《墮落天使》中變成啞巴的金城武徹底失去了與人“交流”的能力,但我們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希望與他人溝通的迫切心情,正如他內心的獨白:“每一天你都會跟許多人擦身而過,而那個人呢,可能會變成你的朋友,或者知己。所以我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任何跟人摩擦的機會。有時候會弄到頭破血流,管它呢,開心就好?!薄稏|邪西毒》中歐陽峰的獨白:“看著天空在不斷的變化,我才發現,雖然我到這里很久,卻從來沒有看清這片沙漠。以前看見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現在已經不想知道了。我是孤星入命的人,從小父母早死,只好跟著哥哥相依為命,從小我就懂得保護自己,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絕別人”讓我們體驗到了主人公的一種無所適從的孤獨感;值得一提的是,在《花樣年華》中,人物內心的獨白完全消失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當是因為影片講述的是已婚中年男女的故事,已經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在影片中大小提琴反反復復的傾訴中,聆聽到男女主人公呢喃的心聲。
影片的最后男主人公周慕云(梁朝偉)到柬埔寨吳哥遺址,按照傳說,將自己的心事,封閉在廢墟樹洞之中,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無言的背影,而這廢墟,正是主人公此刻的心靈寫照。王家衛并沒有安排旁白,只不過是將有聲的獨白變成了無聲的字幕。
最后,王家衛的影片還通過漂亮的、哲學味十足的獨白和臺詞道出哲理、闡釋主題?!拔乙郧耙詾橐环昼姾芸炀蜁^去,其實是可以很長的。有一天有個人指著手表跟我說,他會因為那一分鐘而永遠記住我,那時候我覺得很動聽但現在我看著時鐘,我就告訴自己,我要從這一分鐘開始忘掉這個人”(《旺角卡門》);“1960年4月16日下午3點前的一分鐘,你跟我在一起,我會記得這一分鐘。這是一個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阿飛正傳》);“我們最接近的時候,我跟她的距離只有0.01公分,57個小時之后,我愛上這個女人”、“一個人哭,你給他包紙巾就行,但如果一間屋子哭,你就要做很多事情”、“如果記憶也是一個罐頭的話,我希望這罐罐頭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一個日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重慶森林》);“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記的時候,你反而記得越清楚,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每一天將會是一個新開始,那你說這有多好”、每個人都要經過這個階段,看見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山后面,你會發覺沒什么特別,回頭會覺得這邊更好”、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你,你最喜歡的人是誰,請你一定要騙我,無論你心里有多么的不情愿,也請你一定要說,你最喜歡的人是我”(《東邪西毒》);“好多人都以為做我們這行沒有什么朋友,其實殺手都會有小學同學”、“你喜歡我嗎?”“我沒說過我喜歡你,我只是想找個伴”“好”“就今天晚上”“說不定你明天會喜歡我”(《墮落天使》);“黎耀輝,不如我們重新開始”、“有時候,耳朵比眼睛還重要,很多東西用耳朵聽比用眼睛看好,一個人可以假裝開心,但聲音就裝不了,細心一聽就知道了。有的人是不適合太接近的。知道反不如不知道”(《春光乍泄》);“如果我多一 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那些消逝了的歲月,仿佛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沖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保ā痘幽耆A》);“有一個笑話,說阿拉伯數字里的0碰見了8,0就對8說,你以為用一根帶子把腰給束起來我就認不出你了么?離開香港幾年,我真覺得她從0變作了8!于是,我總極力想把8中間的那根腰帶解開”、“我曾經試做另外一個夢,然而,我都失敗了,我終于明白,我的夢只屬于那個離去的人!我也發現,有夢原來是一件痛苦的事!”(《2046》)。毋庸置疑,這樣的一些文字是出彩的,并且還最直接的表現了人物的無奈與寂寞,進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題。
4. 影像與鏡頭——主觀化
通過王家衛的編導、杜可風的攝影、張叔平的美術指導這一個鐵三角組合,在影像特征、鏡頭運用和專業技術的創作中,王家衛的影片體現了一種主觀化及后現代化的電影表象風格?!锻强ㄩT》中出現的陡然的動作升格;《阿飛正傳》中高難度的攝影機運動;《重慶森林》中不同的取鏡角度(俯角、仰角、傾斜)、景別(特寫、大特寫)、移動鏡頭(直搖、橫搖、跟拍、停格)、畫格速度(抽格與增格);《東邪西毒》中用快速蒙太奇方式處理一個武打場面、用變幻莫測的沙漠、光影流離的轉動的竹籠,在影像上營造了一個主觀化的時空;《墮落天使》中超廣角鏡頭的運用、不均衡的構圖和變形的空間、浮光掠影般的鏡頭變化與音樂對位頗似MTV中的視覺效果;《春光乍泄》中黑白、彩色影像相間、畫面呈現為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構圖籠統粗糙;《花樣年華》中快速的平移鏡頭、全景深和特寫鏡頭的配合使用,對黑場的運用等等電影影像語言的新穎和獨創,無疑是王家衛電影最突出的特征。這不光是指其手提攝影機不斷晃動的效果、MTV似的動感意境、超廣角鏡頭下的夸張變形等等技術層面的創新,也不光是指其憂郁的藍色影調、質感鋒利的黑白影像、流光溢彩的彩色畫面等藝術層面的別出心裁,同時還是指其在場景的視角構圖及整體的光影流動所營造的一種朦朦朧朧、恍恍惚惚的時空意境。記得一位大師說過:打破傳統規則,并立足于之上創造規則的人,才是真正的藝術家。王家衛的電影不僅是另類,更是藝術的先鋒。 最簡單但也最到位的說法也許就是:“王家衛的電影畫面是光盯著銀幕看也能心 情愉快的那種?!碑斎?,這不過是一種說法而已。王家衛的電影決不只是盯著銀幕看就能滿足的,而且他的鏡頭畫面的恍惚新穎,也僅僅只是表象??赐跫倚l的電影,常常會產生不知身處何時何地的感覺。固然有人欣欣然在如此美輪美奐的視覺畫面之中沉醉,但仍有不少人在為不識其廬山真面目而苦惱??粗跫倚l電影中的恍惚鏡頭和流離莫測的場景畫面,總是會讓人感到壓抑和焦慮;而看罷影片,心底卻又總是沉淀起淡淡的莫名沉重和悲哀。
在鏡頭的運用方面,王家衛似乎更偏愛用慢鏡頭、長鏡頭和快鏡頭。慢鏡頭對于表現某種情緒有著天然的優勢。如《阿飛正傳》里阿飛離開他生母家中的背影;《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穿著旗袍走過小巷的身影;《東邪西毒》中桃花河中騎馬等鏡頭,都拍得很美。在王家衛的影片中,開始和結尾常常出現長鏡頭,如《阿飛正傳》中菲律賓的棕櫚樹、《春光乍泄》里的瀑布和燈塔、《花樣年華》里的吳哥窯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東邪西毒》里的一幕,張曼玉憂郁的面孔被靜拍了好長一段時間,人物的失落完全盡顯,如果說拍攝的時間短一些,那么這種感覺也就不復存在了。影片在長鏡頭的風景結構中開始結束,感覺是達成了一種情緒上的釋放效果??扃R頭在表現王家衛電影里的都市疏離、情感飄忽、不安的生活中被慣常使用?!吨貞c森林》里金城武的追捕、販毒女郎的殺人、《墮落天使》里的殺人等鏡頭在城市的燈光、晃動的人群身影、快速跑過的腳步、糾纏廝打的襯托下很有表現主義風格。
要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花樣年華》中,王家衛一改以往影片中使用多鏡頭配合的表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他使用了大量幾乎是唯一的一種鏡頭運動方式:平移鏡頭。他使用移鏡頭的一個作用,是過場。在兩個場景之間平移,或是從黑場平移到新的場景。平移的鏡頭,給觀眾一種平穩的節奏感:在普通的一成不變的生活里,時間不就是這樣靜靜的流逝著么?平移的另一個作用是渲染情節。有一幕,張曼玉和梁朝偉第一次約會和咖啡的時候,兩人說起丈夫的領帶和妻子的皮包,這時突然出現了快速的平移鏡頭(盡管快,移得依舊很穩)。這種節奏的突然變化,產生了一定的視覺沖擊力,讓觀眾立刻感受到愛人的背叛對他們兩個人產生了無形的壓力、驚訝和悲痛?!痘幽耆A》中的另一個移鏡頭,張曼玉和梁朝偉在寫小說的時候,鏡頭在鏡子前面來回的平移。因為這是一面三折鏡,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鏡頭和鏡子,從各個角度看到他們兩個人之間若即若離、既不是友情也不是愛情但是十分曖昧的感情的樣子。 光怪陸離的影像和新穎獨特的鏡頭無疑是王家衛的電影最吸引人的一個方面,即使很多人“看不懂”他的電影,但就沖著這些令人著迷的畫面,人們都會義無反顧的去追逐。
5. 音樂——精致而擅變
影像的另一半是音樂。影像和音樂就像是王家衛電影的兩塊火石,它們互相摩擦,擦處火花。 王家衛說:“音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于是音樂,成為一種提示,提示你身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什么樣的年代。在我自己的電影里,我會先了解這環境是怎樣,包括地理環境以及這地方會有什么聲音?所以往往音樂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從《旺角卡門》到《2046》,從電子樂到探戈到黃梅調,王家衛的音樂元素跨越了區域、國籍的界限,雖然香港著名音樂人陳勛奇包辦了他大部分電影的配樂,但其實電影中的音樂大都是王家衛自己的心聲,他會根據每部影片的感覺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來深化主題。
看《重慶森林》,讓我們迷上了來自1969年“The Mamas and Papas”合唱團的《California Dreamin》,很強的金屬曲風和節奏感,配以完美的和聲和流暢的旋律,流露出加州陽光的迷人氣息。它出現在下半部影片王菲與梁朝偉的感情交錯中,阿菲整天搖擺著身體聽這首歌,它帶領她一步步從夢中走向真實,最后走向了充滿陽光的加州;為了符合《東邪西毒》中武俠的氣息,此部電影音樂都帶有著大氣磅礴之感。序曲《天地孤影任我行》(陳勛奇)在起始有著一股非凡的江湖凝重,忽而轉為一種看透一切的感傷。揭示了那些江湖游俠們內心的情愫。這段序曲后來被劉鎮偉在《大話西游》、《天下無雙》中重復地使用成為主題音樂,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在《墮落天使》中,殺手黎明想要告別殺手生涯,他讓酒吧服務員轉交給他的拍檔李嘉欣一枚五元硬幣,并且告之自己的幸運數字是1818。其實1818是酒吧點唱機里的一首歌——《忘記他》(關淑怡)。音樂響起,飄渺、無力的聲音,一點一點地滲透進李嘉欣心里,也滲進了我們心里; 《春光乍泄》開場不久,出現了伊瓜蘇(Iguasa)瀑布壯觀的景象,同時出現的還有一首悠然的西班牙歌曲——Caetano Veloso的《Cucurrucucu Paloma》(鴿子咕咕)。雖然不明這首歌的含義,但是可以確定這是一首與鴿子有關的歌。婉轉的西班牙語、磁性的男中音交織在一起反反復復跟著劇情發展,悲哀的感覺油然而生。王家衛說,他決定以此曲作為劇中主角黎耀輝踏進布宜諾斯艾利斯前的 預兆。
《春光乍泄》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異國阿根廷。兩個香港男人在阿根廷探戈教父Piazzolla的《Milonga for 3》中,在層層迭進的音樂旋律營造出的濃烈的畫面色彩中,在慵懶的音樂中,在迷離的酒吧里,在相擁而舞的人群中,糾纏、曖昧、愛戀、猜忌、冷戰、分離 王家衛說:“音樂,不啻是氣氛營造的需要,也可以讓人想起某個年代?!痹凇痘幽耆A》里,從傳統戲曲到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歌曲,從上海時期的時代曲到香港樂隊的拉丁風情,林林總總,雜亂紛陳,其實都是王家衛從收音機里聽來的,也反映了他眼中的60年代。其中,主題曲《Yumeji's Theme》《梅林茂》伴隨著男女主人公關系的細微變化,多次出現在影片里,從兩人無意間的擦身而過,到心有所動時的思盼,最后終止在兩人無言的掙扎中。
王家衛在電影中放了三首Nat King Cole的歌曲,據他說,Nat King Cole是他媽媽當年最喜歡的黑人爵士歌手。那磁性而滄桑的男聲,在弦樂的襯托中,如張曼玉搖曳多姿的旗袍般,能輕易撩動人心。其中尤以撩人心弦的《Quizas Quizas Quizas》(也許,也許,也許)為代表,在周慕云和蘇麗珍的相遇時一再響起,表示徘徊在感情與倫理道德之間的兩人,最終也只能歸結到“也許”。然而,當年最深入人心的,恐怕是“金嗓子”周璇的那首《花樣的年華》。懷舊的歌聲在黑膠唱片特殊的音質中,低回婉轉,唱盡了悲涼,唱出了時光流逝的感傷; 在《2046》里,王家衛更是選用了很多聽覺效果強烈的音樂,或許反映虛幻的未知空間,或許投射人們內心的空虛。挪威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的一首《Adagio》,沒有人聲,只有音符,帶著空靈飄渺出現在那輛載滿或者就是記憶的2046列車上空 有時因為一些聲音,我們會記起一些畫面。有時我們忘卻了一些畫面,卻記得那些聲音。就算有一天我們以為自己將一切都遺忘掉了,那些完好無缺的聲音會給我們重新來過的機會。
很多時候,那些旋律也有它們暗藏的用意。 不可否認,王家衛的電影劇作是具有香港特色的,他在似乎斷裂卻又統一的敘事中,在商業電影類型與藝術電影風格的追求中,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元素,描繪出了一個純屬個人情感的既華麗又寂寞的后現代都市。他的影片完美地融合了商業與藝術、東方與西方、世界與民族的電影精華。評論界說在《2046》里的王家衛對以往種種情緒的表達已經到了終點,《2046》之后,如果他繼續糾纏于回憶,60年代,上海情節等,那將會是悲劇??晌也贿@么認為,這是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正因為他的風格是這樣的,才會區別與張藝謀、馮小剛,獨樹一幟。 曾經看到過一段最能形容王家衛的話,就以它來作為我的論文的結尾吧: 如果你理解他的電影,那么你是幸福的;如果你不理解他的電影,那么你是快樂的。幸福的人在營造的絕色影音里沉醉,用孤獨注視孤獨,用沉默傾聽沉默,用傷感撫摩傷感,用絕望灌溉絕望。麻醉與陶醉交錯,痛并幸福著。
參考文獻
[1] 參見孫慰川著:《當代港臺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第92頁。
[2] 參見孫慰川著:《當代港臺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第87頁。
[3] 參見姜鑫編著:《中國電影百年經典書系——春光映畫王家衛》,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第186頁。
[4] 參見陳墨著:《中國電影十導演:浪漫與憂患》,人民出版社,第32頁。
[5] 參見姜鑫編著:《中國電影百年經典書系——春光映畫王家衛》,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第179頁。
[6] 參見姜鑫編著:《中國電影百年經典書系——春光映畫王家衛》,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第177頁。
[7] 參見粟米編著:《花樣年華王家衛》,第99頁。
[8] 參見姜鑫編著:《中國電影百年經典書系——春光映畫王家衛》,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第104頁。
[9] 參見姜鑫編著:《中國電影百年經典書系——春光映畫王家衛》,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第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