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典型宣傳一貫是公安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它承載著時代精神,也象征著公安工作的實踐成果。典型就是旗幟,榜樣就是力量。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通過調整宣傳思路、創新宣傳手段,努力提高宣傳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并逐漸呈現出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的特點。一部部反映了典型形象典型事跡的公安題材影視作品,因其素材的真實性、情節的觀賞性、思想的較深刻性等原因,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如《便衣警察》《英雄無悔》《任長霞》《公安局長》影視系列等等,而以《神探亨特張》《警察日記》為代表的優秀作品,更是在國內外斬獲大獎。下面,筆者將圍繞從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的形成原因、表現特征以及功能作用三方面來展開,簡單分析下這種現象。
一、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的形成原因
典型宣傳是指對社會生活中先進而又具有普遍的社會指導意義的人或事物,進行深度突出報道的傳播方式。在新時期典型宣傳的蓬勃發展中,公安工作中的典型宣傳,主要表現為公安工作者們對公安隊伍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取材并加以加工,利用影視劇具有強大沖擊力、豐富的感染力,以及在藝術表達上占據的獨特優勢的特點,以影視的形式向大眾呈現出先進典型,并逐漸形成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的現象。新時期公安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多以影視劇形式呈現的原因主要有:
( 一) 主流意識構建的需要
公安題材影視劇以新中國公安工作為藍本,從不同側面展現了公安民警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績、反映了他們帶有鮮明職業特色的生活狀態,同時塑造出了一系列為人民群眾所喜愛,忠誠勇敢、無私奉獻的英雄形象。公安題材影視劇作為彰顯維護國家政權穩定的重要意識形態表現方式,作為增強公安文化軟實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一直以來都受到了文化工作者和創作者的重視。而作為在公安實踐工作中脫穎而出的先進典型,他們的精神內核與公安題材影視劇所應反映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精神有著內在的共通性與一致性。在2003 年公安部政治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機關典型宣傳工作的意見》中,便針對新世紀公安工作的新形勢,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典型工作長效機制的要求。
2004 年,國家廣電總局發文對公安題材影視劇的創制、審查加以規范和調控。以 2005 年電影《任長霞》和電視劇《任長霞》拍攝播映為標志,宣傳公安典型弘揚英雄精神的創作導向得以再次強調和弘揚,一大批反映先進典型的影視作品相繼問世,如《非常女警》《徐兆華》《特警英雄》《左利軍》《便衣支隊》等。
( 二) 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的需要
過去,公安隊伍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對內宣傳多局限于上層、局限于當地,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層民警不了解、其他地方的機關和民眾不了解,出現了典型“走不出一個市、走不出一個省”的尷尬局面。對外宣傳多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呈現,老百姓們總感覺有“距離感”,認為口號式的宣傳有“假大空”的嫌疑。要改變典型宣傳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就必須創新形式,必須密切同公安民警、普通老百姓之間的聯系?,F在,一個個典型故事與形象經過藝術加工而搬上熒幕,以藝術的手段創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于公安隊伍而言,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公安典型深化了公安民警對警察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增強了他們對公安隊伍的榮譽感、歸屬感以及責任感。于百姓而言,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跡燃起了他們內心深處對英雄的敬仰之情、對公安民警的佩服之意,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公安民警日常工作的了解。這種影響力雖然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但對于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建設一支正規化的公安隊伍、密切警民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三) 滿足市場受眾心理的要求
影視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產品不僅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也是一個社會中人們精神生活和主流價值觀念的重要呈現。電影是“夢工廠”,公安題材電影類的作品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往往成就了觀眾在心靈深處想要自我實現的英雄情結。電視劇是講故事的藝術,要求故事必須有著相互銜接的懸念和情節連接點。公安題材影視劇在這點上便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懸疑緊張的推理過程,再加上明星演員的演出,在這些有機融合的元素的吸引下,公安題材影視劇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他們在日常平淡無奇的生活之余,渴望看到優秀的公安題材影視作品,渴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安典型帶來的榜樣示范。如 2014 年暑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湄公河大案》,該劇改編自 2011 年湄公河“10·5”大案,講述了我國公安干警成功破獲“湄公河大案”的艱苦歷程,彰顯黨和政府保護人民的堅強決心。電視劇在央視播出一輪后,“平均收視率達 2. 17%,最高收視率達到 3. 38%,創今年以來央視綜合頻道電視劇單集收視新高,累計 4. 48 億次觀眾收看,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中央電視臺已決定自 8 月 26 日起在電視劇頻道黃金檔重播該劇?!?/p>
二、公安題材宣傳影視劇化的表現特征
由于公安題材影視劇其題材涉及領域的特殊性,因此,它的藝術內容往往是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假的集中展現。在公安題材影視劇中,典型形象往往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特征:
( 一) 反映為英雄成長的主題
“一個有著英雄祖先的民族是值得自豪和驕傲的民族。在漫漫歲月中,與遠古圖騰崇拜一樣久遠的英雄崇拜是如此深深地潛藏在一個民族心理結構的深處,流淌在每一個子民的血液中,凝聚成一種我們竊稱為”英雄情結“的民族心理積淀,這是一種與英雄相認,與崇高親切的內心期待?!?/p>
這種由民族積淀的“英雄情結”反映到文藝作品中,便被塑造為一個個英雄形象。古往今來,在許多作品中都能搜尋到她的身影,而電影電視是作為“夢工廠”,更少不了去謳歌、去贊揚;在公安題材影視劇中,又將焦點聚焦在英雄成長的歷程上。例如 1987 年由公安部組織拍攝的公安題材影視劇《便衣警察》中,就反映了男主人公周志明不僅蒙受冤屈、經歷了入獄的磨難,后來平反重新返回警察崗位,但工作之初仍是處境艱難。這部作品沒有在案情上下大功夫,而是將濃墨重彩的一筆放在了對主人公人性的描寫上,表現了英雄成長的主題,謳歌了人性的光輝。再如以公安部一級英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東萊派出所所長尹燕珩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無愧蒼生》,該劇講述了作為基層民警的男主人公在從警 30 余年的生涯里、在成長過程中,飽受坎坷、歷經磨難,但始終追求入黨追求進步,體現了對黨無限忠誠的情懷。
( 二) 內化為優良品質的彰顯
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形象與行為無不體現著國家的尊嚴、法律的尊嚴,同時警察身上也體現著他們是一個具有意識形態功能的符號,而公安題材影視劇中的典型形象,就是這個符號的放大與強化。公安領域的創作導向更是要求創作者們賦予這些典型形象以最大程度地承載、表達和傳輸意識形態領域的信息,即在影視作品中內化為典型形象各種優秀品質。在公安題材影視作品中,在這些典型形象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典型形象身上凝聚了大量的優秀品質,他們對黨忠誠奉獻,對人民盡職盡責。而以開創了“長霞模式”為代表的同名電影、電視劇《任長霞》,更是這種特征的集中彰顯。
該片以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公安部一級英模任長霞生前的感人事跡創作而成,反映了以任長霞為代表的公安群體形象,熱情謳歌了他們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坝醒芯空吒爬ā度伍L霞》的傳播意義: 忠誠衛士的及時宣傳、公仆情懷的真實再現、人格魅力的生動展示、英雄群體的客觀反映、先進文化的形象詮釋?!?/p>
( 三) 表現為平民化視角的聚焦
在第 49 屆臺灣金馬獎上獲得了多項殊榮的電影《神探亨特張》,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雙榆樹派出所民警、公安部二級英模張惠領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影片摘掉了縈繞在公安民警身上的光環,以“平民化”的視角記錄了一個普通民警瑣碎的日常工作和平凡生活。再如根據河北省棗強縣大營鎮派出所所長、全國“十佳民警”、二級英模范黨育的事跡改編。在他從警的二十多年生涯中,幾乎沒辦過什么驚天大案,只有普通做事,做好自己分內之事、本職之事。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警察作家牛力軍,根據范黨育生前事跡創作了電視劇《營盤鎮警事》,為了寫出優秀的作品,他幾次到衡水深入采訪、體驗生活,并且把鏡頭聚焦在了范黨育調解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家族恩怨、住房糾紛這些繁復的小事中。鏡頭以小見大,彰顯出范黨育二十多年如一日為老百姓服務,辦實事、做好事,一個小人物的大情懷就在這一點一滴中漸漸凸顯,而范黨育的形象也漸漸高大。
三、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的功能探析
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因其特殊的表現手法、藝術的表現手段,形象地為大家呈現出一個個精神飽滿、性格多元的生動藝術形象??偟膩碇v,其功能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一) 具有雙重認識功能
公安題材影視劇具有幫助警察成員認識自我人生價值和幫助社會公眾認識警察實踐生活及其社會價值的雙重作用。一方面,現實生活中的警察群體因工作性質的不同被細分為不同警種,不同警種的警察每天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耕耘”,長而久之,有的警察因為在工作上取得一點成績、得到群眾的一點認可,進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從而導致自我認知不清、思想膨脹,而公安題材影視劇是在對真實素材精挑細選的基礎上輔以藝術表現手法,通過形象手段再現警察群體的實踐生活的。通過這類影視劇中塑造的性格鮮明多樣的典型人物,及其豐富的思想情感、多彩的精神風貌,有助于警察群體認清自我的人生價值、工作目標。另一方面,警察這一特殊群體因其工作性質的關系,其情感上的喜怒哀樂、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甚至生離死別都鮮為百姓所知,而通過公安題材影視劇中塑造的典型形象,觀眾往往可以從這一特殊視角去認識處于一定時代背景和社會文化環境中的警察群體,進而了解他們的精神風貌、體味百態人生。
( 二) 具有教育示范功能
優秀的公安題材影視劇因其滲透著創作者正確的創作動機和價值觀念,從而對警察不僅起著認清自我人生價值、工作目標的功能,而且在思想層面還有著教育示范的功能。從某種角度來看,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這一現象的出現,與警察群眾工作環境與方式的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在過去,不少公安機關在做群眾工作時習慣采用強制性手段,對老百姓缺乏耐心教育,導致老百姓對公安機關留下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印象,而通過公安題材影視劇中塑造的優秀典型,有利于警察群體去借鑒他們的行事方式、做事方法,通過公安題材影視劇這一藝術表達方式,警察們容易受到這種特殊文化氛圍的熏陶,從美與文學藝術的角度受到了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典型形象發揮了榜樣示范的作用,讓他們由內而外的產生內心覺悟,并外化為內在觀念與外在道德規范的統一。
( 三) 具有審美功能
在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秩序、開展預防和制止違法犯罪活動的日常工作中,既存在著真善美,也有著假丑惡。在創作者們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他們的社會理想集中地表現為藝術理想或者審美理想,表現為贊揚與歌頌積極健康向上的事物、否定和批評一切消極墮落腐朽的事物。在公安題材影視劇中又具體表現為創作者們對美的贊揚、對丑的抨擊; 表現在典型形象身上,他們都有著一個共性: 信念堅定、心系群眾,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人民警察“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核心價值觀念,于是,我們看到了一部部根據原型人物典型形象典型事跡改編而成的影視劇登上熒屏,以《警察日記》《神探亨特張》為代表的優秀作品更是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當前,各地公安機關要根據形勢發展要求,在遵循公安宣傳的發展規律、牢固樹立典型宣傳意識的前提下,在掌握已有的公安典型宣傳影視劇化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典型宣傳水平,切實發好公安聲音、講好民警故事,塑造典型、宣傳典型,使公安工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郭洪平。 用一流的表達展現一流的故事,為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N].檢察日報,2014 -08 -26( 1) .
[2]高力?!坝⑿矍榻Y”歷史嬗變與現代延伸---試論新時期戰爭片的英雄觀[J]. 電影作品,1993,( 3) .
[3]彭耀春等。 中國公安題材影視劇研究[M]. 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