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字是形體變化十分豐富的漢字之一,壽字被應用到民間工藝的裝飾紋樣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蘇繡中的壽字裝飾運用十分普遍:一方面,壽字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根據裝飾的需求進行各種變形,且這種變形往往具有很好的視覺美感;另一方面,壽字是深受民間歡迎的漢字,壽字裝飾能夠表達人們希望長壽的美好愿望.由此看來,研究蘇繡繡品中壽字裝飾有著十分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
一、近現代蘇繡壽字裝飾的藝術風格
近現代蘇繡壽字裝飾圖案多種多樣,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顯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
\\(一\\)清朝末年至辛亥革命時期的藝術風格
這一時期的蘇繡壽字裝飾十分豐富,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帳幔、被面、鞋面以及枕套等日常生活用品之中,不僅針法運用繁雜巧妙,而且裝飾配色雅致,充分顯現出了蘇繡工藝的精致品格.這一時期的蘇繡壽字裝飾的藝術風格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針法多種多樣、綿密精細.這一時期的蘇繡針法繁多,有齊針、搶針、施針、接針、滾針等幾十種針法,除了注重不同針法所帶來的裝飾作用之外,蘇繡藝人還擅長用"暈色""起老線""除結斑"等刺繡技法,來增強裝飾表現的效果,從而形成了蘇繡綿密、精細、和順的藝術特點.
第二,色彩處理得當、層次分明.蘇繡在色彩處理過程中,常將幾種顏色的線反復使用,并且分層排列繡線,使繡品形成色彩鮮明、層次分明、艷而不俗的視覺效果.
例如,"大紅底拉鎖子繡鼓穗"\\(如圖1所示\\)便顯現出了這一時期蘇繡壽字裝飾的鮮明藝術風格,在這幅蘇繡作品的下端繡有壽字紋樣,壽字紋樣采用施針、接針的針法進行縫制,造型規整、對稱,裝飾意味十分強烈;在色彩的處理上,整個繡品采用盤金繡,外輪廓采用深藍色線進行勾勒,從而使得整幅繡品看上去色彩層次感強、極具視覺美感.
\\(二\\)辛亥革命至新中國成立時期的藝術風格
這一時期的蘇繡壽字裝飾在表現形式上基本上承襲了晚清的特點,但是,在針法運用、構圖造型、色彩處理方面仍有自身的風格,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針法更加實用.蘇繡的裝飾圖案題材來源廣闊,既可能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飛禽走獸,也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及生活場景,這一時期,壽字的裝飾作用已經不如晚清之時純粹,時常和不同的題材組合在一起進行裝飾,針法自然也要根據不同題材的需要而進而改變,因而顯現出其實用主義的針法運用特點.
第二,造型更為簡練.這一時期的蘇繡壽字裝飾變得去繁就簡,主題裝飾圖案因而變得更加突出,這一時期的壽字裝飾講求虛實相生,既不過分繁密也不顯得單薄空虛,因而,壽字圖案顯得更為簡練,布局更加主次分明.
例如,在"民國蘇繡壽字"裝飾圖案\\(如圖2所示\\)之中,我們就能十分清晰地看到這一時期蘇繡壽字裝飾的藝術風格.此時,針法運用繁多,在壽字中的諸多花的刺繡過程中,十分實用地運用了施針、接針、滾針的針法,而且這一時期的壽字造型十分簡練,使壽字顯而易見;在色彩的運用上,表現壽字這種美好寓意的圖案用色十分鮮明,在深藍色底的基礎上繡大花的"重彩"圖案.
\\(三\\)新中國成立以后至今的藝術風格
新中國成立以后至今的蘇繡壽字裝飾風格也有一些新的變化,這與時代變遷有著密切關聯.嚴格來說,這一時期由兩個階段組成,即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和改革開放至今這兩個時間段,在這兩個不同的時間段蘇繡的壽字裝飾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
第一,在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這一階段,蘇繡壽字裝飾在表現形式上基本上承襲了民國時期的特點,但是,在針法運用、構圖造型、色彩處理方面有不同的風格.首先,在針法運用上,由傳統的純手工開始轉變成機器繡制,手法更加規律化、統一化;其次,造型和色彩單一,由于這一時期意識形態的禁錮,蘇繡工藝品整體顯現出單調、晦暗的風格.
第二,改革開放以后,蘇繡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在造型題材、色彩運用方面都變得更加多元化.首先,蘇繡工藝擺脫了過去僵化意識形態的控制,造型題材開始廣泛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色彩的運用更加豐富,這一階段色彩運用也得到了解放,不再局限于之前的灰色、青色等單調的顏色,蘇繡開始回歸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藝術風格.
二、近現代蘇繡壽字裝飾的造型特色
近現代的蘇繡壽字裝飾圖案多種多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雖然近現代蘇繡壽字裝飾風格在不同時期稍有差別,但是其大致承襲了蘇繡的主體特點,具有以下造型特色.
\\(一\\)構圖注重形式美感
蘇繡的壽字裝飾以點、線、面等元素為要素構成,并在漢字的基礎之上進行抽象化的變化和組合,從而顯現出蘇繡壽字裝飾的形式美.這種形式美的表現方式一般是:首先,蘇繡的壽字圖案一般是運用蘇繡針法技藝,將點、線、面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結構,組合成理想的壽字裝飾紋樣;其次,抽象的壽字裝飾符號同花卉、人物、動物、風景等結合來展現形式美感.
例如,在"蘇繡女褂上的團花紋樣" \\(如圖3所示\\)之中,就鮮明體現了壽字的形式美感.圖中的蘇繡壽字圖案是變形的壽字符號,并且按照一定的規律齊整地圍繞著中心圖案,通過對壽字的夸張和抽象的藝術處理,呈現出近現代蘇繡的壽字裝飾圖案的明快、抽象及富有想象力等形式美的特征.
\\(二\\)造型手法變化多樣
第一,刺繡造型針法的變化多樣.在蘇繡壽字圖案之中,時常能見到圓針手法、矩針手法、菱針手法的廣泛運用,各種針法布局模板、造型構圖各有特點,這些多變的刺繡手法使蘇繡壽字飽滿的視覺效果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使在近現代的蘇繡壽字裝飾中,這些多變的針法造型運用也十分常見,如"壽字團花"及"團壽字"的裝飾造型就是這種變化針法的代表之作.
第二,刺繡線條及線條色彩的變化多樣.首先,刺繡線條是造型手法的重要表現手段,在蘇繡編織之中,刺繡藝人通過對線條長短、粗細、曲折的變化和控制,使壽字裝飾不落俗套、更具特色.其次,在線條選擇的基礎上對線條色彩的變化把握獨到,用色彩的鮮明對比和協調運用,使壽字裝飾更具視覺觀賞性.如圖3所示的蘇繡女褂上的團花紋樣,壽字裝飾和中心的鳥紋、云彩紋樣就采用了不同的線條進行處理,且壽字與壽字之間色彩也有所變化,使得整個畫面對比鮮明,圖案裝飾性和視覺美感更加強烈.
\\(三\\)畫面對比鮮明和諧
畫面對比鮮明和諧是蘇繡壽字裝飾的另一顯著造型特色,對比是指造型圖案多樣、變化、各有不同,和諧是指圖案銜接恰當、過渡完整,各種元素之間和諧融洽,對比與和諧既對立又統一,共同構成蘇繡鮮明的造型特色.
第一,蘇繡壽字裝飾的畫面對比十分鮮明,這種畫面對比感主要是通過色彩運用實現的,蘇繡的壽字裝飾大多只采用紅、藍兩種顏色進行配色,以此營造出對比鮮明、生動有趣的畫面效果.
第二,蘇繡壽字畫面的整體視覺效果并不因圖案和顏色的強烈對比而顯得刺眼,蘇繡藝人通過圖案銜接和色彩過渡,加之嫻熟的刺繡針法技巧,使蘇繡裝飾整體造型呈現出和諧的視覺效果.例如,圖3所示的"蘇繡女褂上的團花紋樣"的蘇繡壽字紋樣圖案,在黑色的基調色之上,只以紅、藍兩色搭配,但是在圖中色彩的過渡、銜接之處,運用圓針針法等藝術處理手法使之視覺效果更加和諧,雖然畫面看起來對比鮮明,卻呈現出十分和諧的畫面質感.
三、結語
蘇繡壽字裝飾是我國民族工藝的一朵奇葩,它將漢字的裝飾功能恰當地融入到了民間刺繡藝術之中,顯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尤其是近現代以來隨著審美觀念和造型手法的變遷不斷進步、創新,其更是顯示出了獨具一格的裝飾美學風格,造型手法變化多樣、畫面對比鮮明和諧,這些都為現代設計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資源.我們應繼承蘇繡的精華并不斷創新,使現代設計作品也體現出更高的裝飾美學價值與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叢芹.《漢字與中國設計》.榮寶齋出版社,2007.
[2]曹杰.《近現代蘇繡壽字裝飾研究》.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