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畫造型與民間美術概述
狹義的造型通常指造型藝術,廣義的造型則是指一切運用美術要素對藝術形象進行表達的實物形態,廣義造型涵蓋了一切人類意識創造出來的能夠被感知的實物形象.動畫造型通常包括所有與角色有關的形象、審美及形式等內容,它是動畫的基礎,是塑造角色的最基本單元.動畫造型定位能夠確立作品角色風格,充當故事情節的引導線;動畫造型風格則是觀眾判斷角色的重要視覺標準.具體來說,符合人物特性的好的造型能為動畫增光添彩,與故事背景、動畫基調不合的造型則會導致整部動畫的失敗.
中國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和人民智慧的具體體現.它以民俗活動為依托,將人民群眾的信仰、愿望、道德觀念、心理狀態以剪紙、皮影、刺繡、雕刻、戲劇等形式表達出來,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不斷創新、發展,成為了獨具鄉土氣息的中華民族美術形式.而動畫作為靜態美術的動態形式,更易于直觀表達和抒發人們的內心情感、審美旨趣,將民間美術形式運用到動畫作品中可以拓展想象空間,使人物變得更加真實.從動畫造型角度來講,民間美術種類繁多的形象也為動畫造型提供了思想源泉,使現今的動畫造型得到了充實.
二、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的影響
中國動畫一直以來都受到傳統民間美術的影響,從早期繪本形式的《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到木偶片《皇帝夢》、皮影動畫《人參娃娃》再到最近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當中的動畫造型從表現形式到形象內容都體現著濃厚的民族特色和民間風格.下面筆者就從審美意識、表現形式、形象特征三方面具體闡述中國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的影響.
\\(一\\)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審美意識的影響
審美意識是被系統化的審美經驗,是人類在審美活動中心靈所表現出來的自覺狀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思維方式、感受能力、審美理想等.中國民間美術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粗狂而又細膩、寫實而又夸張、成熟而又稚嫩、精密而又簡潔的審美意蘊.這些對比統一的審美意識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動畫造型藝術.動畫造型設計者可通過對民間美術進行貼合時代的再創造來把握觀眾審美和動畫角色的內在精神,努力營造二者的共鳴.而民間美術形式久經大眾審美意識的考驗,借助其形象設計動畫造型能夠更好地贏得大眾的喜愛.
如韓羽先生的造型作品《三個和尚》就是動畫借鑒民間美術審美意識的完美代表.設計師通過大巧若拙的簡潔線條勾勒出了三個和尚的造型,三人造型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同樣的服飾,不同的身材,同樣的想法,不同的動作.設計師匠心獨運地對千篇一律的和尚形象做了大膽的變形和夸張,使得動畫造型既能給觀眾帶來熟悉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又能體現出古色古香的年代感,賦予人物想象以文化價值.而除了主角造型外,背景造型也獨具特色.
設計師借鑒了中國山水畫留白的思想,以空白襯底為背景,一波一紋、一水一山,意到為止,且在道具和動作的表達上也盡量簡潔,從而達到了整部作品造型以虛代實、以繁化簡的目的.這種于寥寥數筆之間展開故事情節的思維同我國民間美術講求大氣簡潔、意境包容的審美意識不謀而合.又如,胡永凱先生擔任造型設計的《九色鹿》在對民間美術審美意識的借鑒上也非常典型,造型藍本選自敦煌莫高窟一幅名為《鹿王本生》的壁畫.除了借鑒民間美術的審美意識來表現九色鹿的婀娜、溫柔外,他還借鑒了民間佛教的審美理想,表現了九色鹿勇敢無畏的王者風范.設計師通過唯美平衡的審美觀來駕馭緊張曲折的影片情節,使人物形象、故事內容更加吸引人,贏得了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的喜愛.
\\(二\\)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表現形式的影響
中國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種類繁多,用途和目的也不盡相同.既有以賞玩為主的美術形式,也有重在實用的工藝品.人民群眾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提煉、美化藝術原型,形成了繪畫、雕塑等一系列自成體系的美學表現形式.繪畫類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有年畫、版畫、壁畫等;雕塑類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有磚刻、面塑、彩雕、木雕等;戲具類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有面具、臉譜、皮影、木偶等;還有其他紙藝、布藝等表現形式,如剪紙、扎染、刺繡等.這些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貫穿于群眾的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為動畫造型設計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方式.設計者除了能夠借鑒這些表現手法的理念和元素外,甚至還能直接讓它們"動起來",形成一種全新的動畫形式.
我國第一部剪紙形式的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就是現代動畫造型對民間美術表現形式借鑒的經典例子.片中的角色造型吸收了北方剪紙藝術和陜西皮影戲的外觀形式,使窗花和皮影兩種傳統民間美術形式經過設計師的打磨重新煥發光彩.之后的《濟公斗蟋蟀》在此基礎上對窗花和皮影的藝術特色進行組合,形式上更貼近于現代,造型更為飽滿生動.《嶗山道士》《真假李逵》則借鑒了木、竹、泥等多種形式的玩偶形象,塑造了一個個形態立體逼真的人物造型.
《小蝌蚪找媽媽》《鷸蚌相爭》等水墨動畫又將傳統國畫虛實相生的意境和雅致空靈的風格搬上了熒屏,塑造出了清新脫俗、淡雅靈動的動物造型.動畫電影《寶蓮燈》以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為題材,借鑒了古代寺院壁畫和傳統民間年畫的繪畫形式塑造了機靈可愛的沉香、威武乖戾的二郎神等一個個絢麗、奇特的人物角色,完美傳達了民間美術的裝飾美.
由此可見,動畫造型對民間美術表現形式除了靈活的借用和傳承外,更多的是創造和拓展,最終形成了形似意深的獨特動畫風格.
\\(三\\)民間美術的形象特征對動畫造型的影響
形象特征是動畫造型相互區別的重要依據,也是造型產生的基礎和來源.某一角色的形象特征只有在人們達成共識時才會成為這一類角色造型的依據.民間美術流傳的"畫訣"就將人們經過漫長時間對于各種人物角色形象特征的認識概括了出來,如"神像偉壯,佛容秀麗,美女削肩,武將無頸"等.既增加了單個角色的代表性,又增加了一類角色的識別性.在動畫造型設計時,設計者往往通過對民間美術既有形象特征進行放大、夸張等手法確立角色造型,從單純追求與故事角色形似到突出特征追求神似,充分拓展了動畫造型的想象空間.
動畫造型的形象特征是設計師依據劇本對角色性格特征和外貌特征描寫確立的.在進行造型設計前,設計師要對有關角色的材料進行收集,通過對這些材料的概括、提煉,對角色形象進行再創造,這時的動畫造型不再追求再現,而是強調"神似"的形象風格.如影響了幾代人的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在人物的形象特征上就吸取了我國古代繪畫、銅器、年畫、廟堂藝術等多種文化元素,并將其巧妙地融入到了角色形象特征的塑造中.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形象特征主要借助筋斗云、金箍棒等進行刻畫;太白金星銀須白發,手持拂塵,騰云駕霧,一幅道骨仙風的天庭神仙模樣;土地爺則肥圓身矮,滑稽可笑;天兵天將們大都身材魁梧,面相兇煞 這些形象特征既遵照了《西游記》的描述,又強調了主觀上的角色識別性,通過夸張處理等手法的運用,達到了"形"與"神"的聯通.又如《哪吒鬧?!分兄鹘悄倪傅男蜗筇卣鞯乃茉?就是借鑒了民間美術形式年畫中的送福童子的形象,"紅肚兜、白胖胖、娃娃樣",再輔以人物腳踩風火輪,三頭六臂的特征,共同支撐起了一個豐滿的小神仙形象.
三、結語
中國民間美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不但能夠為現代動畫造型創作帶來形式上的參考,還能為動畫創作提供精神上的源泉.民間美術對于動畫造型的影響已經不是單純涉及形式再現,而是深入到中國動畫的內涵和外延,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視覺語言.在動畫領域,歐美、日韓群雄逐鹿的今天,深入理解并重視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的影響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沈寶龍.《動畫造型的藝術特征》.浙江工藝美術,2006\\(2\\).
[2]馮璐菲.《淺談戲曲藝術對動畫造型的影響》.文藝評論,2009\\(5\\).
[3]張巧,李少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動畫造型設計》.電影文學,2009\\(4\\).
[4]張賽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的運用》.藝術百家,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