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緒論
播音員是廣播電視新聞性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新聞的力量在于真實。廣播內容通過播音員的聲音到達聽眾與觀眾耳中,要使聽眾與觀眾聽來真實可信,播音員的用聲必須樸實、自然。在生活中,說起話來裝腔作勢、拿腔拿調或嗲聲嗲氣都是令人厭惡的,播音員絕不能采用這種聲音。如果用矯揉造作的聲音播音,就會造成與聽眾和觀眾心理上的距離。樸實才能使人產生親切感,愿意聽你播下去,那么這就要求播音員要合理的運用聲音以及正確把握播音時在話筒前的狀態。
1 話筒前的狀態。
話筒前正確的播音狀態的獲得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的。對象感、情景再現、內在含義都是使思想感情處于運動狀態的重要手段,這些都離不開以傳播為目的的引導和制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這里,我們先談一談影響話筒前播音狀態的心理因素。\\( 1\\) 心情緊張。在話筒前播音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緊張。緊張過度會引發心理障礙,緊張和積極是有區別的。緊張的狀態往往是大腦出現空白,語言和思維不是同步進行,嘴上說的不是腦子里想的,思維混亂,腦子空空。\\( 2\\) 情緒懈怠。在話筒前播音易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懈怠。懈怠和放松是兩種狀態。懈怠是播音時沒有神,整個心理狀態懶、松垮,沒有對認知產生積極的反映。這種情感是消沉的,表情呆滯麻木,思維停滯,反應遲鈍等。對播音沒有認知和創作的熱情。\\( 3\\) 應急現象。播音員在臨場經驗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或對自己期望值過高時,會出現這種狀態。\\( 4\\) 追求技巧。有的播音員到了話筒前已經張開口了,還在想“這樣用聲是否正確”“發聲是否優美”這時還在想技巧,偏了播音技巧,而離了稿件的內容,偏離了“二次創作,以情帶聲”的宗旨。
2 話筒前的運動狀態
\\( 1\\) 不正確的話筒前狀態。播音員想要保持話筒前的最佳狀態,就不要讓自己的心境處于被動的狀態、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擾,必須主動調節情緒,一切以工作為重。有的播音員一到話筒前,極易產生雜念: “編輯、記者都在看著,要是讀錯了多難為情”“后邊有個專業術語有點兒難,可千萬別出錯”等,雜念一旦占據主位,注意力就不能集中于稿件。\\( 2\\) 正確的話筒前狀態。
正確的話筒前狀態總體來說應該是: 整體節目、稿件內容、表達方法全局在胸,喚起強烈的播講愿望,精神高度集中,不搶先不拖后,想到再說,語言和思維同步; 說感覺有起伏、有變化,不緊張、不懈怠、不斷線; 聲音有彈性,肌肉松弛、氣息自如。這是正確的話筒前狀態。\\( 3\\) 好的話筒前狀態。在播音中好的話筒前狀態是隨著稿件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它本身是運動的。積極的想說的狀態能夠促使播音員、主持人張口迸發出語言,語言發出后眼睛看著文字,反映到大腦中,又產生思維,然后在運用頭腦中存儲的\\( 備稿時存儲的\\) 長時記憶的內容,把分析好的段落、句子和詞以及“層次、主題、背景、目的、重點、基調”等的各個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這些都在頭腦中邊加工、邊運動地通過播音員的有聲語言講述給受眾聽,這時稿件內容在頭腦中與思維結合起來,變成活的文字,形成生動的有聲語言。這個話筒前積極狀態是運動著的,不是僵化呆板的,這種狀態一直到創作的結束,我們稱之為話筒前狀態。
3 話筒前常出現的問題
\\( 1\\) 播出之前,一定要仔細做好準備工作。除去做好案頭工作備好稿外,要仔細檢查稿件的順序。電臺播出要檢查好有多少條稿件,順序是否正確。電視臺播出除要搞清楚共有多少條稿件外,還要弄清楚什么時候插播什么專題,配有什么畫面,是口播還是配音。所有的順序是否正確。\\( 2\\) 進演播室、直播間后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座位和話筒。聲音偏小的離話筒進些,聲音偏大的離話筒遠些。\\( 3\\) 坐穩后一定要試播幾句,定好基本的音量、節奏,調整好情緒,過慢、過快、過沉、過高都不適合播出。如果不試,很可能不能一錘定音。找不準開播后就為時晚矣。\\( 4\\) 對手之間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5\\) 播出時不要給自己留有改缺點的余地。\\( 6\\) 播出時不要想技巧,基本功是靠平時下功夫積累得來的,到話筒前現想是得不來的。\\( 7\\) 有的人播音表面聽起來好像自然流暢,仔細一聽什么都沒聽懂。
4 在話筒前規范的語言表達的技巧
\\( 1\\) 規范的語音技巧。簡單來說,就是按照普通話的標準和規范來吐字發音。使發音正確、聲調準確,字正腔圓。也就是說,按普通話的構成要求把漢字音節的聲母、韻母、聲調念準,進而讀準每個常用的音節。常用的漢字不過 4000 個左右,它們都離不開418 個音節和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 個聲調。因此,只要下苦功夫,讀準聲母、韻母和聲調,從而讀準全部音節都是不難做到的事情。當然,讀準每一個音節后,不等于語音就規范了,還要進一步訓練既保持自然的讀法,又在咬字上進行適當的加工,以便聽眾對你講出的每一個字詞都能聽的真切。\\( 2\\) 選擇語氣技巧。語氣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復雜形態。語氣的多樣性是語言本身豐富性的反映,也是語言能力強的一個表現。語氣不同,表情達意也就有不同。其中尤其以聲音和氣息狀態至為重要。播音員必須通過聲音和氣息將思想感情表達出來,而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梢哉f,有了恰當的語氣,才能使播音員具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理性色彩、語體色彩、風格色彩; 有了恰當的語氣,才能增強話筒前語言的魅力,才能恰當的表達思想感情,才能調動聽眾與觀眾的情緒,才能引起聽眾與觀眾的共鳴。\\( 3\\) 播音時換氣停頓技巧。人的正常呼吸大約是 4 ~5 秒鐘一次,由于換氣的需要,在表達過程中必然要有停頓,這種停頓即換氣停頓。特別是有些長句,中間沒有也不應有標點符號,而一口氣卻無法說完,必須酌情進行換氣停頓。換氣停頓要恰當,必須服從內容和思想感情表達的需要,盡管換氣停頓的具體方法個人不盡相同,但是,卻不能隨心所欲,想在哪里停頓就在哪里停頓。比如: 如果按下述方法換氣停頓念: “飲水| |思源,我們怎能| |不萬分感激和無限緬懷偉大領袖| |毛主席和敬愛的| |周總理呢! ”那就不能恰當地表達思想感情了,甚至會引人發笑,顯得有些滑稽了。并且,有些句子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停頓,意義不同,甚至會完全相反。
\\( 4\\) 把握重音技巧。這里所說的重音,是指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有意加重音量與力度的某個或某些詞。人們說話時,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語氣來表達,以引起聽眾的注意力,重讀的部分就是一句話里中心和主體。
5 結論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分鐘?!痹捦睬暗牟ヒ魻顟B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播音員必須集中注意力于稿件上,靜下心來想內容、想目的、想感受,培養醞釀感情,煥發真情實感,摒除一切不正當的播音表現,調整自我身心,正確地把握稿件、把握受眾心理,“我說給你聽”,達到稿件內容成為自己心中的感受說給受眾聽。只有這樣,才能聲情并茂,以情帶聲,打動受眾,成為一次高水平的再創作過程,這才稱得上是一次完美的、成功的播音。
參考文獻:
[1]張頌. 中國播音學[M].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1994.
[2]張頌. 廣播電視語言藝術[M].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2001.
[3]付程. 播音創作觀念論[M].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