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繪本一詞源自日語"えほん(ehonn)".就其漢字本意解釋:是指帶圖畫的書,也就類似于我們中國人常說的"連環畫"、"圖畫書".
論文起始,把繪本的早期形態做了時間性限定,并且著重論述了繪本早期形態的演化過程及特殊的文化指向和意義。在歸納分析人類早期涂鴉藝術的圖形語言中,論文提出了當下流行的繪本雛形,是與人類早期藝術形態的源起緊密關聯的。顯然這樣的關系,也是所有人類早期造型藝術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當人類的繪畫語言逐漸成熟之后,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國家的繪畫形態也變得多樣而復雜了,這也正是今天我們崇尚的繪本流行藝術發展的根本。
基于這樣的判斷與分析,對早期"繪本"形態進行了理論與史料的梳理、分析、論證。
把早期"繪本"形態與歐洲的"圣經"插畫,波斯及印度的"細密畫",日本的"唐繪",中國的"卷軸畫"等進行了類比,特別論證了中國古代"卷軸畫"的基本形態是如何直接影響到后來日本"繪卷物"的發生與發展,及日本"繪本"是怎樣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演化為"蝶",并流行于世,成為日本及世界當下流行文化的代表。
本著以史實為根本,在文字學、符號學等理論基礎的鋪墊上,站在中國文化發展的高度去逐層解析了日本繪本形態的本質:既是源于中國文化與藝術。并且還在另一層面上去理解和解析了當下流行文化與網絡媒介的種種關系,認識到從"讀書"到"讀圖"的傳播價值,促使人們更加關注當今的繪本藝術,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發展與意義。
關鍵詞:繪本 形態 演化
目 錄
摘 要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研究現狀
1.4 創新點
1.5 研究方法
第 2 章 繪本及概念
2.1 繪本的概念
2.2 沿革
3 概念延展
2.3.1 學術概念比較
第 3 章 繪本早期形態初探
3.1 繪本形態內涵
3.1.1 畫與文字
3.1.2 文字與書
3.1.3 書與籍
3.1.4 圖與書籍
3.1.5 繪與本
3.1.6 繪本與發行
3.2 繪本早期形態
3.2.1 古代埃及繪本早期形態
3.2.2 古代印度繪本早期形態
3.2.3 古代波斯繪本早期形態
3.2.4 古代歐洲繪本早期形態
3.2.5 古代日本繪本早期形態
3.2.6 古代中國早期繪本形態
第 4 章 繪本形態演變的啟示
4.1 繪本早期形態比較
4.2 中國書畫形態是繪本發展的主要根據
4.2.1"簡書-折本"的閱讀方式與形態是繪本發展的源型
4.2.2 卷軸畫對繪本形態產生直接影響
4.3 閱讀方式推動繪本形態的發展
4.4 "讀圖"與"互聯網"是當代繪本發展的進行式
結論
參考文獻