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完善,誕生了屬于網絡時代的獨特電影形式———微電影。微電影風靡互聯網的標志性事件即是 《老男孩》的網絡爆紅。本文就將通過對 “筷子兄弟”系列作品的分析,找到其作品的特征。
一、筷子兄弟系列微電影概況
筷子兄弟,由肖央和王太利二人共同組成,是集 “導演、編劇、演員、音樂”等多種 “角色”于一身的微電影制作組合。2007 年 5 月,肖央與王太利以 “筷子兄弟”的名義,創作出了他們第一部廣為人知的網絡音樂短片 《男藝妓回憶錄》。2010 年 《老男孩》橫空出世,紅透全網,作品深深感染每一個心懷夢想的 “80 后、90 后”,成為緬懷逝去青春的最強代表,并且成為微電影界里程碑式的標識。之后筷子兄弟又相繼推出了 《贏家》《父親》等作品。
時代的飛速發展,讓人們逐步淡忘了對身邊的人和事物的關注,而筷子兄弟通過自我的生活體驗及觀察,將這些最質樸的情感通過鏡頭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網絡力量的助推下,筷子兄弟系列作品已成為微電影浪潮中的一面旗幟。
二、貼近當代青年的故事主題
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在闡述著一個或是多個故事,它包含著 “戀愛、友誼、物質、知識、名望、財富、家庭”等要素,這是每一個故事主人公都要經歷的過程,這種經歷是所有人都能識別的經歷,一種傳統的社會普遍接受的成長或進步的標志,①它具有影視創作的典型代表性??曜有值芟盗凶髌分饕鎸Φ氖悄贻p群體,其作品通常以時代背景下不同階層人物為對象,細膩的展現他們的夢想、情感,使得每一部作品中均融入了青年觀眾所期待看到的 “真實故事”。
\\( 一\\) 以夢想與情感為主題
1. 夢想的追逐———以 《老男孩》 為例。2010 年, 《老男孩》登錄優酷網,該片講述了一對迷戀邁克爾杰克遜十幾年的平凡 “老男孩”兄弟組合,在重新登臺后找回年少夢想的故事。在上映了短短的 20 天不到的時間內, 《老男孩》的在線播放量已經達到 4 700 多萬。老男孩所展現的現實內容深深觸動了每一個 “80 后、90 后”的青年人。他們都為了生活努力拼搏,而現實的殘酷使他們從最初的“夢想家”逐漸轉變為丟失了 “夢”卻只剩 “想家”的人。
據統計,中國網民的主體仍舊是 30 歲左右的年輕群體為主,這一網民群體占到中國網民的 68. 6%。關于夢想的追逐,這些人心中都有一面鏡子,而 《老男孩》則通過鏡頭充當了現實中的這面鏡子,每一名觀眾都從中解讀自我夢想,不論是失敗者還是成功者。該片引發了無數觀眾的思想共鳴,同時也完成了自我的心靈救贖———夢想著的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
2. 親情的可貴———以 《父親》 為例??曜有值茉?2011年底推出的 《父親》再一次讓他們成為網絡的焦點之一,而其中的 “父女篇”和 “父子篇”均圍繞親情展開。
肖央所展現的也是從現實社會中抽取的平凡小人物,這種平凡的親情在每一個普通觀眾的血液中悄悄流淌。親情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議題之一,親情教育對于當代青年來說幾乎是價值觀教育的盲點,而親情關系是人類最基本的關系之一 。
②一部優秀的親情題材作品能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意義,提高人們對親情的重視度,《父親》無疑是其中的典范。
在 《父親》 “父女篇”中,年邁的父親形象引發了觀眾對父親的思念與感恩。片中的老父霍建國用自己的一輩子將女兒拉扯大,在女兒結婚的時候,他的舉止看似荒唐,但卻濃縮了一名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這種偉大的父愛為全社會所歌頌。隨后推出的 《父親》 “父子篇”則是根據導演肖央的真實成長經歷改編而來,真正發自內心對父親這一偉大形象的歌頌。作品中展現的親情正是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它是社會這個大家庭的鏈接紐帶,也是諸多觀眾對 《父親》這一作品感到到無比欣慰與感動的癥結所在。
\\( 二\\) 展現不同階層人物的精神世界
富有也好,貧窮也罷,不同階層的人物只是在物質層面上有著諸多的不同,而筷子兄弟系列作品更注重從不同的社會階層,去反映當代社會人們共同的精神世界狀況。
1. 社會底層人物。從社會底層挖掘人物形象進行角色創作,是諸多優秀影視作品創作手法之一。底層人物有著他們自己的生存精神,他們在平凡甚至貧困的生活中享受著其中的歡樂?!独夏泻ⅰ分械目曜咏M合即屬于社會底層人物,肖大寶和王小帥在長大以后迫于生計都疲于奔命,可是當生活的亮點出現的時候,他們的生存精神與個性特征,促使他們去感受生活中的亮點為他們帶來的歡樂?;谶@樣的創作思路,筷子兄弟以肖大寶和王小帥這類底層人物為核心來確立主題,有層次地表達出這個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
2. 社會上層人物形象。與底層人物相對應的即是上層人物,他們的生活與社會底層人物有著天壤之別。 《贏家》中王太利飾演的王大利即屬于社會上層人物。王大利通過自我的努力,由底層爬到了上層,這種角色的轉變使他忽略了生活中諸多可貴的要素,從這些成功道路上被忽略的要素入手,是筷子兄弟創作的又一切入點?!囤A家》中王大利在一場意外車禍后,開始領悟到過去生活中被他忽略淡忘的東西,他發現自己生前只如一副空殼,只有物質包裝,沒有精神支柱。 《贏家》所探討的就是 “什么才是真正的贏家”,網絡主流評價為: 當我們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時就已經成了人生的 “贏家”。
三、夸張而質樸的表演風格
影視作品最直觀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即是演員的表演,任何一位演員都有屬于自己的表演風格。這種風格是經過長時間的歷練和經驗積累產生的??曜有值苁艿綇V大觀眾的認可與喜愛,與他們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密不可分。
\\( 一\\) 放大細節動作———夸張
在筷子兄弟作品中,總能看到諸多面部及肢體上的夸張表演,這都得益于將細節動作的放大?!赌兴嚰嘶貞涗洝?/p>
中肖央飾演的武士占有王太利飾演的男妓時,男妓心酸、痛苦、不甘的表情; 《老男孩》中王小帥在電視機旁 “賣力”模仿杰克遜的動作及服裝變化; 《贏家》中王大利在看到霍小燕時拼命折磨打氣筒并且伴隨著鼻血,等等。這些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夸張表演,大多由局部動作細節放大而來。肖央和王太利的面部表演能喜能悲,面部肌肉張弛有度,與影片風格基調相吻合。貝拉·巴拉茲的容貌理論和 “可見的人” 表明: 容貌,微觀容貌,表達的多聲部———一切都歸于面孔,面孔就是一切??曜有值艿谋硌莺芎玫赜∽C了這一點,他們通過面部的表演,使得觀眾看到了諸多的喜怒哀樂。
從筷子兄弟的肢體表演來看,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表演潛能。他們是一對能歌善舞的藝人組合,《老男孩》中的一唱一跳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曜有值芡ㄟ^放大動作細節的夸張表演,使得觀眾印象深刻,感觸良多。
\\( 二\\) 真實質樸的表演
對于 《父親》父子篇,肖央多次強調,作品內容是根據自我成長經歷改編而來。片中,肖央的表演真實質樸,主要是因為發自內心,通俗地說他是 “本色出演”。影視創作中,角色的物質載體即是演員,演員根據角色性格特點進行人物形象塑造。在法國演員哥格蘭所寫的 《演員的雙重性格》中提到了 “化身成角色”這一說法,意為演員在表演時去除個人性格特征,進入角色的精神世界,進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然而演員肖央和角色肖大寶近乎無縫黏合,相似的生活經歷使得肖央和肖大寶宛如平行時空下的同一人,高度的形象契合,使得影片的真摯情感進一步升華。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一切表演技巧都是通過演員豐厚的生活基礎體現出來的,演員必須要熱愛生活 。③善于總結自我,觀察生活的肖央,以真我的演出,造就了催淚感人的父親兩部曲。
四、主題曲的使用
音樂是影視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作品主題曲通過音樂旋律,歌詞撰寫表達出作者創作的主題思想。音樂作為電影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影片突出整體氛圍的渲染,同時也可以對整個劇情起著推動及調節的作用。此外電影主題曲還能起到強化、豐富、深刻電影主題等多重作用 。音樂創作也是筷子兄弟的一大特色。 《老男孩》 《父親》這些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均出自他們之手并親自演唱。
筷子兄弟的音樂與影視作品多維契合,通過主題曲的使用升華作品深層含義。
\\( 一\\) 歌詞與劇情相呼應
1. 歌詞即故事簡要梗概??曜有值芟盗凶髌分械闹黝}曲與作品本身交相輝映,聽完主題曲觀眾即可在腦海中形成一幅故事模板,這幅模板所講述的正是其作品本身的梗概。歌詞的每一句都傳遞著片中所發生的故事,本就感人的故事和畫面加之伴唱歌詞的襯托,使得故事內容的表達更為明確、深刻??曜有值茉趧撟髦黝}曲時考慮到歌詞的重要性,歌詞與故事相貼合,通過畫面和聲音的共同傳遞,使得觀眾更自然走進故事,走進筷子兄弟的影像世界。
2. 歌詞與故事主題相呼應。 “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 ”這樣的歌詞不止是對故事內容的簡要梗概更是對作品主題的表達。導演肖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不論是作品創作的哪一個環節都能緊緊圍繞作品主題展開。這也是筷子兄弟能夠得到創作成功的重要原因。
3. 升華情感抒發。聽 《老男孩》 《父親》 等系列作品主題曲,總能夠勾起觀眾內心的種種情感要素,感人的主題曲使得電影和音樂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準確地抒發內心情感。當音樂運用在電影中,它通過與畫面的結合來表現電影內容。強化觀眾的情感體驗,能促進和幫助觀眾對電影情感的理解。④在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音樂總能夠表達出極為強烈的情緒,借助音樂旋律這一情感交流紐帶,筷子兄弟多次完成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 二\\) 拓寬作品傳播交流渠道
音樂傳播實現了音樂的社會功能。在影視藝術中,音樂同樣具有傳播的功能,并且對影視藝術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觀眾對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的主題曲極為熟悉。而這幾首主題曲的歌名與作品名稱相同,在如今高度發達的網絡社會中,音樂的傳播極為迅速,很大程度上拓寬了筷子兄弟作品的傳播渠道,并且提高了其所屬作品的知名度。借助片中歌曲的廣泛傳播, 《老男孩》 《父親》《贏家》這些作品得到更多觀眾的關注與傳播。在諸多大型活動、晚會、頒獎典禮中,肖央和王太利都能夠登臺獻唱作品的主題曲。音樂的膾炙人口從多方面拓寬了作品傳播與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