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益與潘九娘》既是一首山歌,也是一首敘事長詩,更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日頭圓圓照四方,照見梅州潘九娘。家有良田三百石,長工看牛伢子五百雙?!备柚小懊分荨?應是梅山的別稱,潘姓又為梅山瑤族姓氏。這些都說明潘九娘是梅山土著居民,且家財萬貫?!澳闹礁璨淮罱?,哪支山歌不調情?!泵飞降貐^的情歌描寫了各具特色、千姿百態的情姐,但真正有名有姓有來處的只有一個---潘九娘。千百年來,潘九娘的山歌和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深受歡迎。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潘九娘是梅山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她身上不僅集中反映了梅山女子的情感特征、婚戀觀、人生價值觀,還映射出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情況,具有重要的文化社會學價值。
一、《楊益與潘九娘》中的潘九娘人物形象的情感特征
(一)戀愛自主,自由奔放“豪門貴族公子上一百,并無一個進得九娘房。八角高樓街心起,九娘上樓選情郎。正月十五上樓選,都是游蕩的拜年郎。二月十五上樓選,都是游春的貪花郎。三月十五上樓選,選中楊益擔柴郎?!?/p>
自己親自上樓選情郎,說明戀愛自主。正月的拜年郎、二月的貪花郎都不要,三月選上了楊益擔柴郎。當楊益說:“我是窮家擔柴郎,衣無領來褲無襠,如何進得姐閨房?”時,九娘回答:“打開衣箱三百口,東南西北選幾樣,你穿著像個有錢郎……”.九娘選郎時不重外貌、只重人品,不嫌貧愛富。
(二)膽大心細,勇敢直爽“帶郎先進一重門,一對黃狗躲側門。帶郎再進二重門,二重門上掩銅鈴。帶郎再進三重門,一對猴子眨眼睛……”一直到十重門里才是姐閨房內,雖有黃狗、銅鈴、猴子、麒麟、獅象、五龍搶寶、六親六眷、七姐八妹等重重把守,卻順利到得十重門內。說明九娘膽大心細。通過層層關卡,就是與楊益“扒開絲帳齊上床”,直白的男歡女愛,體現了九娘大膽追求愛情和勇敢直爽的性格特征。
(三)聰慧智敏,果敢執著“送郎莫從前門走,生怕碰上爹娘燒保香。送郎莫從腳門走,生怕碰上放牛伢子放牛羊。送郎打從后門送,碰上嫂嫂喂豬娘。萬宗千宗她裝得落,單有此事她不瞞。嫂嫂喚哥告爺娘,前院進了三路棒,后院來了九路槍,要打了遠方哥哥何散場?!?/p>
眼看情郎要挨打,在這求情無效萬分危急的時候,九娘“我反手梳頭得一計,羅裙點火燒屋場,左邊燒了三棟屋,右邊燒了九間倉。前面燒了觀音閣,后面燒了祖先堂。一家老少去打火,十指尖尖解下郎?!庇蒙砩系牧_裙點火,燒了前后左右的房屋,把一家老少引開,救下情郎。
(四)情真意切,內柔外剛“我頭上金釵取九對,手上戒指取五雙,帶領哥哥翻過墻。眼淚汪汪說短長,此去謀生走他鄉,一路風塵自主張。呷水莫呷巖井水,恐怕井水生螞蟥。呷水莫呷灘頭水,水到灘頭不轉向。呷水要呷回彎水,彎彎回頭回回望。生意莫做雞販子……生意要做籠子客,打開布籠逗姑娘。瞧姑娘來看姑娘,切莫忘了我九娘?!?/p>
取下金釵、戒指、翻過墻,一系列動作和“眼淚汪汪”等說明了情況緊急和九娘對情郎的難舍;勸情郎莫呷巖井水、莫做雞販子生意等,從細微處體現了九娘對情郎的牽掛和體貼。最后,既要他做籠子客,又要他切莫忘了我九娘的矛盾心理,再次體現了九娘對情郎的真情和期望。
二、《楊益與潘九娘》山歌故事的文學藝術特色
(一)故事內容的綜合性
其他山歌中的女性,要么是單一的想郎、約郎、會郎、愛郎、送郎、勸郎,而《楊益與潘九娘》將這些情節串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把眾多梅山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性格體現在一個人身上,并通過山歌表現出來,不斷升華,成為梅山女性大膽、機智、敢作敢為、有情有義的綜合形象。
在梅山山歌中,與《楊益與潘九娘》內容相同的還有《八不嫌郎》、《小小嬌蓮愛陶情》、《十層籬笆九層墻》等。特別是《十層籬笆九層墻》除了前面是郎來看妹,正好妹的丈夫在家,郎只好躲在花園里待到天黑才由妹引進不同外,后面的情節幾乎一模一樣。但語言口語化,這是與《楊益與潘九娘》有根本區別的地方。這也體現了梅山山歌的變化發展過程。
(二)故事情節的高潮性
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發展入情入理,是梅山山歌中少見的有矛盾、有高潮,人物性格鮮明飽滿的山歌故事。故事中的矛盾不可調和,在倫理與情愛之間,主人公九娘選擇了后者,從放下矜持求嫂嫂,到羅裙點火燒屋場救楊益,將故事情節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三)故事結尾的開放性
從結構上看,九娘從選郎到送郎,已屬完整。但從內容上看,結尾是開放性的。對九娘與楊益有沒有喜結連理沒明確體現,與傳統的喜劇結尾有所不同,給讀者以想象、猜測的空間。虛實結合,使故事更具感染力。比山歌常用的實寫手法更進一步,體現了構思的巧妙。
(四)故事語言的藝術性
1.語言的韻律美
語言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富于節奏,朗朗上口,說明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原創的,并經過了反復修改、錘煉,是梅山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整個山歌用第一人稱,便于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身歷其境。敘述中夾有對唱,句句押韻,體現著山歌從口頭文學轉向書面語言的發展趨勢。
2.修辭手法的巧妙
“呷水莫呷灘頭水,水到灘頭不轉向。呷水要呷回灣水,彎彎回頭回回望”,有雙重意義,灘頭水一去不回,回灣水回回望,希望楊益走了還要回來?!耙桓髠€龍上水,二更求個虎翻身。三更求個鳳展翅,四更求個蚌戀塘”,這些對性愛的描寫,形象、生動、易懂。最后一句“生意要做籠子客……打開布籠逗姑娘。瞧姑娘來看姑娘,切莫忘了我九娘”,是所有話語的中心點、落腳點,又恰似一句愛情咒語、愛情誓言,期望楊益忠于愛情。
三、《楊益與潘九娘》中的潘九娘人物形象的梅山女性人文特點與文化社會學價值
《楊益與潘九娘》中的潘九娘人物形象集梅山女子性格特征于一身,它不僅是梅山女子疊加在一起的文學藝術綜合形象,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而且,潘九娘人物形象還反映出梅山女性的社會價值觀念和人文特點,具有重要的文化社會學研究價值。
(一)女性處于戀愛主動方的“女追男”習俗
自主選情郎,一個女子不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由自己選情郎,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以繁衍后代為大任的,大膽追求自由、平等,女性處于戀愛主動地位的梅山社會才有可能?!稐钜媾c潘九娘》中的潘九娘形象與梅山山歌中普遍存在的女追男現象同出一轍,從側面反映了梅山社會在宋朝王化前“不與中國通”、女性處于戀愛主動方的特點。
(二)不嫌貧愛富的“嫁窮郎”戀愛價值觀
梅山山歌中的情姐,大部分是平民女子,而這里的潘九娘卻出身大戶人家,愛的是擔柴郎。九娘富家女的身份,更加反襯了梅山女子不嫌貧愛富、注重對方勤勞樸實等內在品質的戀愛價值觀。
這種價值觀的典型有《八不嫌郎》,其第一句就是“一不嫌郎家貧窮,富女要嫁窮家人?!边B富女都要嫁窮家人,那窮女就更加不會嫌棄窮家漢了。梅山山歌凸顯了這種戀愛價值觀對社會的引導作用。
(三)既潑辣又溫柔的梅山女性人文性格
雖然《楊益與潘九娘》山歌中沒有對九娘外貌的正面描寫,但從她為楊益選中的服飾描寫與她的金釵、戒指、羅裙等衣飾來看,她是一個愛美之人;但卻又不以美選人,而是一個注重實際的質樸聰慧的姑娘。沒得到家人的許可,選中楊益后就把他帶回十重門內,說明九娘膽大心細?!把蹨I汪汪”送情郎,勸情郎莫呷巖井水等,則體現了九娘溫柔體貼的一面。
(四)大膽直露的梅山女性性愛表達
把楊益一領進門就行魚水之歡,這在梅山山歌中很普遍,大膽直露地表達了梅山女子在性愛過程中的積極主動。對性愛的描寫,形象生動,語言通俗易懂,毫不隱諱,在民間普遍流行,體現了古梅山對性愛的贊美和生殖崇拜習俗。
(五)忠貞不二、急智勇敢的愛情追求
送郎沒走前門和腳門,卻選了后門,是九娘經過慎重考慮了的??墒?,沒想到碰上了嫂嫂喂豬娘。在求嫂嫂隱瞞此事不成,又怕情郎會挨打甚至有生命危險的緊急情況下,潘九娘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羅裙點火燒屋場,致使一家大小去打火,轉移注意力緩解危機,救下楊益的命。本來,瑤人信佛,九娘羅裙點火燒了觀音閣、祖先堂,從家族來說,是大逆不道的。但從個人的情感和當時的情形來講,又別無選擇。梅山女子重情輕財(物)、為愛而瘋狂的典型性格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彰顯。至此,九娘對愛情忠貞、敢作敢為的形象更加高大、飽滿,故事也由此推向了高潮。貫穿九娘的性格特點是反叛,把這種反叛性格放在大戶人家的女性身上,意義更加彰顯。而反叛又是梅山社會千百年來不服“王化”的人文特征。
(六)典型的梅山民俗體現
觀音閣、祖先堂,說明了苗瑤信佛的習俗。紅茶點明物產,梅洲、土著姓氏潘姓,說明九娘是梅山人。八角高樓、前門、后門、腳門、九重門為梅山建筑特色。衣無領褲無襠體現當時生活狀況。歌中對性愛的描寫,用的是比喻,形象、生動,有典型的代表性,在梅山民間普遍流傳。三路棍、九路槍暗示著梅山尚武習俗。金釵、戒指、羅裙點明九娘為苗瑤或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