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維吾爾語廣播媒體整合探究
【引言】維語廣播媒介發展探析引言
【第一章】媒介融合與廣播發展
【第二章】維吾爾語廣播的媒介融合現狀分析
【第三章】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語廣播新媒體融合現狀
【第四章】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維語廣播媒介合作現狀
【第五章】維吾爾語廣播媒介融合問題及發展對策
【結語/參考文獻】維吾爾語廣播媒介傳播體系創新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近十幾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與衛星技術的發展,網絡、手機等新型媒體開始逐漸興起,我國媒體正處于由傳統媒體走向現代化媒體轉換升級融合傳播時代,廣播媒體播放時間長、覆蓋面廣等特點不再是獨家優勢,相對于電視、網絡等媒體來說,廣播的劣勢開始逐漸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當中。
新疆維吾爾語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少數民族占全區人口總數的 59.9%.維吾爾族是新疆主體民族之一。作為傳統媒體之一的廣播在新疆人民的生活著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廣播不僅將黨的聲音和政策及時傳達到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人民生活中,也起著傳達服務信息、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作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民族廣播和新疆人民廣播電臺作為中國民族廣播的重要陣地,代表著維吾爾語廣播的最先進狀態,這兩個廣播媒體也面臨著從傳統廣播轉型走向融合廣播的重大改變。
在當前媒體大趨勢是由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升級轉換的融合的傳播時期時代,維吾爾語廣播既要傳承傳統媒體的優勢也要適應現代媒體的發展趨勢,要在融合傳播中不斷強化維吾爾語廣播并不斷的提高節目質量,結合自身媒體的優勢和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同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媒體競爭市場要拓寬節目生產平臺、廣開渠道,不斷強化維吾爾語廣播節目生產質量。綜上所述,論文以中央電臺維吾爾語頻率與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兩個維吾爾語頻道,即維吾爾語綜合頻道與交通文藝頻道的媒體融合現狀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性強,具有指導意義。從理論為現實服務的角度看,本論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與現實意義。同時將對新疆本土廣播節目的優化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努力提高節目的傳播效果、充分發揮廣播媒體優勢、服務更多聽眾等方面積極探索。對少數民族新聞事業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本論文將有助于維吾爾廣播媒體進一步了解媒體融合的發展狀態,促進廣播媒體從宏觀上的調整發展。面對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激烈的競爭環境,找到廣播最必須尋找的突破口,最大程度上進行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互相融合發展。本論文將梳理前人對廣播媒體與其他媒體融合研究成果,針對維吾爾廣播媒體融合的現實條件、發展出路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探索符合面對維吾爾聽眾的廣播媒體發展的融合之路。
(二)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泛媒體時代,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和沖擊,并發生了相對應的劇烈的變革。在經歷了生存危機和技術挑戰后,原本互相沒有很大聯系的傳統媒體突然之間開始了一場大的融合,同時,傳統媒體開始嘗試與手機、網絡技術相互交叉傳播和整合式的互動,共同發展,"媒介融合".
關于"媒介"融合的概念,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界定。從西方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對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中表現出了多角度的研究角度,其中包括從技術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所有權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組織結構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新聞采編技能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目前學術界并沒有統一,最早對此概念提出看法的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伊契爾·索勒·普爾(Ithiel De Sola Pool),1983年在他的《自由的科技》一書中提出。伊契爾·索勒·普爾認為,數碼科技的發展是導致原本涇渭分明的傳播形態聚合的原因,并提出"傳播形態融合"這個概念。
美國西北大學的教授李奇。高登 2003 根據不同傳播語境下所表達的含義歸納了美國當時存在的五種"媒介融合的類型",他們分別是:"所有權融合"指大型的傳媒集團擁有不同類型的媒介,實現這些媒介之間的內容相互推銷和資源共享;"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權不同的媒介之間在內容是上共享;"結構性融合"與新聞采集與分配方式有關;"信息采集融合"主要指新聞報道層面上一部分新聞從業者需要以多媒體融合的新聞界能完成新聞信息采集;"新聞表達融合"主要是指記者和編輯綜合運用多媒體與公眾進行互動的方式來完成新聞表達。
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無可匹敵,成為了加快世界新聞事業腳步的最大因素。世界新聞事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帶動了中國媒介行業大融合的腳步,這幾年,中國傳媒界對于媒介融合也有了一定規模的研究。在中國知網文獻資源庫里查詢以"媒介融合"為關鍵字的文獻資料,可以查到 5 萬 3 千條以上的查詢結果,2003 年開始國內開始有一定數量的相關研究文獻,在 2013、2014 年開始數量大幅度上升,這應該是由于近幾年數字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有關。
中國人民大學蔡雯教授是在國內最早推介西方"融合媒介"理論和實踐的學者,她在出訪美國求學期間對于"媒介融合"的理論和實踐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研究,她在文章中概括了西方研究者對于"融合媒介"的界定,并且分析了里面具有代表性的幾個觀點。
蔡雯認為,"媒介融合"是目前全球傳媒業所發展的方向,數字化的發展和對于新聞內容的"共享"已經成為了全球新聞傳播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媒介融合的現狀,孫玉雙與孔慶帥在《中國媒介融合的現狀、表現形式與未來》一文中,提出,媒介融合一種通融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報紙、雜質、廣播、互聯網、手機、移動電視、室內電視等媒介形式的互相合作,在整理采取細信息內容、在制作傳播信息完整體的時候的合作。
南京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認為媒介融合的弊端也應該是我們要注意的,主要問題是對于新聞從業者的業務精專的不重視,沒有明顯的個性特點,在進行傳播時人文底蘊不夠強烈,那么如何要避免這些問題呢,他的回答就是:理性了解媒介融合,理性對待媒介融合,理性融入媒介融合。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陳戈則在研究中論述了中國廣播文化產業媒介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從廣播節目的自主創新出發,從廣告市場的開發以及廣播媒體的自身的推廣方面出發,并且舉出了實際的例子解釋了廣播應該加強和其他媒體的共同合作以及融合,那樣就可以更好地實施廣播媒介攻略營銷。陶喜紅指出:"媒介處于迅速發展時期,媒介融合的多種形式化變動對于媒介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缑襟w融合的媒介、跨地區融合的媒介,還有媒介產業之間跨行業融合的媒介,都會讓媒介組織有很大的變動,會加強媒體影響能力,讓媒介有很明顯的經濟有效增長,這樣就可以實現媒介集團化,實現規模經濟。
關于媒介融合的未來發展前景,在《媒介融合現狀和前景》一文中,王鴻濤之處,數字技術是打破媒介之間隔閡的最重要的介質原因,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同一個內容的多種媒介介質實現共同融合發展,他在文章中分析了目前各大媒體媒介融合的優點和優勢,即在不同介質連接之間實現交叉銷售,同時實現廣告的規模銷售。
另外還有大量論文從具體的微觀的角度分析了正在進行的或者已經完成的媒介融合的業界案例,并且進行了相應的應用思考。也有全國各大高校的的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對于如何促進各大媒體媒介的成功融合以及培養具有媒體融合技能的新聞人才進行了思考??梢哉f,在全球范圍內,對于"媒介融合"都還在處于探索階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統媒介走向網絡化走向融合數字科技將是將來的大勢所趨。
在面對信息全球化的時代,傳統媒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傳統媒體在新媒體前顯的非常勢單力薄,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和新媒體的不斷沖擊,傳統媒體必須找到自己的一條發展模式和方法。
廣播作為傳統媒體,遇到的沖擊最大,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在調幅和調頻之后,數字音頻廣播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廣播的媒介融合途徑已經從單一的內容生產、技術支持逐步向媒介組織的融合過度。廣播的接受媒介終端呈現多樣化、多元化的趨勢,汽車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移動受眾的行列之中,形成了廣播受眾年輕化的回流趨勢,這一切,都源于媒介融合時代所提供的傳播環境和技術支撐。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在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媒介融合現象的時,在《媒介融合時代少數民族省區級廣播媒體發展之路--以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為例》為名的碩士畢業論文中提出,少數民族地區媒體一直處于競爭的劣勢位置,在目前媒介融合的大潮來到中國的時代背景下,怎么樣利用媒介融入所涉及的改變,正是少數民族廣播媒體發展的最重要的問題。研究者認為,廣播媒體和和電視媒體合作集團化趨勢是增強民族傳播能力的必須經歷的過程,這樣才能提高自己在眾多媒體之間的競爭能力。要加強對于網絡和社交平臺的積極利用,因為這才符合媒介融合這個走向,要相互虎作合作,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達到雙贏。
而在廣播設備的數字化方面,莫合買提玉努斯對于維吾爾語調頻廣播直播間的數字化改造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他提出,數字設備在指標性和穩定性上的優勢,逐步取代了傳統模擬設備。設計一個經濟、使用、安全、高校的多媒體直播系統,對于電臺直播的成功性是非常重要的。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尼加德卡德爾在《融合傳播中強化維吾爾語廣播》中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頻率在廣播的融合傳播時期的發展提出了,要不斷改善廣播節目的質與量、對于網絡和互聯網要最大化的利用,尋求多元化傳播道路的觀點。
(三)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查閱國內外有關三網融合、新媒體、傳統媒體融合的資料與書籍,闡述新聞傳播學里對于媒介融合概念的經典理論。
實地調查法:通過到實地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維吾爾語廣播媒體的媒介融合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整理與綜合歸納。
對比研究法:通過對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維吾爾語頻率與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維吾爾語頻率的節目,以及對比我國比較成功的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的模式來研究,找出一條比較適合本土的維吾爾語廣播生存和發展的可行模式。
(四)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對"媒介融合"進行理論上的梳理,概括國內外學者對其的定義和分類。"媒介融合"的概念目前沒有統一的界定,筆者根據文獻資料整理出了概念和三種模式。
第二部分介紹了維吾爾語廣播發展概括以及廣播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第三、第四部分分別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及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維吾爾語頻率的媒介融合現狀進行分析討論。
第五部分提出了目前維吾爾語廣播媒介融合之路所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