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劇與武俠電影結下不解之緣
中國武俠片的歷史從何時開始似乎很難界定,從廣義上來說,中國于1905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是一部有武術元素的電影.
《定軍山》的故事來自于《三國演義》,講述老將黃忠于定軍山斬殺夏侯淵的傳奇故事.由京劇武生譚鑫培主演,當時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勸說譚鑫培老先生用電影的形式記錄下自己的京劇表演,于是就拍攝了這部短片.由于當時的電影還只是粗糙的默片,于是譚鑫培主要選取了一些動作性強的場面來拍攝,這些武打與舞蹈動作的片段,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動作片".可以說,《定軍山》所記錄的京劇武打場面,對日后中國武俠電影的動作性場面的設計和表演乃至美學樣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06-1909年,豐泰照相館相繼拍攝了京劇演員俞菊笙、朱文英、許德義及俞振庭演出的《青石山》、《收關勝》《白水灘》《金錢豹》等劇目中的武打動作片段.這些片段以武功或舞蹈為主\\(京劇行話,是"做"和"打"\\),一經上映便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演出盛況.
"在中國電影從'紀錄現實的機器',逐步變成'講述故事的藝術'的時候,有許多直接汲取京劇中武打程式的經典段落,不論是對于增強武俠電影的動作性、觀賞性,還是提升武俠電影的藝術品格,京劇藝術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所以在武俠電影誕生之初,京劇的武打場面,作為一種被紀錄的藝術內容已經進入到電影的歷史之中."①自《定軍山》開始,中國武俠電影成長的每一步都依稀看到了京劇的影子.在此后的發展中,中國武俠電影的拓荒者們借鑒京劇的結構程式、表現技巧和表現手法,來鋪展演繹自己的作品并從中吸收營養,書寫了中國武俠電影的不朽傳奇.
二、京劇為武俠電影提供了表演程式
"武戲"是中國京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對中國武俠電影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京劇武戲中的一些招式,如長靠、短打、毯子功、把子功、對拆、翻騰等,經常被武俠電影所借鑒.其表演程式、優美姿態以及表意境界,也是武俠電影所追求的一種目標.
在張徹拍攝的武俠電影中,同樣借鑒了一定的京劇元素.如《十三太?!分薪浀涞奶綐蛞欢?就有非常強烈的京劇味道.其中,男主角的白衣來源于京劇的白袍小將,而其赤膊上陣,又來源于京劇的"漏肚裝".
受傳統中國戲劇影響最深的是胡金銓的武俠電影.胡金銓是世界公認的武俠電影大師之一,其成就超越了張徹.
1972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一片獲1975年戛納電影節最佳綜合技術獎,使他成為了中國第一位揚名國際影壇的導演.
完成于1966年的《大醉俠》是胡金銓的成名之作,胡金銓啟用京劇武行出身的韓英杰為演員并兼任武術指導,使得影片中的武功打斗場景宛如京劇武場的層次,給人以無限想象,同時影片中的格斗、出招以及剪輯的節奏也都可以從京劇中找到源頭.
胡金銓說:"我對武術一點都不懂.我拍的動作完全是從國劇中借來的,我的武打動作是將舞蹈、音樂、戲劇合而為一,我把京劇的動作分解,并且想盡辦法讓它在電影中達到最驚人、最突出的效果."②將京劇的鑼鼓點剪輯進入電影的節奏,是胡金銓武俠電影的獨創.《大醉俠》中,女俠金燕子在酒店中被一群敵人圍在中間,對峙中急切的鼓點伴隨著一觸即發的殺意,頗具張力.而在《空間靈雨》中,繁弦急板則主要為角色在寺院中的來回奔走造勢,意在呈現一種充滿懸疑和緊張的速度感.他運用京劇的韻律,配以梆子的敲擊聲,使動作場面呈現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就連奔跑的動作也表現出動態的美感.而這些手法被李安借用在了《臥虎藏龍》之中,玉嬌龍深夜盜劍,俞秀蓮在黑夜中追逐,人物隨著密集的京劇鼓點時而順墻而下,時而側身急上,來無影去無蹤.時緩時急的鼓點緊張而激烈,有效地表現了這段戲的張力.
此外,胡金銓還善于妙用京劇臉譜.人物刻畫忠奸分明,看似簡單刻板,但配以戲曲鑼鼓或笙簫笛箏等樂器,自有一番鮮活典雅的獨特氣韻.這與中國傳統戲劇嚴守生、旦、凈、末、丑的人物譜系分類法十分相似,這種人物譜系的劃定方法至今仍被主流武俠電影所沿用.
胡金銓先生曾公開談到其從中國傳統戲曲學到的技巧,運用到電影上的有八種,包括人物出場、動作形態、人物臉譜化形態、服飾等裝飾性、簡潔性的道白方式,以及京劇的配樂、音響等.③客觀而言,胡金銓電影的場面調度帶有很強的戲劇程式.在胡金銓1967年推出的另一部作品《龍門客?!分?江湖中的各色人物在客棧中你來我往,猶如在戲劇舞臺上自由穿梭,粉墨登場.同時,音樂幾乎全部采用京劇曲式,就連演員的表演也帶有京劇程式,這些程式化的表演最終構成了胡金銓電影獨特的美學風格.
1992年,徐克帶領程小東李惠民等人完成了向胡金銓致敬的電影《新龍門客?!?徐克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對武俠世界獨有的浪漫與投入,賦予了龍門客棧故事更鮮活的生命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更深刻的人生寓意.在《新龍門客?!分?徐克延續了胡金銓電影的風格,使客棧成為影像化的戲劇舞臺,江湖各路豪俠在這個核心舞臺輪番上演英雄與美女互救互愛的俠義故事.
徐克后來曾經談及翻拍這部經典影片后的感受,他說:
"胡金銓的武俠片受京劇影響很大,舞臺感很重,我們都曾是他的影迷.我們在拍《新龍門客?!返臅r候,想擺脫舞臺感覺,可是一擺脫舞臺感覺,胡金銓的感覺就沒有了."此話顯示出京劇藝術強大的魅力以及胡金銓對中國武俠電影發展的深遠影響.
三、京劇為中國武俠電影造就優秀人才
在英語中,"武功"被譯為"acrobatic skill inChinese 0pera "\\(中國戲劇中演員的雜技技能\\),"武打"則被譯為"acrobatic fighting in Chinese 0pera "\\(中國戲曲中演員的打斗\\),京劇武生的訓練本來就和中國武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早期中國電影中的武打演員多出自梨園行的龍虎武師.
20世紀50-60年代,京劇對香港的功夫電影貢獻很大.
在香港,京劇訓練班培養出來的電影人幾乎撐起了武俠電影的半邊天,其中最為人稱道的要數于占元的京劇藝校.于占元出生于北京,早年是京劇名伶,后南下香港既在臺上唱戲又在銀幕演戲,后因生活所迫他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當時他招收了年紀尚小的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小福\\)以及林正英與袁和平,這些人隨后成了香港乃至華語功夫電影的靈魂人物.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發出二十個最佳武術指導獎杯,其中十二個落在了"七小福"手上.此外,出身京劇世家的袁和平,其父袁小田是京劇武丑、電影史上首位武術指導.在50年代曾主演近百部描寫中國歷史上武林高手黃飛鴻的功夫電影.袁和平獨立執導的《蛇形刁手》《醉拳》兩部功夫喜劇,讓成龍一炮走紅;與徐克合作為《黃飛鴻》系列做動作設計,又奠定了李連杰一代宗師的地位.后征戰好萊塢以美國影片"黑客"三部曲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動作指導.
2000年與李安合作為《臥虎藏龍》設計打斗動作,將武俠電影推向了奧斯卡的巔峰,讓全世界領略了中國功夫的變幻莫測與美輪美奐.
國際功夫電影巨星成龍更是一個傳奇,其主演的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200億元,為華人演員之首.從出道以來成龍參演的作品近80部,創造了許多向死神挑戰,令人瞠目結舌的特技畫面.成龍說,他今日的成就,靠的就是"苦練、紀律與忍耐",而這些,正是早年在京劇藝校所接受的訓練,是讓他在戲里戲外永遠活力十足的原因!
"武打電影承繼了京劇中師徒的秩序,艱苦嚴格的訓練方式,身體訓練\\(伸腿、抬腿、下腰、戴沙、綁腿\\)與拳擊技術、雜技技能結合.與京劇中打\\(武打技藝與雜技\\)與'唱'\\(唱功\\)、念\\(念白\\)、做\\(表演\\)"一起構成了京劇的四大基本功.京劇為香港電影培養了幾代特技人、動作明星和動作指導,這個傳統到成龍、洪金寶、元彪、袁和平、程小東、元奎、元華與林正英那里到達頂峰."目前,他們仍然是中國武俠電影的中流砥柱.④
四、結語
中國的武俠電影從《定軍山》開始就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杰出的京劇藝術家通過電影留下了他們的珍貴的影像.從梨園行出道的中國武俠電影人,創造出了許多震驚世界的功夫電影.可以說,京劇豐富了武俠電影的表現形式,建構了武俠電影的審美規范,提升了武俠電影的文化內涵,成就了武俠電影人的英雄情懷.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武俠電影可以借助京劇藝術表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并將之傳揚到世界,使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電影之林中書寫一個又一個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